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增粮团队风采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玉米研究室
1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耕作栽培研究所玉米研究室组建于2007年,主要从事玉米高产高效绿色生态耕作栽培理论与技术以及秸秆、玉米须等副产品的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建有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农业农村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作物... 耕作栽培研究所玉米研究室组建于2007年,主要从事玉米高产高效绿色生态耕作栽培理论与技术以及秸秆、玉米须等副产品的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建有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农业农村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作物栽培学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等科研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利用 绿色生态 耕作栽培 高产高效 玉米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投稿指南
2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7期156-156,共1页
《耕作与栽培》是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支持“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立足于贵州,面向... 《耕作与栽培》是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支持“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立足于贵州,面向全国”的原则,突出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实际,深受广大农业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民技术员的欢迎,在农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科技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刊 耕作栽培 农业科技进步 办刊宗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期刊简介
3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5期37-37,共1页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立足于贵州,面向全国”的原则,突出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实际,深受广大农业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民技术员的欢迎,在农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科技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栽培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期刊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期刊简介
4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7期105-105,共1页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支持...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支持“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立足于贵州,面向全国”的原则,突出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实际,深受广大农业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民技术员的欢迎,在农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科技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栽培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期刊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期刊简介
5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3期154-154,共1页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立足于贵州,面向全国”的原则,突出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实际,深受广大农业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民技术员的欢迎,在农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科技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栽培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期刊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马铃薯复合式耕作栽培技术
6
作者 高彩霞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1期37-38,共2页
陕西省佳县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春旱频发、风蚀严重,加之土壤贫瘠、坡耕地占比高,传统马铃薯种植模式面临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加剧、土壤退化等严峻挑战。马铃薯复合式耕作栽培通过... 陕西省佳县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春旱频发、风蚀严重,加之土壤贫瘠、坡耕地占比高,传统马铃薯种植模式面临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加剧、土壤退化等严峻挑战。马铃薯复合式耕作栽培通过集成覆盖抑蒸、微地形集雨、土壤改良与生物多样性调控等,构建“降水高效利用—土壤功能修复—作物提质增效”协同的技术体系,实现马铃薯生产的生态化与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马铃薯 复合式耕作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投稿指南
7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5期130-130,共1页
《耕作与栽培》于1981年创刊,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唯一的耕作学与栽培学学科专业期刊。本刊1992年曾列为北图中国农学类核心期刊,现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 《耕作与栽培》于1981年创刊,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唯一的耕作学与栽培学学科专业期刊。本刊1992年曾列为北图中国农学类核心期刊,现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遴选)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以及西牛计划优秀中文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耕作栽培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投稿指南
8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7期44-44,共1页
《耕作与栽培》于1981年创刊,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唯一的耕作学与栽培学学科专业期刊。本刊1992年曾列为北图中国农学类核心期刊,现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 《耕作与栽培》于1981年创刊,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唯一的耕作学与栽培学学科专业期刊。本刊1992年曾列为北图中国农学类核心期刊,现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遴选)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以及西牛计划优秀中文期刊。期刊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栽培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期刊简介
9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2期149-149,共1页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立足贵州,面向全国,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原则,突出专业特色,深受广大农业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业技术员的欢迎,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科技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技术员 农业科技人才 普及与提高 耕作栽培 农业院校师生 农业工作者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栽培与耕作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其芳 邓家彬 +1 位作者 郑延丽 阮英慧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145-148,共4页
栽培与耕作学是涉农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其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对栽培与耕作学课程的历史沿革进行介绍,对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从课程思政、课程内容、教学评... 栽培与耕作学是涉农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其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对栽培与耕作学课程的历史沿革进行介绍,对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从课程思政、课程内容、教学评价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高质量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耕作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学科融合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期刊简介
11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5期126-126,共1页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支持...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支持“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立足于贵州,面向全国”的原则,突出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实际,深受广大农业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民技术员的欢迎,在农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科技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科技人才 普及与提高 耕作栽培 农业院校师生 农业工作者 栽培 期刊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投稿指南
12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5期119-119,共1页
《耕作与栽培》是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支持“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立足于贵州,面向全... 《耕作与栽培》是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支持“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立足于贵州,面向全国”的原则,突出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实际,深受广大农业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民技术员的欢迎,在农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科技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综述、问题探讨、植物资源、良种良法、应用技术、经验交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科技人才 普及与提高 耕作栽培 农业院校师生 农业工作者 栽培 农业生产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投稿指南
