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桡动脉桥家兔模型的建立
1
作者 葛文 张杨杨 +3 位作者 周嘉 张倞 李刚 张伟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建立一个能模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桡动脉桥情况的模型。方法50只新西兰兔,股动脉与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两吻合口之间的颈总动脉予以结扎。术后1、3、7、14、56d分别取完整动脉桥,进行肉眼观察,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弹力纤维染色,计... 目的建立一个能模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桡动脉桥情况的模型。方法50只新西兰兔,股动脉与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两吻合口之间的颈总动脉予以结扎。术后1、3、7、14、56d分别取完整动脉桥,进行肉眼观察,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弹力纤维染色,计算机测算血管内膜厚度、新生内膜中膜比指数;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变化。结果50只兔成功建立动脉桥,无手术及围手术期死亡,桥血管总通畅率为86%,对通畅的桥血管作形态学观测发现血管移植后7d起至56d内膜增厚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动物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桡动脉桥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桡动脉桥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绞痛复发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寅 张敬霞 +6 位作者 王林 赵茹 刘玉洁 肖健勇 高明东 张颖 孙根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45-945,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5年8月~2008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因心绞痛复发而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2例,男6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82±9.02)岁。冠状动脉造影时间平均(36.51±23.34)个月。旁...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5年8月~2008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因心绞痛复发而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2例,男6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82±9.02)岁。冠状动脉造影时间平均(36.51±23.34)个月。旁路移植血管共199支,其中左内乳动脉桥41支,大隐静脉桥156支,桡动脉桥2支。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原位冠状动脉造影。选用JR4.0导管,确定移植血管位置,旋转导管入静脉移植血管的开口进行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 移植术后 心绞痛 复发 旁路移植血管 静脉移植血管 桡动脉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体外循环心室颤动下室壁瘤内修复及左室成形术
3
作者 徐东 江龙 +3 位作者 李京宏 尚学斌 刘燕晖 万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评估低温体外循环心室颤动(以下简称室颤)下室壁瘤内修复及左室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完成对14例室壁瘤患者(男12例,女2例)的手术,其中,在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下完成室壁瘤毡条外缝合1例;内毡片+外三明治左室成形术9例,包括附壁血栓取... 目的评估低温体外循环心室颤动(以下简称室颤)下室壁瘤内修复及左室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完成对14例室壁瘤患者(男12例,女2例)的手术,其中,在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下完成室壁瘤毡条外缝合1例;内毡片+外三明治左室成形术9例,包括附壁血栓取栓3例、二尖瓣成形1例;内荷包环缩+外三明治左室成形术4例,包括室间隔穿孔修补术1例.结果全组无1例死亡.体外循环时间43~168 min,平均(97±39)min;呼吸机使用时间8~50 h,平均(21±14)h.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使用率为43%(6/14);远端没搭桥1例;搭桥1根2例,搭桥2根5例,搭桥3根5例,搭桥4根1例.其中,乳内动脉桥3根,桡动脉桥2根,大隐静脉桥25根.术后1例因引流物较多而行2次开胸.结论低温体外循环室颤下室壁瘤内修复及左室成形手术是安全可靠的,低温室颤的心肌保护效果确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体外循环 心室颤动 成形术 左室 修复 瘤内 动脉球囊反搏 体外循环时间 心肌保护效果 低温室颤 二尖瓣成形 穿孔修补术 乳内动脉 大隐静脉 临床效果 附壁血栓 桡动脉桥 安全可靠 成形手术 室壁瘤 内荷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球要刊巡览
4
作者 于雪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挠动脉桥或大隐静脉桥血管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预后的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应用桡动脉桥的效果可能优于大隐静脉桥,但既往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差异较大。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大隐静脉 桡动脉桥 随机对照研究 静脉血管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