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桃源图》题材绘画解读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琰哲 《艺术设计研究》 2011年第4期22-34,共13页
笔者通过统计与对比发现,《桃源图》题材画作在明代中晚期的江南地区曾广泛盛行。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主要探讨在明代中晚期的江南地区,以文徵明为核心的江南文人圈对《桃源图》题材绘画的创作、欣赏等活动及其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原因。... 笔者通过统计与对比发现,《桃源图》题材画作在明代中晚期的江南地区曾广泛盛行。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主要探讨在明代中晚期的江南地区,以文徵明为核心的江南文人圈对《桃源图》题材绘画的创作、欣赏等活动及其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原因。这一题材的绘画具备三个核心视觉要素:山洞、渔人、水泽田地。这三个视觉要素在文本上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呼应,在思想上带有隐居避世的含义,在实景上又与江南水乡的风物景致相一致。以文徵明为代表的屡试不中、仕途坎坷的江南失意文人屡屡欣赏、题咏、创作《桃源图》题材绘画。失意文人借由对《桃源图》这一带有隐居色彩的绘画题材的创作与欣赏,发自身科举受挫、抱负难展的内心情绪,将其所处的江南水乡视为隐居避世的"桃花源"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源图 文徵明 明代中晚期 江南地区 失意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选《四明桃源图》辨疑
2
作者 刘子琪 《中国书画》 2016年第5期14-17,共4页
"余改号霅溪翁者,盖赝本甚多,因出新意,庶使作伪之人知所愧焉",在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鲁荒王朱檀(170-1389)墓中出土的钱选《白莲图》中,画家作如是青。盗取画名,模仿获利,以赝充真之事,古今屡见;然而,画家在世时便迫于赝品泛滥而不... "余改号霅溪翁者,盖赝本甚多,因出新意,庶使作伪之人知所愧焉",在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鲁荒王朱檀(170-1389)墓中出土的钱选《白莲图》中,画家作如是青。盗取画名,模仿获利,以赝充真之事,古今屡见;然而,画家在世时便迫于赝品泛滥而不得不采取"防伪"措施的,在画史上着实少见。事实上,关于钱选伪作盛行于世的文字记录,肇自画家在世,即已颇多。正如赵孟頫在钱选《八花图》跋曰:"乡里后生多仿效之,有东家捧心之弊。"元初蛾表元《剡源文集》卷十八《题钱选画》亦称:"吴兴钱选能画……今人有图记精明,又旁附缪诗猥札者,盖赝本,非亲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选 桃源图 明太祖朱元璋 大观录 八花 子鲁 朱檀 辨疑 画史 赵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源图”题材的创作演变
3
作者 桑吉星 《中国美术》 2023年第2期92-93,共2页
青绿山水历代以来一直广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其中“桃源图”尤受画家偏爱。这种喜爱除了与该主题画作本身的色彩、构图、意境等有关外,也与同名诗作,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无关系。笔者对“桃源图”母题之说进行了思考,分析了具有代... 青绿山水历代以来一直广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其中“桃源图”尤受画家偏爱。这种喜爱除了与该主题画作本身的色彩、构图、意境等有关外,也与同名诗作,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无关系。笔者对“桃源图”母题之说进行了思考,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画作,以期厘清桃源主题绘画的基本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源图 青绿山水 《桃花源记》 仇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法中的繁简之道——以《葛稚川移居图》和《桃源仙境图》为例
4
作者 范高萁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2期25-27,共3页
树作为山水画中的一个符号形式,对山水画的构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画树在山水画中占有重要地位。《葛稚川移居图》和《桃源仙境图》分别是王蒙和仇英的代表作品,通过分析两幅作品中树法的形式表达与繁简之法,探索作者在表达中的形式逻辑... 树作为山水画中的一个符号形式,对山水画的构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画树在山水画中占有重要地位。《葛稚川移居图》和《桃源仙境图》分别是王蒙和仇英的代表作品,通过分析两幅作品中树法的形式表达与繁简之法,探索作者在表达中的形式逻辑与主观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繁而简 《葛稚川移居 简中窥繁 桃源仙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惠崇《溪山春晓图》中的“桃溪”与“桃源”
5
作者 刘利波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0-53,共4页
