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C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地震易损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郑山锁 张艺欣 +3 位作者 秦卿 杨威 甘传磊 左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06-113,共8页
为研究高层RC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设计9榀相同层高但不同跨度和地震设防烈度的典型结构模型。考虑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采用Perform-3D对其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到结构地震响应,进而结合我国抗震规范对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为研究高层RC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设计9榀相同层高但不同跨度和地震设防烈度的典型结构模型。考虑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采用Perform-3D对其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到结构地震响应,进而结合我国抗震规范对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性能水平限值要求建立相应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对比分析了不同跨度和设防烈度下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差异;结果表明:较低设防烈度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差别不明显,而较高抗震设防烈度下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差别显著;在相同设防烈度下,随着结构跨度的增加其地震易损性曲线变化不大,从一个方面验证了结构设计的不确定性对其地震易损性的影响较小。研究为进行城市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RC框架核心筒结构 易损性曲线 地震动输入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易损性指数的SRC框架核心筒结构地震损伤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盛金喜 李慧民 马海聘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108,共8页
设计1个20层SRC框架核心筒结构模型,考虑地震的随机性和结构材料的不确定性,采用拉丁超立方体抽取结构-地震动样本,之后对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DA),以第1周期谱加速度为强度指标,最大层间位移角为结构需求,定义4个性能水平,研究该结构... 设计1个20层SRC框架核心筒结构模型,考虑地震的随机性和结构材料的不确定性,采用拉丁超立方体抽取结构-地震动样本,之后对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DA),以第1周期谱加速度为强度指标,最大层间位移角为结构需求,定义4个性能水平,研究该结构的易损性。通过引入群体结构震害评估中易损性指数的概念,计算多遇、设防和罕遇地震下的易损性指数。结果表明:以易损性指数作为评价指标,该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处于轻微破坏状态;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处于中等破坏状态;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处于严重破坏状态。可认为依据我国抗震规范设计的SRC框架核心筒结构能够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框架核心筒结构 增量动力分析 性能水平 易损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核心筒结构高层建筑的对向倒塌爆破拆除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志红 郑文富 +1 位作者 何慧明 陈亚伟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64,共5页
介绍了城市复杂环境中采用双切口对向倒塌爆破拆除两栋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大楼的工程实例。根据框架核心筒结构特点,结合场地周边环境,选择对向倒塌的爆破方案。先爆建筑采用双切口方式,后爆建筑采用单切口方式,通过四通与簇联相结合的... 介绍了城市复杂环境中采用双切口对向倒塌爆破拆除两栋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大楼的工程实例。根据框架核心筒结构特点,结合场地周边环境,选择对向倒塌的爆破方案。先爆建筑采用双切口方式,后爆建筑采用单切口方式,通过四通与簇联相结合的复式起爆网路,楼间间隔3 s延时起爆,实现大楼逐栋倒塌解体;采用主动防护与被动防护相结合的安全防护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爆破振动、塌落振动和爆破飞散物,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结构 对向倒塌 双切口 爆破拆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角形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采用粘滞阻尼器减震分析
4
作者 汪金磊 解恒燕 +1 位作者 郑鑫 琚铭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93-102,共10页
框架-核心筒结构因其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灵活的内部空间成为国际超高层建筑中采用的主流结构形式,但与筒中筒结构相比,其在强震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为减少某三角形超高层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地震响应,首先采用MIDAS Gen有限... 框架-核心筒结构因其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灵活的内部空间成为国际超高层建筑中采用的主流结构形式,但与筒中筒结构相比,其在强震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为减少某三角形超高层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地震响应,首先采用MIDAS Gen有限元软件建立结构杆系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确定结构薄弱层位置;然后,分别对不同方向、不同位置及不同方式布置粘滞阻尼器的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通过对比各减震结构与原结构的层间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得到了最优的阻尼器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在框架一核心筒结构薄弱层处布置粘滞阻尼器能有效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对于本结构,在薄弱层最外环框架采用单斜交替方式布置阻尼器方案能够满足减震、经济、实用三重目标,故将这一方案作为该三角形框架-核心筒结构减震设计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框架-核心结构 粘滞阻尼器 PUSHOVER分析 层间位移 层间位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周期地震动对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柯 王博 +2 位作者 祝超 刘伯权 李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45,共10页
