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景观质量评价的桂林漓江风景区生态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唐娜娜 唐旭军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5,共10页
为提升自然遗产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推动桂林漓江风景区可持续发展,以桂林漓江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桂林漓江风景区生态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桂林漓江风景区生态景观质量进... 为提升自然遗产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推动桂林漓江风景区可持续发展,以桂林漓江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桂林漓江风景区生态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桂林漓江风景区生态景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林漓江风景区生态景观质量综合评价得分为3.8762分,处于“较好”水平;4项准则层(整体风貌B_(1)、文化服务价值B_(2)、美学价值B_(3)、生态调节B_(4))评分均在“一般”等级之上,得分值分别为B_(1)=3.5871、B_(2)=4.2971、B_(3)=3.2913、B_(4)=3.0093,由大到小表现为文化服务价值、整体风貌、美学价值、生态调节。桂林漓江风景区生态景观质量在文化服务价值方面表现较好,在生态调节方面表现较弱。研究结果显示桂林漓江风景区需在保持山水形态原真性和完整性、实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持续发力,保持景观原生态美学价值,进而提升社会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漓江风景区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生态景观质量评价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桂林漓江典型河段水化学昼夜动态变化及其对岩溶碳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章程 肖琼 +3 位作者 苗迎 郭永丽 汤庆佳 郝玉培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3-621,共9页
岩溶区河流水化学昼夜动态变化的研究,对年际尺度河流监测计划制定、碳循环研究及其通量估算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本文选择桂江上游漓江典型岩溶河流,开展不同河段水化学高分辨率监测和高频水样取样工作,分析了水化学的昼夜动态变化、... 岩溶区河流水化学昼夜动态变化的研究,对年际尺度河流监测计划制定、碳循环研究及其通量估算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本文选择桂江上游漓江典型岩溶河流,开展不同河段水化学高分辨率监测和高频水样取样工作,分析了水化学的昼夜动态变化、沿流程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水化学昼夜循环的生物代谢过程与光合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硅酸盐岩分布河段与碳酸盐岩分布河段水化学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不同的昼夜变化规律。总体上,受补给流域地质背景控制,从北部硅酸盐岩山区到南部峰林平原区,即从上游到下游,水温、pH、SpC、Ca^(2+)和HCO_3~–离子含量逐渐升高,升高幅度分别为3.63℃、1.99、125.23μS/cm、22.42 mg/L、73.32 mg/L。DO、pH、Sp C、Ca^(2+)、HCO_3~–及δ13CDIC等指标昼夜变化主要受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控制,最大昼夜变幅分别为19.4 mg/L、2.02、56.4μS/cm、12 mg/L、48.8 mg/L、–2.05‰。K+、Na+和NO_3~–离子含量昼夜变化主要受生物代谢过程(同化作用)控制。桂林河段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消耗水体DIC及伴随的Ca沉降能显著影响水体饱和度和CO_2分压,白天CO_2分压下降,水体处于过饱和状态,对水气界面脱气过程发生具有抑制作用。阳朔河段水体均处于过饱和状态,CO_2分压处于与大气平衡的临界线附近,意味着随着流程的增加,水体产生脱气的可能性在减小,说明秋冬季由岩溶作用溶蚀产生的碳汇是相对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昼夜动态变化 光合作用 流域地质背景 桂林漓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漓江致洪暴雨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福洲 白先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090-9092,9164,共4页
