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框架剪力墙结构模态静力非线性抗震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卢文生 吕西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6,共9页
本文在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基础上推导建立了模态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对一栋 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静力非线性分析,提出了目标位移求解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弹塑性时程分析迭代法,计算结果与相应时程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两者吻... 本文在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基础上推导建立了模态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对一栋 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静力非线性分析,提出了目标位移求解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弹塑性时程分析迭代法,计算结果与相应时程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另外,对同一结构,计算分析了在不同水平荷载模式下的静力非线性分析结果,比较不同荷载模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为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纤维墙元模型 模态静力非线性分析 目标位移 水平荷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刚性连接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修礼 梁书亭 +2 位作者 王群依 蒋永生 李玉莹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3-97,共5页
将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连续弹性无限自由度结构,建立自由振动方程,分析了半刚性连接对结构自振周期和频率的影响,推导出半刚性连接框剪结构自振周期系数的计算公式。使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结构的模态分析,有限元分析结... 将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连续弹性无限自由度结构,建立自由振动方程,分析了半刚性连接对结构自振周期和频率的影响,推导出半刚性连接框剪结构自振周期系数的计算公式。使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结构的模态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公式计算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半刚性连接使得结构自振周期增大,半刚性连接对高阶振型自振周期的影响很小。提出了地震区钢管混凝土框剪结构体系的设计建议,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特性 半刚性连接 框架剪力墙结构 有限元分析 钢管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钢桁架连梁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强 邓志恒 庞振忠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3-178,共6页
钢桁架连梁作为一种新型的连梁形式,具有优良的延性与耗能性能,而采用钢桁架连梁的建筑结构,其整体抗震性能尚需进一步研究。通过对一幢12层带钢桁架连梁的框架剪力墙结构1∶15比例模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了该结构的动力特性与... 钢桁架连梁作为一种新型的连梁形式,具有优良的延性与耗能性能,而采用钢桁架连梁的建筑结构,其整体抗震性能尚需进一步研究。通过对一幢12层带钢桁架连梁的框架剪力墙结构1∶15比例模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了该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结果表明,钢桁架连梁具有足够的刚度,能够有效连接剪力墙,使得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能够满足延性设计要求。因此,带钢桁架连梁的框架剪力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连梁 框架剪力墙结构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减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薛涛 邢国雷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5-138,共4页
为了研究剪切型铅阻尼器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耗能减震效果,以高烈度地区某设置剪切型铅阻尼器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为工程背景,首先通过Sap2000分析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在此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了消能减震设计。其次采用非线性分析软件ABAQUS对... 为了研究剪切型铅阻尼器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耗能减震效果,以高烈度地区某设置剪切型铅阻尼器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为工程背景,首先通过Sap2000分析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在此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了消能减震设计。其次采用非线性分析软件ABAQUS对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对比了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弹塑性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设置剪切型铅阻尼器的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为剪切型铅阻尼器在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了成功的工程案例,其设计思路可以为高层结构的减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型铅阻尼器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减震控制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柱-墙连接方式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唯坚 佟佳鑫 +1 位作者 袁慎明 郭叶南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8-417,共10页
目的研究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柱与墙之间的连接方法及受力性能,为该类结构施工与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提出U型筋连接、直型筋连接、连环扣连接和直U型筋连接4种装配式柱-墙连接构造方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同一轴压... 目的研究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柱与墙之间的连接方法及受力性能,为该类结构施工与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提出U型筋连接、直型筋连接、连环扣连接和直U型筋连接4种装配式柱-墙连接构造方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同一轴压比下不同连接方式的柱-墙连接组合件的受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浇试件进行比较.对于装配试件,考虑设置不同摩擦系数的接触属性以及设置键槽对受力特征和承载力的影响.结果在同一轴压比与相同接触属性设置下,4种装配式柱-墙连接方式的承载能力较现浇方式略有降低、变形性能较现浇方式略有提高,破坏形态与现浇方式基本一致.对于装配试件,设置不同摩擦系数的接触属性对承载力有一定影响,设置键槽会改善试件的受力性能.结论模拟结果验证了4种装配式柱-墙连接方式的可行性,为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数值模拟 框架剪力墙结构 柱-墙连接 键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耗能机制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罗维刚 刘纪斌 +1 位作者 宋江朋 祁盼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1-157,188,共8页
