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生态地理区域界限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于成龙 李帅 刘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3,共6页
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点1961—2003年的逐日观测资料,采用克立格法(Kriging)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分析黑龙江省43a来的气候变化情况,并按照桑斯维特(C.W.Thonthwaite)气候分类法,探讨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生态地理区域界限的影响... 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点1961—2003年的逐日观测资料,采用克立格法(Kriging)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分析黑龙江省43a来的气候变化情况,并按照桑斯维特(C.W.Thonthwaite)气候分类法,探讨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生态地理区域界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温增高、降水量波动变化的背景下,黑龙江省温带与暖温带的热量界限发生了北撤和东移,寒温带与温带的热量界限发生了大幅度的北撤;分布于小兴安岭北部具有湿润气候特征的地区转变成半湿润的气候特征;黑龙江省西南部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限并无明显变化,但在三江平原中部地区半干旱区面积有所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态地理区域界限 桑斯维特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扩展过程中耕地自然生产功能损失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媛媛 何春阳 +1 位作者 龚立萍 姚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78,共8页
研究目的:评估城市扩展过程中耕地的生产功能损失。研究方法:以北京为例,在遥感影像生成的1991、1997、2000和2004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支持下分析了耕地损失特征;利用气象数据结合桑斯维特纪念模型计算了作物生产潜力;从点、线、面和各区... 研究目的:评估城市扩展过程中耕地的生产功能损失。研究方法:以北京为例,在遥感影像生成的1991、1997、2000和2004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支持下分析了耕地损失特征;利用气象数据结合桑斯维特纪念模型计算了作物生产潜力;从点、线、面和各区县角度分析了1991—2004年耕地损失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北京耕地由1991年的6158.9km2减少为1997年的5598.9km2,2000年的5121.4km2以及2004年的4387.8km2;由中心城市周围的面状耕地损失、次级城区周围的点状耕地损失和交通干线周围的线状耕地损失导致的作物生产潜力损失总量分别约为14.52×104t、20.67×104t和103.76×104t;1991—2004年,北京各区县作物生产潜力损失总量约为223.6×104t,其中密云区损失最大,门头沟区最小。研究结论:快速城市扩展过程中耕地生产功能损失明显,制定耕地保护策略时要兼顾耕地损失的数量、格局以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自然生产功能损失 桑斯维特纪念模型 耕地损失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