[目的]研究桂林漓江致洪暴雨。[方法]利用漓江致洪暴雨及漓江水位的观测资料,划定漓江致洪暴雨标准,通过华南致洪暴雨的时空分布、天气形势等方面的分析,对漓江的致洪暴雨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漓江洪水与上游暴雨的持续时间、强... [目的]研究桂林漓江致洪暴雨。[方法]利用漓江致洪暴雨及漓江水位的观测资料,划定漓江致洪暴雨标准,通过华南致洪暴雨的时空分布、天气形势等方面的分析,对漓江的致洪暴雨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漓江洪水与上游暴雨的持续时间、强度密切相关,上游日降水量≥100 mm或连续2 d以上日降水量≥50 mm,极易发生漓江洪涝灾害;桂林漓江汛期洪水每年4~7月都有可能发生,但多发生在5~6月;漓江洪水水位变化以10年为周期;当年最高水位低于警戒水位(145.00 m)以下时,则来年最高水位大多超过警戒水位,达146.00 m以上。造成致洪暴雨的天气类型可分为锋面型(锋面南压型、静止锋北抬型)和低涡型。桂林漓江上游是桂林地区的暴雨中心,是漓江致洪暴雨的关键区,特殊的地形为暴雨多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结论]该研究为漓江致洪暴雨的预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漓江 致洪暴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漓江人工增雨补水研究
4
作者 白先达 陈日华 +1 位作者 李玉书 邓肖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830-5832,5835,共4页
收集近10年的漓江增雨作业资料,通过作业效果的评价,分析漓江补水的作用,对有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在漓江上游开展人工增雨,通过水库的合理调度,是漓江补水最有效的措施;抓好汛末旱前的时机进行人工增雨,充分利用雷达... 收集近10年的漓江增雨作业资料,通过作业效果的评价,分析漓江补水的作用,对有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在漓江上游开展人工增雨,通过水库的合理调度,是漓江补水最有效的措施;抓好汛末旱前的时机进行人工增雨,充分利用雷达观测进行作业指挥,合理布置作业点,提高人工增雨的作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漓江 人工增雨 补水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重要旅游洞穴保护与利用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潘天望 史文强 +1 位作者 陈伟海 李成展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2期132-137,共6页
通过对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已开发的重要旅游洞穴(七星岩、冠岩、穿山岩、芦笛岩和莲花岩)开展景观资源保护现状调查研究,认为由于开发、游览过程中保护措施欠缺,加之洞穴自身的原因,这些洞穴都不同程度存在钟乳石脱皮掉块、砂状风化、... 通过对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已开发的重要旅游洞穴(七星岩、冠岩、穿山岩、芦笛岩和莲花岩)开展景观资源保护现状调查研究,认为由于开发、游览过程中保护措施欠缺,加之洞穴自身的原因,这些洞穴都不同程度存在钟乳石脱皮掉块、砂状风化、颜色变黑变暗、灯光植物破坏等钟乳石景观老化问题,景观美学价值降低,对洞穴资源的旅游寿命构成一定威胁。为此,提出洞穴保护与利用建议,以期为旅游洞穴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现状调查 景观老化 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漓江流域杨堤景区喀斯特植物群落调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欣欣 王磊 +4 位作者 彭和 晏豪 庞佳童 徐江凤 黄莹 《南方园艺》 2021年第6期60-66,共7页
为了解桂林漓江流域喀斯特景观植物的多样性、群落组成、生长状况,提升喀斯特植物群落景观水平,以杨堤景区附近喀斯特地貌山体为调查区域进行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植物群落景观进行评价,分析其生态性、美学性、多样性、功能性等植... 为了解桂林漓江流域喀斯特景观植物的多样性、群落组成、生长状况,提升喀斯特植物群落景观水平,以杨堤景区附近喀斯特地貌山体为调查区域进行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植物群落景观进行评价,分析其生态性、美学性、多样性、功能性等植物群落景观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植物种类共67种,其中常绿乔灌木26种,占总数的38.81%;落叶乔灌木27种,占总数的40.30%;草本植物12种,占总数的17.91%;藤本植物2种,占总数的2.99%。一级指标层权重大小顺序为生态性>美学性>多样性>功能性;二级指标层权重大小顺序为植物健康度>增加和保护风景资源>物种多样性>植物保水性>植被覆盖率等。基于此,漓江流域喀斯特植物群落调研与研究,将生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作为首要任务,以发挥植物健康度、整体感、美感度、物种多样性在漓江旅游通道的重要作用的四个方面作为重要的着手点,为喀斯特植物群落防止地表裸露、减少水土流失等提供新方向,也为提升漓江流域典型喀斯特旅游段植物景观质量探寻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漓江 喀斯特植物群落 景观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漓江-阳朔旅游地系统空间演化模式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陆林 鲍捷 +2 位作者 凌善金 曾琪洁 虞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66-1074,共9页
