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小豆冀红23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1
作者 周桂梅 陈健 +2 位作者 刘振兴 亚秀秀 孟庆祥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冀红23是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油料杂粮研究所以唐红70-11为母本、保红20011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得的组合。冀红23兼备了母本唐红70-11荚长、高产的优点和父本保红200115早熟、直立、粒大、结荚一致、株型紧凑的优点,集中表现成熟期较早... 冀红23是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油料杂粮研究所以唐红70-11为母本、保红20011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得的组合。冀红23兼备了母本唐红70-11荚长、高产的优点和父本保红200115早熟、直立、粒大、结荚一致、株型紧凑的优点,集中表现成熟期较早、产量高、优质粒大、结荚一致、株型直立、宜进行机械化收获的特点。2019—2020年参加河北省红小豆区试,平均产量2214.45 kg/hm^(2),比对照品种冀红9218增产8.12%,河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55.7 kg/hm^(2),比对照品种冀红9218增产21.77%。专家田间检测产量2630.4 kg/hm^(2),比对照品种冀红9218增产12.24%。2023年7月17日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组织专家进行的第三方评价,评价编号为中科唐转评字[2023]第74号,河北省成果登记号:20231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冀红23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廊坊地区红小豆轻简化栽培技术
2
作者 田海英 周健东 潘超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7期25-25,共1页
红小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营养食品,具有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消肿、解毒的药用价值,是粮、药兼用杂粮作物,非常符合现代人对食品的需求。廊坊地区红小豆种植规模虽然不大,但投入产出效益较好,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小豆 杂粮作物 投入产出效益 轻简化栽培技术 营养食品 廊坊地区 种植规模 降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穆棱红小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3
作者 刘子全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4期96-98,共3页
红小豆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是药食同源作物。近几年,红小豆成为备受消费市场青睐的养生食品之一。红小豆是黑龙江穆棱主栽经济作物之一,其栽培效果关乎区域种植业发展。因此,从整地、播种、管理几个方面... 红小豆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是药食同源作物。近几年,红小豆成为备受消费市场青睐的养生食品之一。红小豆是黑龙江穆棱主栽经济作物之一,其栽培效果关乎区域种植业发展。因此,从整地、播种、管理几个方面,对黑龙江穆棱红小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行了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穆棱 小豆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小豆新品种苏红1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1
4
作者 顾和平 陈新 +3 位作者 袁星星 崔晓艳 陈华涛 张红梅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8-99,共2页
江苏省是红小豆优质产品生产区域之一,红小豆在江苏省多用来与玉米、棉花等大宗作物进行间套作并改良土壤。目前江苏省普遍缺少适合间套作的高产红小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苏红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红小豆新品... 江苏省是红小豆优质产品生产区域之一,红小豆在江苏省多用来与玉米、棉花等大宗作物进行间套作并改良土壤。目前江苏省普遍缺少适合间套作的高产红小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苏红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红小豆新品种,2011年1月通过江苏省鉴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苏红1号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LP分析小豆种(Vigna angularis)内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8
5
作者 宗绪晓 D Vaughan +4 位作者 A Kaga N Tomooka 王新望 关建平 王述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2-568,共7页
利用 12对AFLP引物 ,对来自于世界 6个国家的 14 6份小豆 (Vignaangularis)栽培变种 (var.angularis)和野生变种 (var.nipponensis)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得到 5 80条清晰的显带 ,其中 313(5 3 93% )条呈多态性 ,平均每对AFLP引物得... 利用 12对AFLP引物 ,对来自于世界 6个国家的 14 6份小豆 (Vignaangularis)栽培变种 (var.angularis)和野生变种 (var.nipponensis)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得到 5 80条清晰的显带 ,其中 313(5 3 93% )条呈多态性 ,平均每对AFLP引物得到 2 6 0 8条多态性带 ;平均遗传距离 0 35 ,变异幅度为 0 0 0~ 0 87。利用AFLP多态性数据进行的Jaccard’s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绘制的聚类图 ,可将其中的 14 3份种质相互区分开 ,并将其中的 14 5份小豆资源划分成 8个明显不同组群 ,显示小豆种内存在足够的遗传多样性用于资源材料的准确鉴别与分类。 8个组群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地域相关性 ,以及遗传类型趋同性。通过各组群内和组群间的遗传距离比较 ,发现世界小豆主要栽培资源以及日本野生、半野生资源中蓄积的遗传多样性较匮乏 ,而储藏于中国野生小豆资源、喜马拉雅地区栽培和野生资源中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分析 小豆 vigna-angularis 遗传多样性 栽培变种 野生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豆新品种晋小豆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春明 张耀文 +3 位作者 赵雪英 闫虎斌 朱慧珺 张泽燕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894-896,917,共4页
小豆是山西省的主要杂豆之一,其籽粒不仅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性,还是人类需要的多种矿物质的来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生产上使用的小豆品种,存在着品种杂、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生产效益,急需选育高产优质的小豆... 小豆是山西省的主要杂豆之一,其籽粒不仅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性,还是人类需要的多种矿物质的来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生产上使用的小豆品种,存在着品种杂、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生产效益,急需选育高产优质的小豆品种。晋小豆5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小豆新品种,2012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具有早熟、抗病、丰产及抗旱性好等优点,适合山西及周边省份栽培种植。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应用对发展山西省农业生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小豆5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豆新品种‘苏红3号’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红梅 陈华涛 +4 位作者 袁星星 刘晓庆 崔晓艳 陈新 顾和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6期108-111,共4页
