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6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AT610织机综框边杆的疲劳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剑敏 沈毅 雷金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6-68,72,共4页
针对JAT610织机综框边杆的非正常断裂,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应力分析,结合应力实测的结果,对边杆的疲劳寿命进行分析计算,找到了疲劳寿命不足的原因并对结构进行了改进以延长结构的疲劳寿命,经企业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分... 针对JAT610织机综框边杆的非正常断裂,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应力分析,结合应力实测的结果,对边杆的疲劳寿命进行分析计算,找到了疲劳寿命不足的原因并对结构进行了改进以延长结构的疲劳寿命,经企业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分析指出,高速运转机构的应力集中导致的疲劳对机构的寿命产生很大影响,减少最大应力和应力幅度能有效地延长机构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边 高周疲劳 疲劳寿命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织机综框边杆的疲劳寿命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剑敏 沈毅 雷金锋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4年第5期9-10,共2页
针对JAT610织机综框边杆的疲劳断裂,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结合应力实测的结果,得出了边杆应力集中产生疲劳的结论,对边杆的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符合良好。
关键词 框边 有限元 高周疲劳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框蛋白C4通过整合素β1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
3
作者 袁博 马磊 +1 位作者 陈小兵 常占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70,共7页
目的:探讨同源框蛋白C4(HOXC4)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手术切除的1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人胃正常... 目的:探讨同源框蛋白C4(HOXC4)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手术切除的1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人胃正常上皮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AGS、SGC-790和MGC-803,采用WB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细胞中HOXC4的表达。通过RNA干扰技术对SGC-790及AGS细胞中HOXC4进行敲低或过表达,实验分为sh-HOXC4#1组、sh-HOXC4#2组、sh-Con组、sh-HOXC4+pc-integrinβ1组、pc-HOXC4组、pc-Con组、pc-HOXC4+pc-integrinβ1组。利用EdU、CCK-8、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敲低或过表达HOXC4对各组细胞活力、增殖、侵袭、迁移和integrinβ1表达的影响。用敲低HOXC4的胃癌AGS细胞构建荷瘤小鼠模型,观察敲低HOXC4对移植瘤体积及组织中Ki67和integrinβ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和细胞中HOXC4的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0.01)。与sh-Con组相比,sh-HOXC4#1组和sh-HOXC4#2组SGC-790及AGS细胞中HOXC4、integrinβ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的活力、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sh-HOXC4组相比,sh-HOXC4+pc-integrinβ1组细胞活力、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加(均P<0.01);与pc-Con组相比,pc-HOXC4组细胞活力、侵袭及迁移能力均显著增加(均P<0.01);与pc-HOXC4组相比,pc-HOXC4+pc-integrinβ1组细胞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sh-Con组相比,sh-HOXC4#1组和sh-HOXC4#2组小鼠移植瘤生长缓慢、体积变小,组织中Ki67和integrinβ1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HOXC4在胃癌组织与细胞中表达上调,其通过激活integrinβ1信号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蛋白C4 胃癌 整合素Β1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框支厚板转换多塔超高层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4
作者 汪大洋 谢桢 +4 位作者 王星 赵东卓 刘维亚 周云 朱勇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30,共13页
