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格状编码技术在超短波战术数据链中的性能研究 |
李林海
黄国策
|
《现代电子技术》
|
2002 |
1
|
|
2
|
级联格状编码传输方案在数字HDTV中的应用研究 |
李光球
仇佩亮
姚庆栋
|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3
|
一种格状编码调制结合交织技术的性能研究 |
王霞
罗新民
|
《无线电通信技术》
|
2001 |
1
|
|
4
|
多载波格状编码调制的实现和性能分析 |
刘丹谱
乐光新
|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
1999 |
0 |
|
5
|
自适应格状编码调制 |
朱小景
祁玉生
|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
2001 |
2
|
|
6
|
一种8VSB Turbo格状编码调制方案 |
汪晓阳
宋杭宾
姚庆栋
|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7
|
14.4kbps格状编码调制器 |
韩声栋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8
|
格状编码32QAM/16QAM高清晰度电视传输系统的误码性能 |
李光球
姚庆栋
仇佩亮
梁慧君
朱小富
郑威
|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5 |
1
|
|
9
|
CCITT V系列建议中格状编码调制方案分析 |
张晓敏
|
《华北电力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0
|
垦区通信格状编码的发展状况及应用前景 |
祁广云
初喜春
黄操军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
1993 |
0 |
|
11
|
16QASK上格状编码调制(TCM)技术及其性能比较 |
李占宣
朱学东
高彦彬
祁广云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
1998 |
0 |
|
12
|
地面数字HDTV的频率规划和信道编码 |
李光球
姚庆栋
|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13
|
MIMO系统中的空时编码技术 |
王健康
王德强
乐光新
|
《中兴通讯技术》
|
2004 |
2
|
|
14
|
级联卷积编码调制的研究 |
李广森
胡延平
周良柱
|
《无线电通信技术》
|
2001 |
0 |
|
15
|
无人机载图像实时传输方案的研究 |
刘荣科
张晓林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1
|
|
16
|
跻身未来的电力线通信(三)PLC的基础调制及其改进 |
沈薇
陈启美
马强
|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7
|
多进制多维信号集信道容量分析及其计算 |
时信华
李克
朱江
张尔扬
|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8
|
UEP MQAM方案及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中的应用研究 |
李光球
|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9
|
基于TCM的UEP16QAM和64QAM方案 |
李光球
|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
2000 |
1
|
|
20
|
L-正交信号及其信道容量分析 |
时信华
李克
朱江
张尔扬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