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乔宝笛 戴涛 +1 位作者 帖彪 陈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34-738,共5页
背景糖皮质激素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l临床效果已得到证实,其代表性药物为曲安奈德。但曲安奈德局部应用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关注。目的评价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 背景糖皮质激素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l临床效果已得到证实,其代表性药物为曲安奈德。但曲安奈德局部应用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关注。目的评价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队列研究试验设计,按照纳入标准收集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或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120例120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人口基线特征匹配。试验组实施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对照组仅行黄斑格栅样光凝,分别于术后1周,1、3、6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对检查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对试验组术后检测结果与术前值进行比较。结果与玻璃体腔注射前视力比较,试验组在注射后1周、1、3、6个月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对照组的视力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00、0.002、0.046)。玻璃体腔注射后各时间点试验组黄斑水肿明显减轻,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腔注射后各时间点试验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7例在玻璃体腔注射后4~6个月黄斑水肿复发,占11.67%;玻璃体腔注射后11例眼压升高至21mmHg以上,占14.1%。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可有效治疗黄斑水肿,但少数患者在6个月内出现复发及眼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玻璃体腔注射 格栅样光凝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许立帅 杨小丽 兰长骏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83,共3页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TA)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MLG)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8例68眼的DME患者被分为2组,联合组30例34眼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4 mg/0.1mL)后1月行MLG,激光组28例34眼行单纯MLG。随访6个...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TA)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MLG)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8例68眼的DME患者被分为2组,联合组30例34眼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4 mg/0.1mL)后1月行MLG,激光组28例34眼行单纯MLG。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黄斑水肿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3、6mo随访,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提高、黄斑水肿减轻。最佳矫正视力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联合组低于激光组(P<0.05),联合组所需激光能量低于激光组(P<0.05),激光组并发症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IVTA联合MLG是治疗DME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对于MLG治疗无效患者,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 玻璃体腔注射 黄斑区格栅样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罗翠平 田锁成 +2 位作者 李慧俐 徐蕾 焦亮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1-853,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1例(56眼)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黄斑部格栅样光凝组和联合治疗(玻璃体内注射TA...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1例(56眼)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黄斑部格栅样光凝组和联合治疗(玻璃体内注射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组,每组28眼。其中联合治疗组在注药后1个月行黄斑部格栅样光凝。分别观察2组患者激光后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厚度、眼压、眼底改变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9±0.15、0.22±0.15,2组黄斑厚度分别为(321.23±112.43)μm、(267.80±104.11)μm,2组间视力和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8±0.14、0.29±0.14;2组黄斑厚度分别为(337.62±97.21)μm、(245.21±99.46)μm,2组间视力和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观察期间联合治疗组7眼出现眼压升高,药物治疗3~7d恢复正常;1眼患者晶状体后囊下明显混浊。结论 TA玻璃体内注射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短期内黄斑水肿减轻明显、视力提高,但远期疗效、水肿、复发率及并发症等仍需进一步长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 玻璃体内注射 黄斑部格栅样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2nm绿激光格栅样光凝联合球内注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 被引量:15
4
作者 魏光杰 何佃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9-781,共3页
目的观察532 nm绿激光格栅样光凝联合球内注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DR黄斑水肿患者40例(8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 目的观察532 nm绿激光格栅样光凝联合球内注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DR黄斑水肿患者40例(8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532 nm绿激光格栅样光凝术,治疗组在532 nm绿激光格栅样光凝术前给予球内注射Avastin(美国Genentech公司)。随访期末采用眼底镜及FFA观察患者眼底改变情况,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同时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患者治疗前后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治疗组治愈22眼,显效16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17眼,显效16眼,无效7眼,总有效率为82.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治疗前视力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视力相比,治疗后视力均显著提高(均为P<0.05);治疗后视力组间比较,治疗组视力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425.44±38.23)μm、(437.66±36.12)μ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165.28±25.64)μm、(275.78±42.14)μm,较治疗前均降低(均为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激光光凝术,532 nm绿激光格栅样光凝联合球内注药治疗DR更加安全有效,术后视力恢复更快,黄斑水肿吸收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格栅样光凝 AVAS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astin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倩 金学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评价单纯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和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筛选... 目的评价单纯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和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筛选符合条件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共53眼,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单纯注药组(24眼)与联合治疗组(先行注药,1周后再行激光;29眼),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12周的视力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注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511±0.170、0.573±0.190、0.529±0.170、0.481±0.170、0.466±0.160,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366.38±41.00)μm、(363.24±36.93)μm、(343.38±39.71)μm、(331.10±36.85)μm、(323.14±37.84)μm,单纯注药组在相应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558±0.230、0.508±0.230、0.500±0.220、0.525±0.210、0.596±0.200,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378.08±29.90)μm、(368.46±31.49)μm、(365.63±30.01)μm、(364.08±33.31)μm、(379.50±37.11)μm,联合治疗组及单纯注药组在注药后12周均能提高患者视力,减少黄斑水肿,联合治疗组较单纯注药组疗效更明显。结论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能够在糖尿病黄斑水肿初期有效提高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格栅样光凝 糖尿病黄斑水肿 玻璃体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VO合并黄斑水肿治疗中ranibizumab与黄斑格栅样光凝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解正高 陈放 +3 位作者 朱俊 杜伟 陈曦 甘春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1-512,共2页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0cclusion,BRV0)常合并黄斑水肿,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是经典的治疗方法,但视力改善不明显。玻璃体腔注射糖皮质激素疗效较好,但有眼压升高的风险。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0cclusion,BRV0)常合并黄斑水肿,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是经典的治疗方法,但视力改善不明显。玻璃体腔注射糖皮质激素疗效较好,但有眼压升高的风险。