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西康格桑泽仁事件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天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7-123,共7页
1932年2月,西康地区爆发了国民党西康省党务特派员格桑泽仁提缴当地驻军枪械,建立西康建省委员会的事件。这一事件是国民政府、西藏地方政府与川康滇地方当局等政治势力在该地区相互博弈的产物,也和晚清以来的西康建省筹议以及1930年爆... 1932年2月,西康地区爆发了国民党西康省党务特派员格桑泽仁提缴当地驻军枪械,建立西康建省委员会的事件。这一事件是国民政府、西藏地方政府与川康滇地方当局等政治势力在该地区相互博弈的产物,也和晚清以来的西康建省筹议以及1930年爆发的第三次康藏纠纷密切相关,对第三次康藏纠纷、诺那事件、西康正式建省和甘孜事件等一系列事件的发展演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西康史 格桑泽仁事件 南京国民政府 刘文辉 西康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护国家统一与促进边疆发展:边疆危局下格桑泽仁康区治理思想再认识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智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83,共11页
格桑泽仁是民国时期康区著名精英人物,其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前提下多向度探索切合时代特点和乡土传统的边疆治理思想,充分体现了一个爱国、爱乡的民族精英在边疆危机下主动为国分忧的时代担当和家国情怀。其中所蕴含的边疆政治建设须以... 格桑泽仁是民国时期康区著名精英人物,其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前提下多向度探索切合时代特点和乡土传统的边疆治理思想,充分体现了一个爱国、爱乡的民族精英在边疆危机下主动为国分忧的时代担当和家国情怀。其中所蕴含的边疆政治建设须以维护国家主导为首要、结合地方实际培育边疆人的参与能力、边疆省际边缘区治理开发须重视整体联动等治理方略,为国家加强治边与促进乡土发展间的有序结合,提供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桑泽仁 边疆危机 康区治理 思想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政治与地方自治:20世纪30年代的“康人治康”运动 被引量:6
3
作者 友珍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04-108,共5页
文章通过对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震撼了当时西康政坛的一系列康人自治事件的探讨,揭示了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势力介入康区的过程及其与四川军阀刘文辉所发生的权力争夺,以及与这一时期康区的其他诸种政治力量的交织情形。
关键词 康人治康 国民政府 格桑泽仁 诺那 班禅行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康区民族新精英的形成与活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蓓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9-160,共12页
清末康区的改土归流为平民子弟实现向上社会流动创造了条件。以格桑泽仁为代表的一批巴安青年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抓住国府开始致力于民族国家建构和图谋治边之时机,凭借自己介于中央与地方、接受现代政治理念的政府官员与为边缘族... 清末康区的改土归流为平民子弟实现向上社会流动创造了条件。以格桑泽仁为代表的一批巴安青年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抓住国府开始致力于民族国家建构和图谋治边之时机,凭借自己介于中央与地方、接受现代政治理念的政府官员与为边缘族群代言的"边人"之间的"中间者"身份,以非传统方式跻身于民族精英之列。新精英在不同时期因时而动,借重、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发展,以实现"康人治康"的政治追求。他们先在南京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随后在受命回康工作期间,以中央政府为背景,联合地方土著势力,与统治康区的刘文辉二十四军发生"巴安事件"等若干次冲突。西康建省后,返乡的新精英又通过发展关系网、积极营商等策略在地方社会迅速提升影响力。康区新精英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体现了近代以来国家与康区地方社会关联性的渐次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安 康人治康 格桑泽仁 西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