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4篇文章
< 1 2 2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的方案比较方法──与胡月亭同志商榷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立生 《技术经济》 1995年第4期58-59,57,共3页
关键词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 案比 净现值法 经济评价 方法与参数 净现值率法 基准收益率 投资项目 评判准则 投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淳于意与华佗医案比较观汉代医事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凌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76,共4页
梳理了《史记》与《三国志》中淳于意与华佗两位名医的医案,在医案概况、病因认识、病种分科、诊断技术、治法运用、医学伦理等方面比较两批医案的异同,以冀能从中找寻到中医理论形成早期的某些学术认知规律,并从局部管窥汉代至三国时... 梳理了《史记》与《三国志》中淳于意与华佗两位名医的医案,在医案概况、病因认识、病种分科、诊断技术、治法运用、医学伦理等方面比较两批医案的异同,以冀能从中找寻到中医理论形成早期的某些学术认知规律,并从局部管窥汉代至三国时期医学及医术的发展概貌。两批医案展现了官方与民间两个不同类型医学的双重形式,也体现了汉代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成熟度。与后世医案专著相比,两位名医的正史医案具备了更广泛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蕴含了中国传统医案中“以人为本”的文化特征,值得当今社会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于意 诊籍 华佗 汉代医学 病因分类 脉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方案比选方法探讨
3
作者 梁平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7年第8期23-25,共3页
本文分析了投资回收期法(或换算运营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投资方案宏观比选法,把投资项目的确定和投资方案的选择综合考虑,从而避免经济效益不好的项目也上马的情况,可作为计划部门制定基本建设计划的辅助工具。
关键词 投资方 投资效果 投资回收期法 基本建设计划 案比 边际收益 辅助工具 标准投资回收期 投资项目 投资利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果事件抽取驱动关键法律要素感知的林法类案检索模型构建
4
作者 田萱 谢格云 吴志超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1-418,446,共9页
林法类案检索旨在找到与输入案例事实相似的历史林法判决案例,在林业智能法律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现有的类案检索模型缺乏对法律案文特定结构内关键法律要素的考虑,无法准确利用关键法律要素蕴含的深层语义信息,导致在相似候选案例... 林法类案检索旨在找到与输入案例事实相似的历史林法判决案例,在林业智能法律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现有的类案检索模型缺乏对法律案文特定结构内关键法律要素的考虑,无法准确利用关键法律要素蕴含的深层语义信息,导致在相似候选案例的检索场景中表现欠佳。在林业法律案文中,关键法律要素通常出现在以林木为主体的因果事件中,为此,提出一种因果事件抽取驱动关键法律要素感知的林法类案检索模型(Causal event extraction-driven key legal element-aware model,CEKLE),该模型在将法律案文拆分为“前言”、“事实”、“分析”、“判决”和“尾文”5部分基础上,重点关注林业法律案文的“事实”与“分析”2部分,结合因果事件抽取,获取相应因果事件,从而准确感知案例关键法律要素位置,充分挖掘关键法律语义信息,以提升林法类案检索准确性。2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林法类案检索中CEKLE优于最先进的基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法类检索 关键法律要素 结构划分 因果事件抽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信狱”案与明代中叶的政治文化
5
作者 丁亮 潘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7-306,316,共11页
“广信狱”案是明代正德年间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与抚按三司等众多官员发生的互讦案件,并牵涉藩王与生员等多种政治势力,后为钦差燕忠介入审结。燕忠以“广信狱”案为切入口,撤换抚按等多名官员,贯彻朝廷剿匪的战略意图,继而惩处李梦阳... “广信狱”案是明代正德年间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与抚按三司等众多官员发生的互讦案件,并牵涉藩王与生员等多种政治势力,后为钦差燕忠介入审结。燕忠以“广信狱”案为切入口,撤换抚按等多名官员,贯彻朝廷剿匪的战略意图,继而惩处李梦阳与府学生员的“侵官”之举,整饬江西政治生态。但由于案情关系宁淮两藩,又有杨一清从中请托,最终仅对李梦阳从轻处罚。“宸濠之叛”以后,此案发生反转,李梦阳虽被参奏附逆而下狱,却在杨廷和、林俊等官员的回护下再次得以保全。总之,“广信狱”案是多方政治势力博弈的结果,反映出一般性政治精英群体在既定政治场域中的选择与倾向,为我们深入理解明代中期政治生态的特点与变迁提供了经典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广信狱” 李梦阳 “宸濠之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犯罪和关联性犯罪案件分案审理生成逻辑
