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扩展格框架标注的视频事件多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柯佳 詹永照 +1 位作者 陈潇君 汪满容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133-3138,3154,共7页
针对视频复杂运动事件进行了分析,对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格语法理论进行了扩展,增加时间格结构,并采用扩展后的格框架对复杂事件进行了标注,并将数据存储在数据立方体中,最后采用MDFP-growth方法对多维概念格进行关联规则的挖掘。在实验... 针对视频复杂运动事件进行了分析,对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格语法理论进行了扩展,增加时间格结构,并采用扩展后的格框架对复杂事件进行了标注,并将数据存储在数据立方体中,最后采用MDFP-growth方法对多维概念格进行关联规则的挖掘。在实验部分,对比了扩展后的格框架与扩展前原方法对复杂事件标注的结果,并比较扩展了时间格后的四维数据〈PRED,Ag,T,Loc〉和扩展前三维数据〈PRED,Ag,Loc〉挖掘其关联规则中系统运行时间,产生规则数对比结果及视频检测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对比。实验证明,提出的方法能更加准确地标注出复杂事件,并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格框架 复杂运动事件 多维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语用言格框架在机译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雍殿书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56-63,共8页
本文介绍了基于格文法的日语动词、形容词及形容动词格框架在日汉机器翻译系统中的重要应用,为建立实用化的日汉机器翻译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日语 格框架 日汉机器翻译 格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框架的视频事件时空相关描述分析方法
3
作者 柯佳 詹永照 +1 位作者 陈潇君 汪满容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0-778,共9页
在海量的视频资源中,如何描述和表示视频事件内容,是当下多媒体信息处理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用于自然语言理解的格语法理论基础上,引入了语义框架结构,设计了用以描述复杂事件中的子事件之间关系的格框架结构,并定义了视频综合事件中子... 在海量的视频资源中,如何描述和表示视频事件内容,是当下多媒体信息处理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用于自然语言理解的格语法理论基础上,引入了语义框架结构,设计了用以描述复杂事件中的子事件之间关系的格框架结构,并定义了视频综合事件中子事件框架关系。其中,在子事件参照关联关系上,对子事件的时间、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推理。并采用格语义框架网络(Case Semantic Frame Net,CSFN)对实际监控视频集中的典型事件进行描述和时空关联分析,对比了格框架网络和传统格语法方法对事件进行描述分析之后,用户对视频进行检索的结果。实验证明,格框架网络能更加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复杂事件,并有效提高视频事件检索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语法 格框架 复杂事件 子事件 参照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格框架的基于语块的依存树到串日汉统计机器翻译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培昊 徐金安 +1 位作者 谢军 张玉洁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3-140,161,共9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格框架的日汉基于语块的依存树到串统计机器翻译模型。其基本思想是从日语依存分析树获取格框架,在翻译模型的规则抽取及解码中,以日语格框架作为约束条件,指导依存树的句法结构重排,调整日语和汉语的句法结构差异,... 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格框架的日汉基于语块的依存树到串统计机器翻译模型。其基本思想是从日语依存分析树获取格框架,在翻译模型的规则抽取及解码中,以日语格框架作为约束条件,指导依存树的句法结构重排,调整日语和汉语的句法结构差异,实现格框架与日汉依存树到串模型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改善日汉统计机器翻译的句法结构调序和词汇翻译,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日汉统计机器翻译的译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汉机器翻译 格框架 依存树到串模型 句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语料库的日语动词格框架自动构造技术
5
作者 倪瑞煜 戴新宇 +1 位作者 尹存燕 陈家骏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68,共3页
结合一个基于格语法的日汉机器翻译系统,针对现有系统日语动词格框架缺乏的现状,提出一种日语动词格框架自动构造方法。该方法基于类比与统计思想,从现有的少量人工构造的动词格框架和大量生语料出发,自动构造日语动词格框架。
关键词 机器翻译 日语 格语法 动词格框架 构造 规则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语动词的指称·格框架·句子 被引量:1
6
作者 傅兴尚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5,8,共5页
俄语动词的指称·格框架·句子傅兴尚当今语言学由低层次语言单位转向高层次语言单位的研究,由形式结构转向内容功能的研究体现了其发展趋势。句子作为最大的句法单位和最小的交际单位与较低层次的单位(音位、词素、词)相比... 俄语动词的指称·格框架·句子傅兴尚当今语言学由低层次语言单位转向高层次语言单位的研究,由形式结构转向内容功能的研究体现了其发展趋势。句子作为最大的句法单位和最小的交际单位与较低层次的单位(音位、词素、词)相比,有特殊的地位,因此,对句子,尤其对句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框架 动词词义 俄语动词 区别性特征 存储过程 言语生成 言语能力 认知过程 言语活动 范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欲商讨修改WTO框架内的猪肉进口关税问题
7
《中国猪业》 2012年第2期70-70,共1页
本刊辑:据中国肉业网2011年2月6日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贸易谈判司商品处副处长维克托?巴塔宁在农业生产商和农业部门生产物资供应商国际会议上宣布,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在世贸组织成员资格框架内,可能会提出重新审理有关涉及俄罗斯... 本刊辑:据中国肉业网2011年2月6日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贸易谈判司商品处副处长维克托?巴塔宁在农业生产商和农业部门生产物资供应商国际会议上宣布,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在世贸组织成员资格框架内,可能会提出重新审理有关涉及俄罗斯在养猪业领域费率的义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格框架 进口关税 猪肉 WTO 修改 经济发展 农业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 被引量:65
