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桉树焦枯病菌LysM效应蛋白的鉴定与功能初探
1
作者 叶小真 王利沙 +1 位作者 郭建酉 陈全助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0,共8页
[目的]桉树焦枯病是桉树人工林主要病害之一。分析桉树焦枯病菌(Calonectria pseudoreteaudii)LysM类效应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为揭示LysM效应蛋白在焦枯病菌与桉树互作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分析... [目的]桉树焦枯病是桉树人工林主要病害之一。分析桉树焦枯病菌(Calonectria pseudoreteaudii)LysM类效应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为揭示LysM效应蛋白在焦枯病菌与桉树互作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分析鉴定桉树焦枯病菌的LysM类效应蛋白基因数量与结构特征。通过基因克隆与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初步分析效应蛋白CpLYSM2、CpLYSM3和CpLYSM6的生物学功能。[结果]从桉树焦枯病菌中获得7个LysM基因,多数LysM蛋白为弱酸性稳定蛋白。7个LysM蛋白可分为4类,不同类别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保守结构域存在较大差异,LysM结构域的数量也不尽相同。第一类成员CpLYSM2,含有信号肽和2个LysM结构域,与稻瘟菌Slp1蛋白和番茄叶霉菌Ecp6蛋白聚为一类。第二类成员CpLYSM7,含1个LysM蛋白结构域,且存在Elicitin结构域。以上两类蛋白的保守基序中均不含有半胱氨酸残基。第三类成员CpLYSM1、CpLYSM3和CpLYSM4,均有信号肽,含1~4个LysM蛋白结构域,还分别存在Glyco_18、CBD_Ⅱ、Cutinase功能结构域。第四类成员CpLYSM5和CpLYSM6,只含有LysM结构域,且与木霉Tal6蛋白聚为一类。这两类蛋白的保守基序中均含有3个半胱氨酸残基。另外CpLYSM2、CpLYSM3和CpLYSM6效应蛋白不能诱发烟草叶片的过敏性坏死反应,且CpLYSM2可抑制BAX引起的过敏性坏死反应,而CpLYSM3和CpLYSM6对BAX引起的坏死反应也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桉树焦枯病菌的LysM效应蛋白存在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其中CpLYSM2是典型的效应蛋白,可能通过抑制几丁质诱导的植物免疫反应,促进焦枯病菌C.pseudoreteaudii侵染桉树。而CpLYSM3可能通过促进纤维素的降解,引起寄主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焦枯病 Calonectria pseudoreteaudii LysM效应蛋白 过敏性坏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桉树焦枯病防治技术
2
作者 黄毅 《江西农业》 2025年第3期151-153,共3页
桉树因其生长快、产量高而成为广西重要的经济林果树生产品种,而焦枯病是影响广西桉树种植效益的主要病害,被列为桉树检疫对象。文章就该病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桉树焦枯病的影响因素,包括施肥管理、品种选择、管理措施、气候条件... 桉树因其生长快、产量高而成为广西重要的经济林果树生产品种,而焦枯病是影响广西桉树种植效益的主要病害,被列为桉树检疫对象。文章就该病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桉树焦枯病的影响因素,包括施肥管理、品种选择、管理措施、气候条件等,并对桉树焦枯病的预防技术和治理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旨在降低焦枯病对桉树的危害,保证桉树的种植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桉树焦枯病 综合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焦枯病对林分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3
作者 梁晨 陈祖静 +4 位作者 尤广怀 吴晓杭 黄慧明 何观孔 杨胜基 《热带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218-226,共9页
为了探究焦枯病对桉树(Eucalyptus spp.)林下土壤细菌和土壤细菌生态机制的影响,采用16S rRNA对受到焦枯病危害以及健康的桉树林分土壤细菌DNA进行测序,使用SPSS 20.0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9以及R4.3.2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使用A... 为了探究焦枯病对桉树(Eucalyptus spp.)林下土壤细菌和土壤细菌生态机制的影响,采用16S rRNA对受到焦枯病危害以及健康的桉树林分土壤细菌DNA进行测序,使用SPSS 20.0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9以及R4.3.2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使用Adobe Illustrator 2021进行图片处理。结果表明:(1)受害林分土壤中共检测出2537个细菌ASVs,未受害土壤中共检测出2477个ASVs。(2)两个林分土壤细菌的Alpha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3)受害与未受害林分的优势菌门均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等组成,优势菌属均由热酸菌属Acidothermus、norank_f_norank_o_Elsterales、norank f_Xanthobacteraceae等组成。(4)两个林分之间细菌在门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的为Bacteroidota与Dependentiae,在属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的为norank_f_norank_o_Acidobacteriales、norank_f_norank_o_norank_c_AD3与norank_f_norank_o_B12-WMSP1等。(5)健康林分较受害林分的菌群之间存在更为复杂的联系。研究显示,桉树焦枯病不会对林下土壤细菌的多样性造成明显的改变,但部分细菌群落之间的差异性揭示了桉树枯萎病可能会给桉树林下土壤微生物带来潜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桉树焦枯病 土壤细菌 16S rRNA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焦枯病的综合防治策略与实践
