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栽桑养蚕技术
1
作者 林元吉 陶维必 +3 位作者 何文军 王承相 林永生 周桂 《蚕学通讯》 1999年第2期21-23,共3页
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胖乎乎的蚕宝宝会吐丝做茧,而把这些茧收集起来,经过缫丝、织造等工艺就能织出轻薄、光滑、飘逸、闪烁着光彩的丝绸.美丽的丝绸不仅打动小姐、太太的芳心,更加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重庆市云阳县地处长江中下游,气候温和,... 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胖乎乎的蚕宝宝会吐丝做茧,而把这些茧收集起来,经过缫丝、织造等工艺就能织出轻薄、光滑、飘逸、闪烁着光彩的丝绸.美丽的丝绸不仅打动小姐、太太的芳心,更加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重庆市云阳县地处长江中下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桑宜蚕.俗话说:“勤养猪,细养蚕,二十多天见现钱”.栽桑养蚕时间短,见效快,是发展农村经济、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农业生产实践告诉我们:“低产靠体力,中产靠肥力,高产优质靠智力”.为此,农村发展蚕桑生产最重要的是依靠科技、坚持科技兴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桑养蚕技术 云阳县 农村 品种 重庆市 消毒防病 长江中下游 漂白粉 一日孵化率 丝绸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栽桑养蚕布局学术研讨
2
作者 赵辉 《四川蚕业》 1997年第4期11-12,共2页
省蚕学会养蚕专业委员会专题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9月16—18日在江油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有关专家和领导共计三十七人,针对当前我省蚕业的现状,围绕“适当调整栽桑养蚕布局,建立我省栽桑养蚕技术规范,提高蚕茧单产质量”这个中心议题开... 省蚕学会养蚕专业委员会专题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9月16—18日在江油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有关专家和领导共计三十七人,针对当前我省蚕业的现状,围绕“适当调整栽桑养蚕布局,建立我省栽桑养蚕技术规范,提高蚕茧单产质量”这个中心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省蚕学会理事长李道盛同志应邀到会,并作了重要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桑养蚕技术 技术规范 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 成片桑园 桑生产 学术讨论会 夏伐桑园 专业委员会 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养蚕技术与蚕茧生产三提高
3
作者 曲成彪 《四川蚕业》 1996年第4期21-22,共2页
近十年来,南部县蚕桑生产发展较快,1980年发种6.72万张,单产25公斤,总产茧168万公斤,解舒率67.4%,1994年发种23.2万张,单产16.2公斤,总产茧376.7万公斤,解舒率59%。由此可以看出,发种增加到四倍,产茧翻了近两翻,解舒率却下降了近9个... 近十年来,南部县蚕桑生产发展较快,1980年发种6.72万张,单产25公斤,总产茧168万公斤,解舒率67.4%,1994年发种23.2万张,单产16.2公斤,总产茧376.7万公斤,解舒率59%。由此可以看出,发种增加到四倍,产茧翻了近两翻,解舒率却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单张种产茧减少了近10公斤。简而言之,发种产茧上去了,单产质量、效益下来了。近期笔者下乡随机调查了30户蚕农,认为养蚕效益较好,还准备再发展的有两户,占调查的6.6%;保持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桑养蚕技术 蜕皮激素 南部县 茧生产 方格簇 解舒率 桑生产发展 技术培训班 产质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媳妇教家婆养蚕获得增产增收
4
作者 朱庆录 《广西蚕业通讯》 1993年第2期40-40,共1页
合浦县常乐镇阳月村一位年过花甲的农妇的媳妇,教家婆养蚕,低产变高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阳月村传为佳话。 婆婆名叫秦桂英身体健壮,勤劳持家,媳妇名叫秦彩兰,勤劳朴实、尊老爱幼、对人和蔼可亲。虽然婆媳早已分居分食,可她们都是... 合浦县常乐镇阳月村一位年过花甲的农妇的媳妇,教家婆养蚕,低产变高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阳月村传为佳话。 婆婆名叫秦桂英身体健壮,勤劳持家,媳妇名叫秦彩兰,勤劳朴实、尊老爱幼、对人和蔼可亲。虽然婆媳早已分居分食,可她们都是养蚕专业户。在养蚕过程中,媳妇思想开朗,较易接受新事物,积极学习科学栽桑养蚕技术,而婆婆思想保守,自持有多年经验,仍采用旧的方法养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桑养蚕技术 增产增收 婆婆 阳月 常乐 合浦县 低产变高产 消毒防病 身体健壮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育户联农户是提高养蚕单产的有效途径
5
作者 李耘 邹远佳 《四川蚕业》 1998年第3期43-44,共2页
宁南县是一个边远山区小县,全县耕地面积18万亩,人口16.3万人。宁南县委政府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经过多年的努力,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狠抓烟、桑、蔗。1997年产烟23.5万担,产蔗26万吨,人平产烟、产蔗名列全省第一... 宁南县是一个边远山区小县,全县耕地面积18万亩,人口16.3万人。宁南县委政府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经过多年的努力,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狠抓烟、桑、蔗。1997年产烟23.5万担,产蔗26万吨,人平产烟、产蔗名列全省第一名。蚕茧生产更是突飞猛进向前发展。1997年产茧57228担,蚕区人平达28.5公斤。连续11年人平产茧居全省第一名。成为全省优质茧基地示范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育户 有效途 共育室 宁南县 单产 共育质量 农户 栽桑养蚕技术 粮食生产 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桑养育的热土——丰都县社坛镇长兴村蚕业发展纪实
