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无反应性量表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对脑创伤患者早期预后预测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43
1
作者 刘振兴 白祥琰 +2 位作者 刘显灼 李维 艾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40-943,共4页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对脑创伤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FOUR评...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对脑创伤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FOUR评分及GCS评分对脑创伤患者早期预后预测作用相关的文献,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5—2015年。所检索文献由两名研究者参照预先设定的标准独立评判,并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同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所需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队列研究,共68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689例脑创伤患者中,FOUR评分预测患者院内死亡97例,GCS评分预测患者院内死亡72例,FOUR评分预测脑创伤患者院内病死率高于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5,95%CI(1.02,1.78),P=0.04]。结论依照当前证据,与GCS评分比较,FOUR评分对脑创伤患者早期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作用。FOUR评分可以代替GCS评分对脑创伤患者意识进行评估并对其近期预后进行预测。但对脑创伤患者的远期预后,受限于文献统计数据,尚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 预后 全面无反应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联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及视频脑电图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60
2
作者 蒋绍清 潘宣任 +1 位作者 庞宗钦 庞继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3402-3407,3415,共7页
背景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广泛应用于临床小儿重症病例病情的评估中,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被推荐用于评估重症患者的脑功能,而脑电图被认为是预测脑损伤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外关于三者联合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SVE)预后评估的研... 背景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广泛应用于临床小儿重症病例病情的评估中,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被推荐用于评估重症患者的脑功能,而脑电图被认为是预测脑损伤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外关于三者联合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SVE)预后评估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PCIS联合GCS评分及视频脑电图(VEEG)对小儿SVE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玉林市妇幼保健院重症病房2013年1月-2018年10月诊治的小儿SVE 1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37例,儿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CGOS)评级4~5级〕和预后不良组(76例,CGOS评级1~3级)。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脑脊液检查及PCIS、GCS评分、VEEG,分析影响小儿SVE预后的危险因素,比较3项独立指标与联合指标(3项指标联合)对小儿SVE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痊愈18例,19例有轻度后遗症;预后不良组5例死亡,25例留有严重后遗症,46例有中度后遗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S≤80分及VEEG中度异常、重度异常是小儿SVE预后的危险因素(OR=12.626、512.020、160.712),GCS评分>8分是其保护因素(OR=0.042)(P<0.05)。PCIS、GCS评分、VEEG及联合指标评估小儿SVE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3、0.615、0.705、0.888,联合指标评估小儿SVE预后的AUC大于PCIS、GCS评分、VEEG(Z=2.834、5.043、3.484,P<0.05);PCIS评估小儿SVE预后的AUC大于GCS评分(Z=3.248,P=0.001)。结论 PCIS≤80分及VEEG中度异常、重度异常等因素为小儿SVE预后的危险因素,GCS评分>8分为小儿SVE预后的保护性因素。联合评估法对疾病预后预测的准确度相对PCIS、GCS评分、VEEG的独立评估更加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儿童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 脑电相位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和全面无反应性量表评分与脑电双频指数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陈志强 王莹 于子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3396-3399,共4页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评分与脑电双频指数(BIS)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预防VAP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并进行机械通气的患...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评分与脑电双频指数(BIS)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预防VAP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并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进入ICU 12 h内进行GCS、FOUR评分,同时行24 h BIS监测,记录相关数值,采用国内标准或临床肺部感染积分(CPIS积分)诊断VAP,并追踪患者VAP发生情况。GCS、FOUR评分与BIS及VAP的相关性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GCS评分为(8.3±4.0)分,FOUR评分为(8.3±3.7)分,BIS为(69.7±17.6)。GCS、FOUR评分均与BI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61、0.821,P<0.01)。GCS评分与早发性VAP无直线相关关系(r_s=0.885,P>0.05);GCS评分与晚发性VAP呈高度负相关(r_s=-0.994,P<0.01)。FOUR评分与早发性VAP呈高度正相关(r=0.992,P<0.01);GCS评分与晚发性VAP呈高度负相关(r_s=-0.958,P<0.05)。结论与GCS评分相比,FOUR评分与BIS、VAP的相关性更高,推测FOUR评分更适合用于评估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和预测VAP的发生,且其具有使用简便、便于记忆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意识障碍 格拉斯哥昏迷 全面无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研究 被引量:40
4