长周期地震动因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易使(超)高层建筑等长周期结构发生严重震害。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RC(reinforced concrete)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区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确保其强震下的协同工作是实... 长周期地震动因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易使(超)高层建筑等长周期结构发生严重震害。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RC(reinforced concrete)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区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确保其强震下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多道抗震防线,形成合理破坏模式的关键。该文通过与普通地震动对比,阐明了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对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规律,并基于谐振激励下的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及经验模态分解初步揭示了其内在机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受低频特性影响,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框架剪力分担率与底层倾覆力矩占比明显大于普通地震动,最大框架剪力分担率所在楼层与普通地震动相比出现下移,且当峰值加速度增至400 gal时,SRC框架中下部楼层剪力分担率超过40%,底部倾覆力矩占比超过70%,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SRC框架将难以保证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抗震安全;激励频率对于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与振型参与方式有关,低频激励(周期为0.5倍~2.0倍结构基本周期)下结构响应主要受低阶振型主导;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卓越分量是导致框架剪力分担率增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SRC框架-RC核心混合结构 协同工作 剪力分配 希尔伯特-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端铰接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减震研究
6
作者 柳博哲 汪梦甫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53,共12页
梁端铰接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双重抗侧体系由于节点焊接而带来的系列问题,但不可避免地对结构抗震性能产生影响,因此,亟需针对此类结构的消能减震研究。本文以30层梁端铰接的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为研... 梁端铰接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双重抗侧体系由于节点焊接而带来的系列问题,但不可避免地对结构抗震性能产生影响,因此,亟需针对此类结构的消能减震研究。本文以30层梁端铰接的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不同构造形式的消能黏滞阻尼伸臂形成减震层,利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优选出最佳构造形式,并据此对比设置一道及两道减震层时,结构在罕遇地震下减震性能及黏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速度指数变化对设置一道减震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竖向斜撑型减震层对结构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基底剪力的控制效果及自身的耗能效果最佳,而两道减震层结构的综合性能要略优于一道减震层结构,但一道减震层结构对减震层位置变化更敏感,且当减震层位于结构1/3 H层高时减震效果最佳;阻尼系数与速度指数过大或过小均会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而速度指数能有效降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但应注意所带来的位移突变和基底剪力增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结构 梁端铰接 减震层布置 阻尼系数 速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区近断层RC框架-核心筒高层结构隔震设计关键参数取值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爱群 刘立德 +2 位作者 曾德民 杨参天 解琳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4-302,共9页
以2栋设防烈度为8.5度、近断层且具有不同高度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工程案例为原型,考虑不同隔震设计方案(核心筒下沉隔震方案和整体±0隔震方案)的影响.基于精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屈重比对该类结构减震系数和隔震层位移... 以2栋设防烈度为8.5度、近断层且具有不同高度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工程案例为原型,考虑不同隔震设计方案(核心筒下沉隔震方案和整体±0隔震方案)的影响.基于精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屈重比对该类结构减震系数和隔震层位移的影响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对近场影响系数的取值开展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减震系数和隔震沟尺寸要求分别决定了RC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结构屈重比的上限值和下限值,适用于该类结构的合理屈重比的取值范围为2%~3%;近场和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布特征一致,但近场下的结构响应明显强于远场下的结构响应;当断层距小于5 km时,近场影响系数可适当放宽至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隔震结构 屈重比 近场影响系数 框架核心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分布双段摇摆芯筒-核心筒体系调谐减震机理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浩祥 陈易飞 +1 位作者 程时涛 兰炳稷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3-1605,共13页