6
作者 周登昌 《蚕学通讯》 1999年第1期59-60,共2页
丰都县社坛镇长兴村抓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已成支柱产业.1997年发蚕种1990张,蚕农收入66.7万元,人平收入426.5元,占全村全年收入的39%,10%的农户占家庭全年收入的50%.1998年发种2100张,单产38公斤,高出全县单产1... 丰都县社坛镇长兴村抓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已成支柱产业.1997年发蚕种1990张,蚕农收入66.7万元,人平收入426.5元,占全村全年收入的39%,10%的农户占家庭全年收入的50%.1998年发种2100张,单产38公斤,高出全县单产17公斤;蚕农收入达70余万元,比1997年人平增收21元.栽桑养蚕已成为该村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经济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发展 丰都县 栽桑养蚕技术 长兴 桑生产 适度规模 丝绸公司 农村产业结构 桑树 致富奔小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区桑蚕生产实用技术科教片的录制及利用其在蚕区开展科普的体会
7
作者 罗恒成 黄仕优 《广西蚕业通讯》 1993年第2期30-32,共3页
我区近年来桑蚕茧持续增产,1992年全区产茧量已持达1.83万吨,今年各地有增有减,预全年略减。这几年桑蚕生产之所以取得较快的发展,这除了党的富民政策以及茧丝市场导向之外,这与各级领导比较重视科教兴蚕关系极大。例如采用多种形式普... 我区近年来桑蚕茧持续增产,1992年全区产茧量已持达1.83万吨,今年各地有增有减,预全年略减。这几年桑蚕生产之所以取得较快的发展,这除了党的富民政策以及茧丝市场导向之外,这与各级领导比较重视科教兴蚕关系极大。例如采用多种形式普及科学技术、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科教片 实用技术 栽桑养蚕技术 产茧量 持续增产 增产增收 专业技术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蚕致富能手温明芳
8
作者 张世森 《四川蚕业》 1998年第1期48-48,共1页
四川省泸县方洞乡新联村二社青年妇女温明芳、与丈夫一道,依靠科学技术栽桑养蚕,8年来,用勤劳的双手建成了一个温馨的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女能人,在田野上实现了金色的梦。
关键词 栽桑养蚕技术 手温 技术要求 依靠科学技术 温馨的家 青年妇女 女能人 四川省 整形修枝 桑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桑模式与蚕业产业化关系的研讨
9
作者 陈修德 任超 《四川蚕业》 1999年第4期47-49,共3页
四川省是全国最大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重点蚕丝产区,但是多年来与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相比,由于规模分散,栽桑养蚕技术难于贯彻落实,造成桑树产叶量低,养蚕单产低,蚕茧质量差,蚕业基础不稳,严重制约了四川蚕业的发展。 四川省蚕业生产... 四川省是全国最大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重点蚕丝产区,但是多年来与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相比,由于规模分散,栽桑养蚕技术难于贯彻落实,造成桑树产叶量低,养蚕单产低,蚕茧质量差,蚕业基础不稳,严重制约了四川蚕业的发展。 四川省蚕业生产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取决于桑树基础建设水平的高低和生产优质蚕茧的技术水平,桑树基础不稳定,没有一定的规模,没有一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产业化 桑树 业生产 栽桑养蚕技术 四川省 茧丝绸公司 茧质量 敌敌畏 游仙区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养蚕优势难发挥 规模经营增产又增收
10
作者 杜长志 熊伟张 《蚕学通讯》 1994年第2期33-33,共1页
江津市吴滩镇蚕桑生产朝着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基地化、专业化的新格局,促进了蚕、茧、丝质量的全面提高,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该镇地处丘陵,适宜栽桑养蚕,养蚕一直是当地农民的大宗收入之一.1990年以前,全镇7345户农民中就有647... 江津市吴滩镇蚕桑生产朝着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基地化、专业化的新格局,促进了蚕、茧、丝质量的全面提高,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该镇地处丘陵,适宜栽桑养蚕,养蚕一直是当地农民的大宗收入之一.1990年以前,全镇7345户农民中就有6478农户养蚕,但分散零星的生产格局一直形不成规模优势,大多数蚕农养蚕收入徘徊不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经营 桑生产 栽桑养蚕技术 江津市 市场机制 生产格局 专业化 规模优势 桑基地 依靠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柬埔寨蚕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世清 《中国蚕业》 2003年第1期75-78,共4页
柬埔寨蚕业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公元3世纪初,孙权曾派康泰和朱应到扶南国(今柬境内),并带去了中国的丝绸产品.
