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氏乳杆菌CCFM1346通过调节尿酸代谢和改善肾脏炎症缓解小鼠的高尿酸血症
1
作者 张书灵 唐鑫 +4 位作者 毛丙永 张秋香 赵建新 陈卫 崔树茂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7,共6页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临床用药毒副作用大,益生菌作为一种天然的安全食品,可以辅助治疗HUA。该研究旨在探究益生菌缓解HUA及发挥肾脏保护的机制。格氏乳杆菌CCFM1346(5×109 CFU/g)活菌和死菌通过口服强饲法给予HUA模型...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临床用药毒副作用大,益生菌作为一种天然的安全食品,可以辅助治疗HUA。该研究旨在探究益生菌缓解HUA及发挥肾脏保护的机制。格氏乳杆菌CCFM1346(5×109 CFU/g)活菌和死菌通过口服强饲法给予HUA模型小鼠3周。检测小鼠生理生化指标、肾脏病理学切片、肝组织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和尿酸氧化酶(urate oxidase,UOX)活性以及肾脏转运蛋白、炎症小体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格氏乳杆菌CCFM1346活菌和死菌均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抑制肝脏XOD活性,并促进肝脏UOX活性(P<0.01)。HUA小鼠尿液中尿酸水平显著增加,肾脏重吸收交换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排泄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P<0.001)。活菌和死菌可以降低肾脏炎症小体NLRP3、ASC和Caspase-1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P<0.01)。格氏乳杆菌CCFM1346活菌和死菌通过调节尿酸代谢和改善肾脏炎症来缓解HU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格氏乳杆菌 尿酸 肾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不同细菌素的格氏乳杆菌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2
作者 胡静怡 杨波 +2 位作者 赵建新 张灏 陈卫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目前已发现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L.gasseri)产生的多种细菌素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但有关细菌素对格氏乳杆菌和宿主肠道微生态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探究产不同细菌素的格氏乳杆菌及其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作者... 目前已发现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L.gasseri)产生的多种细菌素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但有关细菌素对格氏乳杆菌和宿主肠道微生态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探究产不同细菌素的格氏乳杆菌及其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作者通过细菌素操纵子预测、抑菌试验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证明了格氏乳杆菌FNMGHLBE6L1、FNMGHLBE20L5、FHNFQ16L5可产不同细菌素,之后通过动物试验探究不同格氏乳杆菌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3株格氏乳杆菌均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菌群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且格氏乳杆菌显著降低了小鼠结肠中白介素-1β的水平。综上,产不同细菌素的格氏乳杆菌可对宿主肠道菌群产生显著影响,且菌株间的差异与所产细菌素存在相关性。该研究为探究产不同细菌素的格氏乳杆菌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杆菌 细菌素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具有拮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格氏乳杆菌生物学性质及其在发酵乳中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晓华 刘小鸣 +3 位作者 王刚 田丰伟 张灏 陈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48-151,156,共5页
