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格林卡歌剧创作的历史地位
1
作者 韩彦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39-140,共2页
格林卡是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一位重要的作曲家,是俄罗斯民族歌剧和交响乐的奠基人。他的音乐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和浪漫曲等。他的音乐确立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并且成为衡量俄罗斯音乐思想内容... 格林卡是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一位重要的作曲家,是俄罗斯民族歌剧和交响乐的奠基人。他的音乐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和浪漫曲等。他的音乐确立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并且成为衡量俄罗斯音乐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尺度。他的音乐充满了对自己的祖国、人民和俄罗斯大自然的热爱,具有饱满的爱国主义热情,成为俄罗斯音乐创作的典范,他的音乐创作开创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真正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卡歌剧 咏叹调 音乐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林卡音乐之美学印象
2
作者 石建平 《音乐创作》 2008年第1期114-115,共2页
格林卡是俄罗斯古典民族乐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他所开创的民族主义音乐对十九世纪后半叶欧洲民族主义乐派的兴起及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他之后,民族乐派在世界音乐史上取得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集中... 格林卡是俄罗斯古典民族乐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他所开创的民族主义音乐对十九世纪后半叶欧洲民族主义乐派的兴起及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他之后,民族乐派在世界音乐史上取得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集中地体现了民族特征这一美学原则。从审美角度去发现格林卡音乐作品的美学意义,研究其美的真谛及其美的本质,深切地去感受作品、体验作品,细致入微地去品味作品,我们不难从他创造的艺术形象中体会出俄罗斯音乐中感人至深的生命激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卡音乐 民族精神 音乐风格 东方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音乐创作的辉煌时代 被引量:3
3
作者 郭云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319-321,共3页
19世纪的俄罗斯作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作为东欧与东亚文化交流的一个纽带,在音乐上呈现出一种多姿多彩的风貌。俄罗斯在欧洲大陆近代音乐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俄罗斯作曲家带着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来创作,使俄罗斯民... 19世纪的俄罗斯作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作为东欧与东亚文化交流的一个纽带,在音乐上呈现出一种多姿多彩的风貌。俄罗斯在欧洲大陆近代音乐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俄罗斯作曲家带着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来创作,使俄罗斯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优美的民族旋律、奇异的创作思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欧洲音乐史占据着无可比拟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俄罗斯 民族音乐 艺术创作 辉煌时代 格林卡 紫科夫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化学教材的变迁与探索
4
作者 杨德壬 《中国大学教学》 1987年第1期12-14,共3页
一、简要回顾50年代初,苏联格林卡《普通化学》,被推荐为高等学校用书,较为广泛地被采用。该书叙述严谨,系统性强,注意了逻辑思维和辩证唯物的观点。几乎同时译出的还有涅克拉索夫《普通化学教程》,当时也被推荐为高等学校用书,但更多... 一、简要回顾50年代初,苏联格林卡《普通化学》,被推荐为高等学校用书,较为广泛地被采用。该书叙述严谨,系统性强,注意了逻辑思维和辩证唯物的观点。几乎同时译出的还有涅克拉索夫《普通化学教程》,当时也被推荐为高等学校用书,但更多的是作为教学参考书,该书用小号字排印的补充材料尤具特色,对当时无机化学教学起了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卡 教学参考书 元素化合物 化学课程 化学教育 戴安邦 尹敬执 补充材料 性化学 过渡金属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古浪漫曲 被引量:1
5
作者 戈尔斯卡娅 冀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8年第2期43-44,46,共3页
“今天举行古浪漫曲晚会”。这样的音乐会通知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等苏联城市的音乐厅海报上常常可以看到。音乐会的节目单上清一色都是俄罗斯古浪漫曲。一些声乐大师,象叶莲娜·奥勃拉斯佐娃、伊琳娜·阿尔希波娃、鲍里斯·... “今天举行古浪漫曲晚会”。这样的音乐会通知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等苏联城市的音乐厅海报上常常可以看到。音乐会的节目单上清一色都是俄罗斯古浪漫曲。一些声乐大师,象叶莲娜·奥勃拉斯佐娃、伊琳娜·阿尔希波娃、鲍里斯·什托科洛夫、叶夫根尼·聂斯杰连科、瓦连京·列夫科,都把俄罗斯古浪漫曲列入他们的演出节目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曲 十九世纪 风情 节目单 吉他 乐曲 六弦琴 拨弦乐器 俄罗斯 格林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调论 被引量:1
6
作者 阿萨菲耶夫 曾祥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0年第2期2-13,共12页
第一章导音的性质是欧洲音乐发展最重要的一项促进因素,是欧洲综合调式的“原动力”,是调式效用的刺激因素,是它的“动词”。只有详细观察並领悟欧洲音乐中的导音感以及这一现象的进化状况——自然是在具体的历久剖面来观察,才能阐释清... 第一章导音的性质是欧洲音乐发展最重要的一项促进因素,是欧洲综合调式的“原动力”,是调式效用的刺激因素,是它的“动词”。只有详细观察並领悟欧洲音乐中的导音感以及这一现象的进化状况——自然是在具体的历久剖面来观察,才能阐释清楚近几百年的欧洲音乐史,确切地说,是音乐的(音乐的形成及对它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音 格林卡 赋格 数字低音 通奏低音 复调 平均律 音列 交响性 普罗科菲耶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柯菲耶夫音乐中的复调因素 《复调音乐历》第十五章
7
作者 Вл普罗托波波夫 徐月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4年第4期93-96,共4页
普罗柯菲耶夫音乐中的复调织体并非主要,但为数倒也相当多。他较少采用复调最常用的模仿手法,而把复调作为发展声部进行的结果。包括伴奏声部在内的诸声部的独立性,有时可能达到对比的程度。可是由两个以上对比主题构成的真正的对比复... 普罗柯菲耶夫音乐中的复调织体并非主要,但为数倒也相当多。他较少采用复调最常用的模仿手法,而把复调作为发展声部进行的结果。包括伴奏声部在内的诸声部的独立性,有时可能达到对比的程度。可是由两个以上对比主题构成的真正的对比复调形式,象模仿复调一样,在普罗柯菲耶夫的音乐中也很少遇到(下面我们将把这一部分特别分析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调音乐 格林卡 织体 交响乐 乐曲 普罗柯菲耶夫 声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柯菲耶夫音乐中的复调因素(《复调音乐历》第十五章)
8
作者 Вл普罗托波波夫 徐月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4年第4期93-96,共4页
普罗柯菲耶夫音乐中的复调织体并非主要,但为数倒也相当多。他较少采用复调最常用的模仿手法,而把复调作为发展声部进行的结果。包括伴奏声部在内的诸声部的独立性,有时可能达到对比的程度。可是由两个以上对比主题构成的真正的对比复调形.
