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金昊贵 李鸿晶 孙广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41,共11页
对带填充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填充墙体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填充墙框架结构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别分析了墙体开洞、墙体材料以及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形式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下对填充... 对带填充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填充墙体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填充墙框架结构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别分析了墙体开洞、墙体材料以及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形式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下对填充墙框架动力响应及损伤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刚性连接下的填充墙对框架产生了刚度效应,使得其自振周期为纯框架的0.2~0.7倍,导致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增大,但填充墙对框架的约束效应限制了框架柱的变形,增大了结构的抗侧承载力;罕遇地震下填充墙与框架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开洞填充墙对框架柱产生了约束作用,减小了柱的计算高度,满布填充墙对框架产生斜压杆效应,导致柱端出现附加剪应力容易出现剪切破坏。柔性连接下的填充墙对框架的自振周期影响很小,在进行抗震验算时可不进行自振周期折减,在多遇和罕遇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以及损伤均与纯框架类似,与抗震规范的设计计算吻合,同时也可避免填充墙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填充 地震响应 相互作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腔结构复合填充墙-钢框架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管克俭 李捍无 彭少民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3年第3期73-77,共5页
通过空腔结构复合填充墙-钢框架和同尺寸纯钢框架的对比试验,分析了空腔结构复合填充墙-钢框架的抗侧力性能和滞回性能。研究结果证明空腔结构复合填充墙是一种理想的抗侧力体系,可用于多层或小高层钢结构住宅,作为结构的抗侧力构件。
关键词 空腔结构 复合填充-框架 抗侧力性能 抗侧刚度 试验研究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中填充墙平面内外地震作用效应 被引量:5
3
作者 孟庆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9-139,共11页
框架填充墙结构中填充墙的地震破坏甚至倒塌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能考虑平面内和平面外相互作用的改进填充墙模型,能判断框架填充墙结构中填充墙的破坏状态,以及填充墙与框架之间的相互作用;然后,基于Open Sees有限元软... 框架填充墙结构中填充墙的地震破坏甚至倒塌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能考虑平面内和平面外相互作用的改进填充墙模型,能判断框架填充墙结构中填充墙的破坏状态,以及填充墙与框架之间的相互作用;然后,基于Open Sees有限元软件,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空框架和框架填充墙两有限元模型的三维非线性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两者塑性铰区域纵筋应变、层间位移以及加速度峰值反应的差异,进而深入研究了填充墙在框架填充墙结构中的作用及原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填充结构 填充作用 平面内与平面外相互作用 Open SE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旧式框架-填充墙房屋体系抗震安全度的鉴定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姚荣 叶燕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6,共6页
介绍了一种从填充墙的极限承载力的角度去计算旧式框架-填充墙抗震能力的方法。利用框架-填充墙体系在地震时填充墙开裂较早的破坏特点,通过受力机理分析,在充分考虑填充墙刚度参与结构空间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结构从弹性阶段到开裂... 介绍了一种从填充墙的极限承载力的角度去计算旧式框架-填充墙抗震能力的方法。利用框架-填充墙体系在地震时填充墙开裂较早的破坏特点,通过受力机理分析,在充分考虑填充墙刚度参与结构空间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结构从弹性阶段到开裂两个阶段平面内和平面外刚度公式,得出平面内和平面外抗剪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模型与试验对比分析,对框架-填充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比较接近。文中还给出了填充墙抗震承载力合理的下限估计,为框架-填充墙抗震安全度的鉴定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填充体系 刚度 平面内 平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框架-整体装配式填充墙抗震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中一 徐智凌 +3 位作者 田立柱 王涛 李勇 冯艾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95,共7页
