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osting框架算法模型预测雷击火的适用性
1
作者 周暖阳 睢星 +6 位作者 赵凤君 杜建华 李笑笑 闫凯达 张师渊 李威 王京鲁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5年第2期47-62,共16页
【目的】旨在为我国雷击火发生最严重的大兴安岭林区筛选性能优良的雷击火发生预测模型,为该地区的雷击火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采用大兴安岭林区2015—2023年的历史雷击火案例、气象因子、闪电、可燃物、火险天气指数等多源数... 【目的】旨在为我国雷击火发生最严重的大兴安岭林区筛选性能优良的雷击火发生预测模型,为该地区的雷击火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采用大兴安岭林区2015—2023年的历史雷击火案例、气象因子、闪电、可燃物、火险天气指数等多源数据,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雷击火发生概率模型;并通过对比基于Boosting框架算法(包括AdaBoost、GBM、XGBoost、LightGBM和CatBoost)的模型与其他常用模型(随机森林、决策树和深度神经网络)在雷击火预测性能上的差异,筛选最优的算法模型。【结果】首先,基于Boosting框架集成算法(除AdaBoost)的预测模型在准确率、查准率、召回率、F1值和ROC AUC等关键指标上优于其他常用模型。其次,在所有Boosting框架集成算法中,梯度提升机(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s,GBM)表现最为优异,其准确率达到91%,F1值为0.7004,ROC AUC值为0.9329,表明其在预测雷击火发生概率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在实际预测结果验证中,GBM的预测效果也是最优的。模型的特征重要性评估结果表明,空气相对湿度和森林火险天气指数在多个模型中都具有高的重要性,另外纬度也具有较高的重要性。【结论】Boosting框架的集成算法能够有效处理不平衡数据,提高对少数类样本(雷击火)的预测能力,相比于构建模型的其他算法,Boosting框架算法在构建雷击火发生预测模型中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G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火 Boosting框架算法 GBM 预测模型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加权小波框架共扼梯度算法
2
作者 江力 张昌凡 朱善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4-917,共4页
信息传输中的数据丢失、存储数据的硬件损坏等因素常导致采样数据是非均匀的,文章根据不规则小波框架的稳定性理论和不规则加权小波框架算子提出了针对非均匀采样信号重建的不规则加权小波框架共扼梯度算法,进行了数值仿真实验,并和同... 信息传输中的数据丢失、存储数据的硬件损坏等因素常导致采样数据是非均匀的,文章根据不规则小波框架的稳定性理论和不规则加权小波框架算子提出了针对非均匀采样信号重建的不规则加权小波框架共扼梯度算法,进行了数值仿真实验,并和同类重建算法进行比较,新算法在逼近误差与重建速度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采样 框架算法 不规则小波框架 共扼梯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框架:算法重定位的一种可操作的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栾尚敏 李未 马绍汉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679-684,共6页
算法框架是实现算法重定位的一种可操作的方法.文章给出了算法重定位的定义,讨论了如何通过选择操作和组合操作来设计算法框架.然后给出了定义选择操作和组合操作的一种方法.由文章所定义的算法框架得到求解某一问题的算法模式,从... 算法框架是实现算法重定位的一种可操作的方法.文章给出了算法重定位的定义,讨论了如何通过选择操作和组合操作来设计算法框架.然后给出了定义选择操作和组合操作的一种方法.由文章所定义的算法框架得到求解某一问题的算法模式,从该算法模式就可以生成求解该问题的算法.文章最后讨论了算法框架和算法模式以及模块化算法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设计 软件自动化 算法重定位 算法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虚拟机实时迁移中自适应的迁移算法选择框架 被引量:3
4
作者 崔勇 林予松 +2 位作者 刘炜 高山 王宗敏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0-65,共6页
IaaS云计算平台中主要通过实时迁移多台虚拟机来实现资源的动态调度、管理与优化。虽然Pre-copy和Post-copy是单虚拟机实时迁移的两种主流算法,且各有优缺点,但现有的多虚拟机实时迁移系统只是单一地使用其中一种迁移算法,无法根据各虚... IaaS云计算平台中主要通过实时迁移多台虚拟机来实现资源的动态调度、管理与优化。虽然Pre-copy和Post-copy是单虚拟机实时迁移的两种主流算法,且各有优缺点,但现有的多虚拟机实时迁移系统只是单一地使用其中一种迁移算法,无法根据各虚拟机的不同负载情况灵活选择最有效的迁移算法,降低了整体迁移效率。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实时迁移算法选择框架,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对待迁移的多虚拟机进行分类,按类别选择最适合的迁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迁移算法选择框架能够在多虚拟机实时迁移中发挥两个迁移算法的各自优势,有效提高整体的实时迁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迁移 虚拟机 迁移算法选择框架 Pre-copy Post-co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特征加权的聚类算法框架 被引量:6
