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时期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不同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乐爱国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1-205,共5页
民国时期,学术界对于朱熹格物致知说做了各种不同的解读,有蔡元培、谢无量等从工夫论角度的解读,有胡适、周予同等从科学的或认识论的角度的解读。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从工夫论的角度解读朱熹格物致知说之后,工夫论的解读与认识论的... 民国时期,学术界对于朱熹格物致知说做了各种不同的解读,有蔡元培、谢无量等从工夫论角度的解读,有胡适、周予同等从科学的或认识论的角度的解读。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从工夫论的角度解读朱熹格物致知说之后,工夫论的解读与认识论的解读二者逐渐走向统一,并发展至今。这一解读,尽管存在着种种问题,但却是进一步发展的学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朱熹 格物致知说 工夫论 认识论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谷学派格物致知说的生命本位特色
2
作者 江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4-139,共6页
太谷学派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由安徽石埭人周太谷创办,曾活跃于山东、江苏一带,具有神秘色彩的民间学术团体。其创始人周太谷及各代传人在前人基础上对格物致知进行了阐发,自知生、养生、全生三个层面上形成了本派格物致知说的生命本... 太谷学派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由安徽石埭人周太谷创办,曾活跃于山东、江苏一带,具有神秘色彩的民间学术团体。其创始人周太谷及各代传人在前人基础上对格物致知进行了阐发,自知生、养生、全生三个层面上形成了本派格物致知说的生命本位特色,丰富了传统格物致知说的内涵。太谷学派格物致知说,不仅在内涵上使传统的格物致知说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而且在理论上也使传统的格物致知说提到了生命哲学的更高层次。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谷学派 格物致知说 生命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