本研究探讨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格氏乳杆菌的生物特性,结果表明L.gasseri Chen在MRS培养基生长比较慢,8 h进入生长对数期,26 h后进入稳定期;最适生长p H为5~7,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最适接种量为0.5%~2%(v/v),可在0.1%的胆盐中生... 本研究探讨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格氏乳杆菌的生物特性,结果表明L.gasseri Chen在MRS培养基生长比较慢,8 h进入生长对数期,26 h后进入稳定期;最适生长p H为5~7,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最适接种量为0.5%~2%(v/v),可在0.1%的胆盐中生长,并能在5%的Na Cl中生长。在添加葡萄糖的复原乳中,L.gasseri Chen能进行单菌株发酵乳,且在4℃条件下可稳定保存21 d;L.gasseri Chen与普通酸奶发酵剂复合发酵制作的酸奶无不良风味,表明L.gasseri Chen可应用于商业上生产功能性酸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格氏乳杆菌 发酵 生物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肠道源格氏乳杆菌的安全性评价及益生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周钦育 许喜林 +4 位作者 赵珊 黄燕燕 邝嘉华 胡金双 刘冬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1-68,共8页
以广州1月龄婴儿肠道中分离出的乳酸杆菌为实验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为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LGZ 1029。对格氏乳杆菌LGZ 1029进行体内外安全性评价和益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格氏乳杆菌LGZ 1029不产溶血毒素,对多类... 以广州1月龄婴儿肠道中分离出的乳酸杆菌为实验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为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LGZ 1029。对格氏乳杆菌LGZ 1029进行体内外安全性评价和益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格氏乳杆菌LGZ 1029不产溶血毒素,对多类抗生素表现出敏感性,小鼠经口急性无毒;该菌具有较好的胃肠液耐受力及自凝聚能力,疏水性(79.75%)强于商业标准菌株鼠李糖乳杆菌ATCC 7469(43.01%);菌株对大肠杆菌ATCC 25922抑菌圈直径为17.31~20.70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12598的抑菌圈直径为21.71~31.08 mm,抑菌效果强于鼠李糖乳杆菌ATCC 7469;活菌数为1×10^(7)CFU/mL发酵液的1,1-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7.07%。本实验为格氏乳杆菌LGZ 1029在膳食补充剂、乳品制造和防腐剂替代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杆菌 婴儿肠道 安全性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双层包埋格氏乳杆菌微胶囊制备工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乔 都凤华 沙丙含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73-178,共6页
为提高格氏乳杆菌的包埋率,增强菌体在人体内的定殖能力。该文利用响应面试验对双层包埋格氏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成膜时间15 min、壳聚糖浓度0.6%、pH5.2。制得双层包埋格氏乳杆菌微胶囊包埋率76.52%。... 为提高格氏乳杆菌的包埋率,增强菌体在人体内的定殖能力。该文利用响应面试验对双层包埋格氏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成膜时间15 min、壳聚糖浓度0.6%、pH5.2。制得双层包埋格氏乳杆菌微胶囊包埋率76.52%。经工艺优化后制得的微胶囊对人体酸环境耐受性明显增大,在人工肠液中1.0 h~1.5 h内释放完毕,贮藏稳定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杆菌 微胶囊 双层包埋 响应面优化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胆盐水解酶乳杆菌的筛选及对新生大鼠黄疸的防治作用
6
作者 张慧敏 李彬彬 +1 位作者 潘晓花 孙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127,共10页
为筛选高产胆盐水解酶的乳杆菌,探究其对新生儿黄疸的防治作用。采用添加了25 U/mL制霉菌素的LBS选择性培养基,从健康新生儿粪便和母乳中筛选乳杆菌并鉴定种类;以鼠李糖乳杆菌LGG为阳性对照,体外评估菌株的益生菌特性;利用盐酸苯肼诱导... 为筛选高产胆盐水解酶的乳杆菌,探究其对新生儿黄疸的防治作用。采用添加了25 U/mL制霉菌素的LBS选择性培养基,从健康新生儿粪便和母乳中筛选乳杆菌并鉴定种类;以鼠李糖乳杆菌LGG为阳性对照,体外评估菌株的益生菌特性;利用盐酸苯肼诱导新生SD大鼠黄疸模型,通过分析血清胆红素水平和肝脏组织的损伤情况,以及肝脏炎症因子、核转录因子的相对表达水平,探究高产胆盐水解酶乳杆菌对新生大鼠黄疸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来自婴儿粪便的格氏乳杆菌FWJL-5在体外具良好的益生特性,并且产胆盐水解酶能力优于LGG,能够显著缓解新生大鼠胆红素水平升高、肝脏组织肿胀和溶血症状,减少肝脏损伤中肝酶的释放,抑制促炎因子的分泌,促进UGt1A1和上游核转录因子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法尼醇X受体(farnesol X receptor,FXR)的表达。综上所述,婴儿粪便来源的格氏乳杆菌FWJL-5可通过上调核受体FXR/pXR促进UGt1A1表达以调节肝脏胆红素代谢,从而减轻新生大鼠黄疸症状,本研究可为格氏乳杆菌防治新生儿黄疸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杆菌 胆盐水解酶 新生儿黄疸 胆红素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