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类药物可使BRV0患者视力明显提高,但需多次注射,增加了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IBIZUMAB 黄斑水肿 治疗方法 格栅样光凝 联合应用 BRVO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与黄斑部格栅样光凝联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浩 白宁艳 +2 位作者 吕鹏 周杰 李治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ranibizumab,RZB)玻璃体内注射与黄斑部格栅样光凝(grid photocoagulation,GPG)联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接诊的DME患者88例。将患者分为单独使...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ranibizumab,RZB)玻璃体内注射与黄斑部格栅样光凝(grid photocoagulation,GPG)联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接诊的DME患者88例。将患者分为单独使用GPG治疗的对照组和使用RZB联合GPG治疗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BCVA都有所变好,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在1个月和3个月后效果更加明显。在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眼压都有所升高;而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的眼压还有升高,但观察组的相对降低;在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才有降低。两组患者在治疗后CMT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在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分别为(366.99±29.61)μm、(341.76±30.12)μm、(331.88±29.77)μm,较治疗前有降低,且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结论 RZB玻璃体内注射联合GPG不仅能改善黄斑水肿,短期内提高视力,而且能稳定现存视力,推迟复发时间,在临床治疗DME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 雷珠单抗 格栅样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被引量:9
8
作者 翁宏武 王柯鳗 +3 位作者 马海智 赵聪梅 叶国 晏世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短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5例(39眼)弥漫性DME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分别为单...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短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5例(39眼)弥漫性DME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分别为单纯TA治疗组(24眼)和联合治疗组(TA注射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术,15眼)。其中联合治疗组在TA注射1个月后行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术,距TA注射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观察2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OCT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单纯TA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6±0.08、0.16±0.17,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72.2±59.4)μm、(279.0±98.9)μm,眼压分别为(15.4±4.3)mm Hg(1 k Pa=7.5 mm Hg)、(14.9±3.2)mm Hg,2组间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单纯TA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27±0.03、0.28±0.15,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89.2±33.9)μm、(248.0±102.7)μm,眼压分别为(15.5±2.3)mm Hg、(15.1±3.5)mm Hg,2组间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眼压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治疗前视力相比,两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均有所提高,与治疗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相比,两组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眼压相比,两组无明显变化。结论与单纯TA注射相比,玻璃体内注射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弥漫性DME短期内疗效和安全性并不占据明显优势。鉴于本次病例观察时间较短,尤其再次治疗的患者例数较少,故其远期疗效、安全性仍有待大样本的长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 玻璃体内注射 黄斑部格栅样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沭岩 刘莎莎 +1 位作者 刘丽华 李婧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阐明这种联合治疗方法治疗DME的优势。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阐明这种联合治疗方法治疗DME的优势。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增殖性DR伴黄斑水肿的71例(85眼)患者被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2眼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和单纯光凝组(43眼仅行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CMT)和眼压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BCVA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单纯光凝组治疗后患者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治疗后1、3、6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BCVA优于单纯光凝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光凝治疗后1、3、6个月时2组患者CMT均降低,且各阶段联合治疗组患者CMT均值小于单纯光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和感染性眼内炎等眼部及全身严重并发症。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DR并发黄斑水肿可以更快速有效地减轻黄斑水肿并改善视力,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全视网膜 黄斑区格栅样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全视网膜光凝和黄斑光凝联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1
10
作者 于秀玲 徐丽 刘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评价单纯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单纯采用全视网膜光凝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同时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血... 目的评价单纯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单纯采用全视网膜光凝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同时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筛选符合条件的DME患者(共60眼),随机分为3组:单纯注药组(开始时、4周、8周时注药),单纯激光组(全视网膜光凝同时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同时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于注药1周行全视网膜光凝同时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每组各20眼。比较3组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注药后1、4、8、12周BCVA和CMT与术前及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单纯注药组在相应时间点BCVA和CMT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与单纯激光组8周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12周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单纯激光组术后4周BCVA和CMT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12周时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注药组治疗后与术前比较BCVA均明显提高;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2周与8周时比较BCVA显著升高。单纯激光组术后4周内视力提高不明显,个别患者加重黄斑水肿、视力下降,但8周后与单纯注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同时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DME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C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 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全视网膜 黄斑格栅样光凝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对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召弟 郭晟 +1 位作者 帅天姣 朴天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对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眼科收治的弥漫性DME患者51例51眼,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17例17眼:单纯玻璃体内注射康...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对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眼科收治的弥漫性DME患者51例51眼,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17例17眼:单纯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0.5 mg组(A组);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0.5 mg联合改良黄斑格栅样光凝组(B组);单纯改良黄斑格栅样光凝组(C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对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裂隙灯、眼压等检查,比较三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三种治疗方式均能改善弥漫性DME患者BCVA、CMT、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但A组、B组疗效均优于C组(均为P<0.05)。A组、B组患者BCVA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CMT(197.47±45.26)μm及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9.91±3.18)mm^2改善情况优于A组(205.59±47.33)μm、(13.24±4.87)mm^2(P<0.001),且无光凝术及康柏西普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黄斑格栅样光凝术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能迅速减轻弥漫性DME及新生血管形成,从而提高患者视力,其疗效优于单纯改良黄斑格栅样光凝术和单纯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改良黄斑格栅样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