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C框架-摇摆墙式减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1
作者 聂伟 熊咸玉 +2 位作者 魏晓刚 白春 刘先省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8,共12页
针对摇摆墙的特殊性能要求使其在工程运用中陷入施工工艺、摇摆幅度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困局,综合经济效益、施工方便、震后易更换等理念,发明了一种连接框架与摇摆墙的耗能连接装置以及摇摆墙摇摆可控的铰支座;基于此,利用摇摆墙结构的... 针对摇摆墙的特殊性能要求使其在工程运用中陷入施工工艺、摇摆幅度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困局,综合经济效益、施工方便、震后易更换等理念,发明了一种连接框架与摇摆墙的耗能连接装置以及摇摆墙摇摆可控的铰支座;基于此,利用摇摆墙结构的构造优势以及被动控制技术的减震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摇摆墙式减震结构。为研究该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例为1/10的6层框架结构和框架-摇摆墙式减震结构,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这2种结构模型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描述了模型结构的破坏模式以及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摇摆墙式减震系统能够有效消耗地震输入能量,衰减结构的动力响应,使结构最大加速度峰值和最大位移峰值降低率分别达到36%和20.15%,而且能够利用被动减震的原理有效抑制主结构的振动,改善框架结构的侧向变形模式,延缓结构的损伤进程,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摇摆墙式减震结构 被动控制 振动台试验 累积损伤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度特征值对摇摆墙-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分析
2
作者 苏醒 阎石 +1 位作者 高跃峰 夏伟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研究刚度特征值λ对摇摆墙-框架结构弹性协同工作与弹塑性抗震韧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静力作用下摇摆墙-框架(RWMF)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λ值对内力和侧移的基本影响规律。利用ABAQUS建立了6个具有不同λ值的RWMF有限元模... 研究刚度特征值λ对摇摆墙-框架结构弹性协同工作与弹塑性抗震韧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静力作用下摇摆墙-框架(RWMF)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λ值对内力和侧移的基本影响规律。利用ABAQUS建立了6个具有不同λ值的RWMF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λ值对其层间侧移集中性、塑性铰分布和出铰率等韧性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基于以上指标对λ值进行优化。在弹性状态下,减小λ值可以使RWMF变形均匀且受力更加合理;在弹塑性状态下,减小λ值可有效避免框架的层屈服破坏,使结构变为整体型破坏模式。当λ值在4.5~6.5时,目标函数Z(λ)取得最优解。λ值的优选范围与RWMF结构的内力与变形规律对指导RWMF结构的初步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框架结构 刚度特征值λ 协同工作 动力弹塑性分析 抗震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分布双段摇摆芯筒-核心筒体系调谐减震机理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浩祥 陈易飞 +1 位作者 程时涛 兰炳稷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3-1605,共13页
为了减小传统框架-核心筒(FCT)结构体系筒体围合面积,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经济性,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DCT)高层结构体系;将分布芯筒与摇摆体系相结合形成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DRCT)结构体系,旨在控制结构的变形模式。为了降... 为了减小传统框架-核心筒(FCT)结构体系筒体围合面积,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经济性,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DCT)高层结构体系;将分布芯筒与摇摆体系相结合形成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DRCT)结构体系,旨在控制结构的变形模式。为了降低高阶振型对高层结构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出具有调谐减震性能的框架-分布双段摇摆芯筒-核心筒(FDBRCT)结构体系。建立各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和方程,并进行平稳随机振动分析,初步证明FDBRCT结构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结构的动力响应。对比FCT,FDCT,FDRCT以及FDBRCT结构的时程分析结果,FDCT结构由于刚度被削弱导致抗震能力下降,FDRCT改善了结构变形的不均匀程度,上部楼层加速度有所减小但顶层位移会增大。相较于FDRCT结构,FDBRCT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最大值明显减小,变形更加均匀,适当降低了顶层位移响应以及内力需求,具备调谐能力的分布双段摇摆芯筒使FDBRCT结构在提高经济性的同时兼具更为优越的抗震、减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结构 分布摇摆芯筒 分布双段摇摆芯筒 高阶振型 调谐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稳随机地震激励下多层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响应分析
4
作者 宋英华 马建 张远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6,共9页
框架-摇摆墙是一种可有效提高建筑抗震性和韧性的组合自复位结构,为充分了解其在地震下的随机响应特性,构建多自由度框架-摇摆墙结构的简化非线性方程,并利用等效线性化,基于响应的伪谐波行为假设,构建含时变参数的等效线性动力方程;基... 框架-摇摆墙是一种可有效提高建筑抗震性和韧性的组合自复位结构,为充分了解其在地震下的随机响应特性,构建多自由度框架-摇摆墙结构的简化非线性方程,并利用等效线性化,基于响应的伪谐波行为假设,构建含时变参数的等效线性动力方程;基于随机平均的原理,得出控制响应幅值概率密度函数(PDF)的时间演变形式的福克-普朗克-科尔莫哥洛夫(FPK)方程,最终得出随机响应时间相关方差的一阶微分方程;并以某教学楼一榀框架为样本构建算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近似解析方法具有优异的精确度,在保证随机响应时间相关方差准确性的前提下,相对于传统的蒙特卡罗模拟(MCS)方法可提高分析的效率;在可分离形式和不可分离形式的非平稳地震动功率谱模型的结果中,随机响应方差曲线趋势与随机地震激励的形式相关,且在分段式调制非平稳谱作用下其分段点表现出很明显的不平滑现象;不同类型的随机地震激励扰动下的结果证明了此方法优异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 随机地震 框架-摇摆结构 响应分析 随机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端铰接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减震研究