作者 张近波 张丽红 +3 位作者 朱金强 吴仙丹 洪金晶 潘佩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比较分别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13、15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温岭医院急诊ICU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目的比较分别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13、15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温岭医院急诊ICU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B组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IMV),分别在改良GCS评分≥13、15分稳定3 h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INV)。分别于拔管前及NIV后3 h记录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记录两组IMV时间、再次插管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总住院时间。结果A组与B组拔管前、INV后3 h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Pa O_2、Pa 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拔管前与NIV后3 h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Pa O_2、Pa 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次插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MV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B组,VAP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以改良GCS评分≥13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缩短IMV时间、住院总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通气 机械 撤机 格拉斯哥昏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培训流程对护士评定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可靠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艳新 袁媛 +2 位作者 徐明 晁明珠 聂曦明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9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评价标准化培训流程对护士进行GCS评分可靠性的影响。方法基于目前GCS评估方法,采用文字讲解、测验和临床实践培训一体化的标准化培训流程,进行针对护士的评分规范培训。前瞻性、连续纳入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重... 目的评价标准化培训流程对护士进行GCS评分可靠性的影响。方法基于目前GCS评估方法,采用文字讲解、测验和临床实践培训一体化的标准化培训流程,进行针对护士的评分规范培训。前瞻性、连续纳入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的危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选取20名低年资(工作2年以内)护士,在进行标准化GCS评分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对100例神经重症患者进行GCS评分。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比较接受标准化培训流程前后,护士对GCS评分评价的一致性。此外,以做培训的神经重症专科医师的GCS评分为金标准,评估培训前后护士评估量表的效度。结果标准化培训流程使低年资护士间评估GCS评分的信度,即GCS总分评价的组内相关系数从0.862升至0.956,语言反应评价的组内相关系数从0.874升至0.953,运动反应评价的组内相关系数从0.689升至0.922,睁眼反应评价的组内相关系数从0.486升至0.665。以神经重症专科医师评定的GCS评分为金标准,低年资护士评定GCS总分的效标效度从0.856升至0.942。结论标准化培训流程可提高低年资护士评估GCS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斯哥昏迷 标准化培训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无反应性量表评分对颅脑损伤患者90天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汪正光 张牧城 +2 位作者 黄嵘 洪曦菲 方向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208-3210,共3页
目的:探讨全面无反应性量表( FOUR)评分对颅脑损伤患者90 d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4年1—10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评估每例患者入ICU第1天时FOUR... 目的:探讨全面无反应性量表( FOUR)评分对颅脑损伤患者90 d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4年1—10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评估每例患者入ICU第1天时FOUR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评分。以入ICU第1天为观察起点,入ICU第90天为观察终点,统计患者90 d病死率,分析FOUR评分和GCS评分与改良Rankin量表( mR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5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41例、女10例,年龄21~83岁,中位年龄51(41,62)岁,中位住ICU时间8(3,15)d。90 d病死率为39.2%(20/51),90 d预后良好17例,预后不良34例。患者入ICU第1天GCS评分平均(6.5±3.6)分,FOUR评分平均(6.2±4.7)分。GCS评分与FOUR评分评估颅脑损伤患者90 d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7〔95%CI(0.799,0.976),P 〈0.001〕和0.927〔95%CI(0.853,1.000),P 〈0.001〕。FOUR评分与mRS评分呈负相关(rs =-0.836,P〈0.001);GCS评分与mRS评分呈负相关(rs =-0.783, P〈0.001)。结论 FOUR对颅脑损伤患者90 d预后有较好的判断价值,优于GC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 全面无反应性 预后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asgow昏迷量表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救策略选择中的作用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宁 杨华堂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救策略的影响。方法共2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186例接受手术治疗,包括GCS评分5~8分94例、9~11分71例和12~14分21例,分别予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63例,22.03%)、... 目的探讨入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救策略的影响。方法共2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186例接受手术治疗,包括GCS评分5~8分94例、9~11分71例和12~14分21例,分别予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63例,22.03%)、单纯血肿清除术(21例,7.34%)和血肿钻孔引流术或脑室外引流术(102例,35.66%);100例接受保守治疗,包括GCS评分5~8分25例、9~11分27例、12~14分25例和15分23例。随访3~6个月,采用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价疗效。结果 GCS评分5~8分组失访6例(5.04%),GOS分级1级14例(11.76%)、2级21例(17.65%)、3级39例(32.77%)、4级22例(18.49%)、5级17例(14.29%);GCS评分9~11分组失访2例(2.04%),GOS分级1级6例(6.12%)、2级2例(2.04%)、3级6例(6.12%)、4级48例(48.98%)、5级34例(34.69%);GCS评分12~14组GOS分级4级15例(32.61%)、5级31例(67.39%);GCS评分15分组GOS分级4级1例(4.35%)、5级22例(95.6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2.966,P=0.000)。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与其预后呈正相关,GCS评分越高、GOS分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斯哥昏迷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急救 颅骨切开术 减压术 外科 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对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23