5
作者 高滢 刘大有 徐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2-154,共3页
为了考虑数据各维特征对聚类的不同贡献,并把有监督特征评价方法应用到无监督分类问题中,提出一种特征加权的聚类算法框架。该框架首先通过某种聚类算法对数据聚类,然后,根据聚类结果,采用有监督特征评价方法学习各维特征的权值,再根据... 为了考虑数据各维特征对聚类的不同贡献,并把有监督特征评价方法应用到无监督分类问题中,提出一种特征加权的聚类算法框架。该框架首先通过某种聚类算法对数据聚类,然后,根据聚类结果,采用有监督特征评价方法学习各维特征的权值,再根据特征权值重新聚类,之后再次学习特征权值,该过程反复迭代,直至算法收敛或达到指定的迭代次数。欧几里德空间内基于距离、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均适用于本框架。基于本框架,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密度聚类算法(DBSCAN),并通过信息增益特征评价、ReliefF特征评价方法,对多个UCI数据集进行了实验,验证了该框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算法框架 特征加权 基于距离的聚类 基于密度的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学习的推荐算法选择优化框架实证 被引量:6
6
作者 任义 迟翠容 +1 位作者 单菁 王佳英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10-1616,共7页
针对给定特征的数据集,选择最佳推荐算法存在计算资源相对过高、耗时较长、正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的推荐算法选择优化框架,在常用元特征的基础上融入新的特征测度。将Donorschoose和Movielens作为实证数据集,实验分析KNN... 针对给定特征的数据集,选择最佳推荐算法存在计算资源相对过高、耗时较长、正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的推荐算法选择优化框架,在常用元特征的基础上融入新的特征测度。将Donorschoose和Movielens作为实证数据集,实验分析KNN、SVD等算法的自动选择过程,通过3种元学习算法构建元模型,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正确率。Stac-kingDecisionTree元模型所选择推荐算法具有较高预测性能,预测正确率分别达到86.58%和80.39%,实验结果表明了提出框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算法 算法选择优化框架 元学习 元模型 预测正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复杂产品总体优化设计的多算法协作优化框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延广 梅珊 +1 位作者 赵雯 朱一凡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17-2420,2433,共5页
针对复杂产品总体优化设计中设计方案寻优难以通过单一优化算法实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算法协作优化思路的多算法协作优化框架,详细探讨了框架两方面关键技术:组件化优化算法库和协作优化策略,提出了优化算法组件的接口规范和运行机制... 针对复杂产品总体优化设计中设计方案寻优难以通过单一优化算法实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算法协作优化思路的多算法协作优化框架,详细探讨了框架两方面关键技术:组件化优化算法库和协作优化策略,提出了优化算法组件的接口规范和运行机制,给出了基于全局探索+局部寻优策略的协作优化计算流程。最后,通过一个函数优化算例说明了协作优化框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协作优化框架 优化算法 协作策略 全局探索+局部寻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horus:综合高效易扩展的轻量级推荐算法框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晨阳 任一 +3 位作者 马为之 张敏 刘奕群 马少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30-1438,共9页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推荐算法层出不穷,特别是深度学习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推荐系统的研究.然而,各个推荐算法在实现细节、评价方式、数据集处理等方面存在众多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对推荐领域的可复现性产生担忧.为了帮助缓解上述问...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推荐算法层出不穷,特别是深度学习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推荐系统的研究.然而,各个推荐算法在实现细节、评价方式、数据集处理等方面存在众多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对推荐领域的可复现性产生担忧.为了帮助缓解上述问题,基于PyTorch实现了一个综合、高效、易扩展的轻量级推荐算法框架ReChorus,意为构建一个推荐算法的“合唱团”.ReChorus框架中实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推荐算法,类别涵盖常规推荐、序列推荐、引入知识图谱的推荐、引入时间动态性的推荐等;同时,对于一些常见的数据集也提供统一的预处理范式.相比其他推荐系统库,ReChorus在保证综合高效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了轻量实用,同时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尤其以方便学术研究为导向,非常容易上手实现新的模型.不同的推荐算法在ReChorus框架中能够在相同的实验设定下进行训练和评测,从而实现推荐算法间的有效对比.该项目目前已在GitHub发布:https://github.com/THUwangcy/ReCho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深度学习 可复现性 推荐算法框架 软件工具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域区间扰动融合的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框架 被引量:2
