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桂附地黄丸(浓缩丸)含量测定方法的商榷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文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3-303,共1页
关键词 地黄 含量测定 丹皮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指纹图谱双指标等级序列二次聚类分析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邹华彬 韩智峰 +2 位作者 翟红 魏英勤 王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32-2436,共5页
建立了两种组成相似的中药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鉴别和质量定量评价分级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水提物的红外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确定其中的等级序列并进行二次聚类分析,构建了各种... 建立了两种组成相似的中药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鉴别和质量定量评价分级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水提物的红外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确定其中的等级序列并进行二次聚类分析,构建了各种样品的最相似样品组。利用确定的每种中药样品的最相似样品组,可以准确鉴别18种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样品。文章提出的方法可以对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样品进行准确鉴别及质量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中药 地黄 金匮肾气 红外指纹图谱 序列分析 聚类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附地黄丸干预阳虚体质的血浆代谢组学 被引量:14
3
作者 肖雅 经媛 +5 位作者 陈洁瑜 李斐 程静茹 毕建璐 罗仁 赵晓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89-1495,共7页
目的评价桂附地黄丸干预阳虚体质的临床疗效和探讨桂附地黄丸干预阳虚体质的疗效机制。方法纳入健康和亚健康人群阳虚体质62例,以排除疾病对体质的影响,将阳虚体质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生活方式指导,试验组在生活方式指导... 目的评价桂附地黄丸干预阳虚体质的临床疗效和探讨桂附地黄丸干预阳虚体质的疗效机制。方法纳入健康和亚健康人群阳虚体质62例,以排除疾病对体质的影响,将阳虚体质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生活方式指导,试验组在生活方式指导的基础上给予桂附地黄丸干预1个月,评价研究对象的阳虚体质评分;应用核磁共振(NMR)技术方法对阳虚体质干预前后血浆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寻找阳虚体质干预前后血浆内源性差异代谢产物。结果试验组干预1个月后阳虚体质转化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代谢组学结果表明生活方式干预后可提高阳虚体质血液中乳酸、缬氨酸、脯氨酸、3-羟基丁酸、精氨酸的含量。在生活方式指导的基础上给予桂附地黄丸干预除了提高阳虚体质血液中乳酸、缬氨酸、脯氨酸、3-羟基丁酸、精氨酸含量外,还可提高丙氨酸、谷氨酰胺、α-葡萄糖、异亮氨酸、甜菜碱和丙二醇的含量。结论桂附地黄丸改善阳虚体质状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丙氨酸、谷氨酰胺、α-葡萄糖、异亮氨酸、甜菜碱和丙二醇的含量,改善能量代谢紊乱,增加机体产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阳虚体质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附地黄丸抗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瑞琴 金艳 +6 位作者 李伟 张瑞 宋建平 孙洁 董修兵 马超 孙春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38-2940,I0033,I0034,共5页
目的:探讨桂附地黄丸抗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对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的影响。方法:48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模型对照组(12只),泼尼松对照组(12只)、桂附地黄丸组(12只)。采用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平阳霉素... 目的:探讨桂附地黄丸抗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对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的影响。方法:48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模型对照组(12只),泼尼松对照组(12只)、桂附地黄丸组(12只)。采用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平阳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病理模型。14 d开始用药组每天灌胃桂附地黄丸,28 d后处死各组大鼠。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VG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和CD4/CD8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肺组织中TNF-α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桂附地黄丸组及泼尼松对照组(P<0.05);桂附地黄丸组CD4和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桂附地黄丸能明显减轻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表达有关;同时桂附地黄丸还能提高外周血CD4和CD4/CD8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CD4 CD8 地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桂附地黄丸中桂皮醛的含量 被引量:18
5
作者 钟镜金 杨仙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2期415-416,共2页
目的:建立桂附地黄丸中桂皮醛的含量测定方法,用于建立桂附地黄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250mm×4mm,5μL);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1.0mL/m in;柱温40℃;检测波长:288nm。... 目的:建立桂附地黄丸中桂皮醛的含量测定方法,用于建立桂附地黄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250mm×4mm,5μL);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1.0mL/m in;柱温40℃;检测波长:288nm。结果:桂皮醛线性范围为0.018~0.180μg(r=0.9997);平均回收率96.64%,RSD为1.6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桂附地黄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皮醛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附地黄丸TLC鉴别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4
6
作者 杜素兰 耿爱萍 刘永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37-838,共2页
目的 :改进原标准中桂附地黄丸TLC鉴别方法 ,提高TLC图谱清晰度。方法 :采用TLC鉴别方法。结果 :通过改变提取方法和显色剂获得灵敏、可靠、清晰、持久的TLC图谱。结论 :方法简便 ,可用于本品质量控制。