13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4期156-156,共1页
《耕作与栽培》是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支持“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立足于贵州,面向全... 《耕作与栽培》是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支持“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立足于贵州,面向全国”的原则,突出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实际,深受广大农业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民技术员的欢迎,在农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科技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综述、问题探讨、植物资源、良种良法、应用技术、经验交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科技人才 普及与提高 耕作栽培 农业院校师生 农业工作者 栽培 农业生产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不同耕作栽培技术对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文安 徐大地 +4 位作者 刘友云 肖厚军 严绪成 何成文 韦小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6期18-21,共4页
通过定点、定位、定坡度、定土壤类型 ,于 1997~ 1999年在贵州省长顺县凯佐乡设置了不同耕作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 (坡度 11~ 13°)不同耕作栽培技术对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影响极大。顺坡平作水土流... 通过定点、定位、定坡度、定土壤类型 ,于 1997~ 1999年在贵州省长顺县凯佐乡设置了不同耕作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 (坡度 11~ 13°)不同耕作栽培技术对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影响极大。顺坡平作水土流失最大 ,横坡少耕最小。作物产量最高的为横坡聚土盖膜 ,其土壤侵蚀量达无明显侵蚀的国家标准。土壤侵蚀与降水径流同步发生 ,主要集中于每年的 6月份 ,土壤侵蚀量占全年的 2 / 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坡地 耕作栽培 水土流失 玉米产量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耕作栽培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 被引量:12
15
作者 钟旭华 潘俊峰 +4 位作者 李康活 黄庆 张彬 李梦兴 刘彦卓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9-17,共9页
过去6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耕作与栽培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广东水稻种植区划、水稻分蘖与幼穗发育、光温反应特性、高产栽培叶色变化、光能利用、抗倒伏机理等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丰富了水稻耕作栽培科学理论... 过去6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耕作与栽培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广东水稻种植区划、水稻分蘖与幼穗发育、光温反应特性、高产栽培叶色变化、光能利用、抗倒伏机理等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丰富了水稻耕作栽培科学理论。在耕作栽培技术方面,1950—970年代在广泛调研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国著名的“潮汕经验”,大幅提升了广东水稻单产,并对我国水稻栽培学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80—1990年代先后研发建立了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规程和水稻抛秧及配套技术,实现了水稻栽培技术的规范化;进入21世纪,研发出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超级稻强化栽培技术和多熟高效农作制模式及配套技术,实现了水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这些研究成果及其大面积应用,为广东水稻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今后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近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耕作栽培研究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机械化、轻简化、标准化和高效化(即“两型四化”)方向发展,在机械化育插秧、直播稻、再生稻栽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后广东水稻耕作栽培研究要继续围绕产业科技问题,加强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促进水稻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耕作栽培 高产高效 光能利用率 轻简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发展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阜 赵明 《农学学报》 2018年第1期59-63,共5页
近60年来中国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在理论建设、技术创新和技术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围绕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需求,在作物生育调控理论及技术途径上不断取得突破,在多熟种植、作物布局和种植模式优化上不断创新发... 近60年来中国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在理论建设、技术创新和技术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围绕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需求,在作物生育调控理论及技术途径上不断取得突破,在多熟种植、作物布局和种植模式优化上不断创新发展,并通过技术集成应用有效支撑中国粮、棉、油等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面对当前及未来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战略需求,如何将资源高效、环境安全与作物高产高效并重,构建用养结合、生态高效、生产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的作物生产体系,是作物栽培与栽培学科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艰巨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栽培耕作 作物生产 生态高效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高产高效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魏林根 肖运萍 汪瑞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20-21,24,共3页
为了探讨红壤旱地芝麻高产高效的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4种轻简化种植方式和1种常规种植方式对芝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方案中,芝麻播种时,用旋耕机旋耕20 cm,撒播,用牛耙平,盖土,芝麻2~3对真叶... 为了探讨红壤旱地芝麻高产高效的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4种轻简化种植方式和1种常规种植方式对芝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方案中,芝麻播种时,用旋耕机旋耕20 cm,撒播,用牛耙平,盖土,芝麻2~3对真叶时,结合施肥、除草,用锄头中耕,将撒播的芝麻苗锄成行,这一试验方案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同时可获得最高的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轻简化 耕作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与耕作栽培措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小玲 贾良良 +3 位作者 韩宝文 李春杰 刘文菊 刘孟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052-14056,共5页
[目的]为快速提高中低产田肥力和农田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农民习惯耕作栽培与高产栽培管理模式)和养分管理模式(传统养分管理模式和高效养分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和... [目的]为快速提高中低产田肥力和农田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农民习惯耕作栽培与高产栽培管理模式)和养分管理模式(传统养分管理模式和高效养分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在高产高效管理模式下,作物产量显著高于农民习惯管理模式。经过5季作物的试验,高产高效管理模式的农田有机质含量提高了2.72~3.01 g/kg,土壤全氮含量升高了0.12~0.16 g/kg,速效磷(O lsen-P)含量增加了5.2 mg/kg,速效钾含量升高了37.8 mg/kg。[结论]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高产高效管理模式是中低产农田作物产量提高和耕地地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养分管理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土壤肥力 耕作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立式深旋耕作栽培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侯慧芝 张绪成 +4 位作者 王娟 马一凡 方彦杰 于显枫 王红丽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97,共3页
在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立式深旋-起垄-覆膜一体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形成半干旱区马铃薯立式深旋耕作栽培技术,实现了节本增效。马铃薯每667 m2 增产30%以上,商品率提高38%,纯收益增加700元以上,且土壤深旋1 次可维持2~... 在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立式深旋-起垄-覆膜一体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形成半干旱区马铃薯立式深旋耕作栽培技术,实现了节本增效。马铃薯每667 m2 增产30%以上,商品率提高38%,纯收益增加700元以上,且土壤深旋1 次可维持2~3a(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栽培技术 旱地马铃薯 半干旱区 立式 实用新型专利 全膜覆盖 节本增效 一体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耕作栽培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被引量:19
20
作者 佟屏亚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7,共7页
耕作栽培学科是农业科学前沿学科之一,它是研究农作物生产体系及其与环境、措施关系的系统理论,并有针对性地把农学各学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组装配套直接应用于生产,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土地生产力。耕作栽培学科的发展趋势是:宏观... 耕作栽培学科是农业科学前沿学科之一,它是研究农作物生产体系及其与环境、措施关系的系统理论,并有针对性地把农学各学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组装配套直接应用于生产,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土地生产力。耕作栽培学科的发展趋势是:宏观再拓宽更综合,微观再分解更深化。宏观研究要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提供战略决策;微观研究必须把握为生产服务的方向,为发展农业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提供技术储备和实用配套技术,实现农作物持续增产增收。当前,耕作栽培学科的研究应迅速适应商品农业生产的新形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耕作栽培学科应用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为发展我国集约化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栽培 发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