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七尖峰花岗岩成因:来自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
8
1
作者
江拓
邱啸飞
+3 位作者
卢山松
杨红梅
邓新
彭练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9-1126,共18页
以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七尖峰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对其岩石成因和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早白垩世构造背景与钼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七尖峰花岗岩形...
以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七尖峰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对其岩石成因和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早白垩世构造背景与钼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七尖峰花岗岩形成年龄为(140±1) Ma,说明其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七尖峰花岗岩具有高SiO2(72.88%~73.60%)、低MgO(0.33%~0.36%),高Sr(620×10^-6~642×10^-6)、Sr/Y(107~111)比值,低Y(5.65×10^-6~5.95×10^-6)、Yb(0.52×10^-6~0.59×10^-6)、无Eu负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典型的埃达克岩。岩体富K2O、贫Cr和Ni,具有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ISr=0.7075~0.7078,εNd(t)=-15.5^-15.1),锆石εHf(t)值在-19.9^-13.2变化,对应的两阶段Nd和Hf模式年龄分别介于2.15~2.19 Ga和2.00~2.43 Ga,暗示七尖峰花岗岩是由古老的加厚下地壳含石榴石角闪岩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桐柏—大别造山带白垩纪存在两期与钼成矿密切相关的岩浆事件,早期(>130 Ma)与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有关,晚期(<130 Ma)则形成于非加厚地壳部分熔融,证明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早白垩世(约130 Ma)经历了从碰撞挤压地壳加厚到碰撞后伸展地壳减薄的构造垮塌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柏—大别
造山带
七尖峰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埃达克岩
地质调查工程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双侧造山带——以桐柏—大别造山带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索书田
张维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1993年第S1期29-37,共9页
从双侧造山带的几何学和力学模式出发,详细地讨论了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在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基础上,提出一个解释桐柏—大别造山带漂浮体及花状构造的运动学模式。强调指出,具有两个不同变形楔状体的桐柏—大别造山带,是...
从双侧造山带的几何学和力学模式出发,详细地讨论了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在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基础上,提出一个解释桐柏—大别造山带漂浮体及花状构造的运动学模式。强调指出,具有两个不同变形楔状体的桐柏—大别造山带,是由华北及扬子克拉通间在印支—燕山期斜向碰撞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柏—大别
造山带
双侧造山带
斜向碰撞作用
花状构造
造山带漂浮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殷马断裂带在桐柏山—大别山造山带中的地质意义探讨
被引量:
11
3
作者
刘欢
宋传中
+3 位作者
林寿发
韩建军
马涛
由夏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5-108,共14页
殷店—马垅断裂带是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一条重要的韧性断裂带,是桐柏—大别造山带内部发育的一条明显的岩地层单元界线,同时也是华北和扬子两大板碰撞挤压的产物。它与桐柏—大别造山带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
殷店—马垅断裂带是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一条重要的韧性断裂带,是桐柏—大别造山带内部发育的一条明显的岩地层单元界线,同时也是华北和扬子两大板碰撞挤压的产物。它与桐柏—大别造山带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殷店—马垅断裂带东西段野外岩性剖面对比分析、显微构造对比、有限应变测量对比分析、应力场分析等,发现尽管东、西段构造特征略有差异,但是殷店—马垅断裂整体是具有右旋运动性质的剪切带,殷店—马垅断裂带的形成对华北与扬子碰撞所产生的应力具有消减转移效应,它本身是一个塑性剪切最强的断裂带,它反映了造山带内部不同岩性的块体之间右旋流变的运动学模式,同时也可能充当着桐柏—大别山核部岩块相对扬子板块向东运动的的"润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柏—大别
造山带
殷店—马垅断裂
右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罗山金城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
7
4
作者
刘洪
吕新彪
+6 位作者
尚世超
王玉奇
李春诚
刘阁
杨永胜
胡二红
黄基汉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9-878,共10页
河南省金城金矿床位于桐柏—商城韧性剪切带南部、大别山西北侧。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苏家河群浒湾岩组变质岩中。在详细分析金城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共生花岗斑岩脉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共生石英的氧同位素、共生...
