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既有框架结构的新型等效简化动力模型构建方法
1
作者 张东昱 韩一航 王亭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为了实现对长期服役后的结构在地震、风等动荷载作用下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评估,利用监/检测数据建立一个能准确反映实际建筑在地震、风等动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的结构动力学模型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非常普遍的框架建筑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 为了实现对长期服役后的结构在地震、风等动荷载作用下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评估,利用监/检测数据建立一个能准确反映实际建筑在地震、风等动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的结构动力学模型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非常普遍的框架建筑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少量移动传感器的框架结构等效简化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首先,提出建筑结构等效简化模型构建的层间剪力等效原理,证明了以该原理构建的简化模型具备准确模拟实际建筑结构动力响应的能力。其次,推导了框架结构简化模型形式,并研究了简化模型参数特点。然后,提出了一种框架结构简化模型参数的迭代识别方法,实现了仅使用少量无线移动传感器的简化模型参数识别。最后,通过一个12层3跨钢框架结构数值模拟算例,研究了在不预知结构刚度退化的具体形式和仅使用少量移动加速度传感器的条件下,由本文所提方法构建的等效简化模型对实际框架结构在不同水平动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的预测能力。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等效简化模型能准确模拟不同荷载工况下框架结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因此,本文提出的框架结构等效简化模型构建方法将在评估既有框架结构在风、地震等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等效简化模型 层间剪力等效原理 参数识别 结构响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钢框架结构动力分析的简化计算模型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蓝文武 韦世全 +1 位作者 张妮妮 蔡朝霞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0-23,共4页
为了减小动力分析时结构的自由度数量,本文对常用的某结构形式的巨型钢框架结构体系,首先推导巨型构件的等效抗弯刚度和等效剪切刚度而得到其等效模型,并通过自振特性分析和地震作用时程分析,对等效模型和精确杆件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 为了减小动力分析时结构的自由度数量,本文对常用的某结构形式的巨型钢框架结构体系,首先推导巨型构件的等效抗弯刚度和等效剪切刚度而得到其等效模型,并通过自振特性分析和地震作用时程分析,对等效模型和精确杆件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等效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可满足工程实际初步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钢框架结构 等效模型 自振特性分析 时程分析 计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管桁架结构刚度等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康 王秀丽 +2 位作者 王进洲 李燕燕 尹志萍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1-940,共10页
针对空间管桁架结构简化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的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知识对空间管桁架结构等效抗弯惯性矩进行推导,并提出相应计算公式。同时基于扭转应变能相等原理建立管桁架的腹杆以及上下平联的等效薄板厚度计算公式,构造出连续化的等... 针对空间管桁架结构简化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的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知识对空间管桁架结构等效抗弯惯性矩进行推导,并提出相应计算公式。同时基于扭转应变能相等原理建立管桁架的腹杆以及上下平联的等效薄板厚度计算公式,构造出连续化的等效截面,运用薄壁杆件理论提出空间管桁架结构的等效抗扭惯性矩计算公式。利用悬臂法验证等效惯性矩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对兰州奥体中心网球馆进行等效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等效惯性矩计算公式较为合理,与悬臂法计算结果的误差在4%以内;在自重作用下,网球馆原结构与简化结构最大位移值和最大应力值误差不超过9%;网球馆原结构与简化结构前5阶的振型相似,固有频率的误差不超过4%,简化结构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管桁架 等效惯性矩 扭转应变能 模型简化 等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砌填充墙框架结构抗侧性能及简化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坤 刘红军 Totoev Yuri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7,共7页
利用拟静力试验结果和有限元结果对干砌填充墙框架结构的受力机理进行分析。在充分考虑并联模型和等效斜支撑模型后,把钢筋混凝土框架及干砌填充墙抗侧力贡献单独分析,研究填充墙内砌块密度、摩擦系数及砌块层数等对结构抗侧力的影响。... 利用拟静力试验结果和有限元结果对干砌填充墙框架结构的受力机理进行分析。在充分考虑并联模型和等效斜支撑模型后,把钢筋混凝土框架及干砌填充墙抗侧力贡献单独分析,研究填充墙内砌块密度、摩擦系数及砌块层数等对结构抗侧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平面应力单元及界面单元能够模拟干砌填充墙的受力性能。根据该模型,试验对应工况下,无浆填充墙框架最终失效由框架破坏产生;2)无浆填充墙抗侧力贡献主要源于内部砌块之间的相互摩擦力,且该抗侧力分为恒定段、加强段以及极限承载力3段;3)提出了无浆填充墙抗侧力分段公式并得到了试验及有限元结果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浆填充墙框架结构 有限元分析 并联模型 等效斜撑模型 抗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隔震结构的等效简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付伟庆 刘文光 +1 位作者 王建 王焕定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145,共5页
