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肇庆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集约人工林栽培模型设计
1
作者 刘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94-96,205,共4页
木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肇庆市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建设国家储备林。按照培育周期的不同,设计了6个集约人工林栽培模型,并从主栽树种、混交树种、适用区域、主导功能、培育周期、目... 木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肇庆市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建设国家储备林。按照培育周期的不同,设计了6个集约人工林栽培模型,并从主栽树种、混交树种、适用区域、主导功能、培育周期、目标林相、经营措施等方面对集约人工林栽培技术模型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借鉴,示范带动广东省国家储备林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储备林 集约人工林栽培 栽培模型 肇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国家储备林栽培模型设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京华 国红 +3 位作者 贺鹏 雷相东 卢军 刘宪钊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52,共6页
对雄安新区国家储备林栽培模型进行阐述,包括设计原则、树种选择和栽培方案等内容,以期通过国家储备林的科学建设,打造蓝绿交织、环境优美、生物多样、生态宜居的雄安新区森林城市。
关键词 雄安新区 混交复层异龄林 国家储备林 栽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苣种子丰产栽培模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白玲 马啸 +4 位作者 白史且 张玉 李达旭 柳茜 傅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7-902,共6页
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行距(X_1)、施氮量(X_2)、施磷量(X_2)和施钾量(X_4)4个因素为控制变量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其对菊苣种子千粒重和种子产量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其与试验因子的回归模型。对模型解析可得,各因素对千粒重影响... 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行距(X_1)、施氮量(X_2)、施磷量(X_2)和施钾量(X_4)4个因素为控制变量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其对菊苣种子千粒重和种子产量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其与试验因子的回归模型。对模型解析可得,各因素对千粒重影响大小为氮肥(X_2)>钾肥(X_4)>磷肥(X_2)>行距(X_1);对种子产量影响大小为X_1(行距)>X_2(氮肥)>X_3(磷肥)>X_4(钾肥)。通过模拟寻优,分别找到菊苣种子千粒重和种子产量的最佳栽培方案。经过综合分析,得到菊苣种子丰产栽培最佳方案为行距55~60 cm,施氮量90~120 kg·hm^(-1),施磷量65~75kg·hm^(-2),施钾量65~7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 种子丰产 栽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丘陵山区花生5000kg/hm^2优化栽培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青海 张俊梅 夏中华 《花生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12,共4页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鲁中丘陵山区春播地膜覆盖花生种植密度、有机肥、氮、磷、钾肥施用量优化模型,获得期望目标5000kg/hm2以上的配套措施为:密度135000~150000穴/hm2;施用有机肥45...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鲁中丘陵山区春播地膜覆盖花生种植密度、有机肥、氮、磷、钾肥施用量优化模型,获得期望目标5000kg/hm2以上的配套措施为:密度135000~150000穴/hm2;施用有机肥45000~75000kg/hm2,尿素112.5~187.5kg/hm2,过磷酸钙375~450kg/hm2,硫酸钾180~30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花生 栽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优信粳1号高产低肥优化栽培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明年 崔满星 +5 位作者 王友华 张淮 严德远 方玲 卢兆成 柳世君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2-285,共4页
试验采用6因子最优混合设计,通过微机建立了初步得到反馈验证的高拟合度产量函数模型.经综合解析、模拟优化,充分显现了两优信粳1号8250kg/hm^2以上的高产低肥优化农艺措施.并对其吸收地力氮素的能力等进行了讨论.表4,参1.
