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理论基础、框架建设及实践运用 被引量:5
1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董龙训 +4 位作者 刘洪来 徐迎军 于明星 孙毅 顾忠锐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54,共8页
防范和化解风险对于维护金融稳定意义重大。本文借助网格化管理的思路,在微观层面上探索抓早抓小、实现监测全覆盖的有效路径,建立了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框架,将各部门金融监管权“行使”中的协同和信息技术、网格力量等“手段”的合力... 防范和化解风险对于维护金融稳定意义重大。本文借助网格化管理的思路,在微观层面上探索抓早抓小、实现监测全覆盖的有效路径,建立了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框架,将各部门金融监管权“行使”中的协同和信息技术、网格力量等“手段”的合力融入其中。本文论述了该框架的理论基础,借助系统分析法,阐释了将“网格化”思路引入金融风险监测的必要性,从理论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开展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山东省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框架建设情况和其辖内两种网格化管理试点模式,进而指出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可操作性强的风险监测方式,且具有推广借鉴意义。最后,对下一步构建“平台+网格”矩阵式管理体系提出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风险 网格化管理 矩阵式管理 框架建设 风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走廊的内涵探析与建设管理框架构建
2
作者 许璨 宇德明 +1 位作者 张飞涟 杨武西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31-3841,共11页
高铁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高铁沿线地区资源的配置和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赋予了高铁项目建设管理更广泛的价值和意义,对项目规划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解决当前人们对高铁走廊的认知局限问题以及推动高铁走廊的形成与成熟,... 高铁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高铁沿线地区资源的配置和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赋予了高铁项目建设管理更广泛的价值和意义,对项目规划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解决当前人们对高铁走廊的认知局限问题以及推动高铁走廊的形成与成熟,实现高铁对沿线地区产生最优影响的共同愿景,通过文献研究和知识图谱先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通过精读文献和政府政策文件,从学术和实践溯源2个方面深度探析高铁走廊的内涵,并进一步明晰高铁走廊的界限与多元主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工程管理学思维,构建高铁走廊建设管理理论框架,推动高铁走廊的形成、成熟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外有关高铁走廊的研究比较分散,研究不够丰富和系统化,绝大部分研究都停留在微观和中观层面。2)高铁走廊的内涵包括:以高铁为中心的综合交通干线;以高铁站为依托的城镇化建设以及大中型城市建设;以促进要素优化配置为基础的产业合作;以资源共享为目标,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带状区域经济系统。3)建设管理理念、目标管理、组织体系、实施模式及支撑保障体系是高铁走廊建设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分内容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能够有效指导高铁走廊的发展。研究成果能够弥补高铁走廊相关理论研究的空白,有助于提高高铁项目管理者的认知水平,为实现高铁沿线地区均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走廊 内涵探析 知识图谱 项目管理 建设管理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框架分析——基于CNKI期刊49篇文献的系统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毅 原红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5,共10页
如何建设和发展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院校研究者和实践者面对的重要课题。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分析职业院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实践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通过质性元分析方法提炼了依托理论、发展逻辑、行动策略和彰显创新四个核心类属,构建... 如何建设和发展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院校研究者和实践者面对的重要课题。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分析职业院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实践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通过质性元分析方法提炼了依托理论、发展逻辑、行动策略和彰显创新四个核心类属,构建了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发展树”框架,该框架具有系统综合性、协调一致性和灵活创新性的特征。提出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以基础理论与“自选”理论为指导;把握与组织发展逻辑、政策牵引逻辑、协同促进逻辑相适应的主线;兼顾团队组建、统一思想、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个体能力发展协同平台建设六大行动策略;从个体创新、组织创新两方面彰显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学创新团队 建设框架 质性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家记忆工程的专题档案数据库建设框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吕文婷 张军君 +2 位作者 丁郡康 程婧怡 毛松梅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73,共3页
“实施新时代新成就国家记忆工程”是“十四五”期间档案事业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面向国家记忆工程建设专题档案数据库,全面记录和保存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新成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理论层面出发,对记忆工程专题档案数据库进行概述... “实施新时代新成就国家记忆工程”是“十四五”期间档案事业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面向国家记忆工程建设专题档案数据库,全面记录和保存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新成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理论层面出发,对记忆工程专题档案数据库进行概述,明确了记忆工程专题档案数据库的含义与特征,阐述其在存史资政、建构记忆、传承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内涵,将其划分为国家发展记忆、国家红色记忆、国家文化记忆三大类库,并搭建了包含治理体系、数据体系、利用体系、保障体系等四大要素的记忆工程专题档案数据库建设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记忆工程 专题档案数据库 建设框架 档案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探索