Kelly和周锡元等曾对规则型隔震结构上部单自由度模型进行过讨论,给出了必要的计算公式。对各种中低层规则型隔震建筑,应用此公式可获得满意的结果。近来隔震技术逐渐被应用到高层建筑中。对于高层隔震体系,上部结构的高阶振型效应不能... Kelly和周锡元等曾对规则型隔震结构上部单自由度模型进行过讨论,给出了必要的计算公式。对各种中低层规则型隔震建筑,应用此公式可获得满意的结果。近来隔震技术逐渐被应用到高层建筑中。对于高层隔震体系,上部结构的高阶振型效应不能忽略,此时应用单自由度模型将产生较大误差。为此,本文采用上部结构周期和总基底剪力相等的准则,推导了等效模型的结构参数公式,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等效模型简化确定方法。通过对原结构和等效模型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证明了这种等效方法是简便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隔震结构 等效准则 等效简化模型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遇地震下填充墙侧向刚度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阎红霞 杨庆山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4-60,共7页
目前,我国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通常采用纯框架模型:将填充墙作为非结构构件,不考虑其抗侧力作用仅将墙体重量当作外荷载加到计算模型上,通过减小结构自振周期考虑填充墙对结构整体刚度增大作用。然而,多遇地震下填充墙具有一定的抗侧刚度... 目前,我国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通常采用纯框架模型:将填充墙作为非结构构件,不考虑其抗侧力作用仅将墙体重量当作外荷载加到计算模型上,通过减小结构自振周期考虑填充墙对结构整体刚度增大作用。然而,多遇地震下填充墙具有一定的抗侧刚度,在其影响下纯框架计算模型是否合理有待商榷。针对该问题,建立考虑填充墙布置的RC框架结构计算模型,并进行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当填充墙均匀布置时,从框架部分承担水平地震作用力方面考虑纯框架模型是合理的,而从框架柱轴压力方面考虑又是不合理的;当填充墙不均匀布置时,结构抗震性能的各个指标均有很大的不同,纯框架模型是不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 抗侧刚度 RC框架结构 等效斜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填充墙等效单杆斜撑简化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邓宏宇 孙柏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0-447,共8页
在已有的填充墙等效对角斜撑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地震现场普遍出现的填充墙顶部与框架梁柱节点接触处的砖砌体在大震作用下通常会被压碎这一实际震害现象,改变等效斜撑杆与框架柱的接触位置,提出一种新的简化计算模型。通过理论推... 在已有的填充墙等效对角斜撑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地震现场普遍出现的填充墙顶部与框架梁柱节点接触处的砖砌体在大震作用下通常会被压碎这一实际震害现象,改变等效斜撑杆与框架柱的接触位置,提出一种新的简化计算模型。通过理论推导给出等效斜撑墙片宽度的计算公式,利用ABAQUS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确定等效斜撑墙片与框架柱合理接触位置的经验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将简化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简化建模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对角斜撑模型低估框架填充墙构件的水平承载力,新模型与芦山地震框架结构震害结果更相符。本模型可为框架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验算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 框架结构 等效斜撑模型 抗剪承载力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比和间隙比的相邻等高RC框架结构碰撞反应分析
8
作者 周奎 林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6期178-182,188,共6页
地震作用下,相邻建筑结构由于明显的动力特性差异以及没有足够的间距,容易使结构遭受严重的碰撞破坏甚至倒塌。采用简化的Hertz-damp碰撞模型将相邻结构简化为带间隙的非弹性杆单元,以相邻3层RC框架结构为例,以Open Sees软件平台为依托... 地震作用下,相邻建筑结构由于明显的动力特性差异以及没有足够的间距,容易使结构遭受严重的碰撞破坏甚至倒塌。采用简化的Hertz-damp碰撞模型将相邻结构简化为带间隙的非弹性杆单元,以相邻3层RC框架结构为例,以Open Sees软件平台为依托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碰撞反应,分析两相邻结构在不同的间隙比和质量比工况下,地震碰撞对其结构特性的影响以及影响两相邻等高RC框架结构间地震碰撞的因素。研究表明:间隙比及质量比是影响相邻等高RC框架结构间碰撞效应的两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作用 质量比 间隙比 相邻等高RC框架结构 简化Hertz-damp模型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周期地震动脉冲特性对RC框架结构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博 杨柯 +1 位作者 刘伯权 吴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8-544,共7页
建立远场类谐和地震动、近断层向前方向性地震动和近断层滑冲型地震动的简化等效模型,以某12层RC框架结构为例,分析研究长周期地震动脉冲特性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上部的层间剪力均随脉冲周期的增大而减小,脉冲周期对结... 建立远场类谐和地震动、近断层向前方向性地震动和近断层滑冲型地震动的简化等效模型,以某12层RC框架结构为例,分析研究长周期地震动脉冲特性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上部的层间剪力均随脉冲周期的增大而减小,脉冲周期对结构下部楼层剪力的影响规律不明显;楼层位移随脉冲周期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层间位移角所在楼层位置随脉冲周期的增大趋于下移;在远场类谐和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最大位移响应大于相同脉冲周期下的其他两种长周期地震动;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随远场类谐和地震动脉冲持时的增大而趋于增大,但其所在楼层位置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地震动 高层框架结构 脉冲特性 简化等效模型 弹塑性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5
