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光温室番茄-黄瓜双茬栽培技术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姗姗 刘辰琛 +2 位作者 程昕 户卫焉 王宝利 《河北农业》 2024年第7期66-67,共2页
随着“采摘经济”的蓬勃发展,普罗旺斯、草莓番茄以及黄瓜等农产品备受大众追捧,因此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笔者介绍的日光温室番茄-黄瓜双茬栽培技术模式采取了引进新品种、合理安排茬口的措施,不仅栽培管理简单易于推广,还可大幅提... 随着“采摘经济”的蓬勃发展,普罗旺斯、草莓番茄以及黄瓜等农产品备受大众追捧,因此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笔者介绍的日光温室番茄-黄瓜双茬栽培技术模式采取了引进新品种、合理安排茬口的措施,不仅栽培管理简单易于推广,还可大幅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增加农户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模式 栽培管理 日光温室番茄 双茬 普罗旺斯 农户收入 引进新品种 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技术模式对陇芪4号土壤水分、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李丽 刘莉莉 +4 位作者 李旭华 王富胜 尚虎山 陈向东 潘晓春 《中国种业》 2024年第7期101-106,共6页
为了探索可调节旱作区黄芪土壤水分、促进黄芪生长和提高黄芪产量品质的栽培技术模式,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黑膜单露头、膜际栽培、透苗后覆白膜、秸秆覆盖和露地栽培(CK)5种栽培技术模式,以陇芪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栽培... 为了探索可调节旱作区黄芪土壤水分、促进黄芪生长和提高黄芪产量品质的栽培技术模式,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黑膜单露头、膜际栽培、透苗后覆白膜、秸秆覆盖和露地栽培(CK)5种栽培技术模式,以陇芪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栽培技术模式对其土壤水分、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栽培技术模式均显著提高了陇芪4号苗期、花期和种子成熟期的土壤贮水量、SPAD,提高了叶片LAI,降低了冠层温度,有效提高了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质量分数、产量、经济收益,其中以膜际栽培表现最好。膜际栽培中陇芪4号苗期、花期和种子成熟期0~40cm耕作层土壤贮水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16.05~25.40mm;SPAD和LAI分别较CK显著提高19.7%~28.8%和33.2%~70.4%;冠层温度较CK降低15.8%~19.8%;黄芪甲苷的质量分数最高(0.239%),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质量分数高于CK近2倍;产量可达958.3kg/667m^(2),经济收益最高且显著高于CK,达5749.54元/667m^(2)。膜际栽培更有利于陇芪4号的生长,促进其药效成分的合成和积累,可作为陇中旱作区陇芪4号的高效栽培模式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模式 黄芪 土壤水分 生长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茬麦套稻栽培技术模式研究初报 被引量:6
3
作者 谢正荣 黄晓燕 +5 位作者 沈小妹 朱秀芳 陆招林 郁志华 郭瑞林 陈觉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依据不同稻作方式生产力水平比较试验与栽培研究、丰产示范资料 ,分析了麦套稻的产量水平与经济效益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包括有效解决立苗难、草害重。
关键词 超高茬麦套稻 栽培技术模式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乔荣 钟霈霖 王天文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模式 草莓生产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多年生草本植物 生长周期 经济效益 种植面积 土地资源 复种指数 立体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化土壤汉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魏国江 郭梦桥 +6 位作者 王晓飞 程薪宇 肖宇 关向军 徐海军 潘冬梅 刘淑霞 《中国麻业科学》 2017年第3期136-141,共6页
2014年开展了"盐渍化土壤汉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试验在大庆市星火牧场进行,土壤为盐渍化土壤,试验以优良品种"火麻一号"为前提,以当地自然条件为依据,对传统技术和创新技术进行... 2014年开展了"盐渍化土壤汉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试验在大庆市星火牧场进行,土壤为盐渍化土壤,试验以优良品种"火麻一号"为前提,以当地自然条件为依据,对传统技术和创新技术进行优化与集成,开展大面积示范和对比试验,分析汉麻主要生物性状、生长动态和产量,并进行栽培模式研究,建立了盐渍化土壤汉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为盐渍化土壤汉麻高产、稳产、高效栽培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土壤 汉麻 栽培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春礼品西瓜—秋超甜玉米—冬青花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被引量:3