针对单塔、双塔、三塔全框支厚板转换超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1:35缩尺比振动台试验模型,进行了7度小震、中震共计21组工况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验证了模型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了结构加速度、位移、应变等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对... 针对单塔、双塔、三塔全框支厚板转换超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1:35缩尺比振动台试验模型,进行了7度小震、中震共计21组工况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验证了模型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了结构加速度、位移、应变等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全框支厚板转换超高层结构的动力响应放大系数,探究了此类结构体系的地震动行为。结果表明:单塔、双塔、三塔试验模型的动力特性相差不大,随塔楼数量增加结构频率略微降低,三塔与单塔模型一阶频率相差仅3.44%;全框支层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7度小震不同工况输入下的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为1/2308;塔楼数量增加或布置位置改变会使全框支层与各塔楼之间产生较大的质心偏心率以及放大结构扭转频率比,加剧多塔结构的平扭耦联效应,设计中宜综合考虑结构综合质心偏心率、塔楼质心偏心率及模型扭转频率比指标,优化多塔结构抗震性能;全框支层应变随着塔楼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距离塔楼越近框支层柱的应变也越大,且均高于塔楼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结构 厚板转换 多塔 振动台试验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TM分析的车辆基地上盖全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5
作者 蔡玉军 马晓飞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9-176,共8页
为综合评估车辆基地上盖全框支剪力墙超限结构体系抗震性能,首先基于标准设计反应谱人工合成3条地震强度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的耐震时程曲线(ETA),并作为地震激励对结构进行耐震时程分析(ETM);进而通过与增量动力分析(IDA)所得的结构... 为综合评估车辆基地上盖全框支剪力墙超限结构体系抗震性能,首先基于标准设计反应谱人工合成3条地震强度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的耐震时程曲线(ETA),并作为地震激励对结构进行耐震时程分析(ETM);进而通过与增量动力分析(IDA)所得的结构最大顶点位移、最大基底剪力和最大层间位移角等参数进行对比,以验证ETM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基于ETM结果对结构地震响应和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TM所得结构地震响应参数与IDA分析结果吻合良好,说明ETM分析可有效减少计算量并准确预测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地震响应。此超限结构在弹性受力阶段主要通过弹性应变与动能耗散能量,弹塑性受力阶段则主要通过阻尼耗能和非弹性耗能耗散地震能量。结构在多遇地震工况下基本完好的概率为98.609%,设防地震工况下发生中等损坏的概率为2.050%,罕遇地震工况下严重破坏与接近倒塌的概率分别为2.804%和0.021%。表明此超限结构可满足预设性能目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基地 支剪力墙结构 耐震时程分析法 地震响应 地震易损性 抗震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城市交通上盖厚板转换全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晓飞 李英民 +4 位作者 潘维浩 姜宝龙 杨宏武 黄永安 雷帅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38,共9页
某城市交通上盖建筑的结构高度为119.1m,具有刚度突变、构件中断等不规则项,为满足功能需求,采用厚板转换全框支剪力墙结构。通过5个算例模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分析了转换板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了板厚。在PERFO... 某城市交通上盖建筑的结构高度为119.1m,具有刚度突变、构件中断等不规则项,为满足功能需求,采用厚板转换全框支剪力墙结构。通过5个算例模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分析了转换板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了板厚。在PERFORM-3D中采用深梁划分转换板,用深梁非线性行为来模拟板厚的受力状态,对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找到该结构的薄弱部位,检验结构是否满足设计时既定的性能目标,综合评价该类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转换板厚度的增加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效率降低;在罕遇地震下,该结构的破坏次序为连梁-剪力墙-柱,符合预期破坏模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剪力墙结构 厚板转换 抗震性能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动力时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人工势场的改进RRT机械臂料框分拣路径规划 被引量:1