为了减小传统框架-核心筒(FCT)结构体系筒体围合面积,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经济性,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DCT)高层结构体系;将分布芯筒与摇摆体系相结合形成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DRCT)结构体系,旨在控制结构的变形模式。为了降... 为了减小传统框架-核心筒(FCT)结构体系筒体围合面积,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经济性,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DCT)高层结构体系;将分布芯筒与摇摆体系相结合形成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DRCT)结构体系,旨在控制结构的变形模式。为了降低高阶振型对高层结构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出具有调谐减震性能的框架-分布双段摇摆芯筒-核心筒(FDBRCT)结构体系。建立各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和方程,并进行平稳随机振动分析,初步证明FDBRCT结构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结构的动力响应。对比FCT,FDCT,FDRCT以及FDBRCT结构的时程分析结果,FDCT结构由于刚度被削弱导致抗震能力下降,FDRCT改善了结构变形的不均匀程度,上部楼层加速度有所减小但顶层位移会增大。相较于FDRCT结构,FDBRCT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最大值明显减小,变形更加均匀,适当降低了顶层位移响应以及内力需求,具备调谐能力的分布双段摇摆芯筒使FDBRCT结构在提高经济性的同时兼具更为优越的抗震、减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结构 分布摇摆芯 分布双段摇摆芯 高阶振型 调谐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模型拟静力试验对抗震设计的启示 被引量:40
9
作者 徐培福 薛彦涛 +1 位作者 肖从真 王翠坤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8,共8页
介绍一个30层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拟静力试验的理论分析结果,并研讨这种结构体系抗震设计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包括:结构因柱和剪力墙拉断造成的整体倾覆破坏模式、框架及核心筒的双重抗震作用及所承受的剪力、倾覆力矩、... 介绍一个30层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拟静力试验的理论分析结果,并研讨这种结构体系抗震设计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包括:结构因柱和剪力墙拉断造成的整体倾覆破坏模式、框架及核心筒的双重抗震作用及所承受的剪力、倾覆力矩、轴力的调整分配、结构的变形控制、抗震能力设计法遇到的结构设计不尽合理的问题。阐述了高宽比较大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按中震弹性或中震不屈服的性能水准设计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框架-核心结构 带转换层结构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核心筒结构超高层建筑物雷击瞬态磁场分布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泽伟 周歧斌 +2 位作者 陈华晖 赵洋 范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1-67,共7页
为研究地闪特征条件下超高层建筑物雷击效应,按真实建筑物尺寸等比例构建典型框架-核心筒式建筑物模型,将实际探测雷电流特征注入大概率雷击附着点位置并开展电流传输和空间磁场分布仿真分析。研究总结了建筑物金属框架不同位置的雷击... 为研究地闪特征条件下超高层建筑物雷击效应,按真实建筑物尺寸等比例构建典型框架-核心筒式建筑物模型,将实际探测雷电流特征注入大概率雷击附着点位置并开展电流传输和空间磁场分布仿真分析。研究总结了建筑物金属框架不同位置的雷击附着点特征、电流传输时域变化特征、不同空间位置的磁场定性及定量变化特征。仿真结果表明:模拟雷电流波形特征决定磁场强度在10~50μs逐渐达到峰值,随后至200μs逐渐减弱;从电流变化趋势发现竖直结构柱散流效果较水平位置更为明显;定性分析女儿墙及高层水平框架相比稍低层框架雷电流强度及磁场变化较为剧烈;定量分析相同高度空间磁场靠近外部框架位置相比内部场强更强,中间楼层核心筒内磁场强度符合计算机房布设要求。仿真结果为直击雷防护设计以及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 框架-核心结构 仿真 金属框架 雷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核心筒组合结构体系在选型中的刚度规律 被引量:9
11
作者 聂建国 田淑明 矫金广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0-17,共8页
根据外围框架柱与核心筒间框架连梁的不同连接方式可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结构,对这4种不同类型的结构抗侧刚度进行了解析和归纳,对其基本周期、框架剪力、核心筒基底弯矩分别进行了对比,给出了各力学特性指标的相对关系计算公式,通过实际... 根据外围框架柱与核心筒间框架连梁的不同连接方式可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结构,对这4种不同类型的结构抗侧刚度进行了解析和归纳,对其基本周期、框架剪力、核心筒基底弯矩分别进行了对比,给出了各力学特性指标的相对关系计算公式,通过实际工程的反应谱分析进行了验证。将这4种结构类型与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类型进行类比,提出了5种类型的框架-核心筒组合结构体系的统一刚度特性参数,并给出了合理的取值范围。在上述分析基础上,通过实际工程算例重点讨论了组合楼盖的组合作用和加强方式对结构体系刚度的影响。所得的刚度规律可用于高层结构初步设计阶段的结构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结构 结构选型 刚度规律 统一刚度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件性能的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季静 罗煜 韩小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7-163,共7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是目前我国超高层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体系。以18个满足我国现行规范的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例,利用Perform-3D软件对模型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并采用基于构件性能的结构抗震... 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是目前我国超高层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体系。以18个满足我国现行规范的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例,利用Perform-3D软件对模型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并采用基于构件性能的结构抗震评估方法判断结构安全性。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设防烈度的地震,7度设防的结构安全度最高,7.5度与8度设防次之。将该评估结果与基于层间位移角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基于层间位移角的评估方法尚存在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结构 构件性能 层间位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尧国皇 王卫华 郭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37-142,151,共7页