关键词 生产规模 栽桑养蚕技术 柬埔寨 业生产 现状 发展 织造技术 缫丝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科技致富能手——“蚕桑大户”曹杰
12
作者 周晓辉 《四川蚕业》 1996年第3期59-59,共1页
蓬安县万和乡八村五社社员曹杰,年仅30岁,高中文化程度。他是在我县比较贫困的河滩地上依靠科技,通过勤劳,由一个贫困户,用三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蚕桑大户”,经济收入已超过小康水平。他所在的生产合作社没有一分稻田,仅有人... 蓬安县万和乡八村五社社员曹杰,年仅30岁,高中文化程度。他是在我县比较贫困的河滩地上依靠科技,通过勤劳,由一个贫困户,用三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蚕桑大户”,经济收入已超过小康水平。他所在的生产合作社没有一分稻田,仅有人平1.2亩河滩地和山坡地,那么他是靠什么奔向富裕的呢? 他全家共4口人,2个劳力,有旱地8亩,其中承包旱地5亩,开发荒芜河滩地3亩。九○年前,他一直想外出务工脱贫致富,但通过五年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大户 科技致富 河滩地 蓬安县 栽桑养蚕技术 依靠科技 生产合作社 能手 桑树 外出务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川市蚕桑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13
作者 张权利 《蚕学通讯》 2002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永川市 桑生产 现状 发展 因地制宜 栽桑养蚕技术 投入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狠抓基地攻万担 桐坪蚕桑上台阶
14
作者 赵成元 《蚕学通讯》 1995年第3期38-39,41,共3页
桐坪乡位于剑、南、盐、梓四县交界处,全乡有11个村,108个社,3139户,10420人,幅员50平方公里,耕地12908亩,其中水田3004亩、旱地9904亩,全乡地貌属深丘陵.1990年被南部县列为蚕桑基地乡,1991年开始进行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 桐坪乡位于剑、南、盐、梓四县交界处,全乡有11个村,108个社,3139户,10420人,幅员50平方公里,耕地12908亩,其中水田3004亩、旱地9904亩,全乡地貌属深丘陵.1990年被南部县列为蚕桑基地乡,1991年开始进行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蚕桑基地乡,形成了比较扎实的桑树基础,蚕茧生产发展较快,推广了一系列的养蚕新技术,蚕农养蚕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基地建设中闯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地建设 桑基地 桑树 栽桑养蚕技术 深化认识 桑生产 南部县 1990年 技术普及 茧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机遇 走出困境——铜梁县高楼镇蚕桑生产快速发展
15
作者 王汝学 孙永明 《蚕学通讯》 1998年第1期55-42,共2页
高楼镇位于我县北面,与合川、潼南接壤.全镇8个村,86个社,3500户,12200多人,其中养蚕农户3290户,11500多人,人均耕地1.1亩,现有桑树319万株.1996年受茧价大幅度下跌影响。
关键词 桑生产 铜梁县 抓住机遇 走出困境 栽桑养蚕技术 高楼 桑发展 桑树资源 发展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科技示范村 促进我县蚕业生产发展
16
作者 秦湘 《蚕学通讯》 1995年第4期45-47,共3页
我县从1989年开始狠抓了桑蚕茧科技示范基地村建设,现已初见成效.名山镇东升村率先突破了50吨,达到了60吨.通过抓科技示范基地村,推动了全县蚕桑生产的发展,使全县蚕茧产量由1990年的98.8万公斤,上升到1994年281.3万公斤,增加2倍多.若... 我县从1989年开始狠抓了桑蚕茧科技示范基地村建设,现已初见成效.名山镇东升村率先突破了50吨,达到了60吨.通过抓科技示范基地村,推动了全县蚕桑生产的发展,使全县蚕茧产量由1990年的98.8万公斤,上升到1994年281.3万公斤,增加2倍多.若按东升村人平养蚕1.4张,产茧40.8公斤,收入333.4元计,全县养蚕人口58万,可养蚕78.2万张,产茧可达2340万公斤,蚕农可收入19372万元,工业产值可达15.26亿元,丝绸行业可实现税利9818万元,即使按1/3计算,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示范基地 建设科技 业生产 科技示范村 丝绸工业 栽桑养蚕技术 桑生产 丝绸行业 1994年 上交税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区蚕业如何走出困境