5
作者 柳博哲 汪梦甫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53,共12页
梁端铰接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双重抗侧体系由于节点焊接而带来的系列问题,但不可避免地对结构抗震性能产生影响,因此,亟需针对此类结构的消能减震研究。本文以30层梁端铰接的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为研... 梁端铰接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双重抗侧体系由于节点焊接而带来的系列问题,但不可避免地对结构抗震性能产生影响,因此,亟需针对此类结构的消能减震研究。本文以30层梁端铰接的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不同构造形式的消能黏滞阻尼伸臂形成减震层,利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优选出最佳构造形式,并据此对比设置一道及两道减震层时,结构在罕遇地震下减震性能及黏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速度指数变化对设置一道减震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竖向斜撑型减震层对结构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基底剪力的控制效果及自身的耗能效果最佳,而两道减震层结构的综合性能要略优于一道减震层结构,但一道减震层结构对减震层位置变化更敏感,且当减震层位于结构1/3 H层高时减震效果最佳;阻尼系数与速度指数过大或过小均会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而速度指数能有效降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但应注意所带来的位移突变和基底剪力增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 梁端铰接 减震层布置 阻尼系数 速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摇摆墙-框架结构协同性能分析
6
作者 苏醒 阎石 潘秋宇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为了研究自复位摇摆墙-框架(rocking wall-moment frame,RWMF)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利用所提出的分布参数模型对自复位RWMF结构的协同工作原理与基本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建立并求解了完整的静力和动力方程;得到RWMF结构的侧移、内力和各阶... 为了研究自复位摇摆墙-框架(rocking wall-moment frame,RWMF)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利用所提出的分布参数模型对自复位RWMF结构的协同工作原理与基本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建立并求解了完整的静力和动力方程;得到RWMF结构的侧移、内力和各阶动态响应的闭合解,通过参数分析研究框架与摇摆墙(rocking wall,RW)之间的刚度特征值λ和RW底部旋转约束R_(f)对协同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层间位移集中系数(inter-story drift concentration factor,DCF)量化RW与框架之间的协同性能。结果表明:RW的设计应满足λ<10,否则,RW对协同性能的影响将微乎其微;当λ值适中时,RW底部约束可以增进协同作用,R_(f)>5后,其约束的继续增大不会再增进RW与框架间的协同效果;当λ和R_(f)取1≤λ≤5∩0.1<R_(f)≤10时,自复位RWMF结构可以在分布均匀性和减小主体框架损伤之间实现平衡,达到最优的协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摇摆-框架结构 分布参数模型 协同性能 旋转约束 层间位移集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结构体系力学模型及耗能减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易飞 何浩祥 +1 位作者 兰炳稷 孙澔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56,91,共11页
为了提高传统框架-核心筒(frame core tube, FCT)结构的经济性,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rame-distributed tube-core tube, FDCT)新型高层结构体系,用以减小传统筒体围合面积。进而提出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rame-distributed r... 为了提高传统框架-核心筒(frame core tube, FCT)结构的经济性,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rame-distributed tube-core tube, FDCT)新型高层结构体系,用以减小传统筒体围合面积。进而提出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rame-distributed rocking tube-core tube, FDRCT)新型高层结构体系,改善FDCT因刚度削弱导致的抗震能力下降。根据FCT结构、FDCT结构和FDRCT结构的简化分析模型,基于Lagrange方程建立三种结构的动力方程。通过分析地震下结构的时程响应,针对分布摇摆芯筒的质量进行相关参数分析,证明附加摇摆体系的FDRCT结构具备优良的耗能减震性能。对三种结构分别进行了不同场地条件以及不同类型长周期地震波下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FDRCT结构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下均有耗能减震效果,且在长周期地震波下更为优越。对三种结构的性能-利润总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下FDRCT结构均可实现既能提升结构的经济性,也能保证结构在地震下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结构 分布摇摆芯筒 层间位移角 耗能减震 性能-利润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结构体系减震机理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易飞 何浩祥 +1 位作者 王宝顺 程时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7-368,共12页
