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宽厢宽带组合栽培效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正邦 周祥 罗亚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57,共3页
为了解决粮、菜、蔗同步发展及土传病害问题,于2006-2007年进行了甘蔗不同行距(2.3 m、2.7 m和3.0 m)行间间作一季蔬菜作物试验示范。结果表明:3种处理甘蔗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9.2%、20.1%和19.7%,示范增产19.2%,甘蔗加间作物纯收入分... 为了解决粮、菜、蔗同步发展及土传病害问题,于2006-2007年进行了甘蔗不同行距(2.3 m、2.7 m和3.0 m)行间间作一季蔬菜作物试验示范。结果表明:3种处理甘蔗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9.2%、20.1%和19.7%,示范增产19.2%,甘蔗加间作物纯收入分别比对照增长117.7%、120.0%和129.4%,示范增效114.9%。甘蔗宽厢宽带栽培使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更为良好,具有明显的节本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宽厢宽带 组合栽培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孟祥元 周廷斌 +1 位作者 罗玉玲 刘海英 《食用菌》 1998年第5期31-32,共2页
1 组合栽培模式的特点 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是将食用苗栽培引入农田与粮、菜、果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优化组合,实现农田的高产出,农产品的优质、经济和高效。国内近年已经研究报道了多种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模式,有些已示... 1 组合栽培模式的特点 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是将食用苗栽培引入农田与粮、菜、果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优化组合,实现农田的高产出,农产品的优质、经济和高效。国内近年已经研究报道了多种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模式,有些已示范推广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该类组合栽培模式与传统的农作物间作、套种等组合栽培模式不同,其主要特点:①经济效益高——食用菌是该类模式产生高效益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组合栽培 配置方法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叶枝棉花高产优质优化栽培措施组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以华 张取仁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7期5-10,18,共7页
采用3因子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纯N施用量、K_(2)O施用量对留叶枝棉花籽棉产量与霜前籽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K_(2)O施用量对籽棉产量影响很小,纯N施用量与籽棉产量呈直线回归关系;种植密度和纯N施用量存在反... 采用3因子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纯N施用量、K_(2)O施用量对留叶枝棉花籽棉产量与霜前籽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K_(2)O施用量对籽棉产量影响很小,纯N施用量与籽棉产量呈直线回归关系;种植密度和纯N施用量存在反向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籽棉产量,在纯N施用量较少时增加种植密度能增产,当纯N施用量较多时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对增产有利。K_(2)O施用量增加可提高霜前籽棉产量,但过量施用会降低霜前籽棉产量;种植密度与纯N施用量也存在反向交互作用,共同影响霜前籽棉产量,在纯N施用量较少时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霜前籽棉产量,当增加纯N施用量较多时适当降低种植密度能提高霜前籽棉产量。根据模拟仿真试验,本试验在籽棉产量3750~4125 kg/hm^(2)与霜前籽棉产量3000~3300 kg/hm^(2)、籽棉产量4125~4500 kg/hm^(2)与霜前籽棉产量3300~3600 kg/hm^(2)、籽棉产量>4500 kg/hm^(2)与霜前籽棉产量>3600 kg/hm^(2)条件下,其产量与品质兼顾的优化措施组合方案分别为种植密度29831~31938株/hm^(2)、纯N施用量266.95~304.88 kg/hm^(2)、K_(2)O施用量185.71~213.62 kg/hm^(2),种植密度27022~31424株/hm^(2)、纯N施用量259.08~334.17 kg/hm^(2)、K_(2)O施用量166.95~218.39 kg/hm^(2),种植密度17870~20310株/hm^(2)、纯N施用量444.42~488.35 kg/hm^(2)、K_(2)O施用量144.24~209.71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叶枝棉花 优化栽培措施组合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因子编码 霜前籽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不同品种搭配组合栽培试验初报