5
作者 夏雨 段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5-931,共7页
在科技革命与城市发展范式探索交汇背景下,结合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实践,分析了“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设计理念。基于城市新基建、设施空间保障、数字空间底座、智能应用场景4个方面建设要求,以及映射、自学... 在科技革命与城市发展范式探索交汇背景下,结合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实践,分析了“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设计理念。基于城市新基建、设施空间保障、数字空间底座、智能应用场景4个方面建设要求,以及映射、自学习、智慧化的阶段演化特征及各阶段发展重点,总结虚实交互发展路径下数字孪生城市构建的内在逻辑,并结合虚实2个空间维度提出“技术-需求”二维模型。从智能基础设施、数据体系、核心平台3个内驱力层面和技术发展、政策保障、生态培育3个外驱力层面,介绍雄安新区如何打造适宜数字孪生城市发展的整体环境。最后展望能在关键技术提升与自主可控、数据共享与安全、跨领域协同治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数字孪生城市 建设理念 建设框架 发展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构思 被引量:2
6
作者 龚幼龙 庞连智 施永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937-938,共2页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网络框架建设 城市卫生服务体制改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的建设框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朝才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8期11-17,共7页
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农村财政收入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方方面面。特别是现阶段农村公共财政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将受现行政治、经济体制,国家财政实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 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农村财政收入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方方面面。特别是现阶段农村公共财政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将受现行政治、经济体制,国家财政实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探索新时期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建设的原则、目标和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财政 框架建设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框架 被引量:134
8
作者 祝智庭 管珏琪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共7页
"三通两平台"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二五"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推进"三通工程","人人通"是核心也是难点。"人人通"定位为基于实名制的网络教与学环境的个性化学习应用,推动"... "三通两平台"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二五"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推进"三通工程","人人通"是核心也是难点。"人人通"定位为基于实名制的网络教与学环境的个性化学习应用,推动"人人通",旨在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通"强调建设的同时更强调应用的开展,基于对"人人通"建设内涵分析,从空间结构、接入环境、支持服务、用户能力四个维度建构"人人通"建设一般框架;聚焦空间结构维度,从学习者视角明确"人人通"建设重点:以PLS为要件实践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个性化学习;并构建PLS功能模式、阐明PLS对学习者学习的促进作用。最后建议通过技术规范研制保障"人人通"合理、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两平台 人人通 建设框架 个人学习空间 功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社区建设框架与形式 被引量:42
9
作者 叶昌东 周春山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0-33,共4页
低碳社区概念提出以来,世界各国纷纷积极响应;社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文章在对低碳社区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低碳社区建设的四种形式:基于地域空间的社区、基于职业空间的社区、基于生活空... 低碳社区概念提出以来,世界各国纷纷积极响应;社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文章在对低碳社区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低碳社区建设的四种形式:基于地域空间的社区、基于职业空间的社区、基于生活空间的社区和基于虚拟空间的社区。低碳社区体系建构包括技能性、组织性、制度性和文化性四个方面的内容,而建设途径包括社区成员自身的学习过程、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以及社区的集体行动过程三种。最后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提出建设低碳社区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社区 建设框架 社区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下一步建设框架 被引量:8
10
作者 方毅 张春元 陈玉教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4-37,共4页
分析了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现状,认为现有系统功能不够完备,"烟囱"林立,系统和应用的安全性不够强,决策支持功能基本缺失。提出了信息系统下一步的建设框架和重点;介绍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 分析了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现状,认为现有系统功能不够完备,"烟囱"林立,系统和应用的安全性不够强,决策支持功能基本缺失。提出了信息系统下一步的建设框架和重点;介绍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下一步建设计划和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管理信息 系统 建设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模拟器建设框架设计及发展布局 被引量:8