传统的框架-核心筒(FCT)结构体系在保证抗震性能的情况下存在布局不灵活和经济性不足等局限。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DCT)高层结构体系,其具有三道抗震防线。为了协调控制层间位移,将其进一步改进为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DRCT... 传统的框架-核心筒(FCT)结构体系在保证抗震性能的情况下存在布局不灵活和经济性不足等局限。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DCT)高层结构体系,其具有三道抗震防线。为了协调控制层间位移,将其进一步改进为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DRCT)高层结构体系。建立FDCT结构和FDRCT结构的简化动力模型,并进行频域动力分析和地震动随机分析,探究影响减震效果的主要参数,证明FDRCT结构相比于FCT结构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对典型的FCT结构进行设计调整,建立相应的FDCT结构和FDRCT结构,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方案,由于FDCT结构刚度较小,地震作用下其位移将适当变大;虽然FDRCT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顶部位移会略有增大,但层间变形分布更加均匀,限制了薄弱层的出现,且结构加速度响应有所下降。适当增大分布摇摆芯筒的质量可使结构变形更加均匀。分析表明:FDRCT结构既可以提高结构的经济性又具备良好的抗震减震性能,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结构 分布芯筒 分布摇摆芯筒 变形控制 减震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阻尼减震结构振动台试验及附加阻尼比研究
9
作者 田华 何文福 +2 位作者 胡宝琳 许浩 周宇翔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6-197,共12页
针对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外框架与内筒侧向刚度差异较大且阻尼器无法充分耗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聚合阻尼减震体系,该体系通过将阻尼装置集中布置在外框架与核心筒之间,充分利用内外子结构的抗侧刚度差异,提升结构的减震能力和阻尼器... 针对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外框架与内筒侧向刚度差异较大且阻尼器无法充分耗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聚合阻尼减震体系,该体系通过将阻尼装置集中布置在外框架与核心筒之间,充分利用内外子结构的抗侧刚度差异,提升结构的减震能力和阻尼器的能量耗散效率。首先,通过振动台试验评估聚合阻尼减震体系的减震性能;其次,通过数值模型验证试验结果准确性;最后,建立理论分析模型并进行参数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框架核心筒结构相比,聚合阻尼减震体系在使用更少阻尼器的情况下,框架顶层加速度和位移峰值减震率分别为62.95%和28.38%,槽钢顶部的减震率分别为49.65%和81.25%,附加阻尼比提升至传统结构的5.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 聚合阻尼减震 振动台试验 参数分析 减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框架-耗能支撑结构的减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雪松 王廷彦 +1 位作者 陈麟 郭永兴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6-150,共5页
对巨型框架-耗能支撑结构新体系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该体系的减震性能和耗能支撑的不同布置方式对结构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如果耗能支撑布置位置得当,可以用较少的耗能支撑个数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巨型框架-耗... 对巨型框架-耗能支撑结构新体系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该体系的减震性能和耗能支撑的不同布置方式对结构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如果耗能支撑布置位置得当,可以用较少的耗能支撑个数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巨型框架-耗能支撑结构不但可以减少原巨型框架-支撑结构的层间侧移,还可以减少其底部剪力和顶层加速度反应的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框架-耗能支撑结构 耗能器 阻尼器 减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形体超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减震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春祥 徐双正 +1 位作者 秦季标 张伏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4-190,共7页
以拟建超高宁夏电视塔(NXTVT)工程为背景,利用SAP2000建立其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超高宁夏电视塔呈现底部小、上部大、中部略呈细腰形的花瓶状复杂形体;而且,楼层的不连续分布导致结构质量和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的不均匀。因此,整体结构... 以拟建超高宁夏电视塔(NXTVT)工程为背景,利用SAP2000建立其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超高宁夏电视塔呈现底部小、上部大、中部略呈细腰形的花瓶状复杂形体;而且,楼层的不连续分布导致结构质量和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的不均匀。因此,整体结构形式复杂,对抗震要求高。首先,对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使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FNA动力时程法对该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多维分析。接着,对安装非线性液体粘滞阻尼器(NFVDs)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以评价NFVDs对该结构的多维减震性能。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与比较,综合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与建议,为该实际工程或类似工程的减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 减震 非线性粘滞液体阻尼器 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 FNA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核心筒结构耗能减震层的减震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丁鲲 周云 邓雪松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年第3期35-40,29,共7页