6
作者 熊元忠 陈世荣 赵俊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55,共2页
设施西瓜栽培作为一项高效农业产业已在南京市形成较大的规模,西瓜收获后种植什么?传统栽培模式是种植一茬水稻或闲置,一年只有一茬稍好些的种植收益。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经几年的研究探索,摸索出早春礼品西瓜-秋超甜玉米-冬青花... 设施西瓜栽培作为一项高效农业产业已在南京市形成较大的规模,西瓜收获后种植什么?传统栽培模式是种植一茬水稻或闲置,一年只有一茬稍好些的种植收益。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经几年的研究探索,摸索出早春礼品西瓜-秋超甜玉米-冬青花菜一年三茬的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采用西瓜嫁接育苗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的“三膜”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模式 礼品西瓜 超甜玉米 青花菜 早春 高产高效栽培 科学研究所 农业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模式刍议 被引量:49
7
作者 韩明玉 《中国果树》 2015年第3期76-79,共4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矮化密植栽培已经在世界各地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矮化密植技术不断发展,新的矮化砧木不断出现,栽培模式也不断创新,目前矮砧集约栽培是世界苹果发展的方向[1-6]。
关键词 苹果品种 矮化密植栽培 矮化砧木 集约栽培 栽培技术模式 苹果栽培 乔砧 自根砧 中间砧 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富士苹果“三优”栽培技术模式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宝素 白江平 郭聪聪 《河北果树》 2015年第4期15-18,共4页
苹果栽培经历了乔砧稀植、大树精细修剪、乔砧密植早期丰产等栽培模式阶段。目前,我省现有苹果园大部分是以乔砧密植早期丰产修剪技术体系为基础的苹果园,很多面临着群体郁闭、树体衰弱老化和生产力下降的问题。也面临着新一代苹果栽培... 苹果栽培经历了乔砧稀植、大树精细修剪、乔砧密植早期丰产等栽培模式阶段。目前,我省现有苹果园大部分是以乔砧密植早期丰产修剪技术体系为基础的苹果园,很多面临着群体郁闭、树体衰弱老化和生产力下降的问题。也面临着新一代苹果栽培模式的选择问题。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苹果研究室在总结近30年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生产模式,认为制约我国苹果进军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现有的乔砧密植栽培模式不适应现代化苹果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乔砧 苹果栽培 精细修剪 修剪技术 密植栽培 栽培技术模式 矮化中间砧 延长枝 矮化砧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市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模式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罗静 顾昌华 +1 位作者 袁德奎 刘哲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在14~18℃,年降雨量1 100~1 400mm,土壤pH值5~7,生态环境十分适应葡萄生长。发展无公害葡萄栽培是该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也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近年来,
关键词 葡萄生长 栽培技术模式 无公害 铜仁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民脱贫致富 年平均气温 土壤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选择原则与技术要点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代平 杨朝辉 +3 位作者 宋晓慧 高起中 刘伟 叶明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8期147-149,共3页
本文根据黑龙江垦区大豆生产现状,结合多年大豆栽培技术研究成果,提出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选择原则与技术要点,为垦区大豆生产的区域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关键词 大豆 黑龙江垦区 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野一水千斤冶简化栽培技术模式的水肥运筹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月华 张广辉 +7 位作者 刘强 李娟茹 冯立辉 侯大山 李辉利 侯丽敏 任素梅 左秀丽 《河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9-22,共4页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匮乏已经对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作者从探索小麦生产简化栽培与节水模式入手,以婴泊700为试材,仅在播种前底施小麦缓释肥750 kg/hm^2(折合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210.0、135.0、52.5 k...