8
作者 鲁川 林杏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1-15,共5页
一、格范畴(CASE CATEGORY) 现代汉语语法的“格”(case)指的是“语义格”。 汉语的谓词V(verbal)包括动词和形容词,体词N(Nominal)包括名词、代名词和量词。 格关系是诸多的语义关系(semantic relations)的一种,指的是句子的表述中... 一、格范畴(CASE CATEGORY) 现代汉语语法的“格”(case)指的是“语义格”。 汉语的谓词V(verbal)包括动词和形容词,体词N(Nominal)包括名词、代名词和量词。 格关系是诸多的语义关系(semantic relations)的一种,指的是句子的表述中心的谓词跟周围的体词之间的及物性关系(transitivity relations)。 格关系只是“体谓关系”,不包括修饰词跟中心词之间的“偏正关系”。所谓的“所有格”(如“我的书”)并不是格关系,而是表示领属的偏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谓词 现代汉语语法 体词 偏正关系 句子 介词 语块 格框架 格范畴 语义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族语、目标语和中介语三语相交的二语习得理论模型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彩梅 宁春岩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71-75,共5页
依据格语法中的格框架理论分析了英国国家语料库 (BNC)中动词 adapt,cost和 survive的语言使用情况并作了较精细的统计 ,同时依据格框架理论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 (CLEC)中同这三个动词相关的误用、滥用和少用现象 ,并进行了较精... 依据格语法中的格框架理论分析了英国国家语料库 (BNC)中动词 adapt,cost和 survive的语言使用情况并作了较精细的统计 ,同时依据格框架理论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 (CLEC)中同这三个动词相关的误用、滥用和少用现象 ,并进行了较精细的统计。在此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 ,对 Harmerly等人的中介语理论模型提出了质疑 ,进而提出了一个本族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族语 目标语 中介语 格框架 格迁移 第二语言习得 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分析数据模型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魏顺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6,共9页
数据是学习分析的基础,应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则是学习分析成功的关键。该文抓住学习分析领域这两个关键点,采用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即在格框架指导下演绎得出学习分析数据模型的基本框架,参考Moodle学习平台中的数据表结构来丰富... 数据是学习分析的基础,应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则是学习分析成功的关键。该文抓住学习分析领域这两个关键点,采用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即在格框架指导下演绎得出学习分析数据模型的基本框架,参考Moodle学习平台中的数据表结构来丰富数据模型中的各个细节,构建了学习分析数据模型;接着以数据模型中的"学习行为"数据表为例,列出了这一数据表中可能出现的数据子集,以实际案例介绍了针对不同数据子集的处理方法。学习分析实践表明,这些处理方法中最为常用的是分类汇总,在分类汇总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采用聚类、社会网络分析、文本挖掘等方法,使分析不断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分析 格框架 数据模型 数据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语义和句法的书面汉语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亚因 吴佑寿 +1 位作者 葛成辉 丁晓青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34-42,共9页
本文提出一种中心词驱动的书面汉语分析方法。把汉语句子看成中心词和它的附属成分组成的递归结构。利用中心词和附属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与约束关系,对句子进行语义—句法分析,找出其里层结构,从而得到句子意义的机内表达。 基于上述方... 本文提出一种中心词驱动的书面汉语分析方法。把汉语句子看成中心词和它的附属成分组成的递归结构。利用中心词和附属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与约束关系,对句子进行语义—句法分析,找出其里层结构,从而得到句子意义的机内表达。 基于上述方法,作者在Micro VAX Ⅱ计算机上建立了汉语分析实验系统 CLAS。该系统包括一个含有近万条词汇的语义词典,一个知识库和词切分器及语义—句法分析器。实现了句子的词切分和语义—句法分析。对十余种典型例句的处理,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汉语的分析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分析 句法分析 词切分 句子意义 自然语言处理 汉语句子 句法成分 短语结构语法 格框架 递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语法的研究和应用
12
作者 张烈材 《外国语文》 1984年第3期42-52,共11页
0.概述1968年C.J.Fillmore在"The ease for case"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句法模式,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强烈反响,讨论甚至超越了语言学范围。这种新的句法模式即"格语法"。F氏的格语法是对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TG)的修正。... 0.概述1968年C.J.Fillmore在"The ease for case"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句法模式,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强烈反响,讨论甚至超越了语言学范围。这种新的句法模式即"格语法"。F氏的格语法是对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TG)的修正。与乔氏一样,F氏在他的文章中也提出了语言的共性问题,即语言所共有的深层结构问题。不同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语法 格框架 表面结构 主语 施事格 句子成分 配价语法 语义格 语法理论 前置词 介词 词类 工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