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抗病品种筛选及其栽培技术优化研究
1
作者 火来勇 李雪峰 《河北农业》 2025年第5期79-80,共2页
辣椒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抗病品种的筛选及其栽培技术优化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筛选出具有优良抗病性能的辣椒品种,并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优化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研究过程中采用了... 辣椒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抗病品种的筛选及其栽培技术优化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筛选出具有优良抗病性能的辣椒品种,并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优化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现代生物技术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辣椒品种进行了系统性的评估。结果显示,特定基因型的辣椒品种在抵抗主要病害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同时优化后的栽培技术能有效提升这些品种的生长表现和抗病能力。本研究为辣椒种植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推动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抗病品种 筛选 栽培技术优化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滨州设施果树栽培技术优化与应用
2
作者 韩浩 《果农之友》 2025年第3期55-57,共3页
近年来,山东滨州地区致力于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的革新与应用,探索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优化方案。围绕园地选择、设施建造、人工授粉、冬季修剪、人工破眠及温湿度调控等方面探讨了设施果树栽培技术优化与应用,可供当地果农参考借鉴。
关键词 山东滨州 设施果树 栽培技术优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白皮松栽培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佳庆 《现代园艺》 2025年第4期13-14,18,共3页
采用交叉试验设计,设置营养袋材质、规格和施肥处理3个因子,分析它们对白皮松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白皮松的苗高、地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根长、侧根长、侧根数、根系表面积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采用交叉试验设计,设置营养袋材质、规格和施肥处理3个因子,分析它们对白皮松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白皮松的苗高、地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根长、侧根长、侧根数、根系表面积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均表现为A2B2C3处理的各项指标最高。由此可知,采用无纺布(14 cm×18 cm)营养袋,并施用磷酸二氢钾16 kg/m3营养土+尿素2 kg/m3营养土,可优化白皮松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白皮松 优化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树栽培技术的优化与管理研究
4
作者 黄焕彩 《种子科技》 2025年第14期88-90,共3页
随着现代园艺产业的飞速发展,桃树栽培在水果生产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消费者对桃果品质和产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然而,当前桃树栽培存在一系列问题。品种方面,部分果农对新品种缺乏了解,盲目种植,导致果实品质参差不齐... 随着现代园艺产业的飞速发展,桃树栽培在水果生产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消费者对桃果品质和产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然而,当前桃树栽培存在一系列问题。品种方面,部分果农对新品种缺乏了解,盲目种植,导致果实品质参差不齐。栽培环境方面,土壤管理不科学、灌溉与排水系统不完善会影响桃树生长。栽培技术方面,修剪整形不合理、施肥时机与用量不准确等现象普遍存在。基于此,针对桃树生长环境优化、桃树品种选择与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桃树栽培技术改进措施,以期达到提高桃果品质、增加产量、增强桃树抗逆性、促进桃树栽培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栽培技术优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217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屈会娟 沈学善 +5 位作者 黄钢 阎文昭 王大一 谭文芳 李明 吴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95-1999,共5页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插密度、栽插期、氮素水平、磷素水平和钾素水平对川中丘陵区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因素对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素水平>钾素水平>磷素水...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插密度、栽插期、氮素水平、磷素水平和钾素水平对川中丘陵区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因素对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素水平>钾素水平>磷素水平>密度>栽插期,在较大栽插密度,适宜栽插期,充足氮肥的前提下,增施磷钾肥可获得高产。