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放大效应的测度
1
作者 靖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24,共3页
文章通过对中国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实证分析,发现在测度农产品等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时,出现产业内贸易水平放大效应的可能性最大,需要通过计算分国别加权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进一步认识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原因,以免生产误导甚至是错误... 文章通过对中国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实证分析,发现在测度农产品等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时,出现产业内贸易水平放大效应的可能性最大,需要通过计算分国别加权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进一步认识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原因,以免生产误导甚至是错误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 合成谬误 加权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和俄罗斯农产品贸易:动态及展望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学君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47,共5页
中俄同为"金砖四国"成员国又是近邻,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互为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两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均为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其农产品的贸易模式主要是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
关键词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贸易互补指数 贸易强度指数 格鲁贝尔-洛依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学君 易法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0-102,184,共4页
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评估了1997~2008年中国与日本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发现中日间总体农产品、各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就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来说,中日市场规模和中日人均收入差距对中日农产品... 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评估了1997~2008年中国与日本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发现中日间总体农产品、各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就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来说,中日市场规模和中日人均收入差距对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不显著,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主要受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由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市场导向型投资,所以阻碍了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 外商直接投资 国家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特征与趋势 被引量:2
4
作者 于爱芝 王文昕 刘莹 《农业展望》 2011年第4期49-52,共4页
文章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运用格鲁贝尔-劳埃德(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近年来中日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与日本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农产品... 文章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运用格鲁贝尔-劳埃德(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近年来中日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与日本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结构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特别是以低水平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在此基础上,对中日农产品贸易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 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