6
作者 徐阳 谢玲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47,共8页
在共同犯罪和关联性犯罪案件审理中,既有“应分未分”的情形,还有不遵循案件间的逻辑联系却随意分案审理的问题。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失系统化地确认案件单一性原理是共同犯罪和关联性犯罪案件分案审理生成的理论逻辑、共同犯罪和关联... 在共同犯罪和关联性犯罪案件审理中,既有“应分未分”的情形,还有不遵循案件间的逻辑联系却随意分案审理的问题。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失系统化地确认案件单一性原理是共同犯罪和关联性犯罪案件分案审理生成的理论逻辑、共同犯罪和关联性犯罪案件分案审理的生成逻辑及共同犯罪和关联性犯罪案件分案审理生成标准。仅在共同犯罪和关联性犯罪案件审理中的整体案件与部它案件,案件框架里的内在组织构成,犯罪事实与犯罪参与人间都有着逻辑关系的牵连。分案审理的标准主要包括以案件单一性原理去确定在共同犯罪和关联性犯罪案件中的“人之单一、犯罪事实单一”分案审理生成的标准,以案件间的关联性强弱度去确定分案审理生成的标准,以被告人人数很多、案情繁杂这一特殊情形去考量确定分案审理生成的标准,以法定情形为依据作为分案审理生成的标准,以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去考量确定分案审理生成的标准及有利于保障审理案件质量和效率去考量确定分案审理生成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理 理论逻辑 生成逻辑 生成标准 共同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导性案例效力性质的再反思
7
作者 孙海波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1,共10页
案例指导制度是我国司法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成文法体系下的重要制度创新。最高人民法院赋予指导性案例以“应当参照”的效力,但是实践中对于其效力指向存在诸多争议。一种观点主张法律效力论,将指导性案例作为正式法源,这过度提升了其地... 案例指导制度是我国司法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成文法体系下的重要制度创新。最高人民法院赋予指导性案例以“应当参照”的效力,但是实践中对于其效力指向存在诸多争议。一种观点主张法律效力论,将指导性案例作为正式法源,这过度提升了其地位,由此会带来不少风险和难题。另一种观点倡导事实约束力,有效避开了法律效力论遭遇的批判,而一度跻身学界主流立场。事实约束力缺乏足够制度支撑,导致它极易沦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弱影响力。为此要兼顾规范与事实两个层面,重塑指导性案例的效力性质。通过区分效力法源与认知法源,将指导性案例定位为一种内容取向的认知法源,分情况将其作为裁判理由或裁判根据使用。秉持一种正确的同案同判观,允许法官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背离指导性案例,为此只需承担相应的论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 效力性质 同判 法律效力论 事实约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07年中英“海王星号案”与英国在华“事实上的治外法权” 被引量:2
8
作者 屈文生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42,287,共20页
英国在华攫取治外法权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在通过订立中英不平等条约攫取到“条约上的治外法权”(conventional extraterritoriality)前,英国已逐步攫取到“事实上的治外法权”(de fac⁃to extraterritoriality)。1807年中英“海王星号... 英国在华攫取治外法权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在通过订立中英不平等条约攫取到“条约上的治外法权”(conventional extraterritoriality)前,英国已逐步攫取到“事实上的治外法权”(de fac⁃to extraterritoriality)。1807年中英“海王星号案”便是英国攫取在华“事实上的治外法权”第一案。该案发生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夷馆”拒不交凶,不接受广东衙门独立审理该起中英命案的安排。在保商体制乏力和炮舰威慑等情形下,粤省官宪同意英方设立史无前例的“夷馆法庭”,并以中英“会同审讯”的方式进行审判。至此,英方实现了化用1743年中葡“陈辉千案”确立的,原本仅适用于澳门地区的“乾隆九年定例”意图,第一次在华取得了诸如“夷馆审判权”“会审权”等。将原本不具有普遍性的特别定例适用于内地广州,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为英国进一步攫取在华“事实上的治外法权”彻底打开了方便之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王星号 治外法权 东印度公司 管辖权 “化外人有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案财物争议处理的程序优化——以《刑事诉讼法》修改为面向 被引量:1
9
作者 罗维鹏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6,共12页
