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初探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丽娜 谭伟福 王海京 《广西林业科学》 2012年第3期303-305,共3页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公园是我国最典型的岩溶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地区。针对会仙湿地公园的建设,从湿地类型、分布、保护、利用和管理现状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实地调查,通过访问、历史资料查阅,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公园 湿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2
作者 秦云红 《南方农业》 2023年第8期229-231,共3页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的面积已经从20世纪50年代的2500 hm^(2)缩减至2022年的494 hm^(2),目前湿地面积仍呈缩减趋势,湿地的保护和修...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的面积已经从20世纪50年代的2500 hm^(2)缩减至2022年的494 hm^(2),目前湿地面积仍呈缩减趋势,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势在必行。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为推动和促进湿地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以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在湿地保护和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规划湿地保护修复方案、建立和完善湿地修复机制和体系、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等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 湿地修复 广西桂林会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仙湿地中心区枯水期上覆水磷酸酶活性水平分布 被引量:8
3
作者 陆祖军 侯美珍 梁士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81,共6页
将会仙喀斯特湿地中心区划分成7个小区,于2009—2010年枯水期的早、中、晚期4次采集0.5 m深水样(每小区采样点10~15个),分析上覆水部分水化指标和磷酸酶特性。参考太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标准,会仙喀斯特湿地上覆水处于Ⅳ~Ⅴ级营养化状... 将会仙喀斯特湿地中心区划分成7个小区,于2009—2010年枯水期的早、中、晚期4次采集0.5 m深水样(每小区采样点10~15个),分析上覆水部分水化指标和磷酸酶特性。参考太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标准,会仙喀斯特湿地上覆水处于Ⅳ~Ⅴ级营养化状态。湿地的Ⅲ、Ⅳ小区水面积最大,两区植物组成对磷均有较好的吸附、吸收和沉淀作用,但Ⅲ小区水体磷酸酶活性远高于Ⅳ小区,说明Ⅲ小区植物组成不利于抑制内源磷的释放,因此建议湿地水生植被重建时参考Ⅳ小区的(边岸区)华克拉莎-(深水区)密齿苦草/黑藻/马来眼子菜植物种类构成模式进行。枯水期早、中期湿地上覆水磷酸酶活性与上覆水活性反应磷浓度成反比例关系,说明研究期内湿地磷酸酶活性可作为水体富营养发展趋势的预警信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 上覆水 磷酸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