川薯217的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密度57 750~60 255株/hm2,6月3日~6月5日栽插,施纯N 56.44~61.56 kg/hm2,P2O5 36.8~43.2 kg/hm2,K2O 53.79~66.21 kg/hm2,可获得37 500 kg/hm2以上的鲜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川薯217 优化栽培技术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高产抗(耐)病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2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Ⅲ.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优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陈静 饶勇 肖华贵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2-102,105,共2页
关键词 黔油12号品种 双低油菜 油菜 特征特性 高产优化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肉食用型甘薯品种川紫薯2号优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洁 沈学善 +3 位作者 屈会娟 朱玲 谭文芳 蒲志刚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6期120-125,共6页
为了探明紫肉食用型甘薯品种川紫薯2号的优化栽培技术,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移栽密度、氮施用量、磷施用量、钾施用量与川紫薯2号块根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干物质率、淀粉率、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的关系... 为了探明紫肉食用型甘薯品种川紫薯2号的优化栽培技术,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移栽密度、氮施用量、磷施用量、钾施用量与川紫薯2号块根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干物质率、淀粉率、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4个栽培因素对鲜薯产量的影响依次表现为移栽密度>氮施用量>磷施用量>钾施用量,对商品薯率、淀粉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依次表现为移栽密度>磷施用量>钾施用量>氮施用量,而对干物率的影响依次表现为移栽密度>氮施用量>钾施用量>磷施用量。川紫薯2号获得40000 kg/hm^2以上的鲜薯产量的移栽密度为7.24万~7.54万株/hm^2;获得96.00%以上的商品薯率的移栽密度为4.99万~5.60万株/hm^2,共同的施肥量区间为氮施用量79.63~92.47 kg/hm^2,磷施用量90.60~97.86 kg/hm^2。获得26.30%以上干物率及16.56%以上淀粉率的移栽密度为6.54万~7.06万株/hm^2,氮施用量108.71~115.25 kg/hm^2,磷施用量107.29~120.28 kg/hm^2,钾施用量88.16~90.04 kg/hm^2。获得41.00%以上的可溶性糖含量的移栽密度为6.39万~6.90万株/hm^2,氮施用量为62.24~78.79 kg/hm^2,磷施用量为89.09~101.28 kg/hm^2,钾施用量为149.7~175.8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川紫薯2号 优化栽培技术 正交试验 移栽密度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大麦7号高产高效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金堂 李清华 +1 位作者 陈德禄 陈海玲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3-156,共4页
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对大麦新品种莆大麦7号的主要栽培措施与产量及效益间的量化关系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时建立的产量度效益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以明确影响莆大麦7号产量及效益的关键因子和实现高产高效优... 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对大麦新品种莆大麦7号的主要栽培措施与产量及效益间的量化关系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时建立的产量度效益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以明确影响莆大麦7号产量及效益的关键因子和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结果表明,在5个因素中,对莆大麦7号的影响为施氮总量〉基本苗〉K20〉P205〉施N比例;要获得300~350kg/666.7m^2的产量和385元/666.7m^2以上的经济效益,其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是:保持基本苗14.92万~16.12万/666.7m^2,施纯N16.19~17.04kg/666.7m^2,其中基施纯N比例为58.1%~61.3%,P2O5 3.43~4.10kg/666.7m^2,K2O 6.67~7.75kg/6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莆大麦7号 高产高效 优化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凤县川原小麦优化栽培技术方案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鸿钧 何蓓如 +8 位作者 朱玉权 安志杰 刘曙东 张秋波 宋生魁 石胜利 刘丙新 彭珍 宋苏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4期28-36,共9页