9
作者 吕晓林 杜亮 +1 位作者 周芃 吴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0-428,共9页
特征选择技术是数据降维的一种关键技术,由于采集到的数据样本标签信息缺失,无监督特征选择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现有的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普适性及稳定性很低,受数据集结构的影响很大,因此很多研究者一直热衷于提高算法的稳定性。该文... 特征选择技术是数据降维的一种关键技术,由于采集到的数据样本标签信息缺失,无监督特征选择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现有的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普适性及稳定性很低,受数据集结构的影响很大,因此很多研究者一直热衷于提高算法的稳定性。该文尝试从数据集的预处理出发,采用区间的方式来对数据集进行近似,得到与数据集相关联的几个数据集,通过实验验证新的区间数据集的优劣性,并思考从全局的角度对数据集进行处理,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基于邻域区间扰动融合的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框架(Unsupervised feature selection algorithm framework based on neighborhood interval disturbance fusion,NIDF)。该模型可实现对特征的最终得分和近似数据区间的联合学习,通过与原始无监督特征选择方法以及现有的几种特征选择框架的对比,体现出该文提出的模型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扰动 融合 无监督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算法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邻接矩阵的拓扑排序算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志奇 杨宏文 +1 位作者 胡卫东 郁文贤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307-2309,共3页
为了降低基于邻接矩阵的拓扑排序算法的复杂性,将单顶点算法框架扩展成集合算法框架,给出一些便于进行拓扑排序的有向无环图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定义了适合进行弧删除操作和无前驱顶点判断的邻接矩阵运算,给出了有向弧邻接矩阵的存储方... 为了降低基于邻接矩阵的拓扑排序算法的复杂性,将单顶点算法框架扩展成集合算法框架,给出一些便于进行拓扑排序的有向无环图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定义了适合进行弧删除操作和无前驱顶点判断的邻接矩阵运算,给出了有向弧邻接矩阵的存储方案,最终提出了一种时间和空间复杂度都比较低的拓扑排序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排序 邻接矩阵 集合算法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化问题算法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建宾 田振宇 +1 位作者 郭伟斌 郝克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27-31,共5页
论文在对最优化问题的结构和实例进行严格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沿算法框架、算法模式再到具体算法的路线来解决最优化算法设计问题的方法。文中对算法模式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给出求解最优化问题的一个算法框架,以及从该算法框架导出... 论文在对最优化问题的结构和实例进行严格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沿算法框架、算法模式再到具体算法的路线来解决最优化算法设计问题的方法。文中对算法模式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给出求解最优化问题的一个算法框架,以及从该算法框架导出算法模式、算法及其实现程序的实例,同时对算法模式的使用步骤,算法框架、算法模式与算法三者之间的关系,算法模式的编程实现技术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化问题 算法框架 算法模式 算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PESC平台的弹塑性分析的软件框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飙松 陆旭泽 张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9-604,共6页