通过构建旅游地空间演化基本模式,阐释了以漓江为主导的桂林-漓江-阳朔旅游地系统演化过程,归纳其经历了萌芽期、极化期和优化期,3个阶段分别体现出均质发展、极化发展、扩散发展的特征,并有向板块发展阶段演化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前... 通过构建旅游地空间演化基本模式,阐释了以漓江为主导的桂林-漓江-阳朔旅游地系统演化过程,归纳其经历了萌芽期、极化期和优化期,3个阶段分别体现出均质发展、极化发展、扩散发展的特征,并有向板块发展阶段演化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前,旅游地处于均质发展为特征的萌芽期,原赋景观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一时期的旅游地在空间结构上处于低位的均质无序状态,各景区点未得到有效地开发;20世纪70年代末至2000年代中期,旅游地进入极化期,其中又分为以桂林城区旅游增长极形成为标志的初期极化发展阶段和以桂林城区-漓江-阳朔县城旅游地系统形成为标志的后期极化增长阶段;初期极化发展阶段,在旅游需求的推动下,桂林城区作为旅游增长极得到较快发展,为漓江旅游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对区域旅游发展起到组织作用。后期极化增长阶段,阳朔县城作为新的增长极发展起来,桂林城区旅游功能进一步强化,漓江作为旅游廊道功能也日益强化,桂林-漓江-阳朔旅游地空间系统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为扩散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旅游影响对外扩散,区域旅游板块逐渐形成,并推动旅游地转型发展。桂林-漓江-阳朔旅游系统的旅游城镇、景区点间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功能上更加协调,推动了更高一级的旅游地空间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可称其为桂北旅游地空间系统,或桂北旅游板块。探讨了旅游地系统演化机制,认为在不同时期,起主导的机制不同:在萌芽期,资源禀赋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极化发展期,受循环积累因果效应的推动,不同类型的需求成为建构的主要动力;在扩散发展期,对综合效益的追求成为主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演化理论 桂林-漓江-阳朔 旅游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洪涝灾害及枯季缺水问题的治理意见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金荣 马登盛 施杰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9-169,共11页
总结了历史上800多年漓江洪涝灾害情况和1936~1998年60多年有观测的记录资料,认为漓江洪涝灾害加剧的原因主要是上游水源林的破坏和对青狮潭水库调洪管理不尽科学;而枯季缺水,既有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自然因素的原因,... 总结了历史上800多年漓江洪涝灾害情况和1936~1998年60多年有观测的记录资料,认为漓江洪涝灾害加剧的原因主要是上游水源林的破坏和对青狮潭水库调洪管理不尽科学;而枯季缺水,既有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自然因素的原因,也有过量索取漓江水、上游水源林破坏、漓江补水工程的副作用、水资源浪费等人为的影响,而且以人为因素为主。要解决漓江洪涝灾害及枯季缺水,在技术措施方面,应改变现行的桂林城市供水方案,即供水由漓江改用青狮潭水库,并在漓江上游修建川江和斧子口水库,实施生物工程等;在政府行为措施方面,宜尽快建立漓江流域资源和环境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严加保护、合理开发。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基本消除漓江洪涝灾害而达百年一遇,漓江枯季水量也可望达40~50m3/s,从而基本解决枯季缺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警戒水位 淹没水位 枯季缺水 桂林漓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桂水质好 江河旅游兴
9
作者 吴辉艳 《广西林业》 2025年第3期10-15,共6页
春节期间,驾车出行,顺道重游之前到访过的几处江河景区。尽管天气寒冷,此时并非“玩水”的好季节,然而无论桂林漓江这样久负盛名的热点,还是柳州柳江、桂西北红水河、桂西南黑水河这样后劲勃发的新秀,无不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人气之旺一... 春节期间,驾车出行,顺道重游之前到访过的几处江河景区。尽管天气寒冷,此时并非“玩水”的好季节,然而无论桂林漓江这样久负盛名的热点,还是柳州柳江、桂西北红水河、桂西南黑水河这样后劲勃发的新秀,无不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人气之旺一年更胜一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漓江 柳州柳江 江河 桂西北红水河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山水优势 突出地方特色——浅议桂林冠岩公园规划中地方特色的体现
10
作者 林兵 《规划师》 1994年第4期38-39,共2页
冠岩公园选址于桂林漓江草坪风景区内,距市区29公里,占地面积为20.11公顷。它位于漓江黄金水道东岸,具有良好的岩溶地貌景观,秀丽的田园风光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装点着美丽的现状环境。 山水资源 得天独厚 冠岩公园地处草坪景区的中... 冠岩公园选址于桂林漓江草坪风景区内,距市区29公里,占地面积为20.11公顷。它位于漓江黄金水道东岸,具有良好的岩溶地貌景观,秀丽的田园风光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装点着美丽的现状环境。 山水资源 得天独厚 冠岩公园地处草坪景区的中心位置,倚山傍水,集山、水、洞、石、田园、林木之美于一体,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公园的主体石山冠帽山形似古代帝王的皇冠,因而名冠岩。在它前方耸立着帷幕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规划 冠岩 地方特色 桂林漓江 冠帽 少数民族风情 倚山傍水 园林造景 景观特点 东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茵河,德意志的“漓江