8
作者 陈炎 何艳斌 虞容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905-2908,共4页
目的探讨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对于颅脑损伤后长期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7例长期DOC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性... 目的探讨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对于颅脑损伤后长期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7例长期DOC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性别、年龄、损伤机制、入院时CRS-R评分、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是否存在脑积水,是否行脑部手术,有无癫痫、感染、高血压、糖尿病。根据出院时CRS-R评分,将从植物状态/无反应觉醒综合征(vegetative state/unresponsive wakefulness syndrome,VS/UWS)进步为微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或脱离MCS(emergence from MCS,EMCS)者,以及从MCS进步至EMCS者归为意识改善组;意识无改变者归为意识无改善组。发病1年后以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4~5分者为预后良好组,1~3分者为预后较差组。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意识改善组患者CRS-R评分(7.42±2.82)比意识无改善组(5.50±1.84)高、ICU时间(32.44±28.91)比意识无改善组(50.90±42.71)短、脑积水患者比例(19例,42.22%)比意识无改善组(39例,62.9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预后良好组CRS-R评分(8.12±2.85)比预后较差组(5.97±2.26)高、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ies,TBI)患者比例(13例,76.47%)比预后较差组(41例,45.56%)高、脑积水患者比例(5例,29.41%)比预后较差组(53例,58.8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CRS-R评分和ICU时间是意识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入院CRS-R评分和脑损伤机制是高GOS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入院时较高的CRS-R评分有助于鉴别长期DOC患者中预后较好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修订版昏迷恢复 意识改善 格拉斯哥结局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临床评估量表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9
作者 李迪 王文志 孙海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03-105,共3页
脑出血是常见的脑卒中类型之一,年发生率为10-30/10万人口,占全部脑卒中的10%-15%,是世界范围内的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北京、上海、长沙3个大型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群脑出血患者占脑卒中的26.7%-51.5%,比例高于西方... 脑出血是常见的脑卒中类型之一,年发生率为10-30/10万人口,占全部脑卒中的10%-15%,是世界范围内的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北京、上海、长沙3个大型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群脑出血患者占脑卒中的26.7%-51.5%,比例高于西方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糖 高血压 危险因素 格拉斯哥昏迷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急诊脑出血分级量表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0天病死率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运周 高冉 +1 位作者 高岱佺 刘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判断改良急诊脑出血分级量表(mEDICH)能否准确预测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30d的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急诊收治的SICH患者12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存活组86例,死亡组42例,同时采集2组mEDICH评分的各项资料以及发病后... 目的判断改良急诊脑出血分级量表(mEDICH)能否准确预测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30d的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急诊收治的SICH患者12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存活组86例,死亡组42例,同时采集2组mEDICH评分的各项资料以及发病后30d病死率,绘制ROC曲线,评估mEDICH分值对30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比例低于死亡组(10.5%vs 26.2%,P=0.021),mEDICH评分0~3分比例高于死亡组(84.9%vs 26.2%,P=0.000),4~8分比例低于死亡组(15.1%vs 73.8%,P=0.000)。mEDICH最佳界值为3.5分时,敏感性73.8%,特异性84.9%,ROC曲线下面积0.846(95%CI:0.771~0.921,P=0.000)。结论 mEDICH可以较准确地预测SICH患者30d病死率,mEDICH评分〉3分时病死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死亡率 格拉斯哥昏迷 血肿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卒中量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4
11
作者 王云霄 袁俊亮 胡文立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12期1072-1077,共6页