基于合理的材料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模型,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超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精细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性能,包括了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塑性损伤演化。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 基于合理的材料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模型,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超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精细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性能,包括了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塑性损伤演化。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获得了核心筒和楼板的损伤演化过程、顶点位移时程曲线、基底剪力时程曲线、楼层位移角包络曲线以及地震作用下整体结构的能量反应规律。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最大损失出现在这类结构体系中核心筒底部,为保证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更好的工作性能,建议在核心筒底部加强区域增设型钢和提高剪力墙配筋率等措施。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可较为清晰的揭示这类结构体系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工作特性,有关方法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 框架-核心结构 弹塑性分析 时程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火灾作用下典型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连续倒塌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英明鉴 李易 +1 位作者 陆新征 叶列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6,共9页
911事件以来,意外荷载作用下超高层结构的连续倒塌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该文采用考虑高温作用的高性能有限单元、高温破坏准则及生死单元技术,对极端火灾作用下典型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连续倒塌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结构系... 911事件以来,意外荷载作用下超高层结构的连续倒塌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该文采用考虑高温作用的高性能有限单元、高温破坏准则及生死单元技术,对极端火灾作用下典型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连续倒塌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结构系统中的多层结构共同承受火灾作用时,由于火灾热膨胀变形的影响,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产生类似桁架拱的整体受力机制,使得结构体系内不仅在水平方向发生内力重分布,而且在竖向也发生内力重分布。楼盖系统的热膨胀和破坏失效对外围柱的破坏具有重要影响,最终造成外围柱由于较大的二阶效应而发生受弯破坏,触发了整体结构系统的连续倒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核心结构 极端火灾 连续倒塌 数值模拟 受力机理 倒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周颖 于健 +1 位作者 吕西林 卢文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5,共8页
为了研究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本文设计了一个典型的比例为1/15的20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缩尺模型,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本文重点介绍试验中模型结构... 为了研究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本文设计了一个典型的比例为1/15的20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缩尺模型,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本文重点介绍试验中模型结构在各级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和位移反应,描述了模型结构的破坏位置及过程,并根据相似理论得到了原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试验研究表明:原型结构基本能够满足我国现行规范"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标准;核心筒发挥了主要抗侧力作用;结构在大震作用下有较好的延性;钢框架与核心筒的连接节点在结构设计时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混凝土核心结构 高层混合结构 振动台模型试验 抗震性能 动力特性 加速度和位移反应 破坏机理 相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钢框架-核心筒结构弹性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尧国皇 王卫华 陈宜言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9-535,共7页