涉案财物争议主要与涉案财物的权属及其是否属于违法所得等应当被追缴和没收的财物有关。这类争议是刑事审判和执行中的棘手问题。现行《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对争议解决的途径与方法未予充分重视,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发现难、参与难... 涉案财物争议主要与涉案财物的权属及其是否属于违法所得等应当被追缴和没收的财物有关。这类争议是刑事审判和执行中的棘手问题。现行《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对争议解决的途径与方法未予充分重视,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发现难、参与难、证明难、审查难、表述难、变更难和协调难等程序难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在处理涉案财物争议时带有刑民分开、审执分离和一并处理的潜在理念,其虽然在一定程度维持了裁判和程序的稳定性,却以降低诉讼效率和公正为代价。这种办案理念有必要修正,转而以先合后分、先执后审、专门审查的逻辑,重构涉案财物审理程序和涉案财物异议程序,特别是明确针对涉案财物的证明规则、法庭调查规则和执行异议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物 法庭调查 执行异议 外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数据驱动的清代刑案融合图谱构建研究
10
作者 杨芳芳 宋雪雁 赵雅欣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7,共12页
[目的/意义]历史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具传承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文化瑰宝,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历史典籍的数智化开发受到多源异构、内容繁芜等条件的制约,因此学者们引入了厚数据分析模式。[方法/过程]本研究从厚... [目的/意义]历史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具传承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文化瑰宝,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历史典籍的数智化开发受到多源异构、内容繁芜等条件的制约,因此学者们引入了厚数据分析模式。[方法/过程]本研究从厚数据视角出发,以循证理论为理论支撑,提出厚数据驱动的清代刑案融合图谱构建框架,并对其实现机理以及实现路径进行简要阐述,最后以清代户部刑案数据为例,验证提出的清代刑案融合图谱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结论]本研究立足于厚数据分析视角,以循证理论为纽带,对厚数据驱动的清代刑案融合图谱进行探索性分析,以期增加清代刑案的可读性和可信度,优化清代刑案的开发模式,探索不同类型可视化图谱的融合路径,助力历史典籍的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数据 清代刑 历史典籍 融合图谱 循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类案检索结果中性别偏置对用户认知的影响
11
作者 张瑞喆 艾清遥 +2 位作者 刘奕群 吴玥悦 王贝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1-348,共8页
近年来,法类案检索已经成为了法律从业者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律类案检索的过程中,搜索引擎从海量的数据中筛选出若干个相关案例,提供给用户。然而,这些案例是否具有性别偏置,该种偏置是否会对用户认知产生影响,却是一个未知数。设... 近年来,法类案检索已经成为了法律从业者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律类案检索的过程中,搜索引擎从海量的数据中筛选出若干个相关案例,提供给用户。然而,这些案例是否具有性别偏置,该种偏置是否会对用户认知产生影响,却是一个未知数。设计了一个全新的用户实验框架,模拟法官进行类案检索时阅读相关案例的过程。邀请了72位具有法律背景的志愿者进行实验。志愿者被要求模拟法官的身份就指定的3个案例进行类案检索,并对案例中的被告人量刑。对任务和类案检索结果中被告人的性别均进行了编辑,以统计类案检索结果中的性别偏置对被试认知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类案检索结果中的性别偏置对法官的认知不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类检索 用户实验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历案理念观照下的语文教学转变——以《范进中举》为例
12
作者 陈雪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73,共4页
学历案理念观照下的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立场,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学习目标从模糊转向具体,评价任务从缺失转向引领、激励,教学形态从师本转向生本,作业形式从单一转向多元组合,学习成效实现从浅表到深度学习的跨越。
关键词 学历 教学转变 深度学习 《范进中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阅读学历案设计
13
作者 颜文丽 伍芷琪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11,共5页