4
作者 秦浩钧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0期104-106,共3页
桉树焦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桉树苗木及幼树的重要病害,病原菌主要以子实体或菌丝在落叶和林下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经气流、雨水传播,主要从新叶背面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在我国,广西等地每年都有桉树焦枯病发生。本文主要介绍桉树焦枯病... 桉树焦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桉树苗木及幼树的重要病害,病原菌主要以子实体或菌丝在落叶和林下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经气流、雨水传播,主要从新叶背面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在我国,广西等地每年都有桉树焦枯病发生。本文主要介绍桉树焦枯病的病原、症状、发病规律,提出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以期为有效应对桉树焦枯病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焦枯病 规律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焦枯病叶片与正常叶片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5
作者 伍禄军 于永辉 +1 位作者 赵瑛 蒙好生 《广西林业科学》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桉树为我国重要的造纸和用材树种。以丽赤壳属(Calonectria)为主要病原真菌的桉树焦枯病是我国桉树重大病害之一,在我国桉树产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生态影响。以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为材料,通过Illumina高通量... 桉树为我国重要的造纸和用材树种。以丽赤壳属(Calonectria)为主要病原真菌的桉树焦枯病是我国桉树重大病害之一,在我国桉树产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生态影响。以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为材料,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受焦枯病危害叶片和正常叶片叶际真菌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学分析,对比受害叶片与正常叶片叶际真菌群落的差异,探究真菌群落差异与桉树焦枯病的关系,为从叶际真菌角度开发桉树焦枯病防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受害叶片中的真菌群落包括3门、13纲、27目、42科、58属、71种和136个扩增子序列变体(ASVs),比正常叶片多4目、2科、2属、3种和9个ASVs。受害和正常叶片中的优势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受害叶片中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极显著下降,子囊菌门和unclassified_k_Fungi的相对丰度均极显著上升。受害叶片中的主要真菌属为丽赤壳属、隐球菌属(Cryptococcus)和苍白尾孢属(Pallidocercospora);正常叶片中的主要真菌属为Mycotribulus、假尾孢属(Pseudocercospora)和外囊菌属(Taphrina);丽赤壳属仅出现在受害叶片中。受焦枯病危害后,桉树叶片中部分真菌群落的相对丰度发生显著变化,丽赤壳属、平脐疣孢属(Zasmidium)和苍白尾孢属(Pallidocercospora)等真菌的相对丰度均极显著上升,其中平脐疣孢属的相对丰度上升可作为桉树焦枯病发生的生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桉树焦枯病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与factor1-alpha序列桉树焦枯病菌的双重PCR快速检测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静 麻文建 朱天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115,共6页
桉树焦枯病是威胁桉树生长的首要病害,建立准确、有效的桉树焦枯病的PCR快速检测技术是桉树焦枯病前期诊断的必要手段。试验以桉树焦枯病原菌(Calonectria morganii)DNA为模板,分别以ITS和factor 1-alpha序列为靶区域,针对Calonectria属... 桉树焦枯病是威胁桉树生长的首要病害,建立准确、有效的桉树焦枯病的PCR快速检测技术是桉树焦枯病前期诊断的必要手段。试验以桉树焦枯病原菌(Calonectria morganii)DNA为模板,分别以ITS和factor 1-alpha序列为靶区域,针对Calonectria属和C.morganii设计了CYS1/CYS2和EF-S-1/EF-A-1两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基于属和种的双重PCR快速检测技术。利用引物CYS1/CYS2可以从全部Calonectria属的供试菌株中扩增出一条351bp大小的条带,单独用特异性引物EF-S-1/EF-A-1进行PCR扩增,仅病原菌扩增出197bp的条带,同时使用2对引物时,病原菌可扩增出两条明亮条带。当体系退火温度为53℃时,DNA灵敏度检测限度达到450fg/μL。野外田间时效检测结果显示,该体系能准确检测出不同发病程度桉树组织上的病原菌,完全符合田间检测的要求。这是关于桉树焦枯病快速检测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焦枯病 桉树焦枯病原菌 快速检测 PCR 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桉树焦枯病研究现状 被引量:9
7
作者 黄秀萍 冯丽贞 +3 位作者 李庭波 陈慧洁 刘金燕 叶小真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5-384,共10页