4
作者 刘慧敏 李增援 陈玉君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5年第11期41-42,共2页
梨是异花传粉植物,但不同品种间授粉也有不亲和现象,选择亲和组合是高产的基础。搭配组合不同,果实的品质也有差异,并直接影响果实的口感和风味,选择出果实口感风味不同的搭配组合,来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新世纪与丰水梨与黄花梨搭配新... 梨是异花传粉植物,但不同品种间授粉也有不亲和现象,选择亲和组合是高产的基础。搭配组合不同,果实的品质也有差异,并直接影响果实的口感和风味,选择出果实口感风味不同的搭配组合,来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新世纪与丰水梨与黄花梨搭配新世纪果实含糖量高,口感甜味浓,黄花梨与翠冠梨搭配,两个品种的果实甜中带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花传粉 不同组合 影响品质 品种搭配 黄花梨 试验初报 组合栽培 果实含糖量 口感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宽厢宽带组合的栽培技术及其应用效果与前景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正邦 周娜娜 +4 位作者 刘凡值 朱文华 申刚 张正学 王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58-2161,共4页
为了给甘蔗生产提供参考,从甘蔗品种选择、套种作物选择和优化栽培方面总结了田坝地2.4~3.0m宽厢宽带组合栽培的优化技术,分析了甘蔗宽厢宽带组合栽培模式的应用效果,并对该模式在增加作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为了给甘蔗生产提供参考,从甘蔗品种选择、套种作物选择和优化栽培方面总结了田坝地2.4~3.0m宽厢宽带组合栽培的优化技术,分析了甘蔗宽厢宽带组合栽培模式的应用效果,并对该模式在增加作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综合种植业、实现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宽厢宽带 组合栽培 应用效果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高产组合式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昌瑞 《辽宁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31-35,共5页
试验研究了玉米二比空下组合式栽培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在3000株/667m2密度下,二比空双株栽培的产量为660.4 kg/667m2,比单株清种对照增产17.2%;3株栽培的产量为675.9 kg/667m2,比单株清种对照增产20.0%。在二比空密度相同栽培条件下... 试验研究了玉米二比空下组合式栽培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在3000株/667m2密度下,二比空双株栽培的产量为660.4 kg/667m2,比单株清种对照增产17.2%;3株栽培的产量为675.9 kg/667m2,比单株清种对照增产20.0%。在二比空密度相同栽培条件下,随着穴距的增加以及每穴株数的增加,其产量也相应增加,说明组合式的栽培方式是增产的重要技术。品种间在组合式栽培中的产量表现不尽一致,玉米杂交种中科10在4种密度下均表现优良,其平均产量为744.6 kg/667m2,分别比盛单67和盛单07-11增产22.2%和10.8%,其次为盛单07-11,平均产量672.0 kg/667m2,比盛单67增产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栽培 二比空 组合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性系高产、优质茶树良种组合栽培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朝纪 林松 《广东茶叶》 1999年第1期57-57,共1页
采用具有单一性状的优势良种,按照预先设计方案进行搭配组合栽培,使其在人为条件下自然杂交,以求得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天性系茶树后代。
关键词 茶树 良种繁育 组合栽培 自然杂交 无性系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杂交早稻新组合的特性与高产栽培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唐祖荫 《湖北农业科学》 1989年第7期1-5,共5页
湖北省杂交早稻种植面积,近年来不断扩大,1988年已达150万亩。由于早杂比常规早稻普遍增产,因此积极发展早杂已成为提高我省粮食总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杂交早稻主要组合的生育规律和高产栽培,进行各个方面的比较,探讨因组合、因条件制宜... 湖北省杂交早稻种植面积,近年来不断扩大,1988年已达150万亩。由于早杂比常规早稻普遍增产,因此积极发展早杂已成为提高我省粮食总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杂交早稻主要组合的生育规律和高产栽培,进行各个方面的比较,探讨因组合、因条件制宜,更好地发挥杂交早稻的增产优势,有其必要。 试验材料和方法 分设以下三项单因素试验。 一、丰产特性试验 供试材料为威优49、线优49和汕优早1三个组合,以鄂早6号为对照。小区面积为0.03亩,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于3月28日播种,亩播量杂交稻各组合为20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早稻 组合栽培 丰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灵芝组合周年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庆其 姚林宇 《中国食用菌》 1994年第6期22-23,共2页