基于开放式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系统SiPESC.FEMS,针对弹塑性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与流程,采用工厂模式和构造器模式等经典软件设计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通用小变形率无关弹塑性分析软件框架。该框架利用算法与数据模型... 基于开放式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系统SiPESC.FEMS,针对弹塑性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与流程,采用工厂模式和构造器模式等经典软件设计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通用小变形率无关弹塑性分析软件框架。该框架利用算法与数据模型分离的思想,通过抽象出数据模型类、算法类和算法参数类,支持各功能模块的动态替换和组装,具备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同时,基于SiPESC平台工程数据库的数据管理能力,实现了弹塑性分析中产生的大量历史数据以统一的接口与管理方式进行存取,为大规模问题的求解提供了高效、稳定的支撑。通过多类型实体单元、多类本构模型和多种规模的计算实例,验证了该计算框架在弹塑性有限元程序开发中的通用性、有效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有限元 SiPESC.FEMS 弹塑性分析 算法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bolev空间带H_S(R)(S≥0)的小波框架展开的局部化
13
作者 唐尧生 邓远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26,共8页
建立了 Sobolev空间带 HS( R) ( S≥ 0 )的小波框架展开的局部化定理 ,使得 L2 ( R)的小波框架展开局部化 ,只是该定理
关键词 Sobolev空间带 小波框架 框架展开 局部化定理 小波框架算法 L^2-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态-自适应外观模型纠正的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卫保国 葛苹 +2 位作者 武宏 王高峰 韩文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70-1175,共6页
针对单目标跟踪过程中难以长期稳定跟踪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静态-自适应外观模型纠正的跟踪算法。首先将跟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干扰因素分为来自环境和目标本身两类,分别提出静态外观模型和自适应外观模型,静态外观模型用于全局匹配,自... 针对单目标跟踪过程中难以长期稳定跟踪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静态-自适应外观模型纠正的跟踪算法。首先将跟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干扰因素分为来自环境和目标本身两类,分别提出静态外观模型和自适应外观模型,静态外观模型用于全局匹配,自适应外观模型用于局部跟踪,静态模型纠正自适应模型的跟踪漂移问题;使用单链接层次聚类算法去除两种模型融合后引入的噪声;针对运动目标消失再出现时难以捕获的问题,使用静态模型进行全局搜索,捕获目标。对于实验中的视频序列,视频序列中目标的中心位置准确率为0.9,计算机每秒能够处理26帧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跟踪算法框架可以实现长期稳定的跟踪,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静态-自适应外观模型 层次聚类 跟踪算法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平台的旋翼无人机微动特征提取方法
15
作者 叶祥龙 张柯 +2 位作者 宋程程 尹湘凡 梁琴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1,共10页
针对旋翼无人机微动特征提取的问题,对调频连续波体制下的微动目标回波特性理论建模,根据实际场景设置调频连续波体制雷达的仿真参数,通过模拟调频连续波体制雷达发射线性调频信号,以及接收旋翼无人机回波的过程对其回波微动特性仿真分... 针对旋翼无人机微动特征提取的问题,对调频连续波体制下的微动目标回波特性理论建模,根据实际场景设置调频连续波体制雷达的仿真参数,通过模拟调频连续波体制雷达发射线性调频信号,以及接收旋翼无人机回波的过程对其回波微动特性仿真分析,并基于上述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旋翼无人机微动特征提取算法框架,在基于DSP平台的该算法框架下,提出一种基于中值滤波的谱峰估计算法,该算法通过快速估算旋翼无人机最大微多普勒频率的方法估算其旋翼转速,同时提出一种无人机旋转轴数量估计方法,由于无人机旋转轴转速之间存在细微差异,并且频谱上的二次谐波放大了该差异,因此,可以通过求取频谱上二次谐波数量的方法来估计旋转轴的数量。整个算法框架在DSP平台运行时间维持在20 ms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波特性理论建模 回波微动特性仿真 微动特征提取算法框架 中值滤波 谱峰估计 旋转轴数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拓扑优化中变量连接算法研究与软件实现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峰 陈飙松 +1 位作者 周大为 张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4,共7页