7
作者 罗轩 陈新度 +4 位作者 吴磊 刘跃生 陈玉冰 麦展浩 陆星宇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4-811,共8页
为使机械臂在料框分拣应用中快速规划出较优的拾取路径,提出一种融合人工势场的改进RRT(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机械臂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利用人工势场进行预规划,在预规划路径上找到能够与目标节点无碰撞直连的路径节点,并将... 为使机械臂在料框分拣应用中快速规划出较优的拾取路径,提出一种融合人工势场的改进RRT(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机械臂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利用人工势场进行预规划,在预规划路径上找到能够与目标节点无碰撞直连的路径节点,并将其作为RRT的规划目标节点,避免对空白区域的无用搜索。其次,在RRT算法基础上加入目标引导采样以及搜索参数自适应计算策略,提高算法的指向性以及鲁棒性。引入一种基于机械臂末端姿态约束的采样节点拒绝机制,降低有效性检查次数,提高规划效率。最后,对生成的原始路径进行剪枝优化,降低路径代价与转角数量,随后利用准均匀三次B样条结合四元数球面姿态插值进行平滑优化,提高路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算法与RRT算法相比,规划成功率提高了12.66%,规划时间与路径成本分别降低了79.05%以及34.80%。通过消融实验证明了各部分改进的有效性。在硬件平台上进行分拣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路径规划 RRT算法 人工势场 分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框支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倩龙 何沛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3,共7页
针对经典构件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的不足,文章将Copula函数引入到构件地震易损性分析中,提出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构件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在地震易损性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Copula函数建立地震动强度和构件地... 针对经典构件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的不足,文章将Copula函数引入到构件地震易损性分析中,提出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构件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在地震易损性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Copula函数建立地震动强度和构件地震需求的联合概率分布函数,使地震易损性分析无需人为假定易损性函数分布形式。以某框支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为工程背景,基于Copula函数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建立结构各构件的易损性曲线,并与常用构件易损性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优化框支剪力墙隔震结构易损性曲线的建模过程,为地震易损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剪力墙 基础隔震 地震易损性 COPULA函数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拓扑的汽车视角识别及三维线框模型重建
9
作者 吴奇 王博 +2 位作者 王华伟 胡溧 李宝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64-1871,共8页
面对复杂设计任务,传统手绘草图和三维重建方法常常须投入巨大的时间、人力和财力.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提出基于几何拓扑的汽车视角识别及三维线框模型重建方法.建立包含少量汽车三维线框模型的模型库,通过对车身高度、宽度、轴距等参数... 面对复杂设计任务,传统手绘草图和三维重建方法常常须投入巨大的时间、人力和财力.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提出基于几何拓扑的汽车视角识别及三维线框模型重建方法.建立包含少量汽车三维线框模型的模型库,通过对车身高度、宽度、轴距等参数进行多尺度缩放,扩充至3528个模型.车身关键点标注采用基于Matlab开发的交互系统,利用标注的关键点与三维线框模型库中不同视角的投影点集进行匹配,对汽车角度进行识别.根据关键点在三维模型中的关联关系,利用带约束的最小二乘法,完成复杂三维线框模型的重建.通过更新模型库中模型以及关键点位置即可实现对任意车型三维线框模型的重建.对SUV和MPV两种不同车型的三维线框模型进行重建,实验结果表明,重建结果耗时约33~44s,关键点误差小于32mm,该方法在不同视角下的重建时间和重建误差显著低于传统的重建方法,具有更高的重建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造型 几何拓扑 关键点 汽车角度识别 三维线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剪内框结构体系力学计算与抗震性能
10
