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大基坑框架逆作法关键施工技术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溢 李镜培 陈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89-494,共6页
上海陆家嘴塘东中块总部基地基坑工程采用了地下结构框架梁柱作为基坑的支撑,墙体和楼板顺做的框架逆作法,是该地区很有特色的工程案例。主要介绍了该工程设计施工的两项关键技术,包括盆式和分层分块平衡对称抽条开挖和逆作法主要施工... 上海陆家嘴塘东中块总部基地基坑工程采用了地下结构框架梁柱作为基坑的支撑,墙体和楼板顺做的框架逆作法,是该地区很有特色的工程案例。主要介绍了该工程设计施工的两项关键技术,包括盆式和分层分块平衡对称抽条开挖和逆作法主要施工节点处理、不均匀沉降控制等,为类似工程起到了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基坑 框架逆作法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逆作深基坑支撑体系冗余度性能研究
2
作者 柏挺 彭林欣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86,共11页
为了保证基坑支护体系具有足够冗余度,避免支护系统的崩溃和基坑发生连续性倒塌事故,设计了5种不同的平面支撑体系结构布置形式,采用拆除杆件法研究了在局部损伤情况下不同支撑体系的内力重分布和结构体系的破坏情况,以定性分析不同支... 为了保证基坑支护体系具有足够冗余度,避免支护系统的崩溃和基坑发生连续性倒塌事故,设计了5种不同的平面支撑体系结构布置形式,采用拆除杆件法研究了在局部损伤情况下不同支撑体系的内力重分布和结构体系的破坏情况,以定性分析不同支撑体系的冗余度。研究结果表明,无角撑组合支撑体系发生局部破坏时,整体崩溃的概率高达28.6%,高于有角撑组合支撑体系发生局部破坏时的12.5%;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平面支撑体系冗余度的方法主要有利用主体结构梁、调整杆件平面布置、调整杆件截面尺寸3种;框架逆作深基坑支撑体系具有明确的传力路径、合理的布局、均匀的刚度和受力分布,且具有较高的杆件冗余度和突出的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框架逆作法 支护体系 冗余度 杆件拆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逆作深基坑变形特性离心模型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柏挺 李镜培 梁发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3-688,共6页
以某超大型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比较了新型框架逆作法与传统逆作法的施工方案基坑变形控制的效果;基于试验结果,研究了地表最大沉降与围护结构最大侧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地表沉降大小和影响范围.试验结果显示:框架逆作基... 以某超大型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比较了新型框架逆作法与传统逆作法的施工方案基坑变形控制的效果;基于试验结果,研究了地表最大沉降与围护结构最大侧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地表沉降大小和影响范围.试验结果显示:框架逆作基坑地表最大沉降基本为围护墙最大侧移的0.35~0.70倍,而无支撑暴露时间对二者比值的大小有一定影响;基于实测总结的国内外多种经验地表沉降预测方法并未能很好地预测试验结果;框架逆作法与传统逆作法施工方案基坑变形控制的效果大致相当,框架逆作法方案可以达到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的目的,该结论对于框架逆作法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框架逆作法 变形特性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逆作中围护结构与支撑体系相互作用
4
作者 李镜培 杨军 黄菁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7-973,共7页
目的分析基坑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研究周边临时围护结构和框架体系相互作用机理和影响规律.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Zsoil v11.07某框架逆作基坑工程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分别采用HS和MC模型模拟土体,将计算得到的围护结构变形和支撑轴力... 目的分析基坑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研究周边临时围护结构和框架体系相互作用机理和影响规律.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Zsoil v11.07某框架逆作基坑工程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分别采用HS和MC模型模拟土体,将计算得到的围护结构变形和支撑轴力与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调整水平支撑刚度、围护墙体刚度、最后一道支撑位置等条件后,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围护墙在刚度增大到一定水平后,继续增大围护墙刚度,将导致自身分担的外荷载增加,而不是导致支撑轴力增大.增加围护结构自身刚度,对基坑开挖面附近的墙体侧移量控制效果显著.最后一道支撑离坑底4~5 m时可以明显减小围护结构的侧移.结论控制围护墙整体侧移可通过调整支撑刚度来实现,控制围护墙体最大侧移量可通过改变围护桩桩径大小来实现,根据开挖深度选择合适的高度可充分发挥支撑的支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逆作法 相互作用 数值分析 围护结构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