为消除填充墙对框架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框架变形能力强、延性好的优势,采用在钢管混凝土框架柱与填充墙间预留缝隙,填充墙与型钢梁间柔性连接的构造措施。为验证该种连接的可靠性,研究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整体装配式填充墙的... 为消除填充墙对框架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框架变形能力强、延性好的优势,采用在钢管混凝土框架柱与填充墙间预留缝隙,填充墙与型钢梁间柔性连接的构造措施。为验证该种连接的可靠性,研究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整体装配式填充墙的抗震性能及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1个足尺单榀两跨两层框架填充墙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基于试验,分析了填充墙的损伤演化过程、钢管混凝土柱框架和连接件的变形及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整体装配式填充墙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加载点极限移位角达1/41时,整体结构仍具有稳定的承载力,延性较好;装配式填充墙板-框架间的柔性连接,削弱了框架传递给填充墙板的荷载,延缓和减轻了整体装配式填充墙板损伤;填充墙板与装配式钢框架整体连接可靠,发挥了框架变形能力强、延性好的优势;整体结构后期承载能力稳定,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框架 整体装配式填充 柔性连接 相互作用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架-格构混凝土填充墙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熊立红 唐柏赞 陈军法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33-737,共5页
水泥聚苯模壳格构混凝土填充墙体是一种集保温、阻燃、经济于一体的新型墙体,本文对一栋1:1比例单层足尺钢筋混凝土框架-水泥聚苯模壳格构混凝土填充墙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高宽比大... 水泥聚苯模壳格构混凝土填充墙体是一种集保温、阻燃、经济于一体的新型墙体,本文对一栋1:1比例单层足尺钢筋混凝土框架-水泥聚苯模壳格构混凝土填充墙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高宽比大于2的纵墙平面内呈弯剪破坏,高宽比为1的横墙则为剪切破坏。按模型设计的不同连接方式,都能保证填充墙与框架的协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格构填充结构 抗震能力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密肋耗能复合墙结构与框架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汤丁 姚谦峰 郭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98,共6页
用密肋耗能复合墙取代传统的砖墙作为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形成框架-密肋耗能复合墙结构.通过建立简化的刚架-整体斜压杆模型,运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框架-耗能复合墙结构与框架填充墙结构在周期、层间位移角、局部变形等几方面进行对... 用密肋耗能复合墙取代传统的砖墙作为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形成框架-密肋耗能复合墙结构.通过建立简化的刚架-整体斜压杆模型,运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框架-耗能复合墙结构与框架填充墙结构在周期、层间位移角、局部变形等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耗能复合墙通过优化设计即可调整抗侧刚度并能有效耗散地震能量,在中高地震烈度区以密肋耗能复合墙代替砖填充墙后,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框架-砖填充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密肋耗能复合结构 框架填充 层间位移角 静力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抗震性态水平和容许变形值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薛建阳 戚亮杰 +1 位作者 罗峥 高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0,共6页
进行了2个1/2.5比例的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主要研究轴压系数对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破坏形态的影响和该结构在不同抗震性态水平的变形指标.结合现阶段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划分性能水平的标准... 进行了2个1/2.5比例的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主要研究轴压系数对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破坏形态的影响和该结构在不同抗震性态水平的变形指标.结合现阶段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划分性能水平的标准,将其划分为正常使用、暂时使用、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四个阶段;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型钢再生混凝土柱和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的主要破坏形态、受力模式及特点,提出了上述四个性能水平划分的判别参数及标准;在总结国内外型钢再生混凝土柱和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试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得出型钢再生混凝土柱和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各性能水平极限状态对应的层间位移角容许变形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结构 破坏形态 性能水平 容许变形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SSI和填充墙刚度效应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海东 刘举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9,共9页