1986~1988两年在凤丹县西河乡进行的多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小麦栽培结果分析表明:试验因素对小麦产量的效应顺序为:磷肥>播期>氮肥>播量。其中磷肥、氮肥效应方向为正,播期、播量效应方向为负;各因素的二次回归系数均显... 1986~1988两年在凤丹县西河乡进行的多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小麦栽培结果分析表明:试验因素对小麦产量的效应顺序为:磷肥>播期>氮肥>播量。其中磷肥、氮肥效应方向为正,播期、播量效应方向为负;各因素的二次回归系数均显著,且方向皆为负;磷肥×播期、氮肥×磷肥互作均在不同程度显著。根据产量极值点对应的各因素取值和回归方程模拟结果,丹凤县川原灌区目前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的关键技术措施应在继续增加氮肥投入的同时重点增加磷肥投入,将小麦播期由10月下旬提早到10月中旬。作者还讨论了该地区小麦亩产250~350kg和400kg以上不同产量水平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优化栽培技术方案 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 陕西省凤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优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9
10
作者 符晓玲 吴祖欢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1期113-114,共2页
火龙果又名神龙果、红龙果、仙密果,为仙人掌科三角柱属植物,原产于南美洲,是热带水果之王。火龙果的品种主要有三类,即白火龙果、红火龙果和黄火龙果。在我国火龙果的栽培历史较短,目前只有台湾、海南、广西、福建等部分省区兴起... 火龙果又名神龙果、红龙果、仙密果,为仙人掌科三角柱属植物,原产于南美洲,是热带水果之王。火龙果的品种主要有三类,即白火龙果、红火龙果和黄火龙果。在我国火龙果的栽培历史较短,目前只有台湾、海南、广西、福建等部分省区兴起,其中海南各市县以白火龙果和红火龙果种植面较多。现将其特性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栽培技术 火龙果 仙人掌科 热带水果 栽培历史 红龙果 三角柱 南美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优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符晓玲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6期216-217,共2页
黄皮是亚热带常绿小乔木果树。喜肥沃湿润地,厌干旱粘质土。海南岛栽培黄皮品种,主要有大鸡心黄皮、白糖黄皮、无核黄皮和本地黄皮等,其中以大鸡心黄皮较高产优质,而本地黄皮仅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近年来,大鸡心黄皮生产发展很快,
关键词 优化栽培技术 无核黄皮 常绿小乔木 高产优质 亚热带 粘质土 海南岛 鸡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蓉科玉789在贵州东部的种植表现及高产优化栽培技术
12
作者 杨新梅 李良玉 +3 位作者 李兰 蔡良俊 赵永康 杨震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8期193-195,共3页
贵州好茂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针对贵州省,特别是贵州山区玉米生产现状,以自育的自交系H59为母本、H11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蓉科玉789。该品种于2008-2009年参加贵州省东部组玉米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贵州省东部组玉米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 贵州好茂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针对贵州省,特别是贵州山区玉米生产现状,以自育的自交系H59为母本、H11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蓉科玉789。该品种于2008-2009年参加贵州省东部组玉米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贵州省东部组玉米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贵州省审定。根据该品种特征特性提出了一系列高产优化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蓉科玉789 贵州东部 种植表现 高产优化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杂“八优161”优化配套栽培技术
13
作者 丁长命 张镇铭 +3 位作者 陈文岳 俞祥群 管耀祖 吴岳千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3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粳稻 粳杂“八优161” 优化配套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辐粳8号在淮安地区的区域适应性及优化高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王兴龙 李兆勇 +1 位作者 黄秀华 史纪锁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70-70,72,共2页
为解决淮安地区因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品种优质化率下降,稻米品质和产量受到影响的难题,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试验示范,引进筛选优质粳稻扬辐粳8号,根据其区域适应性,研究配套优化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扬辐粳8号 区域适应性 优化高产栽培技术 淮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薯川紫薯1号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玲 沈学善 +3 位作者 屈会娟 潘海平 蒲志刚 王晓黎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250-1254,共5页
