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N05.1格点降水数据在渭河流域适用性评估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维 鞠琴 +4 位作者 王国庆 刘翠善 刘艳丽 郝振纯 朱长军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92,共5页
基于CN05.1格点降水产品数据和流域内4个地面气象站实测数据,应用相对误差(Re)、均方根误差(RMSE)、相关系数(R)和纳什系数(NS)对格点数据与站点数据进行比较,对月尺度径流模拟分析,进而评估CN05.1格点降水数据在渭河流域的适用性。结... 基于CN05.1格点降水产品数据和流域内4个地面气象站实测数据,应用相对误差(Re)、均方根误差(RMSE)、相关系数(R)和纳什系数(NS)对格点数据与站点数据进行比较,对月尺度径流模拟分析,进而评估CN05.1格点降水数据在渭河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格点数据与站点数据Re为8.0%,RMSE为6.84 mm,R为0.92,序列整体相关性好;月流量模拟过程与实测过程拟合较好,训练期和检验期相对误差低于15%,NS和R均大于0.9;可认为CN05.1格点降水数据在研究流域的适用性较好,当缺少实测降雨数据时,可以CN05.1格点降水数据代替实测降水数据进行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05.1格点降水产品 改进的BP神经网络 适用性评估 径流模拟 渭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尔基水库上游格点降水数据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唐榕 王运涛 +1 位作者 李敏 周惠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26-31,39,共7页
以尼尔基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评估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空间分辨率为0.5°x 0.5°格点的逐日降水产品数据在该流域的适用性。基于格点降水产品提供的逐日降水f l资料和该流域17个雨量站的相应资料,应用相关系数/?、相对误差/&... 以尼尔基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评估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空间分辨率为0.5°x 0.5°格点的逐日降水产品数据在该流域的适用性。基于格点降水产品提供的逐日降水f l资料和该流域17个雨量站的相应资料,应用相关系数/?、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3个指标分别对应用格点降雨产品数据的流域面雨M值及旬径流预报值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格点数据的面雨量值与实测面雨量间相关系数K为0.70,相对误差/为16.64%,均方根误差为4.09 mm,精度满足检验标准,可以用于描述该流域的面雨量值;基于格点面雨量值预报旬径流量时,预报径流值与实测径流值间高度相关;拟合期、检验期径流预报值略微偏大,而外推期存在低估的现象,误差相对较大,但与应用实测面雨量得到的预报径流值误差相差仅3%,该格点降水数据可以替代实测站点的雨量数据用于研究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点降水数据 径流预报 精度评估 降水数据适用性 尼尔基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逐日降水量格点化方法 被引量:79
3
作者 沈艳 冯明农 +1 位作者 张洪政 高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9-286,共8页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NMIC)和美国大气海洋局气候预测中心合作开发了"中国逐日格点降水量实时分析系统(V1.0)",并已在NMIC投入业务试运行。该系统基于我国2419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日降水量观测(08:00—08:00,北京时)数据,采用&qu...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NMIC)和美国大气海洋局气候预测中心合作开发了"中国逐日格点降水量实时分析系统(V1.0)",并已在NMIC投入业务试运行。该系统基于我国2419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日降水量观测(08:00—08:00,北京时)数据,采用"基于气候背景场"的最优插值方法,实时生成空间分辨率为0.5°×0.5°的格点化日降水量资料。通过对汛期典型区域和单站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格点化产品的精度较高,能准确捕捉并再现每一次降水过程。误差分析表明:约91%的数据绝对误差小于1.0 mm/d。该产品在定量分析天气实况、检验天气气候模式精度、检验卫星产品精度等方面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点降水 实时系统 气候背景场 最优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卫星降水产品在中国区域的精度特征评估 被引量:49
4
作者 廖荣伟 张冬斌 沈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70-979,共10页
采用2012—2013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2419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格点化数据和TRMM(3B40RT、3B41RT、3B4 2RT)、CMORPH、GSMaP、HYDRO共6种0.25°×0.25°卫星反演降水数据,从中国区域、中国东部区域及中国西部区域3种空间尺度综... 采用2012—2013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2419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格点化数据和TRMM(3B40RT、3B41RT、3B4 2RT)、CMORPH、GSMaP、HYDRO共6种0.25°×0.25°卫星反演降水数据,从中国区域、中国东部区域及中国西部区域3种空间尺度综合验证和比较了日尺度上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的精度。结果表明:春、夏、秋季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对降水描述的准确性高于冬季。相关性、均方根误差等指标随季节变化明显,且差异较大,夏季每种降水产品的评估指标均优于冬季。不同区域之间定量评估指标差异明显,具有月尺度变化特征。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对冬季小降水及固态降水的反演能力有限。对于中国区域的大范围降水事件,每种降水产品可以较好进行再现,但均以多传感器联合后的产品质量较高,单一微波、红外或可见光的效果较差。TRMM的3B42RT在夏季对降水反演的落区较好,但极值偏大,CMORPH的综合评价较好。卫星降水产品精度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反演降水 格点降水 评估 精度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降水预报的影响 被引量:61
5
作者 陈炯 王建捷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11-17,共7页
利用新一代WRF模式模拟了2003年7月8—10日的江淮暴雨,就WRF模式中的MRF和MYJ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分辨率为20 km时,WRF模式基本上能够模拟出中尺度降水的范围、位置和强度。采用边界层方案显然比不采用边界层方案的模... 利用新一代WRF模式模拟了2003年7月8—10日的江淮暴雨,就WRF模式中的MRF和MYJ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分辨率为20 km时,WRF模式基本上能够模拟出中尺度降水的范围、位置和强度。采用边界层方案显然比不采用边界层方案的模拟效果好,但是MYJ方案与MRF方案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越性。另外发现边界层物理过程对格点尺度降水影响很小,模式主要通过边界层物理过程和积云对流过程之间的耦合,来改善对流性降水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尺度降水 对流性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集在长江上游的适用性 被引量:8
6
作者 何奇芳 曾小凡 +2 位作者 赵娜 麦紫君 白怡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0-33,共4页
针对长江上游地区ERA-interim再分析降水数据,结合流域内65个实测站点的降水数据,计算流域以及站点年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利用降水偏差、偏差百分比、合格率等多种指标,分析ERA数据在长江上游地区的适用性并进行校正,以补充实测降... 针对长江上游地区ERA-interim再分析降水数据,结合流域内65个实测站点的降水数据,计算流域以及站点年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利用降水偏差、偏差百分比、合格率等多种指标,分析ERA数据在长江上游地区的适用性并进行校正,以补充实测降水资料。结果表明:(1)ERA降水在年、春、夏、秋、冬的变化趋势与实测数据近乎相同,可直接采用折算系数整体校正ERA年降水数据;(2)流域内海拔高的观测站点ERA降水估计值与实测降水数据偏差明显增大,海拔低的观测站点ERA降水估计值与实测降水数据偏差相对较小,并且流域东南部的降水偏差整体小于流域西北部;(3)利用折算系数整体折算1979~2012年、夏、秋尺度各站点ERA插值降水数据,各站点拟合后年、夏、秋序列与实测降水偏差30%以内的站点合格率分别为98.46%,92.31%和7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interim格点降水 精度校正 长江上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