10
作者 翟长海 王晓敏 +3 位作者 孔璟常 魏雨良 金薇 赵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共13页
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体系,在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填充墙与框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到目前为止依然缺乏合理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许多学... 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体系,在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填充墙与框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到目前为止依然缺乏合理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试验、有限元模拟等方法对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受力性能进行了大量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整体抗震分析的各式简化模型.本文从平面内、平面外以及新型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3个方面论述了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当前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抗震研究中尚存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填充墙 RC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有限元模拟 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填充墙影响的教学楼框架结构推覆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齐彬 郭子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6,67,共7页
针对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的下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填充墙RC框架结构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建立填充墙简化分析的等效斜撑模型,利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填充墙框架结构教学楼的地震反应推覆分析。侧向加载模式分别采用振型... 针对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的下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填充墙RC框架结构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建立填充墙简化分析的等效斜撑模型,利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填充墙框架结构教学楼的地震反应推覆分析。侧向加载模式分别采用振型荷载模式和均布荷载模式,主要考察填充墙对典型RC框架结构教学楼在大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结构达到能力谱方法确定的性能点时,按现行规范设计的框架结构教学楼的层间弹塑性变形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但填充墙的影响改变了框架结构塑性铰的分布和发展水平,尤其半高填充墙对框架柱的约束使得底层框柱可能发生剪切破坏,使结构在大震下倒塌的危险性增大。研究结果可为此类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填充墙 推覆分析 等效斜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的等效计算桩长简化模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再先 李小军 张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7,共10页
在一定程度上,桩长是影响桩-土-结构体系动力分析复杂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中对桩长进行适当简化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尤其对具有大量长桩基础的结构体系。基于Boulanger模型和OpenSees软件,分析了软粘土地基... 在一定程度上,桩长是影响桩-土-结构体系动力分析复杂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中对桩长进行适当简化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尤其对具有大量长桩基础的结构体系。基于Boulanger模型和OpenSees软件,分析了软粘土地基-单桩结构体系地震反应中桩身的位移、弯矩、剪力的分布特点以及桩顶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响应,探讨了结构体系振型及振型周期随桩长的变化特点,进一步提出了等效计算桩长的桩-土-结构模型。研究表明,当结构体系前3阶的振型周期的变化率控制到2.5%时,对应的等效计算桩长分析模型能实现较高的动力响应计算精度,其动力响应误差已降低至5%以内;等效计算桩长可以通过动力响应误差控制精度要求确定,对于软粘土地基中的单桩基础结构,建议将前3阶振型周期的变化率控制到2.5%时的计算桩长作为等效计算桩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等效计算桩长 简化计算模型 振型周期变化率 Boulanger模型 OPENSE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高层隔震结构等效简化模型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昌盛 徐家云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2,共8页