关键词 两优信粳1号 最优混合设计 产量 肥料 栽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纤维产量2000kg/hm^2的优化栽培模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青海 毕君 +1 位作者 张俊梅 卞兆发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22,共4页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对大麻生产中的播期、播种量、氮、磷、钾肥料用量等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优化栽培 ,选出期望目标 2 0 0 0 kg/hm2 以上的配套技术为 3月 2 6日~ 4月 1日播种 ;播种量为 45~ 5 0 kg/hm2 ;纯氮、磷、钾施用...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对大麻生产中的播期、播种量、氮、磷、钾肥料用量等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优化栽培 ,选出期望目标 2 0 0 0 kg/hm2 以上的配套技术为 3月 2 6日~ 4月 1日播种 ;播种量为 45~ 5 0 kg/hm2 ;纯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 6 5~ 75 kg/hm2 、2 5~ 30 kg/hm2 、6 0~ 70 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纤维产量 栽培模型 播种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芝4号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贵生 高峰 +1 位作者 吴德科 张金生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9-73,共5页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以芝麻亩产量和亩盈亏为目标函数,以种植密度,氮磷肥施用量为决策变量,建立了芝麻高产高效益栽培模型。结果表明:淮北芝麻主产区中低产土壤增施肥料,尤其是磷肥增产显著。豫芝4号耐肥性较差,其经济施肥的基本...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以芝麻亩产量和亩盈亏为目标函数,以种植密度,氮磷肥施用量为决策变量,建立了芝麻高产高效益栽培模型。结果表明:淮北芝麻主产区中低产土壤增施肥料,尤其是磷肥增产显著。豫芝4号耐肥性较差,其经济施肥的基本原则是增磷控氮。亩产75公斤且经济效益较高的栽培方案是:每亩10000—12000株,亩施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豫芝4号 栽培模型 效益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蓖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靖霞 白金铭 李彤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8年第4期13-14,共2页
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以667m2产量为目标函数,以种植密度、氮磷肥施用量为决策变量,建立了目标性状与栽培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得出一套旱作栽培区蓖麻高产、高效栽培优化方案。在正常的试验条件下,适宜的... 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以667m2产量为目标函数,以种植密度、氮磷肥施用量为决策变量,建立了目标性状与栽培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得出一套旱作栽培区蓖麻高产、高效栽培优化方案。在正常的试验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是关键,同时合理的施用氮磷肥即可达到高产高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经济效益 栽培模型 旱作蓖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旱雨养生态区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彦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66,79,共4页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氮磷肥用量和配比对寒旱雨养生态区油菜产量、效益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建立其数学模型.根据模型及多年多点生产实践筛选寻优求得666.7 m2产量高于250 kg,纯收益大于150元的最佳农艺组合措...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氮磷肥用量和配比对寒旱雨养生态区油菜产量、效益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建立其数学模型.根据模型及多年多点生产实践筛选寻优求得666.7 m2产量高于250 kg,纯收益大于150元的最佳农艺组合措施为:密度2.84~3.25万株,纯N 0.82~6.6 kg, P2O5 8.90~9.16 kg, N:P2O5约为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油菜 密度 氮磷 栽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栽培管理知识模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6
10
作者 朱艳 曹卫星 +2 位作者 王绍华 姜东 戴廷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16,共5页
在总结、归纳和提炼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成果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 ,运用系统学方法和结构化途径 ,建立了具有时空适应性的小麦栽培管理动态知识模型系统 ,用于确定不同环境条件和生产系统下的小麦生育特征及栽培管理技术方案。系统... 在总结、归纳和提炼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成果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 ,运用系统学方法和结构化途径 ,建立了具有时空适应性的小麦栽培管理动态知识模型系统 ,用于确定不同环境条件和生产系统下的小麦生育特征及栽培管理技术方案。系统包括 :产量水平与产量结构、主要品质指标、品种类型、播种期、基本苗、播种量、适宜生育期 ;主要生育期的茎蘖数、叶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动态指标 ;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和粒叶比等源库指标 ;氮、磷、钾肥料运筹及主要生育期的水分管理等。本系统克服了传统作物栽培模式与专家系统的地域性强和广适性差的不足 ,从而为实现作物栽培管理的定量化和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栽培管理知识模型系统 专家系统 系统设计 系统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密早矮膜栽培技术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之龙 肖晶荣 +2 位作者 郝伯钦 晁玉洁 曾玉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4期156-159,共4页
两年试验表明,在石河子地区,棉花栽培措施对产量的作用顺序是:密度>播期>施尿素量>喷施矮壮素>施三料磷;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的最佳农艺组合方案是:4月16—22日播种,亩保苗1.1×10~4—1.2×10~4株,亩施尿素20—30kg,... 两年试验表明,在石河子地区,棉花栽培措施对产量的作用顺序是:密度>播期>施尿素量>喷施矮壮素>施三料磷;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的最佳农艺组合方案是:4月16—22日播种,亩保苗1.1×10~4—1.2×10~4株,亩施尿素20—30kg,三料磷10—15kg,6月下旬(头水前)喷施矮壮素3.6—4.0g(有效成分50%),7月中旬(二水前)喷8—10g,生育期灌水3—4次,及时防治病虫害,亩产皮棉可达75—85kg。性状相关分析表明,皮棉产量除与铃数、铃重相关显著外,与株高、果枝数及6月中旬的叶面积系数相关也显著;纤维长度与密度呈负相关,与施尿素量呈正相关;马克隆值与播期呈负相关,与喷施矮壮素呈正相关;均匀度与施氮磷量均呈正相关;断裂比强度与密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栽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金荞麦高产栽培技术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远宽 赵维 +4 位作者 马杰 闵家媛 程娜 邓禄生 赵明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52-55,共4页