以川紫薯1号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移栽期、移栽密度、复合肥施用量对川紫薯1号的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和干物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栽培因素对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和干物质率的影响大小均表现为移栽密度>移栽期&... 以川紫薯1号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移栽期、移栽密度、复合肥施用量对川紫薯1号的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和干物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栽培因素对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和干物质率的影响大小均表现为移栽密度>移栽期>复合肥施用量。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鲜薯产量大于3万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5月25日至6月6日移栽,移栽密度6.43万~7.44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518.76~764.96 kg/hm^2;商品薯率大于92.50%的优化栽培措施为:5月14—23日移栽,移栽密度4.98万~5.94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597.80~772.55 kg/hm^2;干物质率大于27.50%的优化栽培措施为:5月10—18日移栽,移栽密度6.06万~7.00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411.51~616.4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川紫薯1号 优化栽培技术 正交试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浇地马铃薯高产优化栽培技术
16
作者 付国森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21期12-12,共1页
1 深耕整地 1.1 选地。马铃薯应选择土壤疏松,含有机质多的沙壤土,其有效土层40cm以上,耕层深度20cm以上,有机质含量〉1%,并有灌溉条件,无涝的中上等地,前茬以禾谷类作物为好,避免与茄科、块根、块茎类作物连作。
关键词 优化栽培技术 马铃薯 水浇地 有机质含量 禾谷类作物 块茎类作物 深耕整地 土壤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一季稻气象条件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忠华 陆魁东 +2 位作者 张玉龙 申建斌 解平强 《湖南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28-31,共4页
以两优培九为材料,借鉴强化栽培技术(SRI),通过播种期、密度、栽培技术对比试验和天气条件对超级一季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气候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改善群体气象条件为核心的气象条件优化栽培技术。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气候生态 优化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莓在冀北山区河滩沙石地优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常玉 于海燕 +2 位作者 秦兆宝 贾仕军 任鸿濛 《河北果树》 2022年第3期50-52,共3页
树莓是多年生灌木果树,也是目前世界上结果最早的果树之一,栽植当年即可少量挂果。树莓果营养丰富、柔软多汁、色泽鲜艳,富含糖、果酸及多种维生素,具有防衰老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效。不仅是一种美味水果,也可加工成各种食品,如果... 树莓是多年生灌木果树,也是目前世界上结果最早的果树之一,栽植当年即可少量挂果。树莓果营养丰富、柔软多汁、色泽鲜艳,富含糖、果酸及多种维生素,具有防衰老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效。不仅是一种美味水果,也可加工成各种食品,如果酒、果汁、果酱、发酵饮料等,还可作为果冻、酸奶、冰激凌、巧克力糖以及树莓糕点等多种食品的辅料[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山区 灌木果树 树莓 巧克力糖 多种维生素 优化栽培技术 保健功效 发酵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原甘蓝型油菜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俊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7-51,共5页
多因子栽培试验及反馈验证结果表明,目前陕西渭北旱原甘蓝型油菜亩产150kg以上较优农艺措施方案为:肥力较高的陕西省西部播期8月30日~9月5日,密度每亩1.4~1.6万株,亩施纯N10.5~10.8kg,亩施纯P2O... 多因子栽培试验及反馈验证结果表明,目前陕西渭北旱原甘蓝型油菜亩产150kg以上较优农艺措施方案为:肥力较高的陕西省西部播期8月30日~9月5日,密度每亩1.4~1.6万株,亩施纯N10.5~10.8kg,亩施纯P2O55.5kg,喷施100~150mg/kg的多效唑进行化控;肥力较低的陕西省东部,播期8月27~30日,密度每亩1.6~1.8万株,亩施纯N13.9~15.5kg,亩施P2O58.7~9.5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栽培 甘蓝型油菜 优化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杨桃优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向裘 《中国南方果树》 1998年第6期33-34,共2页
甜杨桃是热带果树之一。性喜高温,怕寒冷;喜湿润,畏干旱,不耐浸;喜半阴环境,怕强烈日照,但不宜过于荫蔽;喜静风,忌台风;喜肥沃土,厌瘠薄地;花果期虫害较多。海南岛栽培的甜杨桃品种,主要有香蜜杨桃(即原产马来西亚的“新... 甜杨桃是热带果树之一。性喜高温,怕寒冷;喜湿润,畏干旱,不耐浸;喜半阴环境,怕强烈日照,但不宜过于荫蔽;喜静风,忌台风;喜肥沃土,厌瘠薄地;花果期虫害较多。海南岛栽培的甜杨桃品种,主要有香蜜杨桃(即原产马来西亚的“新街场”杨桃)、花地杨桃和本地杨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杨桃 优化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