结合现有多高层隔震结构等效模型的研究基础,提出了多高层隔震结构等效模型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使结构响应解析解具备明确的物理与工程意义。针对多层隔震结构等效简化后的两自由度模型,其运动方程的求解若采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的强... 结合现有多高层隔震结构等效模型的研究基础,提出了多高层隔震结构等效模型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使结构响应解析解具备明确的物理与工程意义。针对多层隔震结构等效简化后的两自由度模型,其运动方程的求解若采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的强振型解耦法将产生较大误差,采用Kelly法解耦求解可使求解结果精度大大提高。针对高层隔震结构等效简化后的三自由度模型,先采用强振型解耦法解耦,分析强振型解耦法求解的误差,对结果进行修正,即采用提升强振型解耦精度的方法求解同样可使求解精度大大提高。同时,用标准2阶振子的位移和速度表示非经典阻尼隔震结构的位移响应,使得现有基于经典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具有非经典阻尼特性的隔震结构。结合两个算例,分别将多层和高层原结构简化为两自由度和三自由度模型,通过对原结构和等效简化模型对比求解验证了等效简化模型的有效性,且所提的针对非经典阻尼隔震结构的近似解耦求解方法是简单有效的,从而使得对于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更加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等效简化模型 非经典阻尼 标准2阶振子 动力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系统等效简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兴杰 郭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9-764,共6页
提出一种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的等效简化方法,将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直流部分和逆变器及其控制部分从功能等效的角度进行等效简化。其中,直流部分由光伏阵列及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构成,等效简化为最大出力计算模型;逆变器及其控制部分的功能... 提出一种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的等效简化方法,将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直流部分和逆变器及其控制部分从功能等效的角度进行等效简化。其中,直流部分由光伏阵列及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构成,等效简化为最大出力计算模型;逆变器及其控制部分的功能是实现有功无功的解耦控制,等效简化为受控电压源及控制模块,避免了计算困难等问题。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等效简化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仿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简化模型 等效建模 功能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管渡槽抗震计算流体等效简化模型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遇春 余燕清 王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1-1104,共4页
提出了一个圆管渡槽内流体晃动分析的等效简化模型。将圆管渡槽内的水体假定为无黏性、无旋、可压缩及小幅晃动的流体,横向晃动的流体可等效为一个固定质量M0与一个质量-弹簧系统(M1,K1),根据等效原则,即实际的流体系统(采用有限元模拟... 提出了一个圆管渡槽内流体晃动分析的等效简化模型。将圆管渡槽内的水体假定为无黏性、无旋、可压缩及小幅晃动的流体,横向晃动的流体可等效为一个固定质量M0与一个质量-弹簧系统(M1,K1),根据等效原则,即实际的流体系统(采用有限元模拟)与等效模型具有相同的一阶自然晃动(振动)频率,以及对槽身具有相同的作用效应。采用最小二乘算法,通过数值拟合可得到等效模型中固定质量M0、弹簧振子(M1,K1)及其位置的近似计算公式。应用流体等效简化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分别对某一管线桥流体-结构耦合系统的自振频率与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数值算例表明两个模型的计算结果非常吻合,验证了流体等效模型的有效性与适用性,为圆管渡槽支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一个简化的流体计算模型,可为渡槽抗震研究者与结构工程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管渡槽 抗震计算 等效简化模型 流体晃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震悬挂结构体系的单质点等效动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学庆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3,共6页
通过研究双质点模型自由振动特性发现,当质量比与刚度比在某一特定范围内时,二阶振型的贡献度远小于一阶振型的。因此,隔震悬挂结构可由双质点模型等效简化为单质点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数值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等效单质点模型计算的... 通过研究双质点模型自由振动特性发现,当质量比与刚度比在某一特定范围内时,二阶振型的贡献度远小于一阶振型的。因此,隔震悬挂结构可由双质点模型等效简化为单质点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数值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等效单质点模型计算的体系基本自振频率与双质点模型的一阶频率非常接近,最多相差0.3%左右;两种模型计算的被悬挂结构相对于支撑结构的地震反应位移和速度时程曲线吻合情况均较好,并显示出了一致的周期特征。虽然在个别峰值处存在微小偏差,但可满足工程需要。因此,单质点等效动力模型可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完成隔震悬挂结构的动力简化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悬挂结构 等效动力模型 等效原则 简化计算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柱对预应力框架影响的等效弹簧模型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树华 栾伟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86-689,共4页