关键词 丹皮酚 皮醛 TLC 提取 显色 地黄 中药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SI/MS^n联用技术对桂附地黄丸体内代谢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程斌 李文兰 周爱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8-392,共5页
目的:应用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HPLC-ESI/MSn)对桂附地黄丸的体内代谢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HPLC分析比较桂附地黄丸、缺味处方、单味生药体外样品以及各组给药后的血清样品,在线进行选择离子监测(SIM)、二级碎片离子全扫描,对... 目的:应用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HPLC-ESI/MSn)对桂附地黄丸的体内代谢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HPLC分析比较桂附地黄丸、缺味处方、单味生药体外样品以及各组给药后的血清样品,在线进行选择离子监测(SIM)、二级碎片离子全扫描,对口服桂附地黄丸后大鼠血中的化学成分进行解析并鉴定其原形成分及代谢产物。结果:口服桂附地黄丸后从血中发现了17个入血成分,其中6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11个成分为桂附地黄丸所含成分的原型。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共鉴定和推测了12种桂附地黄丸入血成分。其中原型成分为没食子酸、5-羟甲基-2-糠酸、莫诺苷、马钱苷、羟基芍药苷、芍药苷、丹皮酚。同时,推测的代谢产物分别为2-羟基苯乙酮-4-O-葡萄糖醛酸酯、4-甲氧基苯乙酮-2-O-葡萄糖醛酸酯、2,4-二羟基苯乙酮-S-O-硫酸酯、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S-O-硫酸酯及2,4一二羟基苯乙酮。结论:口服桂附地黄丸体内代谢化学成分可能成为桂附地黄丸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此研究结果为桂附地黄丸作用机制的阐明及深层次的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HPLC—ESI/MS^n 体内代谢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附地黄丸对肺纤维化模型肺组织IL-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伟 李瑞琴 +2 位作者 宋建平 张瑞 张丽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5期712-715,共4页
目的:探讨桂附地黄丸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机理。方法:用平阳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大鼠后,用药组每天灌胃桂附地黄丸,第28d后处死各组大鼠,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肺部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结果:桂附地黄丸... 目的:探讨桂附地黄丸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机理。方法:用平阳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大鼠后,用药组每天灌胃桂附地黄丸,第28d后处死各组大鼠,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肺部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结果:桂附地黄丸组、强的松对照组肺纤维化程度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而肺组织IL-10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且桂附地黄丸组IL-10的表达显著高于强的松对照组。结论:桂附地黄丸能明显减轻平阳霉素所致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并能显著增强IL-10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10(IL-10) 地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附地黄丸加减内外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8例疗效分析
9
作者 李宇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43-1043,共1页
关键词 地黄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附地黄丸对衰老大鼠回肠干细胞增殖分化稳态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玉婷 郭煜晖 +5 位作者 程志豪 刘洁 何毓敏 袁丁 张长城 顿耀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61-2367,共7页
目的探讨桂附地黄丸对衰老大鼠回肠干细胞增殖分化稳态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大鼠中10只2月龄的分为青年组、其余30只18个月龄的随机分为衰老组及桂附地黄丸低、高剂量组(0. 4、1. 6 g/kg),每组10只,给予生理盐水或桂附地黄丸药液灌胃4... 目的探讨桂附地黄丸对衰老大鼠回肠干细胞增殖分化稳态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大鼠中10只2月龄的分为青年组、其余30只18个月龄的随机分为衰老组及桂附地黄丸低、高剂量组(0. 4、1. 6 g/kg),每组10只,给予生理盐水或桂附地黄丸药液灌胃4个月后,处死大鼠。HE染色、阿利新蓝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考察回肠组织形态学、干细胞增殖分化稳态及Wnt/β-catenin、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衰老组比较,桂附地黄丸组回肠绒毛缩短,隐窝变浅,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增大,杯状细胞数量、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表达、干细胞标记物mRNA表达下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下调,但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桂附地黄丸可改善衰老大鼠回肠干细胞增殖分化稳态,其机制可能与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回肠干细胞 增殖 分化稳态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附地黄丸(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3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建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i003-i004,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药疗法 地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附地黄丸、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肌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12