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匮乏已经对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作者从探索小麦生产简化栽培与节水模式入手,以婴泊700为试材,仅在播种前底施小麦缓释肥750 kg/hm^2(折合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210.0、135.0、52.5 kg/hm^2)、拔节期灌水(945 m3/hm2)1次,成功示范了"小麦一水千斤简化栽培技术"模式,2015年经专家组实收实打产量达到了8 049 kg/hm^2。通过分析"一水千斤"麦田收获后与播种前2 m土体的水分和三大养分储量变化,并结合前3 a的多点调研,提出了实现小麦"一水千斤"的土壤水分和养分运筹方案:实现小麦"一水千斤"的需水量下限为4 500 m^3/hm^2,人工补水量最低应为900 m3/hm2左右;人工灌水量越少,土壤水利用量越大;要使小麦达到正常的产量水平,人工灌水量应在900 m^3/hm^2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土壤养分运筹应掌握"减氮、控磷、补钾"原则,一般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210~225、105~135和75~105 kg/hm^2。本研究结果为河北省实现小麦节水生产、缓解地下水消耗、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一水千斤”简化栽培技术模式 水分运筹 养分运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模式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钟学 李凤玉 +1 位作者 金明今 王玉莲 《中国林副特产》 2005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模式 高产水稻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黑龙江省 国内外市场 地方经济 生产加工 市场前景 水稻生产 产品质量 生产技术 优质稻 优质米 面积 作物 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春大豆亩产320公斤覆膜滴灌栽培技术模式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赓彤 王连铮 +1 位作者 高扬 段瑞萍 《大豆科技》 2010年第2期46-49,共4页
本技术针对以148团为代表的北疆棉区,采用以机械化铺设滴灌带、膜上精量点播为核心,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突出特点是具有匀苗、增温、节水、保墒、促早熟、防止终霜对中晚熟大豆品种的冻害作用,是旱区... 本技术针对以148团为代表的北疆棉区,采用以机械化铺设滴灌带、膜上精量点播为核心,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突出特点是具有匀苗、增温、节水、保墒、促早熟、防止终霜对中晚熟大豆品种的冻害作用,是旱区灌溉、施肥一项创新性大豆高产综合栽培新技术。是北疆棉区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垦区建设粮、油商品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模式 北疆棉区 春大豆 滴灌带 覆膜 亩产 良种良法配套 产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金帮 孙本普 +2 位作者 李秀云 袁训成 刘桂芳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5年第9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模式 高产栽培试验 麦高 黄淮海地区 高产示范 高产攻关 冬小麦 多品种 穗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姜黑土强筋小麦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会云 冯国华 +2 位作者 陈荣振 巩普亚 顾继朴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4年第4期19-22,共4页
2011至2013年度在江苏省新沂市的砂姜黑土上进行不同栽培模式对强筋小麦品种徐麦30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不仅影响小麦个体发育和产量,还对田间病虫害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超高产管理模式和优化管理模式小麦单株个体发... 2011至2013年度在江苏省新沂市的砂姜黑土上进行不同栽培模式对强筋小麦品种徐麦30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不仅影响小麦个体发育和产量,还对田间病虫害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超高产管理模式和优化管理模式小麦单株个体发育健壮,形成壮苗、分蘖成穗多;生育期延长,促成大穗、多粒、大粒,提高了小麦产量。不同管理模式之间小麦产量差异极显著,以超高产管理模式最高,其次为优化管理模式,但超高产管理模式病虫害发生较重,肥水投入多,不仅产投比较低,而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生产应用以优化管理模式最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姜黑土 强筋小麦 栽培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喷灌条件下玉米高产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模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举 黄彬 +5 位作者 刘忠 王勇 白海 张利国 杨巧玲 徐桂梅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90-90,92,共2页
