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基本苗和栽插规格对杂交水稻4001 S/黄莉占制种机插父本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董帅厅 张海清 +5 位作者 刘爱民 夏纵印 曹衍 苏和 张青 蔡鹏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0-144,共5页
为探究机械化制种父本最适宜的基本苗数和栽插规格,选用4001S/黄莉占制种组合,设计父本2株、4株和6株3种不同基本苗数,20cm×30cm、24cm×30cm、32cm×30cm、20cm×(20~40)cm和25cm×(20~40)cm五种不同栽插规格,2... 为探究机械化制种父本最适宜的基本苗数和栽插规格,选用4001S/黄莉占制种组合,设计父本2株、4株和6株3种不同基本苗数,20cm×30cm、24cm×30cm、32cm×30cm、20cm×(20~40)cm和25cm×(20~40)cm五种不同栽插规格,2期播种同时栽插,研究了供试父本群体的苗情动态、抽穗开花动态和穗粒结构。结果表明:采用机插秧6株苗能够显著增加父本的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并能增加单位面积颖花数;采用20cm×(20~40)cm和25cm×(20~40)cm两种栽插规格能够显著提高最高苗、有效穗和单位面积颖花数,且25cm×(20~40)cm规格的盛穗历期最长,达到5d;2期父本播期相差6d,抽穗历期可延长1d。说明父本黄莉占以单穴6苗并按20cm×(20~40)cm或25cm×(20~40)cm规格机插可以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颖花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制种 父本 基本苗数 栽插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不同栽插规格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定超 付国林 +1 位作者 王化春 汪艳 《耕作与栽培》 2012年第2期32-33,共2页
试验在安龙县本地水稻适宜栽插密度1.1万穴/667m2的基础上,探讨适宜的栽插规格和配置,设置了14.85cm×39.6cm、18.15cm×33cm、19.8cm×29.7cm、21.45cm×27.72cm、(39.6cm+26.4cm)×18.15cm五个处理的对比试验,结... 试验在安龙县本地水稻适宜栽插密度1.1万穴/667m2的基础上,探讨适宜的栽插规格和配置,设置了14.85cm×39.6cm、18.15cm×33cm、19.8cm×29.7cm、21.45cm×27.72cm、(39.6cm+26.4cm)×18.15cm五个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宽行窄株栽插方式处理中,以19.8cm×29.7cm规格的产量性状表现最好,单产为889.3kg/667m2,并呈现出随着栽插穴(株)距的减小,单产呈下降的趋势。在相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宽窄行栽插方式(39.6cm+26.4cm)×18.15cml的产量性状最好,单产最高为897.98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插规格 产量 安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米“安优粘”高产栽培技术研究I.栽插规格、施肥量和施肥方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宗俦 陈孟权 +4 位作者 冯明友 张家洪 张克龙 雷昌彬 张振华 《耕作与栽培》 1999年第4期19-21,共3页
“安优粘”是安顺地区农科所“九五”期间通过审定的高产早熟的优质中籼品种,研究表明该品种“靠栽又靠发”, 重在“攻成穗、争 实粒”,以 每667 m 2 栽插2 .5 ~3 .0 万穴、每穴4 ~6 片苗、追施纯 氮10 ~15 kg... “安优粘”是安顺地区农科所“九五”期间通过审定的高产早熟的优质中籼品种,研究表明该品种“靠栽又靠发”, 重在“攻成穗、争 实粒”,以 每667 m 2 栽插2 .5 ~3 .0 万穴、每穴4 ~6 片苗、追施纯 氮10 ~15 kg 、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 施肥方式最好,每667 m 2 产量可超过550 k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米 栽插规格 施肥量 施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产量、株型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3
4
作者 胡雅杰 曹伟伟 +11 位作者 钱海军 邢志鹏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郭保卫 高辉 沙安勤 周有炎 刘国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3-757,共15页
选用3种穗型水稻品种,设置3种钵苗机插密度,以毯苗机插为对照(CK),系统研究钵苗机插不同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穗部性状、冠层叶系配置、茎秆物理特性和抗倒伏的影响,旨在探明水稻钵苗机插配套不同穗型品种适宜栽插规格及其增产特点... 选用3种穗型水稻品种,设置3种钵苗机插密度,以毯苗机插为对照(CK),系统研究钵苗机插不同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穗部性状、冠层叶系配置、茎秆物理特性和抗倒伏的影响,旨在探明水稻钵苗机插配套不同穗型品种适宜栽插规格及其增产特点;同时,阐明钵苗机插不同密度下水稻株型特征和抗倒伏特性。结果表明:(1)3种钵苗机插密度处理下,大穗型品种产量随密度降低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但均显著高于CK;中、小穗型品种产量有随着密度降低而下降的趋势。不同穗型品种穗数随着密度降低而显著减少,每穗粒数显著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明显变化规律。