当前摇摆墙体系研究广泛,但由于放松了墙底约束,抗侧刚度减小,使得结构整体变形过大。在框架剪力墙双重结构体系中,利用剪力墙和框架在地震作用下不同的变形模式,在两者之间连接屈曲约束支撑(BRB)可有效降低框架结构的水平加速度响应;... 当前摇摆墙体系研究广泛,但由于放松了墙底约束,抗侧刚度减小,使得结构整体变形过大。在框架剪力墙双重结构体系中,利用剪力墙和框架在地震作用下不同的变形模式,在两者之间连接屈曲约束支撑(BRB)可有效降低框架结构的水平加速度响应;进一步在剪力墙底设置参数可控的金属阻尼器(MD),防止剪力墙底部破坏的同时,整体结构在BRB与MD共同作用下,整体结构地震响应也得到有效改善。以某六层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为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并结合UMAT二次开发接口的PQ-Fiber用户子程序,建立了框架剪力墙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变化BRB和MD初始刚度和屈服强度,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在BRB和墙底MD的双重耗能作用下,当BRB和MD屈服强度取值一个合适的属性范围,双重耗能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响应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耗能 框架剪力墙结构 摇摆墙 屈曲约束支撑(BRB) 金属阻尼器(MD)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超限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徐秀凤 孔子昂 +1 位作者 任传尧 周强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8,共7页
采用Midas Building软件对一超限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性能化设计,考察了结构在小震、中震、大震下的抗震性能,从模型正确性验证、地震动的合理选择、地震动结果分析、构件损伤过程分析,以及楼板应力分析等方面,对设计过程以及采取的加强... 采用Midas Building软件对一超限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性能化设计,考察了结构在小震、中震、大震下的抗震性能,从模型正确性验证、地震动的合理选择、地震动结果分析、构件损伤过程分析,以及楼板应力分析等方面,对设计过程以及采取的加强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分析结果可知,作为结构的第一道防线,底部加强区的剪力墙结构损伤最为严重,框架柱作为第二道防线损伤则相对较轻,使得结构留有安全储备;大悬挑部位的支撑在竖向地震作用下仍未屈服;在地震作用下,框架梁总是先于框架柱发生开裂和屈服;框架梁首层屈服比例最高,顶层最低,框架柱则在6层和7层的屈服比例最高;楼板薄弱连接处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应采取措施加强楼板、梁及竖向构件的尺寸及配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化设计 超限框架剪力墙结构 楼板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板裂缝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国斌 韩素容 赵晓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年第2期63-65,共3页
本文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板产生的裂缝,考虑相关荷载作用,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得出裂缝成因,并为今后防止和减少类似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从设计方面的结构构件布局、配筋形式等方面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裂缝 温度荷载 结构布局 配筋形式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雪 《南方农机》 2019年第4期197-197,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成就,城市现代化建设日趋完善,人民对生活水平要求日益提高,建筑行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城市对大型高层建筑的需求日益迫切,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大型高层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为高层建筑提供有效保护,在提...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成就,城市现代化建设日趋完善,人民对生活水平要求日益提高,建筑行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城市对大型高层建筑的需求日益迫切,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大型高层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为高层建筑提供有效保护,在提升建筑物安全性、稳定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房屋施工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切口形式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爆破拆除倒塌过程分析
10
作者 张翼翔 赵国臣 +2 位作者 林世镔 王誉瑾 刘昌邦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9,共9页
基于武汉某实际7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爆破拆除工程,开展了不同切口形式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爆破拆除倒塌过程研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支撑立柱的钢筋和混凝土采用分离式建模,对上部塌落体采用整体式建模,... 基于武汉某实际7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爆破拆除工程,开展了不同切口形式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爆破拆除倒塌过程研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支撑立柱的钢筋和混凝土采用分离式建模,对上部塌落体采用整体式建模,以精确模拟支撑立柱的力学行为并提高计算效率。此外,基于已建模型构建三角形切口形式的数值模型,与实际工程中的梯形切口形式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两种不同切口形式下,目标结构支撑柱的受力形式、后坐距离以及塌落体运动特征,讨论了不同切口形式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倒塌过程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倒塌过程在倒塌时间、塌落体运动特征和倒塌历程等方面高度吻合,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相对于梯形切口形式,三角形切口形式重心低,起爆后迅速以切口的一个顶点为轴心开始倾斜,后排支撑柱短时间承受大偏心压力,从而迅速失效,塌落体触地时间更短,触地速度更大,塌落体解体更为充分;两种切口形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后坐,因三角形切口形式产生的水平向动能较大,导致其产生的后坐距离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爆破拆除 倒塌过程 数值模拟 切口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口高度与延期时差综合影响下框架-剪力墙结构爆破拆除效果研究
11
作者 高文乐 孙鸿 +4 位作者 寇玉明 闫桐庆 王燕萍 刘卫东 徐明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8,211,共10页