作者 张文津 肖绪文 +4 位作者 肖建庄 李水生 丁陶 吕凤悟 周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灵活设计商场、库房等大开间建筑的内部空间,提出了一种外剪内框结构体系,即在普通框架结构四周布置剪力墙,将其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内部框架结构主要承担竖向荷载。推导了外剪内框结构体系的内力分析方法,提出了框架与剪力墙相对刚... 为灵活设计商场、库房等大开间建筑的内部空间,提出了一种外剪内框结构体系,即在普通框架结构四周布置剪力墙,将其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内部框架结构主要承担竖向荷载。推导了外剪内框结构体系的内力分析方法,提出了框架与剪力墙相对刚度控制参数的计算公式与设计方法。基于某4层框架结构,设计了对应的外剪内框结构,评估了外剪内框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与抗倒塌能力。结果表明,外剪内框结构体系内部框架柱截面面积相对较小,可以实现更大的建筑空间,框架-剪力墙相对刚度的设计方法可用于实际设计。材料用量相同时,外剪内框结构较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更好,其抗侧刚度提升30.3%,极限承载力提高7.3%,罕遇地震下基底剪力减小13.8%,顶点位移减小66.3%,最大层间位移角减小7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剪内结构体系 剪力分担比 弹性计算方法 刚度设计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ACTR的无锚框实例分割算法
11
作者 梅婷 赵敬伟 +3 位作者 林珊玲 谢子昱 林志贤 郭太良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3,共13页
针对基于边界框检测的单阶段YOLACT算法缺少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定位提取,且两个边界框存在相互重叠而难以区分的问题,基于改进的YOLACTR算法,提出一种无锚框实例分割方法,将掩码生成解耦成特征学习和卷积核学习,利用特征聚合网络生成掩码... 针对基于边界框检测的单阶段YOLACT算法缺少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定位提取,且两个边界框存在相互重叠而难以区分的问题,基于改进的YOLACTR算法,提出一种无锚框实例分割方法,将掩码生成解耦成特征学习和卷积核学习,利用特征聚合网络生成掩码特征,将位置信息添加到特征图,采用多层Transformer和双向注意力来获得动态卷积核。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MS COCO公共数据集的掩码精度(AP)达到35.2%,相对于YOLACT算法,掩码精度提升25.7%,小目标检测精度提升37.1%,中等目标检测精度提升25.8%,大目标检测精度提升21.9%。相较YOLACT、Mask R-CNN、SOLO等方法,所提算法在分割精度和边缘细节保留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特别在重叠物体的分割和小目标检测中表现更为出色,有效解决传统方法在实例边界重叠区域的错误分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ACT 无锚实例分割 动态卷积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外框加固两层石结构抗震性能
12
作者 王昊 许立英 +2 位作者 吴应雄 陈伟恩 刘泽栋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8,147,共10页
福建沿海地区现存有大量石结构民宅,其抗震性能差亟需加固。在基本不破坏房屋外观、简单易施工及经济性的基础上,探究性提出采用钢管混凝土外框加固石砌体结构。为探究其加固效果,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未加固和钢管混凝土外框加... 福建沿海地区现存有大量石结构民宅,其抗震性能差亟需加固。在基本不破坏房屋外观、简单易施工及经济性的基础上,探究性提出采用钢管混凝土外框加固石砌体结构。为探究其加固效果,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未加固和钢管混凝土外框加固的两种石结构模型,模拟石结构地震破坏全过程,分析结构的破坏模式及其地震响应。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外框加固不会改变石结构的破坏模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二层墙体率先发生面外破坏,导致部分石楼板掉落,而后一层墙体也发生倒塌,最终结构发生“自上而下”的坍塌破坏;在PGA为70gal和110gal的工况下,未加固结构损伤状态为严重破坏(位移角1/155)和倒塌破坏(位移角1/66),经加固后结构损伤状态转变为中等破坏(位移角1/408)、严重破坏(位移角1/250);相比于未加固结构,加固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减小了46.32%~81.77%,楼面峰值加速度则由于结构整体刚度的提高有所增加。加固后结构裂缝的开展得到抑制,损伤程度有所减小,抗震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结构 抗震加固 钢管混凝土 加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13
作者 张璇 刘振丽 +3 位作者 杨永超 马赛 刘博 吕红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73-1878,共6页
