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土壤水解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邵文哲 周晓果 +5 位作者 温远光 王磊 朱宏光 陈秋海 张彧娜 尤业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3-555,共13页
为从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角度,揭示桉树与珍贵乡土树种混交后土壤养分的响应机制,该文以广西凭祥热林中心青山实验场的桉树纯林、红锥纯林和桉树×红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测定土壤碳(C)、氮(N)、... 为从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角度,揭示桉树与珍贵乡土树种混交后土壤养分的响应机制,该文以广西凭祥热林中心青山实验场的桉树纯林、红锥纯林和桉树×红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测定土壤碳(C)、氮(N)、磷(P)水解酶[β-1,4-葡萄糖苷酶(BG)、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桉树与红锥混交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均显著提高pH值、有效氮(AN)和有效磷(AP)的含量以及LAP酶活性,显著降低BG和ACP酶活性,但对NAG酶活性影响不显著。(2)SOC和TN与除酶C∶N外的其他土壤水解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3)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三种林分间土壤水解酶活性均具有显著差异,SOC和AN含量是土壤水解酶活性产生差异的驱动因子。(4)桉树纯林、桉树×红锥混交林和红锥纯林在0~20 cm土层土壤酶C∶N∶P分别为1∶1.08∶1.37、1∶1.16∶1.34和1∶1.07∶1.31,均与全球生态系统酶C∶N∶P(1∶1∶1)相偏离,表明三种林分的土壤微生物相对于C、N更容易受到P限制。桉树×红锥混交林的酶C∶P和酶N∶P均高于桉树纯林,而酶C∶N低于桉树纯林,表明桉树与红锥混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壤受到P限制的情况,但并未改善土壤N限制。该研究结果为桉树×红锥混交林土壤养分管理以及桉树人工林养分循环的改善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酶活性 土壤酶 化学计量特征 桉树×红锥混交林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土壤养分及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秋海 周晓果 +4 位作者 朱宏光 温远光 王磊 邵文哲 张彧娜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568,共13页
桉树人工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是全球性争议的热点问题,桉树与珍贵乡土树种混交的生态环境效应备受关注。为探究桉树混交营林措施对林地土壤养分及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该研究以桉树纯林(PE)、桉树×红锥混交林(MEC)和红锥纯林(P... 桉树人工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是全球性争议的热点问题,桉树与珍贵乡土树种混交的生态环境效应备受关注。为探究桉树混交营林措施对林地土壤养分及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该研究以桉树纯林(PE)、桉树×红锥混交林(MEC)和红锥纯林(PCH)为对象,开展了林下植物群落及环境因子的调查测定。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显著差异,混交林的土壤pH、有效氮(AN)和有效磷(AP)含量显著高于纯林;而土壤含水量(SMC)、有机碳(SOC)、总氮(TN)含量及C∶N和C∶P在混交林中没有显著优势,并呈现PE<MEC<PCH的趋势;土壤容重(SBD)和全磷(TP)含量则呈现PE>MEC>PCH的趋势。混交林显著增加林下木本植物功能群(WFG)的物种丰富度,而PCH显著增加蕨类植物功能群(FeFG)的物种丰富度。混交林的WFG和禾草植物功能群(GFG)的重要值均显著高于红锥纯林,而红锥纯林FeFG的重要值显著高于混交林。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MEC与PE的林下植物功能群组成差异不显著,但与PCH的差异显著;冗余分析结果揭示了AN和AP是WFG占优势的主要影响因子,SMC、TN和SOC是FeFG占优势的主要影响因子,SBD是GFG占优势的主要影响因子。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南亚热带地区桉树与红锥混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林地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和林下植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红锥混交林 植物多样性 物种丰富度 土壤养分 植物功能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