11
作者 左其亭 秦西 马军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23,共6页
为解决黄河流域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脆弱等重点和难点问题,研发黄河模拟器成为新时期黄河流域保护治理的重要工作。参考有关文献对长江模拟器的表述,结合黄河流域自身特点,提出并解读黄河模拟器的概念,谋划黄河... 为解决黄河流域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脆弱等重点和难点问题,研发黄河模拟器成为新时期黄河流域保护治理的重要工作。参考有关文献对长江模拟器的表述,结合黄河流域自身特点,提出并解读黄河模拟器的概念,谋划黄河模拟器建设的顶层设计;从感知体系、模拟体系、服务体系三方面出发,对黄河模拟器建设框架进行总体设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黄河模拟器1.0~4.0的发展布局,展望未来50~100 a的建设蓝图。建设黄河模拟器可为黄河流域灾害防控、资源供给、公共管理、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提供模拟和决策支撑,推进黄河流域系统化保护治理,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模拟器 流域模拟器 建设框架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本到行动: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本土化建设框架考量 被引量:19
12
作者 方绪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2-37,共6页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从文本到行动"的实质是一个"元话语"下移"本土化"渐进的发展过程。我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发展经历了教学标准上位概念的社会性规定、教学标准本体概念的教育性规定、教学标准&qu...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从文本到行动"的实质是一个"元话语"下移"本土化"渐进的发展过程。我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发展经历了教学标准上位概念的社会性规定、教学标准本体概念的教育性规定、教学标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本土化三个阶段。同时,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本土化建设可以定位转变、认识转变和行动转变为基础,搭建以教学标准"元话语"解读、教学标准"治理体系"建构、教学标准"多主体"参与、教学标准"质量监督"机制等四个向度的建设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家教学标准 本土化 建设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优质课例视频资源门户的建设框架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胡小勇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57,共4页
本文分析论述了建设优质课例视频资源是创新资源建设结构的新型生长点,总结了现有课例视频资源建设存在的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最新的技术发展和教学实践需求提出了一种区域性的优质课例视频资源门户建设框架,其中整合了课堂... 本文分析论述了建设优质课例视频资源是创新资源建设结构的新型生长点,总结了现有课例视频资源建设存在的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最新的技术发展和教学实践需求提出了一种区域性的优质课例视频资源门户建设框架,其中整合了课堂录播系统、流媒体、播客、基于知识点谱系的切片归类、基于不同用户角色的个性化资源定制等技术策略。此外,文章还论述了区域优质课例视频资源门户的相关应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课例视频 资源门户 流媒体 知识点 播客 建设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框架及实践探索 被引量:10
14
作者 左其亭 邱曦 +2 位作者 符运友 曹宏斌 纪义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35,45,共7页
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是新时期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先进理念,是实现灌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指引。在深入探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是新时期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先进理念,是实现灌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指引。在深入探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和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框架,包括六条基本原则、四大建设目标、五大体系布局和八项主要内容;并在河南省广利灌区开展了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进一步明确了灌区水利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与主要工作内容,为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现代化 建设框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水和谐论 广利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设框架及路径研究--以辽宁现代金融职业教育集团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红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93-96,共4页
开展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各层次职业教育衔接及产业聚集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重构"行—企主导型"发展框架,构建了横纵交互共享网络的概念框架。基于区域研究,形成"行—企—校团群对接链"&q... 开展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各层次职业教育衔接及产业聚集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重构"行—企主导型"发展框架,构建了横纵交互共享网络的概念框架。基于区域研究,形成"行—企—校团群对接链""专业整包对接行企协外包"和"全链条协同闭环"三种发展模式,实现行业企业、学校等多元资源共建共享、协调优化,并提出职教集团应加强顶层设计,释放文化力量,注重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技能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集团 校企合作 困境 建设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河南古树名木的保护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海蛟 《河南农业》 2009年第12X期4-6,共3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对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生态文明是否是独立的文明形态问题,学术界尽管见仁见智,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对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生态文明是否是独立的文明形态问题,学术界尽管见仁见智,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点上,人们是达成共识的。这是对人与自然双重关系的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生态文明 保护古树 下河南 人与自然 形态问题 生态文化 建设框架 双重关系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财务智能化建设框架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9
