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南地区桑谷沟冰川泥石流形变历史分析和运动过程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孙靖宜 杨金 +4 位作者 吴永宁 李群 章广成 周哲晟 徐红剑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7,共13页
藏东南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型泥石流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冲击力强,由于传统方法难以定量描述大尺度泥石流形成机理问题,根据桑谷沟流域泥石流现场实地调研、无人机航拍、卫星影像信息以及地质气象数据,揭示桑谷沟泥石流的暴发与物源、... 藏东南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型泥石流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冲击力强,由于传统方法难以定量描述大尺度泥石流形成机理问题,根据桑谷沟流域泥石流现场实地调研、无人机航拍、卫星影像信息以及地质气象数据,揭示桑谷沟泥石流的暴发与物源、降雨量等因素之间关系,提出了一种联合InSAR与RAMMS技术全面分析泥石流爆发前物源形变过程与爆发期间泥石流运动特征的方法。基于SBAS-InSAR技术,针对桑谷沟泥石流2次爆发期间的形变进行分析,结合卫星影像图、无人机影像以及现场勘察,实现了桑谷沟泥石流灾害爆发前形变过程反演和灾变趋势预测;采用RAMMS泥石流数值模拟软件对桑谷沟泥石流爆发期间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①通过InSAR技术解算桑谷沟泥石流LOS向形变,坡体长期处于蠕滑状态;物源区内最大形变速率为139 mm/a,流通区内速率最大为46 mm/a,堆积区速率最大为20 mm/a;降雨作用为泥石流发育提供了大量的松散来源。②根据不同步时状态下泥石流堆积深度和流速状态,将研究区演进过程划分为初始运动、加速运动、减速−最终3个阶段。该方法联合冰川泥石流形变历史分析和运动过程模拟,对泥石流发展趋势及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工程防治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泥石流 SBAS-InSAR RAMMS 无人机航拍 泥石流成因 桑谷沟 藏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