针对预应力框架结构的预应力传递受侧向柱影响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张德峰等人提出的假设存在缺陷:一是建立模型时,不动点的确定未考虑框架梁轴向压缩刚度的影响;二是各框架柱对框架的反向约束力与其距离不动点的距离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针对预应力框架结构的预应力传递受侧向柱影响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张德峰等人提出的假设存在缺陷:一是建立模型时,不动点的确定未考虑框架梁轴向压缩刚度的影响;二是各框架柱对框架的反向约束力与其距离不动点的距离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为此重新提出了假设,建立了广泛适用的等效弹簧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利用最小势能原理推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在相同条件下用文中所得到的公式与张德峰文中的公式,对"台座现象"进行分析,得出了比较结果:对于3跨或多于3跨时,张德峰文中的公式明显不能对"台座现象"进行分析.本模型对于指导实际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柱 预应力框架结构 影响 等效弹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填充墙的等效弹簧斜撑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智彬 潘志宏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8,共6页
填充墙的破坏形式较为复杂,为了有效地模拟填充墙的非线性性能,在对恢复力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由于SAP2000软件中无法直接模拟填充墙的非线性性能,本文结合填充墙的破坏特征,使用LINK单元建立填充墙等效模型,通... 填充墙的破坏形式较为复杂,为了有效地模拟填充墙的非线性性能,在对恢复力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由于SAP2000软件中无法直接模拟填充墙的非线性性能,本文结合填充墙的破坏特征,使用LINK单元建立填充墙等效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以某5层框架填充墙结构为算例,建立考虑填充墙和不考虑填充墙的分析模型,分别进行了模态分析和Pushover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填充墙影响的周期折减系数为0.4~0.5,填充墙对框架结构中塑性铰的出铰顺序、塑性铰的发展情况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 框架结构 等效弹簧斜撑模型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桁组合桥梁车桥动力分析模型的等效简化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晓彬 高丕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跨越黄浦江的公路、轨道交通两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闵浦二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梁格法理论,建立大跨度板桁组合体系桥梁车辆-桥梁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的快速合理的等效简化方法,阐述了此类桥梁的动力特性以及各部分... 以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跨越黄浦江的公路、轨道交通两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闵浦二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梁格法理论,建立大跨度板桁组合体系桥梁车辆-桥梁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的快速合理的等效简化方法,阐述了此类桥梁的动力特性以及各部分构件对桥梁动力特性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等效前后的模型在动力特性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等效后的模型可用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该等效简化方法为建立大跨度板桁组合体系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的简化模型提供了一种简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桁组合体系桥梁 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等效简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电力电子接口负荷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测量辨识
20
作者 秦川 金宇清 +2 位作者 田一 魏颖 鞠平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50,共8页
电力电子接口负荷(简称E负荷)的广泛接入,对综合负荷特性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均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提出E负荷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测量辨识方法,以衡量其在外部电压扰动下功率变化的过渡过程持续时间。首先,给出了E负荷简化模型结构,以... 电力电子接口负荷(简称E负荷)的广泛接入,对综合负荷特性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均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提出E负荷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测量辨识方法,以衡量其在外部电压扰动下功率变化的过渡过程持续时间。首先,给出了E负荷简化模型结构,以及E负荷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含义和测量辨识方法。然后,基于动模试验实测数据,辨识4种典型E负荷的等效惯性时间常数。最后,结合数值仿真,进行E负荷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聚合分析。对比分析不同负荷成分在扰动下的响应过渡过程,分析E负荷占比对综合负荷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E负荷受扰时存在过渡过程,但等效惯性时间常数数值较小;随着E负荷占比的增加,综合负荷等效惯性时间常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接口负荷 简化模型 等效惯性时间常数 测量辨识 综合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