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周反复荷载下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薛建阳 鲍雨泽 +1 位作者 任瑞 王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共8页
为研究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破坏特征和抗震性能,进行4榀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70%、100%的1∶2.5模型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察其破坏形态和受力特点,对框架中节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强度退化... 为研究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破坏特征和抗震性能,进行4榀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70%、100%的1∶2.5模型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察其破坏形态和受力特点,对框架中节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层间位移角、延性以及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典型破坏形态是节点核心区剪切斜压破坏;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饱满,位移延性系数介于3.95~4.88;弹塑性极限位移角约为1/19~1/26;破坏时节点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介于0.322~0.335;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和耗能能力有所降低,延性减小。但是相对于普通型钢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而言抗震性能降低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结构 再生混凝土 框架中节点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能增强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涛 王社良 刘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8-77,共10页
为提高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节点的抗震性能,利用微硅粉和混杂纤维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性能增强,对4根相同轴压比、配筋率和再生骨料取代率条件下,不同微硅粉和混杂纤维掺量的框架柱中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对比研究普通... 为提高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节点的抗震性能,利用微硅粉和混杂纤维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性能增强,对4根相同轴压比、配筋率和再生骨料取代率条件下,不同微硅粉和混杂纤维掺量的框架柱中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对比研究普通再生混凝土与性能增强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性能、耗能特性以及变形特点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性能增强再生混凝土节点破坏过程均经历了初裂、通裂、极限和破坏四个特征阶段;在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性能、节点变形及耗能特性方面,性能增强再生混凝土均优于普通再生混凝土,尤其在破坏形态和延性方面表现突出;微硅粉和混杂纤维含量的提高,性能增强效果有下降趋势;经微硅粉和混杂纤维性能增强再生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明显提高,可在有抗震设防要求地区的结构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增强再生混凝土 框架中节点 抗震性能 微硅粉 混杂纤维 低周反复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掺骨料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贾金青 张强 +1 位作者 张丽华 毛鹏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43,共9页
通过对后掺率为0%、20%的后掺骨料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进行低周往复加载,研究其在不同轴压比下的抗震性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后掺率为20%与后掺率为0%的框架节点具有类似的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提高轴压比可以减少节点核心区开裂、提高节... 通过对后掺率为0%、20%的后掺骨料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进行低周往复加载,研究其在不同轴压比下的抗震性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后掺率为20%与后掺率为0%的框架节点具有类似的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提高轴压比可以减少节点核心区开裂、提高节点的早期刚度和耗能能力,但节点的延性会随之下降;与后掺率为0%的节点相比,后掺率为20%的节点具有更高的早期刚度,在达到峰值荷载后刚度退化更为明显,延性系数及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略有降低,但仍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掺骨料混凝土 框架中节点 轴压比 延性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符栎辉 柳炳康 +1 位作者 陈丽华 周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49-1853,共5页
文章通过2榀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加载试验,对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位移延性、耗能性能、刚度退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节点受力和破坏过程可分为初裂阶段、通裂阶段、极限阶段、破坏阶段。节点... 文章通过2榀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加载试验,对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位移延性、耗能性能、刚度退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节点受力和破坏过程可分为初裂阶段、通裂阶段、极限阶段、破坏阶段。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时,表现出明显的脆性性质,施加适宜的轴压力可以延缓核心区的开裂。再生混凝土试件具有良好的延性和一定的耗能能力,依据现行规范及构造措施要求可以用在抗震设防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框架中节点 滞回曲线 耗能能力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FT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框架中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5
作者 吴涛 王立勋 刘喜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31,共8页
根据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不同轴压比的4个不同核心区配箍率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结果,主要研究了该类构件的破坏特征以及受剪性能。在试验研究基础上,结合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破坏特性,选取合适的节点受剪核心区,修正骨... 根据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不同轴压比的4个不同核心区配箍率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结果,主要研究了该类构件的破坏特征以及受剪性能。在试验研究基础上,结合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破坏特性,选取合适的节点受剪核心区,修正骨料粒径计算参数,建立了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MCFT)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框架中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同时收集13个轻骨料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试验结果,应用该模型计算了包含17组该类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并将理论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类构架的破坏特征与普通混凝土中节点破坏特征类似,均经历了初裂、通裂、极限和破坏4个典型破坏阶段,且试验结果与应用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框架中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之比的均值为0.907,方差为0.008,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该模型可以应用于该类构件的极限受剪承载力计算,同时该理论有明确的力学理论和计算过程,可以较为清楚地反映构件初裂、通裂、极限阶段的受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轻骨料混凝土 框架中节点 修正压力场理论 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健新 赵茜娅 +2 位作者 丁传林 李润斌 张标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7-716,共10页