为明确金荞麦在毕节地区适宜的播期及繁殖方式,建立金荞麦的优化栽培模式,以栽培密度、氮肥、钾肥、磷肥施用量为对象,运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播期和繁殖方式对金荞麦鲜茎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荞... 为明确金荞麦在毕节地区适宜的播期及繁殖方式,建立金荞麦的优化栽培模式,以栽培密度、氮肥、钾肥、磷肥施用量为对象,运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播期和繁殖方式对金荞麦鲜茎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荞麦适宜播期为1月下旬至2月上旬,以芽苞繁殖的产量最高;通过模拟寻优,建立了金荞麦茎叶鲜产量与栽培密度、氮肥、钾肥、磷肥施用量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提出金荞麦茎叶鲜产量≥36 000kg/hm2的综合农艺栽培措施为:栽培密度12.29万~12.95万株/hm2,氮肥施用量81.63~98.37kg/hm2,钾肥施用量73.6~86.4kg/hm2,磷肥施用量109.14~130.86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高产栽培 栽培模型 技术优化 毕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模型重演检验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苇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用三因素五水平回归设计法,设置重复并在小区处理上汲取拉丁方排列的优点以3×4方式布局,使一个试验结果有多个组合统计.在相同的条件下,研究建立作物生产数学模型实现参数重演检验的途径.结果表明:对二年度处理组合得到模型的R、F... 用三因素五水平回归设计法,设置重复并在小区处理上汲取拉丁方排列的优点以3×4方式布局,使一个试验结果有多个组合统计.在相同的条件下,研究建立作物生产数学模型实现参数重演检验的途径.结果表明:对二年度处理组合得到模型的R、F、Se值以及回归系数进行全面比较、选优,可以找到不同年度一致的数学模型,实现作物生产的定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设计 拉丁方排列 重演检验 优化栽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地区套作条件下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元红 潘国元 +2 位作者 胡娟 翟均平 阮友恒 《耕作与栽培》 2007年第3期13-14,50,共3页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影响套作条件下脱毒马铃薯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子中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为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增加密度,增施氮肥与磷肥,酌施钾肥是实现马铃薯高产的技术...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影响套作条件下脱毒马铃薯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子中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为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增加密度,增施氮肥与磷肥,酌施钾肥是实现马铃薯高产的技术关键。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出毕节地区套作脱毒马铃薯大于1300kg/667m2的高产技术模式为:密度3272~3440穴/667m2,平均3256穴/667m2、N肥(N)9·42~10·18kg/667m2,平均为9·80kg/667m2、P肥(P2O5)3·01~3·32kg/667m2,平均为3·30kg/667m2和K肥(K2O)9·78~10·89kg/667m2,平均为10·22kg/667m2,N:P:K施肥比例平均为1:0·34: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套作 栽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栽培技术路线、模式表与回归数模配套应用的研究
15
作者 蒋之埙 黄仲青 李奕松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7-9,共3页
针对安徽省水稻产量结构的薄弱环节与主要技术障碍,提出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路线.以此路线为纲,拟订“模式表”,选定供试栽培技术因子,多点同步进行“模式表”应用验证和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供试因子零水平与其它栽培条件力求与“... 针对安徽省水稻产量结构的薄弱环节与主要技术障碍,提出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路线.以此路线为纲,拟订“模式表”,选定供试栽培技术因子,多点同步进行“模式表”应用验证和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供试因子零水平与其它栽培条件力求与“模式表”保持一致.试验数据经统计分析求得“回归数模”,模拟选优并参考示范验证结果修订“模式表”.“栽培技术路线指明了主要栽培技术目标和措施;在供试5项栽培措施方面“回归数模”可以指导“模式表”的灵活应用;按“模式表”栽培既可以确保“技术路线”的具体实施,又可以为“回归数模”的应用创造必要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技术措施 数学模型/栽培技术路线 模式表 回归数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草“1+3模式”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16
作者 杨子强 韩吉军 +5 位作者 王文国 周学文 王占云 张生忠 阎慧琴 徐广堂 《宁夏农林科技》 2001年第4期19-20,共2页
粮草“1+ 3模式”以普通商品玉米和中原单 32号为理想的套复种牧草品种 ;其高产栽培模型为 :播种期 7月 13~ 14日、播种量 40 .8~ 49.2kg/hm2 ,施纯氮 10 4.1~ 12 0 .9kg/hm2 ;
关键词 栽培技术模型 高产栽培 牧草 粮食作物 套种 复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氮磷钾对汕优608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杨昌元 杨桂兰 +1 位作者 吴文和 余显权 《耕作与栽培》 2011年第1期21-22,34,共3页
采用4因子5水平2次通用旋转回归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汕优608的产量与栽插密度、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汕优608的产量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4个因子对汕优608的产量作用顺序为氮肥(x2)>密度(x1)>磷肥(x3)>钾肥(x4... 采用4因子5水平2次通用旋转回归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汕优608的产量与栽插密度、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汕优608的产量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4个因子对汕优608的产量作用顺序为氮肥(x2)>密度(x1)>磷肥(x3)>钾肥(x4)。单产达655.00kg/667 m2以上的高产栽培优化方案为密度1.23~1.33万穴/667 m2、纯氮用量11.30~13.80 kg/667 m2、P2O5用量10.00~13.07 kg/667 m2、K2O用量8.32~11.68kg/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产量 汕优608 模型栽培 黔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