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北部湾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德伟 吴耀军 +3 位作者 罗基同 赵程劼 梁立道 秦元丽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4,11,共4页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 Meyrick是广西北部湾桐花树的主要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林间观察研究,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各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基本了解其生活习性及生活史。该虫在广西北部湾地区1a发生12代,世代重...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 Meyrick是广西北部湾桐花树的主要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林间观察研究,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各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基本了解其生活习性及生活史。该虫在广西北部湾地区1a发生12代,世代重叠。以2~3龄幼虫在桐花树叶片上卷叶越冬,3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1~2d后即交配产卵,平均每雌产卵量76粒。卵历期2—4d,幼虫历期11~15d,蛹历期7~8d,成虫寿命约6d;该虫有2个明显的危害高峰期,分别出现在春季和秋季。提出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的初步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 生物学特性 红树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 被引量:35
2
作者 丁珌 黄金水 +2 位作者 吴寿德 方柏州 柳其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97-200,共4页
Lasiognatha cellifera was one of the main defoliators for the Aegiceras corniculatum which was main tree of mangrove, and identified as new record of species in China L. cellifera had 7 generations per year in Zhangzh... Lasiognatha cellifera was one of the main defoliators for the Aegiceras corniculatum which was main tree of mangrove, and identified as new record of species in China L. cellifera had 7 generations per year in Zhangzhou area, Fujian Province and overwintered as pupa in the rolled leaf. Adult moth emerged in last-May, mating and laying egg on back of leaf soon. Egg period lasted 5d, larvae period lasted 13~17d, pupa periods lasted about 6d but overwinter-pupa lasted about 150d, adult moth life-span was 4~5d. The periods were related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the period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 corniculatum in the front of seashore were harmed seriously for the reason that they growed weakly and L. cellifera was not adept in flying. Protecting natural enemies such as bird, parasitism etc., alluring adult moth, spraying Dimilin Ⅲ in 2 000 concentration when it occurred seriously will control L. cellifera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害虫 鳞翅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抗逆性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秦元丽 罗基同 +3 位作者 李德伟 吴耀军 赵程劼 邓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共2页
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 Meyrick进行室内海水浸泡试验,结果表明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和蛹在海水中浸泡对其存活率具有一定的影响,浸泡9 h以上对其存活率的影响极显著,死亡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而桐花树毛颚小... 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 Meyrick进行室内海水浸泡试验,结果表明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和蛹在海水中浸泡对其存活率具有一定的影响,浸泡9 h以上对其存活率的影响极显著,死亡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而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的卵浸泡在海水中15 h内对其存活率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树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雌成虫内生殖系统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常明山 吴耀军 +2 位作者 刘文爱 蒋学建 温秀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6,共3页
通过解剖雌成虫,观察并描述了桐花树毛颚小卷蛾雌成虫内生殖系统结构。结果表明:内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交配囊、受精囊组成。解剖溶液选择去离子水较好。
关键词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 雌成虫 内生殖系统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常明山 文娟 +3 位作者 吴耀军 邓艳 李德伟 温秀军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为了解红树林主要害虫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成虫触角感受器种类、形态和分布,应用扫描电镜(SEM)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雌、雄成虫触角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桐花树毛颚小卷蛾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61-68个亚节组成,鞭节长3 500... 为了解红树林主要害虫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成虫触角感受器种类、形态和分布,应用扫描电镜(SEM)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雌、雄成虫触角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桐花树毛颚小卷蛾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61-68个亚节组成,鞭节长3 500-4 200μm,是表面感器类型最多的节。触角主要分布的感受器有毛形感器、鳞形感器、腔形感器、腔锥感器、耳形感器和锥形感器6种,其中毛形感器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 触角 感受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桐花树毛颚小卷蛾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邓艳 常明山 +2 位作者 李德伟 吴耀军 蒋学建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螟黄赤眼蜂能寄生在桐花树毛颚小卷蛾体内,因此,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市红树林区域,进行了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的试验。结果表明:在3个示范区螟黄赤眼蜂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的平均防治效果(校正的寄生... 螟黄赤眼蜂能寄生在桐花树毛颚小卷蛾体内,因此,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市红树林区域,进行了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的试验。结果表明:在3个示范区螟黄赤眼蜂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的平均防治效果(校正的寄生率)达到了75.73%,螟黄赤眼蜂在防治区的寄生率和对照区的寄生率差异显著。3个示范区放蜂总量为2 800万头以上,防治总面积373 hm2,共计挽回经济损失3 275.97万元,产生生态价值14 021.16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螟黄赤眼蜂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成虫求偶及交配行为观测