作者 蒋惠瑜 黄亚莲 +1 位作者 张鸢 刘海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69-2272,共4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桂附地黄丸、盆底肌功能锻炼与肌电刺激治疗方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4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 目的:分析与探讨桂附地黄丸、盆底肌功能锻炼与肌电刺激治疗方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4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肌电刺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以采用中药桂附地黄丸进行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情况、治疗前后PFIQ-7评分及PFDI-20评分情况、POP-Q分度及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测盆底肌力(4.05±0.37)分、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8.07±1.62)μV、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8.11±1.50)μV、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0.02±0.01)%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测盆底肌力(3.81±0.40)分、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7.26±1.13)μV、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7.20±1.37)μV、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0.0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PFIQ-7评分(12.10±4.92)分、PFDI-20评分(4.23±1.2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FIQ-7评分(17.33±7.85)分、PFDI-20评分(8.99±3.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OP-Q 0度所占比例(8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Ⅱ度所占比例(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附地黄丸、盆底肌功能锻炼与肌电刺激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盆底功能,减少尿失禁发生,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地黄 盆底功能障碍 功能锻炼 肌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六味地黄浓缩丸及药材的指纹图谱 被引量:20
13
作者 封亮 贾晓斌 +5 位作者 范晨怡 李长春 高松 郭水柱 丁安伟 高成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20-1726,共7页
目的:建立六味地黄浓缩丸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评价熟地黄、牡丹皮、山药和山茱萸(未包括泽泻和茯苓)对六味地黄浓缩丸内在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4.6mm×250mm,5μm);流... 目的:建立六味地黄浓缩丸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评价熟地黄、牡丹皮、山药和山茱萸(未包括泽泻和茯苓)对六味地黄浓缩丸内在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242nm;进样量5μL;柱温为30℃。实验比较了不同厂家六味地黄浓缩丸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并考察分析了单味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结果:该方法在39.8~79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7210.6x+0.6353,r=0.999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考察相对保留时间均RSD<1,相对峰面积均RSD<3;成药图谱能够体现4味药材的成分峰;不同厂家六味地黄浓缩丸液相指纹图谱各色谱峰峰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不同厂家六味地黄丸质量有差异,药材是影响六味地黄浓缩丸质量差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浓缩 HPLC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六味地黄浓缩丸中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2
14
作者 封亮 贾晓斌 +3 位作者 李长春 高松 郭水柱 丁安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六味地黄浓缩丸中丹皮酚、芍药苷、马钱苷、没食子酸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法进行测定活性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六味地黄浓缩丸中丹皮酚、芍药苷、马钱苷、没食子酸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法进行测定活性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42 nm;进样量5μL;柱温为30℃。结果:丹皮酚、芍药苷、马钱苷、没食子酸线性范围分别为0.199~3.98μg(r=0.999 8)、0.073~1.172μg(r=0.999 5)、0.145~2.316μg(r=0.999 5)、0.103~1.648μg(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5%(RSD=1.22%)、98.16%(RSD=1.57%)、97.30%(RSD=1.77%)、98.96%(RSD=1.16%)。结论:本法方便、稳定、可靠,可用于六味地黄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浓缩 丹皮酚 芍药苷 马钱苷 没食子酸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戴冰 肖子曾 +5 位作者 梅君 冷旺 李兴丰 赵婧 廖建萍 彭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92-1695,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中马钱苷的浓度,研究大鼠灌胃给药后体内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0.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6nm。结果:马钱苷回...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中马钱苷的浓度,研究大鼠灌胃给药后体内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0.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6nm。结果:马钱苷回归方程:Y=1.0921X+27.064,r=0.9991,线性范围为26~420ng;平均回收率为94.20%,RSD=4.01%;样品24h内稳定,RSD=0.55%。大鼠灌胃后,药动学行为符合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Ka、Ke、t1/2Ka、t1/2Ke、Tpeak、Cmax、AUC分别为0.0085/min、0.025/min、27.95min、81.23min、65.59min,6970.40ng/mL,1429620.62ng/(mL·min)。结论:首次建立了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阐明了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六味地黄 马钱苷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目地黄丸(浓缩丸)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程巧鸳 陈碧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90-1095,共6页