河南省金城金矿床位于桐柏—商城韧性剪切带南部、大别山西北侧。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苏家河群浒湾岩组变质岩中。在详细分析金城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共生花岗斑岩脉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共生石英的氧同位素、共生石英流体包裹体中CO2的碳同位素及共生黄铁矿的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并与老湾金矿和燕山晚期灵山花岗岩体对比。研究发现,本区花岗斑岩脉的稀土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图与灵山花岗岩体几乎完全重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参数较为一致,结合区域资料推断本区与矿体共生的花岗斑岩脉来源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黄铁矿δ34S值变化范围为-6.9‰~5.5‰,均值为2.3‰,与区域上地层和岩浆岩硫同位素对比,认为金城矿床载金黄铁矿的硫主要来源于浒湾岩组围岩。载金黄铁矿铅同位素和浒湾岩组地层铅同位素范围相当,均有下地壳铅源的特征,结合硫同位素分析,认为金城金矿床载金黄铁矿的铅主要来源于浒湾岩组围岩。δ18OSMOW变化范围为5.5‰~11.4‰,极差为5.9‰,均值为8.4‰,具有岩浆热液石英的特征;δ18CPDB变化范围为-6.3‰~-2.8‰,极差为3.5‰,均值为-4.4‰,具有岩浆源或深部源碳(-7‰)和沉积碳酸盐岩来源碳(0)混合的特征;综合研究表明,本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浒湾岩组含金岩石建造,部分来源于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柏—大别
金城金矿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同位素
河南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七尖峰花岗岩成因:来自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
8
1
作者
江拓
邱啸飞
卢山松
杨红梅
邓新
彭练红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花岗岩成岩成矿地质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9-1126,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2232、41303026)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291、DD20190050)联合资助。
文摘
以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七尖峰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对其岩石成因和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早白垩世构造背景与钼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七尖峰花岗岩形成年龄为(140±1) Ma,说明其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七尖峰花岗岩具有高SiO2(72.88%~73.60%)、低MgO(0.33%~0.36%),高Sr(620×10^-6~642×10^-6)、Sr/Y(107~111)比值,低Y(5.65×10^-6~5.95×10^-6)、Yb(0.52×10^-6~0.59×10^-6)、无Eu负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典型的埃达克岩。岩体富K2O、贫Cr和Ni,具有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ISr=0.7075~0.7078,εNd(t)=-15.5^-15.1),锆石εHf(t)值在-19.9^-13.2变化,对应的两阶段Nd和Hf模式年龄分别介于2.15~2.19 Ga和2.00~2.43 Ga,暗示七尖峰花岗岩是由古老的加厚下地壳含石榴石角闪岩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桐柏—大别造山带白垩纪存在两期与钼成矿密切相关的岩浆事件,早期(>130 Ma)与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有关,晚期(<130 Ma)则形成于非加厚地壳部分熔融,证明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早白垩世(约130 Ma)经历了从碰撞挤压地壳加厚到碰撞后伸展地壳减薄的构造垮塌演化过程。
关键词
桐柏—大别
造山带
七尖峰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埃达克岩
地质调查工程
矿产勘查工程
Keywords
Tongbai-Dabie orogenic belt
Qijianfeng granite
zircon U-Pb age
Hf isotope
adakite
geological survey engineering
mineral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双侧造山带——以桐柏—大别造山带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索书田
张维吉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西安地质学院区调队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1993年第S1期29-3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9290100
地矿部项目 8503026资助
文摘
从双侧造山带的几何学和力学模式出发,详细地讨论了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在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基础上,提出一个解释桐柏—大别造山带漂浮体及花状构造的运动学模式。强调指出,具有两个不同变形楔状体的桐柏—大别造山带,是由华北及扬子克拉通间在印支—燕山期斜向碰撞造成的。