本文提出了耗能减震层的概念,对比分析了在地震作用下普通框筒结构、带加强层的框筒结构和带耗能减震层的框筒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构件的内力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对结构位移控制效果接近的情况下,采用加强层的结构不仅增大了基底剪力和弯... 本文提出了耗能减震层的概念,对比分析了在地震作用下普通框筒结构、带加强层的框筒结构和带耗能减震层的框筒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构件的内力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对结构位移控制效果接近的情况下,采用加强层的结构不仅增大了基底剪力和弯矩,而且框架柱的内力在加强层附近产生突变,而采用耗能减震层能有效地减小这些变化,与前者相比,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结构 耗能减震 加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剪力墙减震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敏 贺国京 刘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270-3276,共7页
基于基础隔震理论提出框架剪力墙减震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针对1栋17层采用消能减震措施的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2种结构分析软件,选取2条实际地震波和1条人工模拟地震波分别进行线性与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只需将黏滞阻尼... 基于基础隔震理论提出框架剪力墙减震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针对1栋17层采用消能减震措施的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2种结构分析软件,选取2条实际地震波和1条人工模拟地震波分别进行线性与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只需将黏滞阻尼器安装在结构底部数层,且没有布置抗震墙的轴线,即可取得较好的减震效果;将底部安装阻尼器的楼层称作隔震层,当隔震层基本周期与特征周期相等时减震效果最好;但基本周期不能由框架与抗震墙的总刚度推算,取总刚度与安装阻尼器的几榀框架刚度的均值来考虑抗震墙对隔震层刚度的贡献,可取得理想效果;该方法合理可靠,优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减震 隔震 优化布置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能减震层对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减震效果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邓雪松 丁鲲 周云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分析了加强层和3种不同耗能减震层对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减震效果,以顶点位移为目标对单个粘滞耗能减震层的最佳布置位置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粘滞环带耗能构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耗能减震层比加强层更能有效地控制结构... 本文分析了加强层和3种不同耗能减震层对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减震效果,以顶点位移为目标对单个粘滞耗能减震层的最佳布置位置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粘滞环带耗能构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耗能减震层比加强层更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地震反应;单个耗能减震层宜布置在结构的中部0.5H^0.6H处;粘滞环带耗能构件能有效减小结构的位移和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简结构 加强层 耗能减震 环带耗能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地震响应的轻型消能摇摆架-框架结构损伤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永峰 祁磊 +1 位作者 包超 张文丽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4,共7页
轻型消能摇摆架-框架结构作为一种新的结构体系,要将其应用于工程实际中,还需要大量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支持。本文以一栋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原型,利用Open 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摇摆架-框架结构、轻型消... 轻型消能摇摆架-框架结构作为一种新的结构体系,要将其应用于工程实际中,还需要大量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支持。本文以一栋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原型,利用Open 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摇摆架-框架结构、轻型消能摇摆架-框架结构的模型。首先利用单条地震动对三种模型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从而对其局部损伤进行研究;然后选用20条地震动对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DA分析),利用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对于三种模型的整体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依据损伤指数可以对结构局部和整体损伤分布情况做出较好的评判,分析结果表明:增设轻型摇摆架能够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改善结构损伤机制,添加自复位消能支撑更可以优化结构耗能机制,大幅降低结构整体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消能摇摆-框架结构 增量动力分析(IDA) 损伤指数 局部损伤 整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减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云 任凤鸣 +1 位作者 范华冰 张季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0-137,共8页