鄂托克旗(简称鄂旗)地处东经106°41’一108°54’.北纬38°l8'-40°11'。鄂旗境内属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丰富。四季分明.无霜期短,降水少且时空分布极为不均,蒸发量大。年日照时数3000h左右.年... 鄂托克旗(简称鄂旗)地处东经106°41’一108°54’.北纬38°l8'-40°11'。鄂旗境内属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丰富。四季分明.无霜期短,降水少且时空分布极为不均,蒸发量大。年日照时数3000h左右.年平均气温6.4℃左右,年降水量为250mm左右.年蒸发量3000mm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无霜期122d左右。鄂托克旗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由于气候干旱和肥沃的土壤肥力。有利于大力发展喷灌技术,因此,我们针对鄂旗喷灌条件下提出玉米高产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模式 高效机械化 鄂托克旗 喷灌技术 鄂尔多斯市 玉米 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辣甜椒的栽培技术模式和典型品种推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育军 朱文斌 +3 位作者 胡航青 植石灿 秦树香 沈文杰 《长江蔬菜》 2021年第2期40-43,共4页
辣椒起源于拉丁美洲的热带地区,原产国为墨西哥,8000多a前印第安人利用过野生辣椒,最早在6000多a前由墨西哥东南部特瓦坎谷地印第安人驯化、栽培;1591年,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第一次提到“番椒”,推测由葡萄牙商人经海路传到当时的... 辣椒起源于拉丁美洲的热带地区,原产国为墨西哥,8000多a前印第安人利用过野生辣椒,最早在6000多a前由墨西哥东南部特瓦坎谷地印第安人驯化、栽培;1591年,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第一次提到“番椒”,推测由葡萄牙商人经海路传到当时的广东澳门半岛,后逐步扩散到其他沿海地区,再向内陆、西部扩散,1684传到湖南和四川,其后再传到中国各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模式 原产国 野生辣椒 印第安人 辣甜椒 沿海地区 华南地区 热带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园艺与观光农业系列(5)——观光栽培技术模式和作物品种选择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晓云 杨其长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7年第11期38-39,共2页
观光栽培旨在为都市居民、游客和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观赏、学习、体验和参与农业种植、管理、收获和认识农作物生长发育特性及了解现代农业科学知识的场所。除了前述的观光农业的设施模式以外,观光栽培的技术模式与常规农业有更大的区别... 观光栽培旨在为都市居民、游客和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观赏、学习、体验和参与农业种植、管理、收获和认识农作物生长发育特性及了解现代农业科学知识的场所。除了前述的观光农业的设施模式以外,观光栽培的技术模式与常规农业有更大的区别。观光栽培在不违背植物生长发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将通过设施工程、环境、营养、生理调控技术和农艺措施,使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状态、开花结果周期按照我们审美和季节的需要进行调控和塑造,使作物的生长过程更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模式 观光农业 设施园艺 农作物 品种选择 生长发育特性 生理调控技术 植物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尉犁县棉花高密度栽培技术模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本先 刘文彬 刘文峰 《农村科技》 2007年第8期21-22,共2页
近几年,我县大力推广棉花高密度栽培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出现了一些高产典型。目前棉花高密度栽培已成为夺取棉花高产、促进棉花单产再上台阶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关键词 高密度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模式 棉花 尉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沿天山一带复种油葵栽培技术模式——两早配套,早播早发早熟促丰产
20
作者 赖先齐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S1期61-64,共4页
合理的栽培技术模式标志着栽培技术已趋于成熟。当前早熟小麦奎冬 5号一般能在 6月 2 8日前后成熟 ,早熟油葵DK3790在 7月 1 0前播种 ,1 0月上旬成熟。采用少免耕整地的先播后灌技术 ,能缩短农耗期 4~ 5天。在施用磷酸二铵 1 50kg/hm2... 合理的栽培技术模式标志着栽培技术已趋于成熟。当前早熟小麦奎冬 5号一般能在 6月 2 8日前后成熟 ,早熟油葵DK3790在 7月 1 0前播种 ,1 0月上旬成熟。采用少免耕整地的先播后灌技术 ,能缩短农耗期 4~ 5天。在施用磷酸二铵 1 50kg/hm2 、现蕾前追施尿素 2 2 5~ 30 0kg/hm2 条件下 ,可获得产量 2 70 0~ 30 0 0kg/hm2 。全生育期灌水 3、4次。全面实行机械化操作 ,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 复种 栽培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