为了控制框架-剪力墙结构在爆破拆除后的爆堆高度和后坐距离,以青岛某框架-剪力墙结构居民楼爆破拆除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倒塌角度和跨间延期时差正交组合的不同爆破方案进行模拟分析。首先,建立了原方案有限元模型... 为了控制框架-剪力墙结构在爆破拆除后的爆堆高度和后坐距离,以青岛某框架-剪力墙结构居民楼爆破拆除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倒塌角度和跨间延期时差正交组合的不同爆破方案进行模拟分析。首先,建立了原方案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实际与模拟结果,验证了模型合理性;其次,仅改变模型的跨间延期时差与切口高度,讨论了结构后坐距离、爆堆高度分别随着二者变化而变化的趋势;然后,基于多方案数值模拟结果,分别提出了后坐距离、爆堆高度二者与切口高度和跨间延期时差相互关系的半定量公式,从而分别确定了结构后坐距离、爆堆高度最小情况下的跨间延期时差和切口高度;最后,分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拆除爆破时合理的跨间延期时差以及爆破切口高度的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切口高度下,各模型后坐距离大都随爆破区段跨间延期时差的延长先减小后增大,在相同跨间延期时差下,爆破切口高度越大,后坐距离就越大,同时,爆堆高度大致都随延期时差的延长而降低。对于此类框架-剪力墙结构,合适的跨间延期时差在270~420 ms之间。大爆破切口可以降低爆堆高度,而小爆破切口又能够有效控制后坐,对确定框架-剪力墙结构爆破拆除的切口高度和跨间延期时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工程 拆除爆破 框架剪力墙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键连接框架梁和剪力墙的受剪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明 刘栩邑 +2 位作者 吴潜 吴欣禹 吴永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
目的 研究钢管混凝土键连接框架梁和剪力墙的受剪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设计依据。方法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比钢管混凝土键连接与现浇连接梁墙的结构受剪性能,分析前者受剪机理及不同因素对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 钢管混凝土键连... 目的 研究钢管混凝土键连接框架梁和剪力墙的受剪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设计依据。方法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比钢管混凝土键连接与现浇连接梁墙的结构受剪性能,分析前者受剪机理及不同因素对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 钢管混凝土键连接梁墙的结构承载力和延性系数较现浇结构分别提高约10%和34%;钢材强度从Q235到Q390,初始刚度增加8.44%;截面高度从100 mm到120 mm,延性系数提高17.73%;截面厚度每增加2 mm,承载力提高约15%;截面长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承载力、初始刚度和延性系数的影响均小于15%,纵向距离对其受剪性能几乎无影响。结论 采用钢管混凝土键连接梁墙的结构总体受剪性能优于现浇结构;钢材强度和截面厚度分别是影响初始刚度和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键 框架-剪力墙结构 梁墙试件 抗剪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兵 李宏男 +1 位作者 史文学 陈鑫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为简化计算过程,提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宏观力学模型,考虑剪力墙边柱对扭转的贡献,对框-剪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方法在这一宏观模型中,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整体结构采用杆系-层模型,混凝土柱和剪力墙采用简化的宏观有... 目的为简化计算过程,提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宏观力学模型,考虑剪力墙边柱对扭转的贡献,对框-剪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方法在这一宏观模型中,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整体结构采用杆系-层模型,混凝土柱和剪力墙采用简化的宏观有限元模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和混凝土采用不同的恢复力模型进行模拟,结构的反应通过时程分析法获得,并与偏心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当结构的多数构件的破坏并不十分严重时,整个结构表现出很好的弹性性质,当结构多数构件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且个别构件破坏严重时,整个结构的非线性性质表现明显.计算的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与试验值符合较好.结论证明了笔者方法是简单而有效的.且结构的偏心将使结构产生扭转,这将使结构的角柱的负担加重,因此,在结构的非线性分析中应充分考虑偏心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扭转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RC框架-剪力墙结构 非线性时程分析 宏观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彦辉 谭平 +2 位作者 周福霖 杜永峰 闫维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38,共7页
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与剪力墙相互作用下的地震响应求解问题,建立了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框架结构部分对剪力墙结构部分的影响通过边界条件的引入,推导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频率方程及振型正交条件,进一步对无限自... 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与剪力墙相互作用下的地震响应求解问题,建立了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框架结构部分对剪力墙结构部分的影响通过边界条件的引入,推导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频率方程及振型正交条件,进一步对无限自由度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振动方程进行解耦,推导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广义质量及广义荷载,然后通过振型叠加的方法求解结构的地震响应。最后,对一栋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建立的动力模型及地震响应求解的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其计算精度满足要求,可以减小计算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动力模型 地震响应 相互作用 振型叠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度和功能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优化设计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刚 程耿东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0-294,370,共6页
作为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基于功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思想引起了地震工程界的广泛重视 ,并取得了迅速发展 ,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充分考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采用基于“投资—效益”准则和强调结构“个性”的设计。... 作为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基于功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思想引起了地震工程界的广泛重视 ,并取得了迅速发展 ,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充分考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采用基于“投资—效益”准则和强调结构“个性”的设计。本文讨论了基于可靠度和功能的结构抗震优化设计思想 ,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结构的抗震优化设计模型 ;给出了结构可靠度的近似计算方法 ,最后计算了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的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度 结构优化设计 结构抗震设计 功能 框架-剪力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消能减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缪志伟 裘赵云 张志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64-169,共6页