11
作者 苏亚 《绿色大世界》 1996年第1期10-11,共2页
新年新气象。把您在新年旧年的所见所闻装在信封里寄给我们,我们会忠诚地把您的这份快乐传递给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热心读者,那时您收获的将是千千万万份快乐。我们约定:和您一起构造新的旅游风景线! 来稿请用方格纸抄写,详细地址请... 新年新气象。把您在新年旧年的所见所闻装在信封里寄给我们,我们会忠诚地把您的这份快乐传递给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热心读者,那时您收获的将是千千万万份快乐。我们约定:和您一起构造新的旅游风景线! 来稿请用方格纸抄写,详细地址请写在稿纸的最后一页,来稿直接寄绿色大世界杂志社黎子收即可,谢谢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方 风景名胜 桂林漓江 自动电话机 德国波恩 公路干线 浪涌 石响 英三 在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两岸绿化工程展开总体规划设计
12
作者 熊吉禄 廖业中 《广西林业》 1996年第2期17-17,共1页
元月5日,区林业勘测设计院韦纬等10名专家受区林业厅的委托,专程到桂林对桂林—阳朔县(含灵川大圩镇沿江段)共86公里的漓江两岸绿化进行总体规划工程设计。 桂林漓江两岸绿化工程。
关键词 绿化工程 总体规划设计 桂林漓江 桂林 工程设计 林业厅 可行性研究 勘测设计院 农业综合开发 阳朔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教学的准备工作
13
作者 戴云桥 《当代教育科学》 1991年第3期40-42,共3页
《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谓作任何事,若事前有了充分的准备,则很容易成功。反之,若事前毫无准备,则成功的机会相当渺茫。在此处所谓的“预”,即是准备的意思。教学也是这样。在教学之前,如果教师和学生都有了充分的准... 《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谓作任何事,若事前有了充分的准备,则很容易成功。反之,若事前毫无准备,则成功的机会相当渺茫。在此处所谓的“预”,即是准备的意思。教学也是这样。在教学之前,如果教师和学生都有了充分的准备,则教学工作就一定会很顺利,也易获得成功。至于教学的准备工作,我们认为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前教师和学生的准备工作。在教师方面要准备的,包括教材的研究和分析,资料的搜集,目标的分析,教案的编制,教具的准备和教室的布置等;在学生方面,如旧课的复习,新课的预习,以及资料的搜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则立 教学单元 学习动机 教学工作 评估师 意谓 《爱莲说》 桂林漓江 牛顿第三定律 学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写动物名称要准确──读报拾错札记
14
作者 叶才林 《当代传播》 1999年第6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动物名称 新疆日报 图片说明 野生动物保护 二级保护动物 环境报道 乌鲁木齐市 水质标准 桂林漓江 东北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重点流域、海湾、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明显
15
作者 余东威 宗思扬 《广西林业》 2023年第8期8-9,共2页
2023年7月21日,广西实施重点流域、海湾、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新闻发布会透露,全区重点流域、海湾、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成效明显,为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作出了突出贡献。据悉,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功纳人... 2023年7月21日,广西实施重点流域、海湾、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新闻发布会透露,全区重点流域、海湾、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成效明显,为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作出了突出贡献。据悉,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功纳人中央财政支持的“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获得中央财政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该工程部署了8大类83个生态保护修复子项目,目前正在加快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修复 中央财政 生态屏障 桂林漓江 一体化 成效明显 专项资金支持 子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有机复合肥在柑桔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16
《广西柑桔》 1995年第1期7-8,共2页
关键词 有机复合肥 应用效果 柑桔专用肥 柑桔树 进口复合肥 增产效果 温州蜜柑 溶解性 桂林漓江 钾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