目的制定明目地黄丸(浓缩丸)(熟地黄、当归、酒萸肉、牡丹皮、白芍、山药、枸杞子、菊花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明目地黄丸(浓缩丸)中的牡丹皮、当归、白芍、熟地黄等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明目地黄丸(浓缩丸)中马钱苷... 目的制定明目地黄丸(浓缩丸)(熟地黄、当归、酒萸肉、牡丹皮、白芍、山药、枸杞子、菊花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明目地黄丸(浓缩丸)中的牡丹皮、当归、白芍、熟地黄等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明目地黄丸(浓缩丸)中马钱苷、丹皮酚和芍药苷。马钱苷色谱条件: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四氢呋喃-乙腈-甲醇(1∶8∶4)-0.05%磷酸溶液(8∶92),检测波长为236 nm,体积流量为1.0mL/min;丹皮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8∶52),检测波长为274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芍药苷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230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结果处方中当归、牡丹皮、芍药苷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较强。马钱苷、丹皮酚和芍药苷分别在40.43~1 213.02 ng、40.43~1 213.02 ng和40.43~1 213.02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1.000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4%(n=6),98.2%(n=6)和98.3%(n=6);RSD值分别为0.8%,0.8%和2.1%。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明目地黄丸(浓缩丸)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目地黄(浓缩) 质量标准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指纹图谱技术鉴别不同特征知柏地黄丸(浓缩丸)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晓玉 张晓霞 +3 位作者 谢彩侠 谢惠英 耿晓桐 雷敬卫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85-989,共5页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鉴别不同厂家及有效期内知柏地黄丸(浓缩丸)的近红外光谱(NIRS)指纹图谱技术。方法收集不同厂家及不同存放时间知柏地黄丸(浓缩丸)样品,采集其近红外原始光谱指纹图谱;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提取不同特征知柏地黄丸近...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鉴别不同厂家及有效期内知柏地黄丸(浓缩丸)的近红外光谱(NIRS)指纹图谱技术。方法收集不同厂家及不同存放时间知柏地黄丸(浓缩丸)样品,采集其近红外原始光谱指纹图谱;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提取不同特征知柏地黄丸近红外光谱的差异信息,以错判个数和性能指数(PI)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光谱范围对NIRS指纹图谱判别分析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确定判别分析最佳的建模条件;采用三重交叉验证法对该模型的准确性进行检验。结果采用多元散射校正+二阶导数+滤波(MSC+SD+ND)光谱预处理方法,在7575.57~4157.77 cm^-1波段范围内建立的模型可以将不同厂家知柏地黄丸(浓缩丸)进行区分;采用MSC+卷积平滑(SG)光谱预处理方法,在8003.94~4195.20 cm^-1波段范围内所建立的模型可以有效鉴别有效期内与有效期外知柏地黄丸(浓缩丸)。结论该模型可以有效鉴别不同厂家及有效期内知柏地黄丸(浓缩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柏地黄(浓缩) 近红外光谱 指纹图谱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成分含量测定的六味地黄浓缩丸溶出度考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伟 倪付勇 +6 位作者 李云 张晖 孙仙玲 黄道省 李家春 王振中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3期537-542,共6页
目的:本研究以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芍药苷5个成分的含量为溶出指标,建立多成分指标评价六味地黄浓缩丸溶出度的方法。方法:测定条件为浆法,以900 m L 0.1 mol·L-1盐酸作为溶出介质,转速100 r·min-1,温度... 目的:本研究以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芍药苷5个成分的含量为溶出指标,建立多成分指标评价六味地黄浓缩丸溶出度的方法。方法:测定条件为浆法,以900 m L 0.1 mol·L-1盐酸作为溶出介质,转速100 r·min-1,温度(37.0±0.5)℃。采用RP-HPLC外标法定量,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2%三氟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38 nm。结果:该厂家10个批次的六味地黄浓缩丸中5个成分的溶出曲线相似因子?2大部分高于50,表明该厂家不同批次间六味地黄浓缩丸的溶出度差异性较小。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良好,适用于六味地黄浓缩丸中5个成分的溶出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浓缩 高效液相色谱法 溶出度 多成分 5-羟甲基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明目地黄丸(浓缩丸)中丹皮酚含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巧鸳 陈碧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0-632,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明目地黄丸(浓缩丸)中丹皮酚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S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8∶52);检测波长为274 nm;流速为1.0 mL.min-1;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丹皮酚在32.06... 目的建立测定明目地黄丸(浓缩丸)中丹皮酚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S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8∶52);检测波长为274 nm;流速为1.0 mL.min-1;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丹皮酚在32.06~1 282.4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96.38%,RSD为0.80%(n=6)。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目地黄(浓缩) 丹皮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现代制剂辅料的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江丽慧 禹海燕 +2 位作者 于蓓蓓 孙丹丹 闫雪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8-1135,共8页
目的优化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现代制剂辅料。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PEG6000与PVPP比例、辅料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性、溶散时限、莫诺苷1 h内累积溶出度、马钱苷1 h内累积溶出度、丹皮酚1 h内累积溶出度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 目的优化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现代制剂辅料。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PEG6000与PVPP比例、辅料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性、溶散时限、莫诺苷1 h内累积溶出度、马钱苷1 h内累积溶出度、丹皮酚1 h内累积溶出度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辅料处方。结果最优辅料处方为PEG6000与PVPP比例35%∶65%,辅料用量4.40%,所得丸剂圆润光泽,溶散时限33.11 min,莫诺苷、马钱苷、丹皮酚1 h内累积溶出度为82.67%、86.98%、82.72%,OD值为0.92。结论该辅料处方不仅可改善六味地黄丸(浓缩丸)成型性,提高其光泽度,而且能加快该制剂崩解,改善溶散时限差异,促进有效成分溶出,从而实现其更高的生物利用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浓缩) 现代制剂辅料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