7
作者 常明山 文娟 +3 位作者 蒋学建 邓艳 马涛 温秀军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3-145,共3页
为了解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化蛹、羽化和交配节律,林间采集老熟幼虫置于室内养虫笼,每天观察、统计化蛹和羽化数量,并将雌雄成虫按照1∶1的性比进行放置,观察成虫在20:00至次日6:00的求偶和交配节律.结果表明,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全天均可... 为了解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化蛹、羽化和交配节律,林间采集老熟幼虫置于室内养虫笼,每天观察、统计化蛹和羽化数量,并将雌雄成虫按照1∶1的性比进行放置,观察成虫在20:00至次日6:00的求偶和交配节律.结果表明,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全天均可化蛹和羽化,化蛹率81.45%,羽化率26.45%,雌雄蛹比例1.42∶1,雌雄成虫比例1.30∶1.雌、雄成虫求偶时触角竖起、摆动,前翅频繁张开、振动,飞舞跳跃,腹部未见明显弯曲,成虫求偶高峰一般出现在进入暗周期后的2h左右,交配高峰期出现在0:00时至次日2:00,即进入暗期4~6h.其中在0:00-2:00时成虫交配平均持续时间最长,持续约70 min.研究结果为开展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化学生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 求偶 交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真菌菌株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的生防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文玉 《生物灾害科学》 2022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研究旨在筛选出感染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的高致病力菌株,为防治该虫提供新的生物资源。【方法】利用2株金龟子绿僵菌和3株球孢白僵通过孢子悬浮液浸渍法筛选高致病力菌株,林间采用人工投放真菌粉炮进行防治。【结果】获得对毛... 【目的】研究旨在筛选出感染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的高致病力菌株,为防治该虫提供新的生物资源。【方法】利用2株金龟子绿僵菌和3株球孢白僵通过孢子悬浮液浸渍法筛选高致病力菌株,林间采用人工投放真菌粉炮进行防治。【结果】获得对毛颚小卷蛾幼虫致病力高的金龟子绿僵菌Ma ZPTR-01-01和MaFZ-12,其感染毛颚小卷蛾幼虫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4.5%,僵虫率为91.7%和86.7%,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1.52 d、3.04 d。对绿僵菌MaZPTR-01-01粉炮和白僵菌BbFZ-48粉炮进行林间毛颚小卷蛾幼虫的生防测试,施药3 d后的校正防效分别为20.44%、6.51%,7 d后分别为29.74%、30.26%。【意义】比较了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对其在生物防治应用上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 幼虫 绿僵菌 白僵菌 死亡率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生活史及食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叶思敏 钟景辉 +3 位作者 陈金章 纪剑锋 苏文晶 陈文玉 《生物灾害科学》 201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对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生活史及食性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在泉州湾地区1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桐花树叶片上卷叶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结茧化蛹,3月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1年内有2个明显的危... 对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生活史及食性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在泉州湾地区1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桐花树叶片上卷叶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结茧化蛹,3月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1年内有2个明显的危害高峰期,分别出现在5月中旬和9月下旬。(2)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是泉州湾红树林的主要害虫,该虫只取食桐花树,不取食秋茄和白骨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 生活史 食性 泉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主要害虫天敌暗黑赤眼蜂的室内繁殖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艳 罗辑 +3 位作者 蒋学建 常明山 吴耀军 李德伟 《广西植保》 2019年第1期10-13,共4页
暗黑赤眼蜂是一类很有利用价值的天敌寄生蜂。本文通过对林间蜂种的采集、中间寄主的饲料配制及饲养、室内人工扩繁等繁殖技术进行了描述。使用本技术饲养米蛾可以使米蛾发育更整齐,产卵量更高,繁殖倍数达45倍以上,符合规模化饲养的要... 暗黑赤眼蜂是一类很有利用价值的天敌寄生蜂。本文通过对林间蜂种的采集、中间寄主的饲料配制及饲养、室内人工扩繁等繁殖技术进行了描述。使用本技术饲养米蛾可以使米蛾发育更整齐,产卵量更高,繁殖倍数达45倍以上,符合规模化饲养的要求。以大试管扩繁暗黑赤眼蜂可使寄生率达90%以上,寄生率指标达到了一级产品的标准。研究结果为暗黑赤眼蜂的繁殖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 暗黑赤眼蜂 繁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中国森林病虫》总目次
11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森林病虫 桉树枝瘿姬小蜂 松墨天牛 灰斑古毒 云斑白条天牛 云斑天牛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 美国白 花绒寄甲 春尺蠖 目次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主要害虫防治
12
作者 《广西林业》 2022年第10期44-44,共1页
红树林受害虫侵袭面积不断扩大,制约了红树林健康生长,严重影响了红树林生态功能的发挥,为此,广西林科院开展了北部湾红树林主要害虫控制技术的研究。收集到寄生性天敌13种;突破了暗黑赤眼蜂的室内大规模繁殖技术,年繁蜂能力达5000万头... 红树林受害虫侵袭面积不断扩大,制约了红树林健康生长,严重影响了红树林生态功能的发挥,为此,广西林科院开展了北部湾红树林主要害虫控制技术的研究。收集到寄生性天敌13种;突破了暗黑赤眼蜂的室内大规模繁殖技术,年繁蜂能力达5000万头。摸清了桐花树毛颚小卷蛾不同虫态对海水浸泡的抗逆性;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性信息素进行了基础生物学研究,并应用于监测和防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性天敌 害虫防治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 暗黑赤眼蜂 繁蜂 基础生物学 海水浸泡 性信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