桉树焦枯病是世界性的桉树病害,为害桉树的人工林和幼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Web of Science平台及CNKI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93—2016年间桉树焦枯病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主要研究国家、研究机构、作者、主要载文期刊... 桉树焦枯病是世界性的桉树病害,为害桉树的人工林和幼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Web of Science平台及CNKI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93—2016年间桉树焦枯病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主要研究国家、研究机构、作者、主要载文期刊、基金资助、学科类别和关键词共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桉树焦枯病的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Web of Science统计表明,24 a间共发表论文416篇,澳大利亚的发文量(163篇)、总被引(2 917次)及H指数(28)居世界首位,中国共发表论文27篇,排名世界第5,但发文质量及影响力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79篇),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的WINGFIELD M J发文量最高(73篇);该领域的研究涉及植物科学、林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多个学科,《Plant Disease》是刊文量最多的学术期刊。CNKI上发文101篇,福建农林大学是国内最大的发文机构,福建省在科研投入、科研机构、科研成果具有较大的成效;与国际上的核心作者相比,国内核心作者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差距较大,可加强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近年来,国内外在研究内容上逐渐向功能基因组等分子生物学领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焦枯病 文献计量 WEB of SCIENCE 中国知网 共词分析(关键词共现) 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剂对桉树焦枯病菌的毒力测定及林地防病效果 被引量:7
8
作者 马海宾 康丽华 +2 位作者 崔宁宁 王胜坤 江业根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1期2006-2009,共4页
选用1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2.7%二氢蒽醌悬浮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25%丙环唑乳油6种杀菌剂对桉树焦枯病菌进行毒力测定试验,并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选用1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2.7%二氢蒽醌悬浮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25%丙环唑乳油6种杀菌剂对桉树焦枯病菌进行毒力测定试验,并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25%丙环唑乳油进行林地病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桉树焦枯病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戊唑醇的毒力最高,其EC50值为4.123 7 mg/L,其次是丙环唑,EC50值为68.052 8 mg/L,毒力最弱的是甲基托布津,EC50值为16 390.51 mg/L。代森锰锌、百菌清和丙环唑在浓度为1、5 mg/mL时,均可以完全抑制焦枯病菌产孢。施用代森锰锌、百菌清和丙环唑防治后,桉树林地病情指数分别比防治前下降了7.22%、15.53%、33.33%,对照区病情指数比防治前升高了28.33%。在病害发生之前施用代森锰锌或百菌清,可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一旦桉树苗圃或幼林发生病害,立即施用丙环唑,可起到有效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焦枯病 杀菌剂 毒力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叶片内生真菌多样性及抗桉树焦枯病菌筛选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清华 连鑫坤 +3 位作者 刘雨菁 宋笑笑 陈全助 宋漳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福建省5个地区的桉树叶片中获得87株内生真菌,鉴定为7目及2个未定目,含15属及1个未定属,20种和1个未定种;其中Pseudoplagiostoma eucalypti菌株数量占总数的0.32,为优势种类。龙岩采样点桉树叶片内生真菌辛普森多样性...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福建省5个地区的桉树叶片中获得87株内生真菌,鉴定为7目及2个未定目,含15属及1个未定属,20种和1个未定种;其中Pseudoplagiostoma eucalypti菌株数量占总数的0.32,为优势种类。龙岩采样点桉树叶片内生真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为0.92,福州采样点的桉树内生菌香农-威纳指数为2.13,分别高于其它4个地点。经筛选,发现87株内生真菌中,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ND-13的菌丝能够覆盖桉树焦枯病菌(Calonectria pseudoreteaudii)菌落并抑制其生长;显微观察显示,ND-13菌丝缠绕病原菌菌丝;检测发现ND-13不产生几丁质酶,但产生β-葡聚糖酶。研究结果显示桉树叶片内生真菌种类丰富;ND-13具有防治桉树焦枯病的潜力,表明从桉树内生真菌中筛选抗桉树焦枯病菌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多样性 木霉 桉树焦枯病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焦枯病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谯天敏 张静 +2 位作者 麻文建 朱天辉 郑磊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7-504,共8页