某超高层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因指标超限在设计中采用了耗能减震技术,为了检验该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制作了1/35的缩尺模型,通过在钢管混凝土框架设置阻尼器或不设置阻尼器,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了模型结构的动... 某超高层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因指标超限在设计中采用了耗能减震技术,为了检验该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制作了1/35的缩尺模型,通过在钢管混凝土框架设置阻尼器或不设置阻尼器,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和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位移和应变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该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减震结构与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相比,位移、加速度和应变响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罕遇地震作用下,通过设置耗能减震构件,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从超过规范要求的1/84减低至满足规范要求的1/130,表明该减震结构具有更优良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耗能减震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摇摆墙结构阻尼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裴星洙 王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12-122,共11页
摇摆墙体与主体框架之间存在较大的竖向变形,可于此变形集中部位增设耗能构件,实现保护主体结构的基本损伤机制。提出附加阻尼的框架-摇摆墙结构,并基于等效线性化理论初步计算结构仅附加单一类型阻尼器的阻尼置放量,而后通过定义目标函... 摇摆墙体与主体框架之间存在较大的竖向变形,可于此变形集中部位增设耗能构件,实现保护主体结构的基本损伤机制。提出附加阻尼的框架-摇摆墙结构,并基于等效线性化理论初步计算结构仅附加单一类型阻尼器的阻尼置放量,而后通过定义目标函数,确定可使目标函数最小的同时附加粘滞阻尼与金属阻尼的阻尼器布置方式,得到结论如下:1于弯剪型结构,当仅考虑结构加速度控制时,可沿结构总高布置粘滞阻尼器,而需综合考虑结构楼层位移、加速度时及层间位移角时,可于结构2/3处下部安装金属阻尼器,与其上部1/3处安装粘滞阻尼器;2于剪切型结构,当仅考虑结构层间位移角时,可于结构楼层1/2处下部安装金属阻尼器,与其上部1/2处安装粘滞阻尼器,而需综合考虑结构楼层位移、加速度及层间位移角时,则可于结构1/3处下部安装金属阻尼器,与其上部2/3处安装粘滞阻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摇摆结构 抗震设计方法 金属阻尼器 粘滞阻尼器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摇摆墙结构设计方法与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素裹 吴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摇摆墙释放了墙底与基础之间的约束以实现竖向摇摆。已有研究表明:将摇摆墙与RC框架结构结合形成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整体承载力及延性,使结构的破坏发生在预期的位置,减少结构地震响应的不确定性。本文首先回顾了摇摆... 摇摆墙释放了墙底与基础之间的约束以实现竖向摇摆。已有研究表明:将摇摆墙与RC框架结构结合形成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整体承载力及延性,使结构的破坏发生在预期的位置,减少结构地震响应的不确定性。本文首先回顾了摇摆墙的发展历史,简要介绍了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基本原理,综述了框架-摇摆墙结构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其墙体及连接节点的设计要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指出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后续的研究重点可以包括:墙体与RC框架结构水平连接节点的设计、摇摆墙与基础实现理想铰接的设计、摇摆墙与预制装配式技术结合的设计及摇摆墙墙体在框架结构中布局方式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摇摆 可恢复 自复位 抗震加固 耗能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框架-核心筒结构摩擦耗能的减震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伦 杨晓东 徐卫宾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2期2902-2908,共7页
对某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耗能减震设计,通过ETABS软件的计算结果,分析对比了没有加设摩擦耗能支撑的普通结构和两种加设耗能支撑的减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及结构对地震能量的耗散能力。结果表明,布置了摩擦耗能支撑的框架-核... 对某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耗能减震设计,通过ETABS软件的计算结果,分析对比了没有加设摩擦耗能支撑的普通结构和两种加设耗能支撑的减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及结构对地震能量的耗散能力。结果表明,布置了摩擦耗能支撑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能更有效地控制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且耗能支撑布置在框架-核心筒间比加在外框架间对增加结构的刚度和耗散地震能量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结构 耗能减震 钢板-橡胶摩擦耗能器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SSI效应的山地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佑发 金鸿慎 刘议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共11页
掉层框架结构存在严重的侧向刚度不规则和楼层承载力突变以及上接地层变形集中的问题,为改善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层屈服破坏模式,该文对其附加底部铰接的摇摆墙,以期控制结构的屈服机制,以山地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SSI... 掉层框架结构存在严重的侧向刚度不规则和楼层承载力突变以及上接地层变形集中的问题,为改善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层屈服破坏模式,该文对其附加底部铰接的摇摆墙,以期控制结构的屈服机制,以山地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SSI(Soil Structure Interaction)效应对山地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地基条件以及不同摇摆墙刚度比的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不同,SSI效应对结构的上接地侧接地层及其上层的影响最大,加重了山地掉层框架结构因竖向刚度不均所导致的上接地层的层屈服机制。设置摇摆墙结构在考虑SSI效应时仍发挥优良的控制上接地侧变形均匀化的效果,SSI效应随摇摆墙布置位置和摇摆墙刚度比的变化而变化。SSI效应会改变掉层框架结构的滞回耗能模式,布置摇摆墙后,考虑SSI效应的山地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薄弱层的滞回耗能减小,各层滞回耗能更加均匀,体现了摇摆墙控制整体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I效应 掉层框架-摇摆结构 抗震性能 层屈服机制 整体变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