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卒中量表已成为卒中临床诊治及临床试验评估系统中的重要工具,常用的卒中量表包括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Barthel指数及改良Rankin... 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卒中量表已成为卒中临床诊治及临床试验评估系统中的重要工具,常用的卒中量表包括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Barthel指数及改良Rankin量表。本文对临床常用卒中量表的临床应用及不足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更好地指导卒中量表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格拉斯哥昏迷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 BARTHEL指数 改良Rank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无反应量表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经纬 罗旭颖 +2 位作者 徐明 石广志 周建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探究全面无反应量表(Full Outline of Unresponsiveness Scale,FOUR)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属于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以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 目的探究全面无反应量表(Full Outline of Unresponsiveness Scale,FOUR)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属于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以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WFNS)分级≥Ⅳ级的重症a SAH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完成手术或介入治疗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后对其进行同步的FOUR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预后随访定于术后3个月,以改良的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4分为不良预后;统计方法包括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FOUR与GCS评分预测不良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s,AUC),同时通过敏感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评价相关预测指标。结果共34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仅FOUR量表是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2,95%CI:0.01~0.75,P<0.05),而且该指标预测不良预后的辨别力(AUC=0.87,SEN=0.91,SPE=0.85,PPV=0.88,NPV=0.84)等均要好于GCS评分(AUC=0.79,SEN=0.71,SPE=0.79,PPV=0.79,NPV=0.69)。结论与GCS评分相比,FOUR量表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重症a SAH术后的远期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重症 全面无反应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无反应性量表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石齐芳 梁大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830-2832,共3页
目的探讨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预测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STBI(GCS评分≤8分)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内是否发生死亡(包括脑死亡),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预测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STBI(GCS评分≤8分)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内是否发生死亡(包括脑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37例)和存活组(5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颅脑损伤原因及是否手术治疗;由同一研究者在患者入院24 h内对其进行FOUR、GCS及APACHEⅡ评价。结果死亡组年龄、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FOUR、GCS评分低于存活组(P<0.01)。FOUR预测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72%,特异度为8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95%CI(0.762,0.953)〕;GCS预测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74%,特异度为87%,AUC为0.873〔95%CI(0.783,0.953)〕;APACHEⅡ预测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73%,特异度为83%,AUC为0.861〔95%CI(0.813,0.932)〕。各量表预测患者死亡的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UR预测STBI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与GCS、APACHEⅡ对STBI患者预后的评价具有同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全面无反应性 格拉斯哥昏迷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预后 APACHE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意识状态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健 冯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1-765,共5页
目的:探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意识状态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昏迷患者64例,其中男48例,女16例,治疗前患者GCS评分平均6.69±1.39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观察所有患者的GCS... 目的:探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意识状态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昏迷患者64例,其中男48例,女16例,治疗前患者GCS评分平均6.69±1.39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观察所有患者的GCS评分、SPECT视觉分析及半定量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GCS评分平均10.09±2.78分,患者GC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PECT视觉分析提示患者病灶区脑血流量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增加;半定量分析比值结果提示患者的绝对值为18.74±11.63,较治疗前的48.40±11.90,变化量为-29.66±11.35,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GCS评分变化量与半定量分析比值绝对值变化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SPECT半定量分析比值绝对值变化量可相对客观地反映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治疗前后意识状态水平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与GCS评分形成互补,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意识状态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颅脑损伤 昏迷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在大面积脑梗死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牛世芹 袁俊亮 +6 位作者 李海英 王姝梅 李淑娟 刘芳 李向红 岳云 胡文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大面积脑梗死导致昏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大面积脑梗死导致昏迷的患者30例,分为生存组20例和死亡组10例,记录BIS_(min)、BIS_(max),计算BIS_(mean)。同时动态监测生... 目的探讨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大面积脑梗死导致昏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大面积脑梗死导致昏迷的患者30例,分为生存组20例和死亡组10例,记录BIS_(min)、BIS_(max),计算BIS_(mean)。