桉树焦枯病是威胁桉树生长的首要病害,建立准确、有效的桉树焦枯病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快速检测技术是桉树焦枯病前期诊断的必要手段。本研究针对柱枝双孢霉(Cylindrocladium scoparium)菌株的β-微管蛋白(... 桉树焦枯病是威胁桉树生长的首要病害,建立准确、有效的桉树焦枯病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快速检测技术是桉树焦枯病前期诊断的必要手段。本研究针对柱枝双孢霉(Cylindrocladium scoparium)菌株的β-微管蛋白(beta-tubulin)基因上保守序列极强的靶基因区域序列进行特异性引物BT-S-1/BTA-1的设计和通用引物BT-T1-S/BT-CYLTUBIR-A的合成,分别利用常规PCR和巢式PCR技术对引物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检测和比较,同时本研究也对所建立的巢式PCR用于桉树焦枯病原菌快速检测的田间时效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beta-tubulin基因序列通用引物BT-T1-S/BT-CYLTUBIR-A对全部供试菌株进行扩增,所有参试菌株均可扩增出1条约500bp的条带;而单独使用特异性引物BT-S-1/BT-A-1进行常规PCR扩增时仅病原菌能够扩增出1条148bp的明亮条带;当利用通用引物作为第1轮引物,以稀释10倍后的第1轮PCR产物作为第2轮PCR模板,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时,也可扩增出上述148bp大小的明亮条带,且巢式PCR的扩增效果较常规PCR具有明显的视觉优越性;灵敏度检测试验表明,巢式PCR的灵敏度可检测到5fg/μL,较常规PCR可以扩增出的极限(DNA质量浓度为5pg/μL)至少提高了103倍;田间时效检测试验也说明巢式PCR较常规PCR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灵敏性,可达到田间检测的要求。本研究建立的巢式PCR检测技术可有效应用于桉树焦枯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桉树焦枯病 快速检测 丽赤壳属 柱枝双孢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林措施防治桉树焦枯病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春辉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8,共4页
2005—2006年,在永安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坑林业采育场应用清洁林分+施肥、疏伐+施肥、锄草+施肥、施肥4种营林措施,进行桉树焦枯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营林措施对防治桉树焦枯病均有显著效果且显著促进桉树林分的生长,以清洁林分+... 2005—2006年,在永安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坑林业采育场应用清洁林分+施肥、疏伐+施肥、锄草+施肥、施肥4种营林措施,进行桉树焦枯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营林措施对防治桉树焦枯病均有显著效果且显著促进桉树林分的生长,以清洁林分+施肥最佳,其次是锄草+施肥、疏伐+施肥,单纯施肥效果最弱;清洁林分+施肥虽然成本最高,但桉树生长量的增长也最大,投入产出最高,为1∶4.44,可在桉树焦枯病受害较重的林分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焦枯病 营林措施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焦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鹏 《广东蚕业》 2023年第5期24-26,共3页
为保证桉树健康生长,了解桉树焦枯病的传染与危害症状、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极为重要。文章对桉树焦枯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林业技术防治、化学防治和森林植物检疫三个方面提出了桉树焦枯病的科学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 为保证桉树健康生长,了解桉树焦枯病的传染与危害症状、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极为重要。文章对桉树焦枯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林业技术防治、化学防治和森林植物检疫三个方面提出了桉树焦枯病的科学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焦枯病 发生特点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焦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永昌 《种子科技》 2021年第3期43-44,共2页
为了保障桉树健康生长,控制桉树焦枯病的传染与为害极为重要。针对桉树焦枯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找出解决方法,为桉树焦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桉树焦枯病 发生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左市桉树焦枯病发病规律调查及防治试验
14
作者 莫玉婵 欧子裔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6期4-6,共3页
桉树焦枯病是影响桉树生长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病害。为明确广西崇左市桉树焦枯病的发病规律及完善防治技术,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不同桉树品种、树龄及地形对桉树焦枯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并开展不同药剂... 桉树焦枯病是影响桉树生长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病害。