17
作者 赵丽锦 胡晓明 张学东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7-111,共5页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数字化为表征的新时代,围绕数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企业经营管理变革,逐渐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重点研究课题,而财务作为企业数字化变革的重要环节,实现智能化财务体系建设尤...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数字化为表征的新时代,围绕数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企业经营管理变革,逐渐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重点研究课题,而财务作为企业数字化变革的重要环节,实现智能化财务体系建设尤为关键。文章在分析数字经济对企业财务影响基础上,并结合LH集团的实例,研究了企业财务智能化建设框架与实现路径,从理论和应用层面探讨了财务智能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全景式视角探讨了数字经济背景下财务智能化建设的价值赋能作用。有助于企业新时代背景下的智能财务建设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财务智能化 建设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建设框架与实施保障 被引量:8
18
作者 <教育与职业>课题组 刘晓 申屠丽群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1,共4页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完善顶层设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主要面临院校定位不清、学生的评价与教师的结构比较单一、院校服务地方...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完善顶层设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主要面临院校定位不清、学生的评价与教师的结构比较单一、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跟不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等问题。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人才培养定位、学生评价、师资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构建转型的大致框架,以政府的良性指导、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高职与应用本科的有效衔接作为实施保障,从而切实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建设框架 实施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场域下智慧校园建设框架及路径 被引量:77
19
作者 赵磊磊 代蕊华 赵可云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0-106,133,共8页
人工智能发展为学校的形态变革带来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校园建设应成为我国智能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现实议题。文章对智慧校园的发展历程做出了解读,发现智慧校园建设存在个性化教学活力不足、教育决策及服务成效较低、校园生活... 人工智能发展为学校的形态变革带来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校园建设应成为我国智能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现实议题。文章对智慧校园的发展历程做出了解读,发现智慧校园建设存在个性化教学活力不足、教育决策及服务成效较低、校园生活服务人本化程度不高等现实困境。在发展历程及困境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人工智能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优势。在明确人工智能场域下智慧校园的主体关系和主体需求的基础上,以"用户服务为先,数据为关键,设施为基础,规范为墙"为准则,设计了由基础设施层、数据平台层、应用服务层、技术规范层四个层面组成的人工智能时代智慧校园的建设框架,提出人工智能场域下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路径:创设泛在互联型的智能教育环境;搭建师生本位的智能教育资源及决策服务平台;统筹构建智能教育大数据的治理体系;优化智能技术监管机制及伦理规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慧校园 建设困境 建设框架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韧性资本市场的建设框架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宇辰 莫冬燕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当前的资本市场运行中存在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和外部冲击,降低了其抵御风险和灾后自我修复的能力,亟需建设韧性资本市场。韧性资本市场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全面风险管控,建立跨时空的风险分摊机制,为整个经济体系创造出一种动态流量化... 当前的资本市场运行中存在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和外部冲击,降低了其抵御风险和灾后自我修复的能力,亟需建设韧性资本市场。韧性资本市场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全面风险管控,建立跨时空的风险分摊机制,为整个经济体系创造出一种动态流量化的风险传递方式。本文从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应对经济冲击的安排、满足融资发展需要、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诉求四个层面全面分析了韧性资本市场建设的多维度需求,基于建设主体、建设客体、建设目标、建设层级及建设保障等维度系统性搭建了韧性资本市场的框架结构,并在此框架的引导下,结合实际深度发掘了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流动性低下、定价泡沫化、风险管控不全面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困境与挑战,并最终从提升资本市场流动效率性、合理化解资产定价泡沫化、完善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等层面提出韧性资本市场建设的可操作性路径安排,对于未来资本市场的高质量运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资本市场 建设框架 风险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