目的探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CBX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SACC患者80例。采用... 目的探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CBX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SACC患者80例。采用免疫组化测定组织CBX2、TIM3表达水平;SACC组织中CBX2、TIM3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SA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腺体组织(χ^(2)=11.237、8.229,P<0.05)。CBX2、TIM3表达与神经侵犯、远处转移有关(P<0.05)。随访5年,死亡26例,存活54例,5年总体生存率为67.50%(54/80)。死亡组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率高于存活组(P<0.05)。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CBX2、TIM3阴性表达(Log Rankχ^(2)=6.564、5.197,P<0.05)。CBX2、TIM3阳性、神经侵犯、远处转移是影响SA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BX2、TIM3在SACC组织中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色素同源蛋白2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锯齿无锚框目标检测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冉梦影 杨文柱 尹群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3,176,共9页
为了提升无锚框目标检测模型对物体多尺度检测性能,并实现检测速度与精度的最佳折中,提出一种具有抗锯齿能力的无锚框目标检测模型。下采样操作中,使用分组自适应低通滤波器解决网络中存在的锯齿问题;并联不同空洞率的空洞卷积进行多尺... 为了提升无锚框目标检测模型对物体多尺度检测性能,并实现检测速度与精度的最佳折中,提出一种具有抗锯齿能力的无锚框目标检测模型。下采样操作中,使用分组自适应低通滤波器解决网络中存在的锯齿问题;并联不同空洞率的空洞卷积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扩大神经元感受野范围。防止在模型训练过程中破坏网络参数,对损失函数进行实验讨论,替换为smooth L1 Loss函数。实验结果表明,在PASCAL VOC数据集上mAP指标达到了82.1%,FPS达到了32,与CenterNet-ResNet101相比,mAP提升了4.3%,FPS提升了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无锚 锯齿问题 空洞卷积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锚框模型目标检测任务的语义集中对抗样本
15
作者 谢云旭 吴锡 彭静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218,共7页
深度神经网络容易受到对抗样本的干扰。现有的针对无锚框目标检测器对抗样本的研究较为缺乏,导致此类模型更易受到对抗样本的影响。为改善这种情况,采用一种针对无锚框目标检测器的对抗样本通用框架,其基于识别到的类快速进行梯度收集,... 深度神经网络容易受到对抗样本的干扰。现有的针对无锚框目标检测器对抗样本的研究较为缺乏,导致此类模型更易受到对抗样本的影响。为改善这种情况,采用一种针对无锚框目标检测器的对抗样本通用框架,其基于识别到的类快速进行梯度收集,其比基于单个候选框生成扰动的方法效率更高。同时提出一个提取语义信息掩码的方法,使得对抗扰动仅集中于图像中语义信息丰富的区域,使得产生的扰动更为稀疏和集中。在两个数据集上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白盒和黑盒实验中都达到了最先进的性能,可为此类网络鲁棒性的改进优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样本 语义信息 目标检测 无锚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动分析用于公园造景手法评价模型与阈值研究——以借景、框景手法为例
16
作者 肖希 郑芸菲 +3 位作者 蔡锦辉 黄汉杰 李昊龙 马源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5,共8页
以借景和框景营造手法在现代城市公园设计中的应用效果为切入点,探讨其最佳观景距离阈值及影响因素。以广州市5个城市公园为例,结合场景照片与物理空间数据开展眼动追踪实验,辅以问卷主观评价,分析影响景观体验的眼动指标并构建体验评... 以借景和框景营造手法在现代城市公园设计中的应用效果为切入点,探讨其最佳观景距离阈值及影响因素。以广州市5个城市公园为例,结合场景照片与物理空间数据开展眼动追踪实验,辅以问卷主观评价,分析影响景观体验的眼动指标并构建体验评价数学模型,通过机器学习拟合评价分数预测模型,计算最佳观景阈值。结果显示:借景手法中点状元素视觉聚焦力更佳,框景手法中景框宽高比、视野占比影响显著;两类造景手法均存在最佳观景阈值。为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营造提供了量化设计参数建议,为提升城市公园景观体验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追踪 城市公园 借景 体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爆破邻近框剪结构振动响应及安全性控制
17
作者 杨玉民 赵茉溪 +4 位作者 周传波 张升 贺广龙 郝润华 张玉琦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4,共9页
爆破振动对周边建(构)筑的影响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以长滩露天煤矿深孔台阶爆破工程为背景,综合分析邻近11层框剪结构办公楼特点,经过多次爆破振动测试,分析了不同方向下振动速度及主频的分布特征,结合单因素分析得到高程差对不同方向振... 爆破振动对周边建(构)筑的影响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以长滩露天煤矿深孔台阶爆破工程为背景,综合分析邻近11层框剪结构办公楼特点,经过多次爆破振动测试,分析了不同方向下振动速度及主频的分布特征,结合单因素分析得到高程差对不同方向振动速度的显著程度,最后基于量纲分析法研究并提出了多因素影响下的振速预测模型,并应用于爆破安全药量控制设计。主要结论如下:随着楼层的升高,主振方向由水平径向(X)变为水平切向(Y),最后变为垂向(Z);多数工况X轴与Y轴振速分别不大于0.17、0.213 cm/s,高程影响较小;Z轴振速集中在0.05~0.41 cm/s,高程放大效应在7~11层表现显著;对于三轴振动速度,最大单段药量、总药量及水平距离均具有显著性,高程差对X轴振速不具有显著性,对Y轴及Z轴具有显著性。振动主频集中在3~12 Hz,部分达到了16~30 Hz。基于办公楼振速预测模型,结合爆破安全规程及最危险工况下的爆破参数,拉底爆破总药量应控制在10267 kg之内,深孔台阶爆破总药量应控制在8268~8883 kg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结构 现场监测 振动响应 高程效应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动态循环金字塔与任务解耦的无锚框检测