以满足现行设计规范要求的某一10层填充墙竖向布置不规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SAP2000模拟计算不同场地条件下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分别对在刚性地基假定上不考虑填充墙的刚度效应、在土-结构相互作用(SSI)基... 以满足现行设计规范要求的某一10层填充墙竖向布置不规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SAP2000模拟计算不同场地条件下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分别对在刚性地基假定上不考虑填充墙的刚度效应、在土-结构相互作用(SSI)基础上不考虑填充墙的刚度效应、在刚性地基假定上考虑填充墙的刚度效应以及同时考虑SSI和填充墙的刚度效应4种不同情况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对比研究该结构的抗震性能.对比结果表明:1)在大震作用下,在SSI效应的基础上考虑填充墙的刚度效应会使SSI效应更加显著,对RC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响应存在不利影响,采用刚性地基假定、忽略填充墙的刚度效应对结构是偏于不安全的.2)对结构进行倒塌分析,在SSI效应基础上考虑填充墙的刚度效应使结构的塑性变形向楼层底层集中更加明显,结构倒塌的峰值明显降低,且随着场地土变软,结构的倒塌峰值越低.因此,建议设计人员在该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中增加底层柱的延性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相互作用 填充 RC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墙竖向不规则布置RC框架结构考虑SSI效应的MP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大川 湛洋 +1 位作者 王海东 刘举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0-49,共10页
通过周期等效原则提出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MPA),并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以一10层填充墙竖向不规则布置的RC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调整层刚度比和"薄弱层"布置位置,运用本文方法分析该类结构在... 通过周期等效原则提出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MPA),并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以一10层填充墙竖向不规则布置的RC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调整层刚度比和"薄弱层"布置位置,运用本文方法分析该类结构在不同场地和设防烈度条件下的地震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罕遇地震时,在"薄弱层最敏感楼层"设置"薄弱层"会使薄弱层效应更加显著,且随层刚度比增大该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增大;"薄弱层敏感区域"外楼层的填充墙不规则布置不会使结构形成明显的薄弱层.2)考虑SSI效应时,填充墙竖向不规则布置的RC框架结构的变形向底部楼层集中更加明显,随着场地土变软,结构倒塌时的层间刚度比降低,因此结构设计时需要更加严格控制层刚度比来确保该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分析 -结构相互作用 填充 RC框架结构 模态静力推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内嵌角部圆弧缺口AAC砌体填充墙滞回性能研究
11
作者 郁有升 郭亚楠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7-86,共10页
基于在填充墙的角部设置缺口可弱化拉(压)力带的原理,设计了一系列钢框架内嵌角部圆弧缺口填充墙试件,包括1个纯钢框架、1个无缺口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AAC)砌体填充墙钢框架和9个带不同尺寸圆弧缺口的AAC砌体填充墙钢框架,采用ABAQUS软... 基于在填充墙的角部设置缺口可弱化拉(压)力带的原理,设计了一系列钢框架内嵌角部圆弧缺口填充墙试件,包括1个纯钢框架、1个无缺口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AAC)砌体填充墙钢框架和9个带不同尺寸圆弧缺口的AAC砌体填充墙钢框架,采用ABAQUS软件对各试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了填充墙角部设置的圆弧缺口构造对钢框架滞回性能、承载能力、延性、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墙角部设置的圆弧缺口构造可以削弱AAC砌体填充墙对钢框架承载能力的贡献,有效延缓墙体破坏,降低墙体对钢框架的附加刚度,延缓AAC砌体填充墙钢框架的刚度退化速率;填充墙角部设置的圆弧缺口构造还能改变AAC砌体填充墙的破坏模式;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建议圆弧缺口的弧长为πl/2,圆弧半径l为AAC砌体填充墙高度的1/1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 填充 框架 相互作用 角部圆弧缺口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框架砌体结构地震损伤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箕宝 李鸿晶 孙广俊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42,共10页
在强烈地震中,大量的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损伤、破坏甚至倒塌,严重威胁着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对汶川地震中一栋典型的底部框架砌体结构房屋现场震害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其非线性地震反应行为和损伤演化过程,探讨了底部框架... 在强烈地震中,大量的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损伤、破坏甚至倒塌,严重威胁着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对汶川地震中一栋典型的底部框架砌体结构房屋现场震害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其非线性地震反应行为和损伤演化过程,探讨了底部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表明:采用精细化有限元建模方法可以比较可靠地模拟结构地震损伤破坏过程。由于填充墙的约束效应,框架柱的实际计算高度减小而成为短柱,地震作用下框架柱在开窗部位发生脆性剪切破坏,是该结构地震破坏的主要原因。抗震设计时宜考虑框架与填充墙的相互作用效应,避免形成短柱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框架砌体结构 地震损伤 有限元分析 框架-填充墙相互作用 短柱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