学历案是践行英语新课标理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具体课例,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阅读学历案设计的六个策略:真实体验,让学习任务情境化;学生主体,学法引领,让学习目标可引导;单元统整,让学习知识结构化;以始为... 学历案是践行英语新课标理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具体课例,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阅读学历案设计的六个策略:真实体验,让学习任务情境化;学生主体,学法引领,让学习目标可引导;单元统整,让学习知识结构化;以始为终,促进“教-学-评”一体化;优化作业,让学习目标可检测;反思学习,让学后反思促成长。实践表明,以上这些策略能为小学英语教师设计阅读学历案带来启发,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阅读教学 学历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检察诉前类案监督权的边界
14
作者 史一舒 周珂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90,共12页
数字检察诉前类案监督是中国式现代化检察监督质效导向的重要体现,决定着检察监督权的数智化发展方向。在诉前阶段,传统法律监督模式与新型数字技术的融合边界须深入厘定。具体而言,存在电子数据获取与审查制度的精细化、数字模型参与... 数字检察诉前类案监督是中国式现代化检察监督质效导向的重要体现,决定着检察监督权的数智化发展方向。在诉前阶段,传统法律监督模式与新型数字技术的融合边界须深入厘定。具体而言,存在电子数据获取与审查制度的精细化、数字模型参与诉前程序输出的稳定性、“数据—算法”运行约束机制的体系化等层面的边界影响因素。在尚未建设完全统一的模型设计和运作标准之际,应以程序理性推动办案模型的模块调节,将证据标准融入办案系统,建立“实体规则—技术性正当程序”的衔接。通过“权能—技术—人员”层面的程序保障机制,进一步厘定数字检察诉前类案监督权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检察 监督 程序理性 算法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课程单元学历案设计——以沪科版“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单元为例
15
作者 张宇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4,共5页
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是落实国家加强科学教育战略的基础。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落实素养导向下的科学课程教学仍存在不少难点。本文旨在通过课程案例和单元学历案设计与实践促进... 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是落实国家加强科学教育战略的基础。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落实素养导向下的科学课程教学仍存在不少难点。本文旨在通过课程案例和单元学历案设计与实践促进科学课程育人目标的落实,为初中地理分科教学衔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课程 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 学历 地球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医案相似度的古代方剂智能推荐方法研究
16
作者 郭凤英 高晨曦 +4 位作者 王一凡 杜鹏程 王若佳 翟兴 田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0,共7页
目的解决中医古籍中的中药计量规则复杂、方剂查找不便和缺乏针对古籍的现代智能应用的问题。方法总结历代计量转换标准和特殊计器计量转换标准,提出一种基于“主证+方剂名称+中药组成”特征融合的医案相似度计算方法,采用基于深度学习... 目的解决中医古籍中的中药计量规则复杂、方剂查找不便和缺乏针对古籍的现代智能应用的问题。方法总结历代计量转换标准和特殊计器计量转换标准,提出一种基于“主证+方剂名称+中药组成”特征融合的医案相似度计算方法,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知识增强语义表示模型(Enhanced Representation from Knowledge IntEgration,ERNIE)模型进行模型训练;利用MySQL数据库和Django框架,设计开发一个基于深度学习推荐引擎的智能化古代方剂推荐和计量换算系统。结果采用该方法得到的总体推荐准确率达到了89.55%、精确率为94.51%、召回率为83.97%,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系统能够实现方剂智能检索和中药计量单位转换,根据用户输入的症状推荐主治功效匹配度较高的系列古方信息,并将古方按不同朝代的换算规则显示方剂组成及符合现代标准计量的中药用量。结论利用该方法进行方剂智能推荐和中药计量转换,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为古代方剂的智能推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中药用量的标准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临床用药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相似度 古代方剂 智能推荐 计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临床试验中基于贝叶斯模型的递进给药方案选择
17
