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枝麻黄各半汤验案举隅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汉锐 连乐燊 《国医论坛》 2005年第3期9-9,共1页
关键词 桂枝麻黄各半汤 验案 中药 热证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麻黄各半汤联合熏蒸发汗法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郝倩雯 王建锋 张虹亚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桂枝麻黄各半汤联合熏蒸发汗法治疗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加减桃红四物汤,观察组患者口服加减桂枝麻黄各半... 目的观察桂枝麻黄各半汤联合熏蒸发汗法治疗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加减桃红四物汤,观察组患者口服加减桂枝麻黄各半汤联合中药熏蒸方熏蒸。治疗4、8周末,分别采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severity index,PASI)的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8周末,两组患者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末,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桂枝麻黄各半汤内服联合熏蒸发汗法对血瘀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瘀证 汗法 桂枝麻黄各半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建华 吴英旭 《国医论坛》 2015年第1期9-10,共2页
笔者于临证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治疗皮肤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举数例如下,以飨同道。1慢性荨麻疹李某,女,56岁。诉浑身泛发痒疹5a。于5a前外出因衣着单薄感受风寒后,当晚即出现发热恶寒症状,全身皮肤出现黄豆大的皮疹,瘙痒难... 笔者于临证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治疗皮肤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举数例如下,以飨同道。1慢性荨麻疹李某,女,56岁。诉浑身泛发痒疹5a。于5a前外出因衣着单薄感受风寒后,当晚即出现发热恶寒症状,全身皮肤出现黄豆大的皮疹,瘙痒难忍。经治疗10d后发热恶寒症状消失,但遗留皮肤痒疹经久不愈,经中西医多方诊治均收效甚微,颇感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麻黄各半汤 皮肤病 经方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45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高飞凌 于学仁 《中国民间疗法》 2006年第1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胆碱能性荨麻疹 桂枝麻黄各半汤 加味治疗 药物效果 青少年 学龄期 多发生 抗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发汗力之大小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登岭 《国医论坛》 2011年第5期6-7,共2页
桂枝麻黄各半汤和桂枝二麻黄一汤,为主治太阳病表郁轻症之方。《伤寒论讲义》(李培生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以下简称《讲义》)第25条方义中有“本方(桂枝二麻黄一汤)为桂枝汤与麻黄汤2比1用量的合方,较桂枝麻... 桂枝麻黄各半汤和桂枝二麻黄一汤,为主治太阳病表郁轻症之方。《伤寒论讲义》(李培生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以下简称《讲义》)第25条方义中有“本方(桂枝二麻黄一汤)为桂枝汤与麻黄汤2比1用量的合方,较桂枝麻黄各半汤发汗力更微”之说,果真桂枝二麻黄一汤的发汗力比桂枝麻黄各半汤的发汗力小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 发汗 药力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曾丽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7期75-76,79,共3页
目的:探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气道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94例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 目的:探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气道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94例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气道炎症介质[神经激肽受体A(NKA)、神经激肽受体B(NKB)、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80.85%(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干缓解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KA、NKB、CG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疗效显著,能缓解患者咳嗽相关症状,改善机体气道炎症介质水平,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呼吸道感染 桂枝麻黄各半汤 气道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味治疗瘾疹之验案
7
作者 张萍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第4期201-202,共2页
麻黄桂枝各半汤源自先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为桂枝汤和麻黄汤的合方,剂量较轻,用于治疗表郁轻证。笔者以其方证相同,加减应用于发作有时之瘾疹治疗,切中病因病机,选方精确,获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麻黄桂枝各半 瘾疹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类方临床应用举隅
8
作者 宋永刚 《江西中医药》 2014年第2期39-41,共3页
笔者从事多年的临床工作,对麻黄类方的应用比较熟练。本文例举了葛根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麻黄细辛附子汤、桂枝麻黄各半汤的临床应用验案,并对每案的应用加以分析,明确临床应用指征,对临床选方用药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麻黄 葛根 小青龙 射干麻黄 麻黄细辛附子 桂枝麻黄各半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阳郁”论治外障眼病验案
9
作者 陈立浩 彭俊 +1 位作者 孙瑜妍 彭清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3期97-99,共3页
眼病分内障眼病与外障眼病两种。中医认为外障眼病多火,治疗多用清热泻火法,但在临床上,外障眼病也不乏因寒湿外袭、阳气郁结、日久化热所致。该文主要介绍从阳郁论治外障眼病的中医理论,以及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外障眼病的机制,并分享... 眼病分内障眼病与外障眼病两种。中医认为外障眼病多火,治疗多用清热泻火法,但在临床上,外障眼病也不乏因寒湿外袭、阳气郁结、日久化热所致。该文主要介绍从阳郁论治外障眼病的中医理论,以及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外障眼病的机制,并分享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外障眼病验案3则,旨在梳理“阳郁”与外障眼病的内在联系,扩大桂枝麻黄各半汤在眼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郁 外障眼病 时复目痒 小儿目劄 聚星障 桂枝麻黄各半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伤寒小汗法治身痒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明坤 任晋婷 吴春雁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303-1304,共2页
《伤寒论》作为方书之祖,对后世中医临床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值得不断学习与思考。《伤寒论》中关于身痒的论治涉及两处,分别是微邪郁表,不得小汗透达所致之身痒;以及久病伤津,不能作汗所致之身痒。本文就前者,从小汗法出处、治疗身... 《伤寒论》作为方书之祖,对后世中医临床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值得不断学习与思考。《伤寒论》中关于身痒的论治涉及两处,分别是微邪郁表,不得小汗透达所致之身痒;以及久病伤津,不能作汗所致之身痒。本文就前者,从小汗法出处、治疗身痒的机理、伤寒小汗法三方区别、临床应用要点、临床研究等方面对小汗法治疗身痒进行探讨,以期对临床身痒的治疗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汗法 身痒 桂枝麻黄各半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与非典型肺炎的防治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德利 范文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 病机 疫疠 瘟疫 西医治疗 清营 清热剂 胸闷痛 桂枝麻黄各半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表郁轻证三方研究(上)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宇铭 《国医论坛》 2012年第3期1-3,共3页
从表郁轻证三方的用量计算,发现桂枝二麻黄一汤的一次服用量比桂枝麻黄各半汤用量要大,再从原文的证侯与病机分析,桂枝二麻黄一汤的表郁程度较桂枝麻黄各半汤为重,两方的关系与主流认识基本相反。两方的病机均是正虚而微邪在表,因此治... 从表郁轻证三方的用量计算,发现桂枝二麻黄一汤的一次服用量比桂枝麻黄各半汤用量要大,再从原文的证侯与病机分析,桂枝二麻黄一汤的表郁程度较桂枝麻黄各半汤为重,两方的关系与主流认识基本相反。两方的病机均是正虚而微邪在表,因此治法上需要小发汗以防过汗伤正,而桂枝二麻黄一汤的发汗力则比较接近桂枝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表郁轻证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 桂枝二越婢一 小发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仲景方治疗顽固性荨麻疹3则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荣 李冰 《国医论坛》 2007年第3期8-9,共2页
关键词 顽固性荨麻疹 桂枝麻黄各半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 桂枝加大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运用举隅
14
作者 贺新 《甘肃中医》 2007年第7期27-28,共2页
应用麻黄汤治疗盛夏无名热,大建中汤治疗子时胃脘痛,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荨麻疹,均取得良好疗效。临症应用经方应融会贯通,辨证论治。
关键词 麻黄 发热 大建中 胃脘痛 桂枝麻黄各半汤 荨麻疹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