(2)钵苗机插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穗长、着粒密度、单穗重、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和二次枝梗粒数均随密度降低而增加,且高于CK;一、二次枝梗数比值和一、二次枝梗粒数比值随密度降低而呈下降趋势。(3)钵苗机插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上三叶的叶长、叶宽、叶基角、披垂度和比叶重随着密度降低而呈增加趋势;且上三叶的叶长、叶宽和比叶重高于CK。(4)随着密度降低,不同穗型品种钵苗机插水稻基部N1、N2、N3节间长度减少,茎秆粗度、茎壁厚度和节间干重增加,穗下节间长、秆长、株高、重心高增加,而相对重心高有减小趋势。(5)不同穗型品种钵苗机插水稻基部节间N1、N2、N3抗折力和弯曲力矩随着密度降低而增加,倒伏指数呈下降趋势,且低于CK。说明水稻钵苗机插配套大穗型品种宜适当降低密度,增加每穗粒数以获高产;中穗型品种需兼顾穗数和每穗粒数,提高群体颖花量而增产;小穗型品种依靠穗数而提高产量。水稻钵苗机插降低密度能改善穗部性状和增加上三叶的叶面积,但增大了叶基角和披垂度,同时利于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增加基部节间粗度、茎壁厚度和充实度,从而提高抗折力,降低倒伏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钵苗机插 栽插规格 产量 株型 抗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晚杂交稻宽行窄株法高产栽培途径 被引量:9
5
作者 夏松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6期901-901,共1页
对单晚杂交稻汕优 63采取宽行窄株法栽培田间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施肥、病虫防治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宽行窄株法栽培均比常规栽插规格实收产量高 ,且达到 5 %差异显著水平 ,部分处理达 1%显著水平。其中以 3 3 .3cm× 10 ... 对单晚杂交稻汕优 63采取宽行窄株法栽培田间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施肥、病虫防治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宽行窄株法栽培均比常规栽插规格实收产量高 ,且达到 5 %差异显著水平 ,部分处理达 1%显著水平。其中以 3 3 .3cm× 10 .0cm规格的处理为最高 ,其经济性状表现也最佳。因此笔者提出适当的宽行窄株法栽培是综合充分利用光能和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进而达到水稻高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宽行窄株法 栽培途径 栽插规格 产量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不同品种、播期和密度对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桂兰 浦选昌 +1 位作者 杨立 吴元华 《耕作与栽培》 2004年第6期24-25,54,共3页
通过进行3因素3水平栽培试验,得出分蘖强的多穗型中熟品种两成363以4月20日播种,栽插规格33.3 cm×33.3 cm为好;分蘖一般的中熟品种K优267以4月11日播种,栽插规格26.6cm×26.6cm产量为好。
关键词 中熟品种 栽插规格 播期 分蘖 播种 水稻 性状 同品种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湘两优900不同栽培模式示范试验
7
作者 李佳钊 王少枫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3-4,共2页
为验证适宜宿迁市宿豫区的水稻超高产栽培方式,进行了杂交稻湘两优900不同栽培模式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栽培方式方面,机插适用于砂地,砂姜岗土种植应适当减少氮肥用量;旱育秧栽培方式于砂地应用可增加肥料使用次数;栽插规格以30.0 cm... 为验证适宜宿迁市宿豫区的水稻超高产栽培方式,进行了杂交稻湘两优900不同栽培模式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栽培方式方面,机插适用于砂地,砂姜岗土种植应适当减少氮肥用量;旱育秧栽培方式于砂地应用可增加肥料使用次数;栽插规格以30.0 cm×16.7 c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湘两优900 播种方式 栽插规格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收割时期和密度对水稻再生及其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王秋 张恒栋 张发丽 《耕作与栽培》 2019年第2期4-6,共3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稻米的品质,充分利用收割的头季水稻做饲料,提升水稻的价值,在贵州省兴义市采用优质稻宜香2115进行了在不同的栽插规格、不同的收割时期对再生产量和收割产量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收割期在2种密度组合种植中,以“... 为了进一步提高稻米的品质,充分利用收割的头季水稻做饲料,提升水稻的价值,在贵州省兴义市采用优质稻宜香2115进行了在不同的栽插规格、不同的收割时期对再生产量和收割产量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收割期在2种密度组合种植中,以“4寸×7寸+T2收割期”组合下,水稻的收割饲料达到2.42kg/m^2和0.50kg/m^2的鲜重和干重,产量达到284.68kg/667m^2,与其他密度和收割期相比总产量高。因此,4寸×7寸的栽培规格下T2(分蘖高峰期)做饲料收割最适合兴义市优质稻再生和收割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收割时期 栽插规格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