18
作者 孙一杰 李晓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7-1166,共10页
为解决现有无锚框网络缺乏精确的特征融合引导、解耦头获取任务特征不足,以及无锚框本身存在的边界框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循环特征融合与任务解耦的无锚框检测模型。设计动态循环特征金字塔,动态对齐并融合多尺度特征,以循环机制增... 为解决现有无锚框网络缺乏精确的特征融合引导、解耦头获取任务特征不足,以及无锚框本身存在的边界框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循环特征融合与任务解耦的无锚框检测模型。设计动态循环特征金字塔,动态对齐并融合多尺度特征,以循环机制增强特征表达;提出新的任务解耦头,设计双维任务感知器获取任务特征,采用提出的任务一致性参数和Dynamic Varifocal损失函数完成任务对齐;在标签分配过程中,结合box重组算法,重新选取高质量的正负样本。在COCO数据集上,所提模型使mAP在ResNet50主干网络相对于baseline提升3.1%,在ResNet101上达到45.2%,检测性能优于其它先进的无锚框网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无锚 特征融合 任务特征 多尺度特征 任务对齐 标签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煤炭颗粒图像的双阶段自适应分割框架
19
作者 白虎 刘汉烨 +1 位作者 李云瑞 刘传星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108,133,共8页
在实际生产场景中,煤炭颗粒不规则的几何形态和复杂的空间分布不仅影响分割精度,也使得人工标注分割掩码极为不便,难以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场景。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煤炭颗粒图像的双阶段自适应分割框架DASeg。该框架由DS−YOLO目标... 在实际生产场景中,煤炭颗粒不规则的几何形态和复杂的空间分布不仅影响分割精度,也使得人工标注分割掩码极为不便,难以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场景。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煤炭颗粒图像的双阶段自适应分割框架DASeg。该框架由DS−YOLO目标检测模型、自适应边界框校正(ABR)模块和SAM2图像分割模型组成。DS−YOLO模型在YOLOv11颈部网络中引入动态上采样模块DySample和空间与通道协同注意力(SCSA)模块,有效提高了目标检测精度。针对DS−YOLO生成的检测框难以贴合实际煤粒边界的问题,设计了ABR模块,ABR模块根据加权系数对原始检测框与掩码外接框进行加权融合,生成更准确的提示框。将修正后的坐标信息作为SAM2模型的提示输入,利用SAM2提取全局与局部特征,并融合提示区域信息生成目标掩膜,实现煤粒分割。实验结果表明,DASeg分割框架在煤炭颗粒图像分割任务中表现优异,其中像素准确率(PA)达到93.1%,平均交并比(mIoU)为88.4%,平均Dice系数(mDice)为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颗粒图像分割 目标检测 YOLOv11 自适应边界校正 图像分割 SAM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空间效应下盾构工作井环框梁架设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
20
作者 陈方岩 刘勇 +3 位作者 刘燕 刘峻廷 朱士齐 李海波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为了更好地控制盾构工作井在施工的基坑开挖期和主体施工期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最大程度地减小基坑空间效应的影响,基于济南某盾构工作井施工全过程的工程实例,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设计3种盾构工作井环框梁架设方案,探讨盾构工... 为了更好地控制盾构工作井在施工的基坑开挖期和主体施工期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最大程度地减小基坑空间效应的影响,基于济南某盾构工作井施工全过程的工程实例,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设计3种盾构工作井环框梁架设方案,探讨盾构工作井环框梁的竖向架设位置对盾构工作井施工全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并确定最优方案。结果表明:相对于基坑开挖期,主体施工期盾构工作井环框梁的竖向架设位置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更明显;当3道环框梁竖向架设深度比例为1∶5∶7时,盾构工作井下部环框梁间距减小,对基坑围护结构最大变形的控制最优,基坑开挖期最大水平位移由25.8 mm减至25.5 mm,主体施工期最大水平位移由27.8 mm减至26.5 mm,均有利于控制盾构工作井基坑开挖期与主体施工期的最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基坑空间效应 数值模拟 围护结构 结构变形 盾构工作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