香菇、灵芝组合周年性栽培技术吴庆其,姚林宇(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323800)香菇、灵芝代料栽培既有相似的一面,又有不同的特性。灵芝子实体发生在夏秋两季,而香菇子实体则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香菇菇木在荫棚畦床上进行... 香菇、灵芝组合周年性栽培技术吴庆其,姚林宇(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323800)香菇、灵芝代料栽培既有相似的一面,又有不同的特性。灵芝子实体发生在夏秋两季,而香菇子实体则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香菇菇木在荫棚畦床上进行出菇管理,而灵芝袋栽既可在室内层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灵芝 组合栽培 品种选择 培养料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瓶内组合栽培技术
10
作者 邓国文 《园林》 2000年第10期30-31,共2页
栽培方式的改变将引起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变化,进而引起人们的视觉感应的变化。例如,盆栽与艺术造型盆栽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瓶内组合栽培是一种新的栽培方式,它是让一种或多种观赏植物栽植在透明容器内,以达到特有的观赏效果。瓶... 栽培方式的改变将引起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变化,进而引起人们的视觉感应的变化。例如,盆栽与艺术造型盆栽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瓶内组合栽培是一种新的栽培方式,它是让一种或多种观赏植物栽植在透明容器内,以达到特有的观赏效果。瓶器的选择各种透明玻璃瓶、塑料瓶等均可,如:废矿泉水瓶、酒瓶、玻璃容器等,瓶的颜色不定,但需能清楚看清瓶内植物(一般情况下选用透明容器为佳),瓶的大小可按植株大小及种类等而定,但瓶口不宜太小,一般要大于2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 瓶内组合栽培 栽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延辣椒与瓜菜的两种高效组合栽培技术
11
作者 张洪路 张华东 《南方园艺》 2013年第4期42-44,共3页
论述了秋延辣椒与大白菜、丝瓜、香菜高效循环套种技术和辣椒、青菜、芹菜适时组合栽培技术。
关键词 秋延辣椒 瓜菜 循环套种 组合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毒马铃薯与南瓜组合栽培
12
作者 马健 《农村科学实验》 2002年第4期11-11,共1页
1.组合方式:主作南瓜,选用秧小、节间短、坐瓜率高、早熟、抗病的甘栗南瓜品种,副作选用荷兰七号马铃薯或东农303马铃薯。主副作以1:4组合。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南瓜 组合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瓜菜高效组合栽培技术
13
作者 张洪路 张华东 《西北园艺(蔬菜)》 2014年第5期8-10,共3页
合理安排栽培茬口,利用蔬菜品种的各自生长特性、生长时间,进行合理的套种、复种,能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种植效益。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开发区蔬菜基地抓紧秋种时机,以辣椒为龙头与几种瓜菜高效组合栽培,取得较好的经... 合理安排栽培茬口,利用蔬菜品种的各自生长特性、生长时间,进行合理的套种、复种,能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种植效益。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开发区蔬菜基地抓紧秋种时机,以辣椒为龙头与几种瓜菜高效组合栽培,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栽培 瓜菜 辣椒 技术 栽培茬口 生长特性 蔬菜品种 生长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技术对大豆土壤水分、容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石绍河 肖佳雷 +5 位作者 刘宝海 符强 薛英会 刘立超 王贵江 李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1-785,共5页
以不同栽培技术为切入点,用大豆半矮秆品种绥农22为试材,于2010年开展了不同栽培技术组合对大豆增产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苗期0~10 cm的土壤含水量,覆膜+垄沟深松、大垄密植+垄沟深松、平播密植、平播密植+化控+深松栽培技术分别较对... 以不同栽培技术为切入点,用大豆半矮秆品种绥农22为试材,于2010年开展了不同栽培技术组合对大豆增产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苗期0~10 cm的土壤含水量,覆膜+垄沟深松、大垄密植+垄沟深松、平播密植、平播密植+化控+深松栽培技术分别较对照("垄三"栽培)增加10.57%、3.17%、4.41%和2.62%;分枝期0~50 cm土壤含水量,覆膜+垄沟深松、"垄三"+化学调控、大垄密植+垄沟深松、平播密植栽培分别较对照增加8.13%、3.06%、4.73%和1.48%。大豆行间覆膜+垄沟深松与大垄密植+垄沟深松的耗水量少、土壤容重低,水分利用率高,并分别较对照极显著增产20.83%和11.96%。因此以上2项技术对大豆抗旱节水及增产效果明显,可以在黑龙江省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栽培技术组合 土壤水分 土壤容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环菌与菌材不同组合对昭通乌天麻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彭述敏 陈玉惠 敖新宇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47-50,54,共5页