为研究配置高强钢筋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同时改善配置高强钢筋所引起的框架节点梁筋滑移量大的问题,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纤维应用于节点的不同范围,对2个配置HRB600/HRB400钢筋的普通混凝土节点和2个配置HRB600钢筋的钢纤维混凝土节点进行低... 为研究配置高强钢筋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同时改善配置高强钢筋所引起的框架节点梁筋滑移量大的问题,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纤维应用于节点的不同范围,对2个配置HRB600/HRB400钢筋的普通混凝土节点和2个配置HRB600钢筋的钢纤维混凝土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探究钢筋强度、钢纤维范围对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框架中节点的破坏特征,研究节点耗能能力、累积损伤、位移延性、梁筋滑移量等抗震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试件均发生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提高节点的梁钢筋等级能够显著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但梁筋滑移量增加。在节点构件中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整体增强或局部增强均能够有效减少裂缝宽度和梁筋滑移,改善配置HRB600钢筋节点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性能,提高耗能能力和延性性能,减轻累积损伤程度并减缓刚度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B600钢筋 钢纤维混凝土 框架中节点 梁筋滑移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筋附加角钢板的预应力装配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建强 杨娜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4,共4页
通过对不同配筋率下现浇钢筋混凝土中框架节点和附加角钢板的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中框架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不同配筋率下现浇钢筋混凝土中框架节点和附加角钢板的新型预应力装配中框架节点的裂缝发展、破坏形态、滞回曲线、... 通过对不同配筋率下现浇钢筋混凝土中框架节点和附加角钢板的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中框架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不同配筋率下现浇钢筋混凝土中框架节点和附加角钢板的新型预应力装配中框架节点的裂缝发展、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曲线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附加角钢板的新型预应力装配式中框架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提高配筋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节点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配筋 装配式 框架节点 低周反复荷载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刚性梁柱连接中框架节点抗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许峰 李聪灵 王新武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22,共8页
摒弃传统的梁端对称加载方式,采用更符合实际受力特点的柱端加载,对剖分T型钢连接的中框架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加载过程中T型件翼缘与腹板交界处的应力最大,最先形成塑性铰;柱翼缘和梁翼缘在加载过程中均处于... 摒弃传统的梁端对称加载方式,采用更符合实际受力特点的柱端加载,对剖分T型钢连接的中框架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加载过程中T型件翼缘与腹板交界处的应力最大,最先形成塑性铰;柱翼缘和梁翼缘在加载过程中均处于弹性阶段,而节点域的剪切应变达到了屈服应变。通过测量发现梁柱相对转角达到了美国规范的要求,并且由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可知该节点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端加载 框架节点 低周反复荷载 滞回性能 耗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德弘 鞠彦忠 郑文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9-156,共8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超高强度、韧性和耐久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为了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对4个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受剪破坏模式、承载力、滞回特...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超高强度、韧性和耐久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为了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对4个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受剪破坏模式、承载力、滞回特性、延性、耗能、强度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节点具有较高的抗裂强度,节点区裂缝开展路径较多,多为细小裂缝,混凝土剥落较少,试件破坏时完整性较好;当达到最大荷载后,刚度退化和强度退化较为缓慢;节点的变形及耗能能力较强,试件破坏时的剪切变形为峰值荷载时变形的2.23~8.56倍,试件的平均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为0.137,黏滞阻尼系数高于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节点。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可以改善框架节点的剪切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降低核心区箍筋率,便于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中节点 活性粉末混凝土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健新 张标 +1 位作者 戎贤 杨洪渭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70,共7页
为推广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提出3种不同的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连接形式,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刚度退化、累积耗能和节点剪切变形等抗震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方钢管连接的装配... 为推广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提出3种不同的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连接形式,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刚度退化、累积耗能和节点剪切变形等抗震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方钢管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呈现梁端弯曲破坏,采用工字钢连接或对拉螺栓连接的节点呈现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采用方钢管的连接形式既能改善节点核心区的破坏形态,又能提高其承载能力、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梁端转动能力,同时显著改善节点的滞回特性,减小核心区的剪切变形。在弹塑性和塑性变形阶段,采用方钢管连接形式的装配式混凝土节点的抗震性能优于工字钢连接和对拉螺栓连接的节点。此外,采用工字钢连接形式比对拉螺栓连接形式的节点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和较小的核心区剪切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框架中节点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滞回特性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