结构拓扑优化的变量连接,是通过对设计变量之间添加约束关系,从而得到特定的拓扑优化构型,使得优化结果能够满足工程上的特殊要求和工艺制造技术的限制。针对拓扑优化中的几类过滤形式及灵敏度分析,给出了考虑变量连接的计算公式;基于... 结构拓扑优化的变量连接,是通过对设计变量之间添加约束关系,从而得到特定的拓扑优化构型,使得优化结果能够满足工程上的特殊要求和工艺制造技术的限制。针对拓扑优化中的几类过滤形式及灵敏度分析,给出了考虑变量连接的计算公式;基于自主研发的SiPESC软件集成化平台,在SiPESC.TOPO拓扑优化模块上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了拓扑优化的变量连接算法框架,其核心思想是基于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和软件设计模式,实现算法与数据分离。详细阐述了变量连接的作用方式,以及软件框架通用接口设计方案,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其在静力问题、动力问题和热传导问题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变量连接 SiPESC软件 算法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优化技术及其算法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晓青 王小军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6,共4页
对多学科优化技术的定义进行了论述,建立了多学科优化数学模型。全面分析了多学科优化的算法及其框架,采用响应面近似技术构造分析模型,并分析研究国内外多学科优化技术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多学科优化设计 算法框架 响应面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D改进算法的电缆隧道积水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雷霆 谢榕昌 +4 位作者 黄滔 钟力强 王柯 杨跞 樊韪铖 《广东电力》 2019年第9期131-136,共6页
电缆隧道积水会对隧道内设备造成影响,特别是对安全监测类设备带来威胁,进而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单次多框架探测器(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改进网络算法对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首... 电缆隧道积水会对隧道内设备造成影响,特别是对安全监测类设备带来威胁,进而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单次多框架探测器(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改进网络算法对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首先采用基于特征映射图的多尺度检测方法,在保留对深层特征映射图的检测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较浅特征映射图的检测,有效地提高了识别准确性;继而利用深层特征映射图实现了积水在图像中的定位,然后对积水区域信息进行评估,并根据结果发出警告。试验结果表明,SSD改进算法相比SSD算法在实现快速精准定位和识别不同角度的隧道积水状态的功能上有一定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隧道 隧道积水 卷积神经网络 单次多框架探测器改进算法 异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采样曲线的支持向量机重建
19
作者 江力 胡永祥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832-2834,共3页
简要介绍了回归支持向量机的理论,根据框架理论导出了非均匀采样曲线能够完全重建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框架迭代算法和回归支持向量机对平移不变空间中的同一非均匀采样曲线进行重建,重建结果表明若用回归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平移不... 简要介绍了回归支持向量机的理论,根据框架理论导出了非均匀采样曲线能够完全重建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框架迭代算法和回归支持向量机对平移不变空间中的同一非均匀采样曲线进行重建,重建结果表明若用回归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平移不变空间中的非均匀采样曲线进行稳定重建则采样集须满足由框架理论导出的完全重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平移不变空间 非均匀采样 曲线重建 框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丽 曾庆良 范文慧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9-434,共6页
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属于当前复杂系统设计研究中最新、最活跃的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阐述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的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的研究内容,综述了国外的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外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属于当前复杂系统设计研究中最新、最活跃的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阐述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的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的研究内容,综述了国外的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外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目前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设计优化 复杂系统 算法框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