蜜环菌-菌材的适宜组合是保证昭通乌天麻高产的关键,为获得优质高产的"菌-材"天麻栽培组合,选取1株萌发菌、2种菌材、7株昭通本地蜜环菌和1株外地蜜环菌与乌天麻进行组合栽培,测定天麻种子的萌发状况及产量与数量。结果显示:... 蜜环菌-菌材的适宜组合是保证昭通乌天麻高产的关键,为获得优质高产的"菌-材"天麻栽培组合,选取1株萌发菌、2种菌材、7株昭通本地蜜环菌和1株外地蜜环菌与乌天麻进行组合栽培,测定天麻种子的萌发状况及产量与数量。结果显示:天麻种子的萌发效果不仅与萌发菌有关,还与蜜环菌有关,与SNA04菌株组合时萌发率最高。除"菌材Ⅱ-SNA11"组合外,其余组合中,菌材Ⅱ(西南桦)发菌拌栽天麻的效果明显好于菌材Ⅰ(十齿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材 蜜环菌 组合栽培 天麻 种子萌发 产量和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太湖县五千年文博园生态园林景观的树种选择与组合
16
作者 戴良清 《安徽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63-65,共3页
本文结合生态园林造景的要求,阐述了太湖县五千年文博园生态园林景观的树种组合栽培的意义和作用,解析文博园树种组合栽培的基本格局和艺术格调,提出了文博园生态园林景观的树种组合栽培方式、方法,以期对文博园二期建设景观树种的选择... 本文结合生态园林造景的要求,阐述了太湖县五千年文博园生态园林景观的树种组合栽培的意义和作用,解析文博园树种组合栽培的基本格局和艺术格调,提出了文博园生态园林景观的树种组合栽培方式、方法,以期对文博园二期建设景观树种的选择与组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博园 生态园林景观 树种组合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个油茶无性系的杂交亲和力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晓春 陈刚 +3 位作者 罗颖 吴群 陈应德 肖智勇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油茶无性系间杂交亲和力,为良种选育和授粉树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赣68、赣70、赣无2、华硕、湘210号、赣石84-8、赣兴48等11个油茶无性系材料,采用人工杂交控制授粉,计算21个杂... [目的]研究油茶无性系间杂交亲和力,为良种选育和授粉树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赣68、赣70、赣无2、华硕、湘210号、赣石84-8、赣兴48等11个油茶无性系材料,采用人工杂交控制授粉,计算21个杂交组合的成果率、单果结籽数和亲和指数,并结合花期观测分析杂交亲和力。[结果](1)不同杂交组合间的成果率、单果结籽数、亲和指数差异显著,部分无性系间存在杂交不亲和,这可能是引起油茶低产的原因之一。(2)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6个最佳配置组合,即赣70、赣68、赣石84-8、长林4号分别与长林53号配置栽培,赣70、赣无2分别与长林4号配置栽培。[结论]油茶良种选育中,不仅要比较经济性状差异,也要明确良种的授粉树配置;普通油茶低产林更新改造可选用长林5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无性系杂交 杂交亲和力 亲和指数 栽培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密度、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18
作者 郜俊华 杨金龙 +1 位作者 李和祥 包怀成 《农业装备技术》 1998年第5期9-10,共2页
玉米属C4高产作物,其产量水平高低,受品种特性、栽培技术、环境因素等多因子影响,为了探索出最适丹徒县丘陵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新品种及其最宜密度,最适施肥量的最佳组合,我们对玉米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与产量的关系进... 玉米属C4高产作物,其产量水平高低,受品种特性、栽培技术、环境因素等多因子影响,为了探索出最适丹徒县丘陵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新品种及其最宜密度,最适施肥量的最佳组合,我们对玉米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以便为大面积推广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适施肥量 玉米品种 玉米产量 量的关系 处理组合 密度 显著水平 栽培组合 表头设计 三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春藤叶天竺葵夏雨F_1代杂交种系列
19
作者 粤卉 《农村百事通》 2004年第15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天竺葵 杂交种 F1 藤叶 无性繁殖 组合栽培 种子繁殖 花卉市场 国际花卉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