采用新近开发的合理的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建立了某实际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原结构和布置了非线性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减震结构均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利用数值分析模型的非线性... 采用新近开发的合理的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建立了某实际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原结构和布置了非线性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减震结构均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利用数值分析模型的非线性计算能力和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后处理功能,获得了最大层间位移分布、基底剪力时程和损伤分布与发展等多项结构地震响应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原结构和减震结构的相关结果,表明采用非线性粘滞流体阻尼器这一减震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结构地震响应,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模型 弹塑性时程分析 钢筋混凝土 框架-剪力墙结构 粘滞流体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模型结构的拟动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史庆轩 王社良 +2 位作者 苏三庆 王秋维 朱军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共9页
为进一步研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以某大型火电厂7层7跨钢筋混凝土主厂房纵向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实际工程资料为背景,取几何缩尺比1∶8将原型结构转化为模型结构,分别通过不同地震水平的拟动力试验和伪静力试验对模型结构的... 为进一步研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以某大型火电厂7层7跨钢筋混凝土主厂房纵向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实际工程资料为背景,取几何缩尺比1∶8将原型结构转化为模型结构,分别通过不同地震水平的拟动力试验和伪静力试验对模型结构的开裂、屈服顺序、耗能能力、刚度退化、承载力、延性及变形性能等进行研究,分析了模型结构的破坏机理、受力特点、内力分布规律、结构的薄弱部位和动力反应。试验表明,模型结构的荷载-侧移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较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其破坏模式是剪力墙根部先屈服、随后梁端逐次出现塑性铰、最后柱根屈服;剪力墙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有较大影响,框架-剪力墙的协同工作随结构塑性变形的发展而变化。研究结果为此类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拟动力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实用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汪梦甫 周锡元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38,共7页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几个重要环节 ,即结构构件非线性分析模型、构件的恢复力模型、结构非线性抗震计算方法等进行了探讨与改进 ,以便使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计算过程更加...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几个重要环节 ,即结构构件非线性分析模型、构件的恢复力模型、结构非线性抗震计算方法等进行了探讨与改进 ,以便使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计算过程更加迅速 ,结果更加可靠 ,更适合于微机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非线性 地震反应 实用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基础刚度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 被引量:11
19
作者 傅学怡 邸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7,共9页
从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基本微分方程入手,推导基于有限基础刚度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刚度以及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和内力计算方法。重点研究剪力墙下和框架柱下基础刚度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刚度、最大层间相对水平位移及内力分... 从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基本微分方程入手,推导基于有限基础刚度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刚度以及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和内力计算方法。重点研究剪力墙下和框架柱下基础刚度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刚度、最大层间相对水平位移及内力分布的影响规律,揭示现行规范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调整的必要性。提出框架-剪力墙结构合适基础刚度的理念和确定方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分析结果和震害情况表明,剪力墙下基础刚度退化,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重分布显著,框架内力沿竖向分布有所增大,特别是底层框架柱剪力、弯矩急剧增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础刚度 侧移刚度 内力分布 剪力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谱法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韩淼 李守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8-112,共5页
地震易损性分析是评估结构地震灾害损失的关键。应用PKPM软件设计不同设防烈度的6个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应用能力谱法求得各结构在不同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回归分析给出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关系式。... 地震易损性分析是评估结构地震灾害损失的关键。应用PKPM软件设计不同设防烈度的6个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应用能力谱法求得各结构在不同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回归分析给出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关系式。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整体性能指标,进行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给出结构地震失效概率关于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不同设防烈度框架-剪力墙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震害矩阵,为评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地震灾害损失,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性分析 设防烈度 框架-剪力墙结构 震害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