关键词 复调音乐 格林卡 织体 旋律 声部 普罗柯菲耶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有什么用?
9
作者 陶西平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58,共1页
早就听说北京东直门中学金帆管弦乐团的演奏水平很高,但一直没有机会去听。最近,正好到这所学校去讨论学校文化建设问题,应校长之邀,听乐团演奏了一曲格林卡的《路丝兰与留德米拉》。同学们那样投入、那样准确地诠释着这首名曲。我... 早就听说北京东直门中学金帆管弦乐团的演奏水平很高,但一直没有机会去听。最近,正好到这所学校去讨论学校文化建设问题,应校长之邀,听乐团演奏了一曲格林卡的《路丝兰与留德米拉》。同学们那样投入、那样准确地诠释着这首名曲。我深深地为他们饱满的热情和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而感动。而更令人感动的是乐团现任指导教师秦熙。他对我说,他中学时代就是金帆交响乐团的乐手,当年我曾经多次听过他所在乐团的演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弦乐团 教育 演奏水平 学校文化 中学时代 指导教师 交响乐团 格林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俄罗斯文坛一瞥
10
作者 李正荣 林精华 《人民论坛》 1994年第2期54-56,共3页
19世纪到20世纪九十年代,俄国和苏联是文艺超级大国,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都留下了一串长长的光辉名字: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高尔基、肖洛霍夫、格林卡、鲁宾斯坦、柴可夫斯基和肖斯塔科维奇,列宾和列维坦,斯... 19世纪到20世纪九十年代,俄国和苏联是文艺超级大国,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都留下了一串长长的光辉名字: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高尔基、肖洛霍夫、格林卡、鲁宾斯坦、柴可夫斯基和肖斯塔科维奇,列宾和列维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罗维奇—丹钦科……真是群星灿烂!然而今天俄罗斯文坛无光泽。 谁也不会忘记,建国不久的20年代苏联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用今天的话说,那时“老大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夫·托尔斯泰 肖洛霍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肖斯塔科维奇 丹钦科 列维坦 鲁宾斯坦 九十年代 格林卡 列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穆索尔斯基的历史观
11
作者 康津斯基 曾祥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1年第1期2-4,共3页
A·康津斯基是苏联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著名音乐理论家,本文系作者于90年夏再次访华期间赠送的学术研究成果。
关键词 穆索尔斯基 音乐理论家 苏联莫斯科 巴拉基列夫 器乐作品 学术研究 图画展览会 音乐演奏 斯塔 格林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vaite as a thermodynamic recorder of multistage retrograde alteration in large Galinge skarn Fe deposit, western China 被引量:2
12
作者 YU Miao Jeffrey MDICK +5 位作者 MAO Jing-wen FENG Cheng-you LI Bin LU An-huai ZHU Yong-feng LAI Jian-q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3534-3550,共17页
The ilvaite-bearing skarn associations in the Galinge skarn deposit were studied to determine their physicochemical formation conditions.A thermodynamic model setting pressure of 50 MPa(Pf=Ps=50 MPa)was set up to trac... The ilvaite-bearing skarn associations in the Galinge skarn deposit were studied to determine their physicochemical formation conditions.A thermodynamic model setting pressure of 50 MPa(Pf=Ps=50 MPa)was set up to trace the skarn evolution.Petrographic evidence for replacement of garnet and magnetite by ilvaite in the early retrograde stage(Stage I)combined with thermodynamic modeling suggests that the alteration may have occurred at 400470°C under moderately high fO withΔlgfO(HM)ranges from 4 to 4.2.The model is based on a maximum 22 pressure of 50 MPa calculated from magmatic amphibole geobarometer.The continuous breakdown of ilvaite with quartz to form ferro-actinolite and magnetite occur in the late retrograde stage(Stage II).The reactions occurred at 400440°C under moderate fO(ΔlgfO(HM):4 to 4.4).In Stage III,the breakdown of ilvaite to form calcite,pyrite 22 and ferroactinolite depends on XCO which can be estimated to be in a range of 0.005 to 0.05,and the reaction would 2 occur at higher temperatures with increasing XCO.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breakdown occurs at 270350°C and 2 low fO(ΔlgfO(HM):up to 5.2).The thermodynamic model for continuous evolution from Stage I to Stage III 22 completely records the conditions of the retrograde alteration,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thermobarometry imprints of fluid inclusions.Therefore,the petrography and phase relations of ilvaite are useful indicators of reaction conditions in various skarn deposit 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inge skarn deposit ILVAITE retrograde alteration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