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超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充分比较了时程分析获得的计算结果,包括顶点位移时程曲线、基底剪力时程曲线、楼层... 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超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充分比较了时程分析获得的计算结果,包括顶点位移时程曲线、基底剪力时程曲线、楼层位移角包络曲线以及地震作用下整体结构的能量反应规律.结果表明:弹塑性分析模型在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之后,结构刚度降低,与弹性分析结果相比,结构的地震反应程度更小且存在滞后现象.有关论述和方法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 框架-核心结构 混合结构 弹塑性分析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偏心支撑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舒兴平 刘小山 +1 位作者 卢倍嵘 梁霄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1,共5页
在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外钢框架部分加设多列式并连偏心支撑、多列帽腰连偏心支撑,采用结构分析与设计的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未设支撑、设置偏心支撑、改变偏心支撑的位置和数量的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地震反应特... 在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外钢框架部分加设多列式并连偏心支撑、多列帽腰连偏心支撑,采用结构分析与设计的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未设支撑、设置偏心支撑、改变偏心支撑的位置和数量的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该结构的自振周期、结构侧移、层间位移角、倾覆力矩比、各层总剪力、各层总弯矩、钢框架承担的剪力及剪力调整系数等指标进行了研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抗震设计的偏心支撑分布方式和帽腰支撑设置的原则,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混凝土核心结构 偏心支撑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组合钢板墙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麟 邹勇强 周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92-396,共5页
组合钢板墙是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抗侧力构件。对钢框架-组合钢板墙核心筒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破坏顺序和破坏模式,并与基本自振周期相近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 组合钢板墙是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抗侧力构件。对钢框架-组合钢板墙核心筒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破坏顺序和破坏模式,并与基本自振周期相近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以考查组合钢板墙对钢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钢框架-组合钢板墙筒体结构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相差不大;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很快发生塑性损伤,随即刚度严重退化,而组合钢板剪力墙中的钢板先屈服,可以减缓核心筒的刚度退化,提高核心筒的延性,从而改善钢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结构 组合钢板墙 抗震性能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底盘框架—核心筒结构筏板基础荷载传递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石金龙 滕延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89-92,共4页
通过两台1∶6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对单体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和带1跨2层裙房的大底盘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荷载传递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底盘模型地基反力曲线呈"盆形"分布,单体模型地基反力则呈&q... 通过两台1∶6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对单体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和带1跨2层裙房的大底盘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荷载传递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底盘模型地基反力曲线呈"盆形"分布,单体模型地基反力则呈"鞍形"分布。相同上部荷载作用条件下,大底盘模型主楼中部地基反力值与单体模型中部地基反力值基本相等。地基反力由中部核心筒逐渐向主楼和裙楼的边柱、角柱传递,横轴方向柱下地基反力增速最快。正常工作状态下,大底盘模型裙房下地基反力平均值约为核心筒下地基反力平均值的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底盘高层框架-核心结构 筏板基础 荷载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框支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舒兴平 毛健宇 +1 位作者 黄伟 卢倍嵘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2,共6页
对带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型钢混凝土框支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研究了转换层设置高度及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比变化时,其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反应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此类结构的转换层设置高度可适当提高,适... 对带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型钢混凝土框支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研究了转换层设置高度及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比变化时,其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反应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此类结构的转换层设置高度可适当提高,适合高位转换;抗震设计时,对转换层附近外框架应予以加强,对于高位转换,应重点加强转换层上一层外框架;设计转换层上1~2层的外框架时,相对其它框架柱,应强化框支柱;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宜控制在0.86~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框支框架-混凝土核心结构 转换层 等效侧向刚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