‘苏红3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小豆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合一次性收获等优点。为了提高该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苏红3号'在江苏地区的最适播期是6月上中... ‘苏红3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小豆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合一次性收获等优点。为了提高该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苏红3号'在江苏地区的最适播期是6月上中旬,最佳种植密度为13万株/hm^2,施肥方案以有机肥7 500 kg/hm^2和45%复合肥750 kg/hm^2作基肥为佳,初花期再追施尿素6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高产栽培 播期 种植密度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小豆新品种冀红2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桂梅 刘振兴 +3 位作者 陈健 孟庆祥 亚秀秀 张英超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123,F0003,共4页
冀红21是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保M 951-12为母本、京农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配制杂交组合而成的红小豆新品种。后代选择通过多种育种方法有机结合,早世代采用穿梭育种+南繁加代+混选法,高代采用单株复合标记法,经连续选择单株育成。... 冀红21是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保M 951-12为母本、京农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配制杂交组合而成的红小豆新品种。后代选择通过多种育种方法有机结合,早世代采用穿梭育种+南繁加代+混选法,高代采用单株复合标记法,经连续选择单株育成。冀红21集中了母本保M 951-12早熟、大粒、结荚集中、株型紧凑及父本京农2高产优质、直立抗倒的优点,表现为中早熟、高产稳产、优质大粒、结荚集中、直立抗倒、适宜机械化收获。2017-2018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263.13 kg·hm^-2,较对照增产10.06%,河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84 kg·hm^-2,较对照增产4.15%。专家田间检测产量2272.95 kg·hm^-2,比对照冀红9218增产20.98%。2019年,通过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组织的第三方评价,评价编号:中科唐转评字[2019]第018号,河北省成果登记号为201909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冀红21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小豆“京农2号”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及种植效益 被引量:11
9
作者 金文林 陈学珍 喻少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4-118,共5页
介绍了具有高产、早熟、优质、抗逆耐旱、耐密植、株型直立、便于机械化作业等优点,适合在华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红小豆品种──京农2号及其高产栽培要点(四项关键措施:早出苗、齐苗,匀苗,防倒伏,防草荒);提出进一步提高其... 介绍了具有高产、早熟、优质、抗逆耐旱、耐密植、株型直立、便于机械化作业等优点,适合在华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红小豆品种──京农2号及其高产栽培要点(四项关键措施:早出苗、齐苗,匀苗,防倒伏,防草荒);提出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的措施,并对京农2号推广种植的经济效益作了初步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京农2号 品种 特性 栽培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小豆新品种通红4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红 汪凯华 +4 位作者 陈满峰 缪亚梅 顾春燕 赵娜 王学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22-24,27,共4页
红小豆(Vigna angularis)作为江苏省的小豆主栽豆类作物,其子粒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低脂肪,是药膳同源作物之一。但目前小豆生产上存在着产量低、品质差、品种混杂等问题,严重影响其种植效益,为此选育高产优质的小豆品种显得尤其重... 红小豆(Vigna angularis)作为江苏省的小豆主栽豆类作物,其子粒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低脂肪,是药膳同源作物之一。但目前小豆生产上存在着产量低、品质差、品种混杂等问题,严重影响其种植效益,为此选育高产优质的小豆品种显得尤其重要。通红4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红小豆新品种,2015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鉴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优点。对其育种过程、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相关育种工作者和农技推广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vigna angularis) 通红4号 育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小豆新品种冀红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振兴 周桂梅 +1 位作者 陈健 亚秀秀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冀红19是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唐红28为母本、保M 951-1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海南加代、混选法等多种育种手段相结合选育而成的红小豆新品种。冀红19集成了亲本的优点,实现了早熟、矮秆、高产、大粒、优质的统一。2015—2016年度河北... 冀红19是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唐红28为母本、保M 951-1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海南加代、混选法等多种育种手段相结合选育而成的红小豆新品种。冀红19集成了亲本的优点,实现了早熟、矮秆、高产、大粒、优质的统一。2015—2016年度河北省红小豆区域试验,冀红19平均产量为2 128.2kg/hm2,较对照品种冀红9218增产4.61%;2016年冀红19参加河北省红小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326.8kg/hm2,较对照冀红9218平均增产12.61%。冀红19于2018年4月通过第三方评价,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冀红19 选育经过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豆品种吉红12号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包淑英 王明海 +3 位作者 徐宁 林志 王桂芳 郭中校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吉红12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育成的小豆新品种。