关键词
桐柏—大别
造山带
双侧造山带
斜向碰撞作用
花状构造
造山带漂浮体
Keywords
Tongbai-Dabie Orogenic Belt, Two -sided orogen, Oblique collision, Flower structure, Oro- genic float
分类号
P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殷马断裂带在桐柏山—大别山造山带中的地质意义探讨
被引量:
11
3
作者
刘欢
宋传中
林寿发
韩建军
马涛
由夏斌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地球科学系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5-108,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的精细过程研究"(编号41272222)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扬子板块北缘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的成果
文摘
殷店—马垅断裂带是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一条重要的韧性断裂带,是桐柏—大别造山带内部发育的一条明显的岩地层单元界线,同时也是华北和扬子两大板碰撞挤压的产物。它与桐柏—大别造山带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殷店—马垅断裂带东西段野外岩性剖面对比分析、显微构造对比、有限应变测量对比分析、应力场分析等,发现尽管东、西段构造特征略有差异,但是殷店—马垅断裂整体是具有右旋运动性质的剪切带,殷店—马垅断裂带的形成对华北与扬子碰撞所产生的应力具有消减转移效应,它本身是一个塑性剪切最强的断裂带,它反映了造山带内部不同岩性的块体之间右旋流变的运动学模式,同时也可能充当着桐柏—大别山核部岩块相对扬子板块向东运动的的"润滑带"。
关键词
桐柏—大别
造山带
殷店—马垅断裂
右旋
Keywords
Tongbai--Dabie orogenic belt
Yindian--Malong fault
dextrorotation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罗山金城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
7
4
作者
刘洪
吕新彪
尚世超
王玉奇
李春诚
刘阁
杨永胜
胡二红
黄基汉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
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9-878,共10页
基金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鑫达金银开发中心项目"河南罗山鑫恒金矿找矿综合研究与成矿预测"
文摘
河南省金城金矿床位于桐柏—商城韧性剪切带南部、大别山西北侧。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苏家河群浒湾岩组变质岩中。在详细分析金城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共生花岗斑岩脉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共生石英的氧同位素、共生石英流体包裹体中CO2的碳同位素及共生黄铁矿的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并与老湾金矿和燕山晚期灵山花岗岩体对比。研究发现,本区花岗斑岩脉的稀土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图与灵山花岗岩体几乎完全重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参数较为一致,结合区域资料推断本区与矿体共生的花岗斑岩脉来源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黄铁矿δ34S值变化范围为-6.9‰~5.5‰,均值为2.3‰,与区域上地层和岩浆岩硫同位素对比,认为金城矿床载金黄铁矿的硫主要来源于浒湾岩组围岩。载金黄铁矿铅同位素和浒湾岩组地层铅同位素范围相当,均有下地壳铅源的特征,结合硫同位素分析,认为金城金矿床载金黄铁矿的铅主要来源于浒湾岩组围岩。δ18OSMOW变化范围为5.5‰~11.4‰,极差为5.9‰,均值为8.4‰,具有岩浆热液石英的特征;δ18CPDB变化范围为-6.3‰~-2.8‰,极差为3.5‰,均值为-4.4‰,具有岩浆源或深部源碳(-7‰)和沉积碳酸盐岩来源碳(0)混合的特征;综合研究表明,本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浒湾岩组含金岩石建造,部分来源于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
关键词
桐柏—大别
金城金矿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同位素
河南罗山
Keywords
Tongbai-Dabie
Jincheng gold deposit
REE
trace element
isotope
Luoshan,Henan Province
分类号
P618.5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七尖峰花岗岩成因:来自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的制约
江拓
邱啸飞
卢山松
杨红梅
邓新
彭练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双侧造山带——以桐柏—大别造山带为例
索书田
张维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殷马断裂带在桐柏山—大别山造山带中的地质意义探讨
刘欢
宋传中
林寿发
韩建军
马涛
由夏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河南罗山金城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刘洪
吕新彪
尚世超
王玉奇
李春诚
刘阁
杨永胜
胡二红
黄基汉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