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部重新审视桐城派的力作——评周中明的《桐城派研究》
1
作者
徐成志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书评
周中明
《
桐城派研究
》
文学
研究
清代
桐城派
程朱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桐城派研究百年回顾
被引量:
9
2
作者
江小角
方宁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1-99,共9页
本文将百年来的桐城派研究分为 2 0世纪前 2 0年、2 0至 60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发展阶段 ,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与考察 ,同时对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国外的桐城派研究状况也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桐城派研究
历史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国以来关于桐城派问题研究讨论情况综述
3
《江淮论坛》
1982年第5期92-94,共3页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一个最大流派,先后统治中国文坛二百余年,南北影响十几省,前后作家有六百余人。桐城派自清初产生起,就毁誉繁兴,但自“五四”时新文学运动兴起,被斥为“桐城谬种”以后,除在一些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有专章进行评介外...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一个最大流派,先后统治中国文坛二百余年,南北影响十几省,前后作家有六百余人。桐城派自清初产生起,就毁誉繁兴,但自“五四”时新文学运动兴起,被斥为“桐城谬种”以后,除在一些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有专章进行评介外,很少专门研究和讨论。一九五七至一九六二年间,《江海学刊》、《天津日报》、《安徽历史学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了一些关于桐城派的研究、讨论文章,大都收在安徽人民出版社六三年出版的《桐城派研究论文集》中。这以后,很少有关于“桐城派”的文章发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古代文艺理论
桐城派研究
新文学运动
中国文坛
安徽
最大流
散文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桐城派评价新论
被引量:
2
4
作者
方铭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65-68,共4页
关于桐城派的研究和讨论,建国之后,有过两次高潮。一次是六十年代初,那次围绕“桐城派在社会主义社会有无作用”这一论题而展开;发表的文章大致有否定和肯定两种意见。一九六二年我们写了篇《论桐城派》的文章(见《桐城派研究论文集》,...
关于桐城派的研究和讨论,建国之后,有过两次高潮。一次是六十年代初,那次围绕“桐城派在社会主义社会有无作用”这一论题而展开;发表的文章大致有否定和肯定两种意见。一九六二年我们写了篇《论桐城派》的文章(见《桐城派研究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出版),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个辩证的论述。不久,《光明日报》发表一篇文章,全部否定了桐城派,连我们的持平之论也作了批评。这次讨论就在不容驳论争鸣的情况下结束了。第二次是八十年代初,由《江淮论坛》发起讨论,这次民主的气氛好,讨论也比较深入具体。好处是分阶级分作家的论述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研究
六十年代
全部否定
八十年代
方苞
两次高潮
程朱理学
清王朝
作家
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部重新审视桐城派的力作——评周中明的《桐城派研究》
1
作者
徐成志
机构
安徽大学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书评
周中明
《
桐城派研究
》
文学
研究
清代
桐城派
程朱理学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桐城派研究百年回顾
被引量:
9
2
作者
江小角
方宁胜
机构
桐城派研究会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1-99,共9页
文摘
本文将百年来的桐城派研究分为 2 0世纪前 2 0年、2 0至 60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发展阶段 ,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与考察 ,同时对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国外的桐城派研究状况也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桐城派研究
历史回顾
Keywords
research into Tongcheng School
review of the pas t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国以来关于桐城派问题研究讨论情况综述
3
出处
《江淮论坛》
1982年第5期92-94,共3页
文摘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一个最大流派,先后统治中国文坛二百余年,南北影响十几省,前后作家有六百余人。桐城派自清初产生起,就毁誉繁兴,但自“五四”时新文学运动兴起,被斥为“桐城谬种”以后,除在一些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有专章进行评介外,很少专门研究和讨论。一九五七至一九六二年间,《江海学刊》、《天津日报》、《安徽历史学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了一些关于桐城派的研究、讨论文章,大都收在安徽人民出版社六三年出版的《桐城派研究论文集》中。这以后,很少有关于“桐城派”的文章发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
关键词
桐城派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古代文艺理论
桐城派研究
新文学运动
中国文坛
安徽
最大流
散文
作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桐城派评价新论
被引量:
2
4
作者
方铭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65-68,共4页
文摘
关于桐城派的研究和讨论,建国之后,有过两次高潮。一次是六十年代初,那次围绕“桐城派在社会主义社会有无作用”这一论题而展开;发表的文章大致有否定和肯定两种意见。一九六二年我们写了篇《论桐城派》的文章(见《桐城派研究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出版),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个辩证的论述。不久,《光明日报》发表一篇文章,全部否定了桐城派,连我们的持平之论也作了批评。这次讨论就在不容驳论争鸣的情况下结束了。第二次是八十年代初,由《江淮论坛》发起讨论,这次民主的气氛好,讨论也比较深入具体。好处是分阶级分作家的论述多。
关键词
桐城派研究
六十年代
全部否定
八十年代
方苞
两次高潮
程朱理学
清王朝
作家
阶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部重新审视桐城派的力作——评周中明的《桐城派研究》
徐成志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桐城派研究百年回顾
江小角
方宁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建国以来关于桐城派问题研究讨论情况综述
《江淮论坛》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桐城派评价新论
方铭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