17
作者 杨明建 《四川蚕业》 1999年第3期8-9,共2页
近年来,受国际、国内丝绸市场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茧、丝、绸价格下跌幅度较大,蚕农信心低落,挖毁桑严重,我区蚕业陷入困境。 1 毁桑弃蚕原因浅析 1.1 桑树实际数量少。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92年发展大行桑(一步建园)至1997年底累计2... 近年来,受国际、国内丝绸市场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茧、丝、绸价格下跌幅度较大,蚕农信心低落,挖毁桑严重,我区蚕业陷入困境。 1 毁桑弃蚕原因浅析 1.1 桑树实际数量少。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92年发展大行桑(一步建园)至1997年底累计20.1万亩,现保存不足15%,四边桑普遍老化,良桑化程度低于50%,60—70年代的桑树各乡镇时有所见,产叶量不高,密植桑园未按高产栽培技术管理,效益差,某乡镇从1993—1998年上报嫁接桑树累计317.08万株,实际有桑50余万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东南亚金融危机 高产栽培 技术管理 一步建园 有效成份 科技兴 原因浅析 栽桑养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产区蚕业产业化经营探索
18
作者 余惠岚 鲁杰 《四川蚕业》 1999年第4期11-13,共3页
成都市郊区农村经济,由于所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发展历史、社会影响等因素形成了不同于一般蚕区的经济特点。但成都自古农桑并重,蚕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的成就,我市蚕业生产也跟全国、全省一样,几起几落。历史最高年1994... 成都市郊区农村经济,由于所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发展历史、社会影响等因素形成了不同于一般蚕区的经济特点。但成都自古农桑并重,蚕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的成就,我市蚕业生产也跟全国、全省一样,几起几落。历史最高年1994年发种13.7万盒,1998年发种锐减至3.8万盒,生产规模始终在低水平徘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化经营 业产业化 丝绸厂 业生产 农村经济 违约责任 栽桑养蚕技术 生产规模 都市郊区 基本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桑专家林元吉教授受聘中央电视台顾问
1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蚕学通讯》 1999年第3期34-34,共1页
本刊编委、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林元吉教授最近被中央电视台聘为科学顾问,将对该台拍摄、制作农业科技节目在相关专业领域给予指导.
关键词 电视台 农业科技节目 西南农业大学 科学顾问 长江三峡库区 栽桑养蚕技术 相关专业 教授 编辑部 中央电视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乱石坡上搞开发 发展蚕桑见成效——记广元市中区龙潭乡桃园林场集约发展蚕桑
20
作者 陈松 《四川蚕业》 1998年第2期48-48,共1页
龙潭乡桃园林场,属乡办集体企业。长期以来,由于此处成材林木极少,绝大部分是幼树,见效慢、长且不稳。1995年,林场在百亩荒坡上改土栽桑;1997年初见效,全年养蚕26张,总茧量910公斤,单产35公斤,整个茧款收入突破1.2万元,加上桑园其它经... 龙潭乡桃园林场,属乡办集体企业。长期以来,由于此处成材林木极少,绝大部分是幼树,见效慢、长且不稳。1995年,林场在百亩荒坡上改土栽桑;1997年初见效,全年养蚕26张,总茧量910公斤,单产35公斤,整个茧款收入突破1.2万元,加上桑园其它经济作物收入,合计近2万元,蚕桑收入缓解了场职工工资资金支出紧张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发展 广元市 见成效 四川女皇茧业股份有限公司 园林 丝绸公司 栽桑养蚕技术 集体经济 合理经营 股份合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