作者 朱子涵 仲子航 +4 位作者 倪森淼 王爽 焦阳 柏建岭 于浩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0,174,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针对递进给药方案的贝叶斯logistic扩展回归模型(extending Bayesian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eBLRM),该模型可以通过考虑不同给药周期的累积毒性概率,来找到最大耐受剂量序列(maximum tolerated schedule,MTS)。方法对... 目的探讨一种针对递进给药方案的贝叶斯logistic扩展回归模型(extending Bayesian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eBLRM),该模型可以通过考虑不同给药周期的累积毒性概率,来找到最大耐受剂量序列(maximum tolerated schedule,MTS)。方法对贝叶斯logistic回归模型(Bayesian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BLRM)进行扩展,根据累积的患者数据得到最后一个周期的累积毒性概率的后验估计,从而进行剂量序列探索。结果通过与现有的方法比较来评价eBLRM的表现。模拟结果表明,在低毒性场景下,eBLRM在正确选择MTS及分配患者真实MTS的比例方面表现更优或相当;而在高毒性场景下,eBLRM因安全性提前终止试验的比例较高,其性能表现略差于现有的方法。结论eBLRM方法具有不错的表现性能,给递进给药方案提供了一种简单易懂的剂量探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递进给药方 贝叶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同案同判到“应当参照”:构筑双层性的指导性案例参照机制
18
作者 王威智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63,共12页
反思同案同判及其与案例指导制度的关系,可帮助人们明确指导性案例的制度功能和效力定位。对普遍绝对法则与具体经验适用的区分,揭示出一种双层意义上的同案同判:其消极意义在于通过“一致性检验”确保形式正义,积极意义则在于传递裁判... 反思同案同判及其与案例指导制度的关系,可帮助人们明确指导性案例的制度功能和效力定位。对普遍绝对法则与具体经验适用的区分,揭示出一种双层意义上的同案同判:其消极意义在于通过“一致性检验”确保形式正义,积极意义则在于传递裁判规范、完善规范供给。案例指导制度不仅体现了维护正义的价值性目的,同时也承载着规范供给的规范性功能。“应当参照”这一制度性义务是对同案同判的强化;而“裁判要点”的存在则表明该制度试图以强有力的方式实现积极意义上的同案同判,与其匹配的效力定位应当是“裁判依据”。但“唯裁判要点式”的参照适用,构成了对同案同判的“异化”运用,取消了消极意义上的“一致性检验”,无法保证参照适用的正当性,因此要确立法官“应当参考”其他部分的制度义务。双层性的参照机制可以在确保指导性案例拘束力的同时,促进对其的准确和规范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判 一致性检验 规范供给 应当参照 裁判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案裁判的中国实践及其制度逻辑
19
作者 杨知文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1-212,共12页
类案裁判与针对案件纠纷的普遍性司法活动密不可分,不仅具有重要的法理基础,而且在不同法律传统中形成了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法院类案裁判经历了从自发性的、非正式制度的探索到自觉性的、正式制度的建构过程,体现出独有的制度设计和... 类案裁判与针对案件纠纷的普遍性司法活动密不可分,不仅具有重要的法理基础,而且在不同法律传统中形成了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法院类案裁判经历了从自发性的、非正式制度的探索到自觉性的、正式制度的建构过程,体现出独有的制度设计和操作样式。从类案的属性、类案裁判的应用场合,以及类案检索并援引的设定意图等方面看,中国类案裁判制度在本质上就是制定法的特别适用制度,是一种在依法裁判的常态体系之内又专门添设的用于保障制定法规范一致实施的特别工程。与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和大陆法系的通常判例制度不同,中国类案裁判实践的制度逻辑在于,它促使法官以指导性案例、入库案例等专门的既定判决为范本,实现制定法规范的同等适用。由此,法官援引指导性案例、入库案例等类案对待决案件作出判决的过程仍可归为基于制定法规范的裁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判 指导性 入库 制度逻辑 统一法律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上海会审公廨中的中美会审权力竞逐——以钞本史料《上海华洋诉讼案》为考察中心
20
作者 蔡晓荣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64,共17页
钞本史料《上海华洋诉讼案》共辑录1909—1913年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美国会审官呈致会审公廨的往复函件693帧,其较为生动地映现了该时期会审公廨美国会审官围绕中美会审案与中方会审官进行交涉的丰富细节。美国会审官通过与中方会审官... 钞本史料《上海华洋诉讼案》共辑录1909—1913年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美国会审官呈致会审公廨的往复函件693帧,其较为生动地映现了该时期会审公廨美国会审官围绕中美会审案与中方会审官进行交涉的丰富细节。美国会审官通过与中方会审官展开权力竞逐,不仅把持了中美会审案诉讼程序之运作,而且实质性操控案件的实体裁判。上述情形在辛亥革命后愈加恶劣。中美会审官在会审案审理和裁判过程中的权力竞逐,揭示了隐于正式诉讼制度背后的“外交挟制”,是导致会审公廨中外会审实践滑向“泛外交化”误区的主因,也是决定会审公廨中外会审机制运作的最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华洋诉讼 会审公廨 中美会审 权力竞逐 “外交挟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