一般认为,花鸟画科富艳精工的《桃溪图》与山水画科表现文人独善之旨的《桃源图》大异其趣。但是研究惠崇的“桃溪”题材画作《溪山春晓图》可发现,无论其画芯景物,还是画尾题跋,抑或是其题目的拟定过程,均显露出鲜明的“桃花源”旨趣... 一般认为,花鸟画科富艳精工的《桃溪图》与山水画科表现文人独善之旨的《桃源图》大异其趣。但是研究惠崇的“桃溪”题材画作《溪山春晓图》可发现,无论其画芯景物,还是画尾题跋,抑或是其题目的拟定过程,均显露出鲜明的“桃花源”旨趣。这不仅为古代“桃花源”母题绘画开辟了一个别样的画科,也为当今研究“桃花源”图像史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溪 桃源图 小景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画构图研究——以《桃源仙境图》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闫成龙 《今古文创》 2021年第31期98-99,共2页
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逐渐成为重要的话题,研究国画的构图以及其设色对推展国家文化传播以及大众对文化认可度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以中国山水画经典作品《桃源仙境图》为例,较为详细地分析其构图的构成、布局... 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逐渐成为重要的话题,研究国画的构图以及其设色对推展国家文化传播以及大众对文化认可度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以中国山水画经典作品《桃源仙境图》为例,较为详细地分析其构图的构成、布局、装饰意味等安排的合理性,为读者品读古画时提供其构图韵味分析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源仙境 中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仇英《桃源仙境图》研究
7
作者 章雅玙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8年第6期37-38,共2页
仇英是吴门四家之一,他是整个明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仇英的生平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其后从他的代表作《桃源仙境图》入手,剖析仇英的艺术风格,并从几大方面来详叙述其对青绿山水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主要是其在技法上的创新,... 仇英是吴门四家之一,他是整个明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仇英的生平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其后从他的代表作《桃源仙境图》入手,剖析仇英的艺术风格,并从几大方面来详叙述其对青绿山水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主要是其在技法上的创新,进而准确地把握仇英绘画风格及其对吴门画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源仙境 仇英 青绿山水 院体画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是桃源也自迷——文徵明的山水纪游书画
8
作者 赵琰哲 《中国书画》 2015年第9期4-8,共5页
学术主持:吕晓(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对于明清山水画,我们耳熟能详的图像文本是浅降、水墨、重彩或工笔界画。作为中国山水画的特类,“实景山水画”为我们理解古代文人山水提供了新的视角。它是再现的,又是表现的,既是图像文... 学术主持:吕晓(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对于明清山水画,我们耳熟能详的图像文本是浅降、水墨、重彩或工笔界画。作为中国山水画的特类,“实景山水画”为我们理解古代文人山水提供了新的视角。它是再现的,又是表现的,既是图像文本,又是文人心态,既写实又写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徵明 吴门画派 仿古山水 古代山水画 桃源问津 寄情山水 陆治 而已矣 朝时 文学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林韵语
9
《中国书画》 2008年第6期110-111,共2页
马斗全三首题袁耀《桃源图》青山绿水抱幽村,黄发垂髫尽可亲。敕断尚平家事后,他年此处好沉纶。题新加坡陈雪娥女史所赠牡丹图身远红尘介且迂,何曾一顾紫和朱。而今应恐高人笑,陋室新悬富贵图。曹长河四首鹧鸪天斜街唤梦图不许秋风上画... 马斗全三首题袁耀《桃源图》青山绿水抱幽村,黄发垂髫尽可亲。敕断尚平家事后,他年此处好沉纶。题新加坡陈雪娥女史所赠牡丹图身远红尘介且迂,何曾一顾紫和朱。而今应恐高人笑,陋室新悬富贵图。曹长河四首鹧鸪天斜街唤梦图不许秋风上画图,好从杨柳认烟沽。三生慧业霜花尽,一梦斜阳灯影孤。诗漫与,酒频呼,大干春色在吾庐。横胸十万凌云赋,撑得诗坛半壁无?卜算子题为峰掬鸥室读书图一掬水当门,远岫云裳裹。若问先生孰与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鹧鸪天 黄发 桃源图 卜算子 牡丹 淡黄柳 高阳台 虚堂 青衫湿 越王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三雕
10
作者 叶新琼 《中国书画》 2005年第2期179-179,共1页
说到徽州古民居,就会联想到精美的三雕建筑艺术。三雕艺术是由砖雕、木雕、石雕构成的,是徽州古民居最主要、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中国民居建筑上独树一帜。三雕艺术有别于绘画艺术,它要求以"刀"代笔,立足于一个"雕"... 说到徽州古民居,就会联想到精美的三雕建筑艺术。三雕艺术是由砖雕、木雕、石雕构成的,是徽州古民居最主要、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在中国民居建筑上独树一帜。三雕艺术有别于绘画艺术,它要求以"刀"代笔,立足于一个"雕"字,因此要求工匠立意构思时应对造型、构图方法、技巧以及视觉效果等作全盘考虑。徽州民间雕刻艺人,一般世代相袭,不但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居 建筑艺术 民间雕刻 世代相袭 雀替 布局严谨 桃源问津 形式美 画面空间 岳母刺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