为明确广西崇左市桉树焦枯病的发病规律及完善防治技术,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不同桉树品种、树龄及地形对桉树焦枯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并开展不同药剂及施药浓度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树龄及地形对桉树焦枯病的发病规律存在显著影响:DH32-29品种、幼龄桉树及阴坡坡底地形的发病率较高;在4种药剂中,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50倍液防治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焦枯病 规律 防治方法 广西崇左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种桉树基因型对叶焦枯病病原菌抗病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雪莹 林彦 卢万鸿 《桉树科技》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由丽赤壳属真菌引起的叶焦枯病是我国桉树人工林重要病害,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控该病害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将引起桉树叶焦枯病的3种丽赤壳属病原菌,通过孢子悬浮液(浓度为5×10^(4) conidia•mL^(‒1))喷雾接种法接种至14个桉树基因... 由丽赤壳属真菌引起的叶焦枯病是我国桉树人工林重要病害,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控该病害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将引起桉树叶焦枯病的3种丽赤壳属病原菌,通过孢子悬浮液(浓度为5×10^(4) conidia•mL^(‒1))喷雾接种法接种至14个桉树基因型苗木,通过比较感病指数来评估不同桉树基因型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丽赤壳属病原菌物种对同一桉树基因型的致病力存在差异,不同桉树基因型对丽赤壳属病原菌的抗病性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桉树基因型GZ-1的抗病性最强。本研究结果拟为桉树人工林抗病基因型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焦枯 桉树杂交种 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德祥 田艳 李果 《现代园艺》 2013年第20期84-85,共2页
桉树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短周期工业用材林树种,伴随着大面积桉树纯林的营造,桉树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本文对比较常发生、危害较严重的桉树青枯病、桉树紫斑病、桉树焦枯病的发生和防治做了详细介绍,希望对防治桉树病害提供指导... 桉树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短周期工业用材林树种,伴随着大面积桉树纯林的营造,桉树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本文对比较常发生、危害较严重的桉树青枯病、桉树紫斑病、桉树焦枯病的发生和防治做了详细介绍,希望对防治桉树病害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紫斑 桉树青枯 桉树焦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发桉树病害的丽赤壳属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雪莹 陈帅飞 《桉树科技》 2022年第2期60-68,共9页
由丽赤壳属(Calonectria)真菌引起的叶焦枯病是我国和其他多个国家桉树的重要病害。本文对世界范围内引发桉树叶焦枯病的丽赤壳属各个物种的典型特征进行了综述;对丽赤壳属病原菌在桉树上致病机制研究进展及桉树抗病基因型选择研究进展... 由丽赤壳属(Calonectria)真菌引起的叶焦枯病是我国和其他多个国家桉树的重要病害。本文对世界范围内引发桉树叶焦枯病的丽赤壳属各个物种的典型特征进行了综述;对丽赤壳属病原菌在桉树上致病机制研究进展及桉树抗病基因型选择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焦枯 物种多样性 害防控 真菌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8种桉树基因型对Calonectria pentaseptata的抗病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汪全超 陈帅飞 《桉树科技》 2020年第2期1-9,共9页
由丽赤壳属真菌引起的桉树叶焦枯病是我国桉树最具威胁的病害之一。本研究利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将两株Calonectria pentaseptata菌株接种至华南地区广泛种植的8种桉树基因型,包括7种尾巨桉基因型CEPT1848、CEPT1849、CEPT1850、CEPT... 由丽赤壳属真菌引起的桉树叶焦枯病是我国桉树最具威胁的病害之一。本研究利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将两株Calonectria pentaseptata菌株接种至华南地区广泛种植的8种桉树基因型,包括7种尾巨桉基因型CEPT1848、CEPT1849、CEPT1850、CEPT1851、CEPT1852、CEPT1853和CEPT1855,以及1种尾赤桉基因型CEPT1854。通过比较焦枯叶片百分比评估各桉树基因型的抗病性。结果表明7种尾巨桉基因型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基因型CEPT1851的抗病性最强,基因型CEPT1849、CEPT1850和CEPT1855的抗病性相对弱;尾赤桉基因型CEPT1854的抗病性介于7个尾巨桉基因型之间。方差分析表明,Ca.pentaseptata菌株和桉树基因型之间存在交互效应。本研究结果拟为桉树抗病选育过程中病原菌菌株和桉树基因型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焦枯 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壤中丽赤壳属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颖 陈帅飞 《桉树科技》 2022年第2期48-59,共12页
丽赤壳属真菌的一些物种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该属真菌在土壤中广泛分布。致病力测试结果表明一些分离于土壤的丽赤壳属物种对接种的桉树苗有很强的致病性。本文简要介绍了全球丽赤壳属物种多样性特征;总结了我国土壤中丽赤壳属真菌物种... 丽赤壳属真菌的一些物种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该属真菌在土壤中广泛分布。致病力测试结果表明一些分离于土壤的丽赤壳属物种对接种的桉树苗有很强的致病性。本文简要介绍了全球丽赤壳属物种多样性特征;总结了我国土壤中丽赤壳属真菌物种多样性特征,阐述了各物种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等;概述了影响森林土壤中真菌多样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真菌分布 土壤真菌 桉树焦枯 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