针对吉林省西部主产区气候特点以及生产和市场实际需求,大量收集国内外品种资源在高盐碱成分(pH>8.3)地块开展筛选鉴定,确定具有优异性状的材料作为亲本,采用人工杂交方... 吉红12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育成的小豆新品种。针对吉林省西部主产区气候特点以及生产和市场实际需求,大量收集国内外品种资源在高盐碱成分(pH>8.3)地块开展筛选鉴定,确定具有优异性状的材料作为亲本,采用人工杂交方法,成功地将多个优良性状聚合于一体,通过异地多点试验示范鉴定,与当前吉林省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白红5号相比,在丰产性、稳产性、商品性、综合抗性及适应性方面,都获得了明显的提高。该品种201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吉登小豆2014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吉红12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叶剑 赵波 +2 位作者 佟星 濮绍京 万平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13,共6页
利用7对SSR引物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不丹、越南等5国的104份栽培小豆种质资源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共获得了44条多态性带,平均6.29条。104个小豆种质材料以遗传相似系数0.28为阀值,聚类分析将104份栽培小豆种质材料分为14大类,... 利用7对SSR引物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不丹、越南等5国的104份栽培小豆种质资源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共获得了44条多态性带,平均6.29条。104个小豆种质材料以遗传相似系数0.28为阀值,聚类分析将104份栽培小豆种质材料分为14大类,结果表明中国西南地区的栽培小豆种质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初步认为中国西南地区可能是小豆的一个起源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同一地域或气候相似地区的材料聚为一类,说明供试材料遗传背景与其原产地背景有一定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栽培种质 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小豆富硒栽培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必钦 黄光昱 +1 位作者 秦邦 刘淑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64-65,共2页
[目的]研究红小豆的富硒能力,提升红小豆的品质。[方法]对红小豆进行富硒栽培试验,对比红小豆的经济性状、植株免疫力、产量、产品总含硒量等。[结果]随着外源硒肥施用量的增加,红小豆的含硒量升高;硒肥对红小豆经济性状、免疫力无明显... [目的]研究红小豆的富硒能力,提升红小豆的品质。[方法]对红小豆进行富硒栽培试验,对比红小豆的经济性状、植株免疫力、产量、产品总含硒量等。[结果]随着外源硒肥施用量的增加,红小豆的含硒量升高;硒肥对红小豆经济性状、免疫力无明显影响;随着硒肥用量增加,红小豆产量呈现递减的趋势。[结论]红小豆具有吸收和转化硒元素的功能,适量的硒肥能促进红小豆的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富硒栽培 硒含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红小豆模式化栽培农艺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牟善积 何明华 丁得亮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3-91,共9页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利用建立生产函数模型,对影响红小豆产量的主因子及交互效应进行了分析,模拟确定了天津地区红小豆高产栽培最佳农艺组合方案.
关键词 小豆 栽培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小豆品种吉红8号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包淑英 王明海 +3 位作者 徐宁 林志 王桂芳 郭中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2期33-34,113,共3页
吉红8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选育的小豆新品种。该品种以适应性强、株型紧凑的自选材料小豆178为母本,以丰产性、稳产性优良的小豆5076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2~2014年参加国家小豆品种(春播)区域试验... 吉红8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选育的小豆新品种。该品种以适应性强、株型紧凑的自选材料小豆178为母本,以丰产性、稳产性优良的小豆5076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2~2014年参加国家小豆品种(春播)区域试验,2015年经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鉴定编号:国品鉴杂2015028。该研究介绍了吉红8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吉红8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小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桂梅 冯高 +3 位作者 邢宝龙 张旭丽 刘飞 刘支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1期122-123,共2页
红小豆是我国重要的小杂粮作物之一,因其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们从选地、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红小豆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供大家交流参考。
关键词 小豆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北地区红小豆低产原因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如达 杨富 +1 位作者 林凤仙 任广兵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期121-122,170,共3页
通过对晋北地区红小豆生产现状调查,从生产条件和栽培技术上分析了红小豆低产的原因。根据晋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提出了红小豆优质高产的栽培模式和各生长阶段的管理技术措施,以实现优质、高效。
关键词 小豆 低产原因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小豆吉红10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明海 徐宁 +2 位作者 包淑英 王桂芳 郭中校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7期58-58,64,共2页
介绍了吉红10号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总结了其配套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肥管理等,以期为红小豆吉红10号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小豆 吉红10号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红小豆低产原因分析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玉先 杨克军 +1 位作者 李勇鹏 关双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1年第3期40-42,共3页
通过对黑龙江省红小豆生产现状调查 ,从生产条件和栽培技术上分析了红小豆的低产原因。根据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状况 ,提出了红小豆优质高产的栽培模式和各生长发育阶段生产管理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小豆 优质高产栽培 低产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