同时动态监测生命体征、临床症状体征、评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随访3个月,评估格拉斯哥结局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出院后3个月内有无死亡为终点评价指标。结果与生存组住院时间(30.2±5.1)d比较,死亡组住院时间(41.0±7.3)d明显延长(P<0.01);死亡组BIS_(min)、BIS_(max)、BIS_(mean)分别为45.1±1 9.2、51.1±20.0、48.1±19.5,生存组分别为69.1±1 3.6、74.5±1 3.0、71.8±1 3.1,死亡组BIS_(min)、BIS_(max)、BIS_(mean)较生存组明显降低(P<0.01)。死亡组BIS_(max)与格拉斯哥结局评分呈正相关(r=0.486,P=0.03)。结论 BIS能直接、客观的反映大面积脑梗死昏迷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准确、可靠地预测昏迷患者的预后,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格拉斯哥昏迷 脑电描记术 脑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潜在供者的识别与转介 被引量:7
16
作者 董建辉 刘旭阳 +9 位作者 王洪良 廖吉祥 杨东阁 苏庆东 陆海生 蓝柳根 李海滨 文宁 秦科 孙煦勇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5-399,共5页
器官短缺问题是制约人体器官移植发展重要因素之一。潜在供者的识别与转介决定了器官捐献的总规模,能否识别和转介潜在供者是造成不同地区器官捐献率差异的最重要原因。本文对欧盟发布的《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中的潜在供者... 器官短缺问题是制约人体器官移植发展重要因素之一。潜在供者的识别与转介决定了器官捐献的总规模,能否识别和转介潜在供者是造成不同地区器官捐献率差异的最重要原因。本文对欧盟发布的《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中的潜在供者的识别与转介一章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器官获取组织工作人员及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参考,提高我国器官捐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脑死亡器官捐献(DBD)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 识别与转介 重症监护室 器官获取组织 格拉斯哥昏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昏迷中重度脑外伤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树虎 张利泰 +1 位作者 韩乐乐 王海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5-555,共1页
关键词 早期高压氧治疗 昏迷患者 脑外伤患者 中重度 格拉斯哥昏迷 GCS记分 脑干挫裂伤 脑挫裂伤 外科手术治疗 重度昏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福建 蒋登志 李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 探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和开颅手术对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 目的 探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和开颅手术对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内镜组82例和开颅组68例,观察2组临床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和预后情况(重症监护时间,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术后再出血,院内死亡)。结果 内镜组与开颅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及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颅组比较,内镜组血肿清除率明显增高[(84.73±6.49)%vs(78.94±7.12)%,P=0.000]。与开颅组比较,内镜组重症监护时间明显缩短[(5.38±1.48)d vs(7.32±1.26)d,P=0.000],术后7 d和3个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明显增高[(12.66±0.83)分vs(11.82±0.97)分,P=0.000;(13.72±1.27)分vs(13.05±0.98)分,P=0.001]。与开颅组比较,内镜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4.9%vs 16.2%,P=0.022)。结论 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格拉斯哥昏迷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改变及意识障碍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心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霍洁 陈必耀 +2 位作者 张初吉 徐玢 冀瑞俊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7期811-816,共6页
目的探索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像学改变及意识障碍程度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心综合征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抢救室诊治的18~70岁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所有病例来诊后... 目的探索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像学改变及意识障碍程度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心综合征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抢救室诊治的18~70岁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所有病例来诊后即时完成头颅CT检查评估改良Fisher分级,出血当天同时采用GCS进行评估。入院第1、3、5、7、14天均采集心电图及血标本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入院后第1、14天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cTNI、BNP、LVEF计算多次平均值作为分析数据。根据有无脑心综合征分为脑心综合征组及非脑心综合征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61例患者,其中脑心综合征组146例(55.9%),非脑心综合征组115例(44.1%)。脑心综合征组的中位c TNI[3.214(1.125~6.101)ng/mL vs.0.009(0.005~0.015)ng/mL,P=0.014]、中位BNP水平[589.12(426.19~695.42)pg/mL vs.78.47(55.25~102.34)pg/mL,P=0.009]均高于非脑心综合征组。脑心综合征组平均LVEF(42.57%±3.52%vs.53.24%±3.14%,P=0.012)、平均GCS评分[(9.12±2.26)分vs.(12.85±1.58)分,P=0.038]、改良Fisher分级[(2.84±0.72)级vs.(1.75±0.34)级,P=0.045]均低于非脑心综合征组。GCS评分与cTNI水平(r=-0.458,P<0.001)及BNP水平(r=-0.724,P<0.001)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r=0.687,P<0.001)。改良Fisher分级与cTNI水平(r=0.542,P<0.001)及BNP水平(r=0.429,P<0.001)均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r=-0.721,P<0.001)。GCS评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心综合征诊断价值的ROC曲线对应的AUC值为0.813(95%CI 0.728~0.898),最佳截断值为0.628(此时灵敏度为68.3%,特异度为94.6%);改良Fisher分级对应的AUC值为0.820(95%CI 0.730~0.910),最佳截断值为0.542(此时灵敏度为92.1%,特异度为62.2%)。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者GCS评分越低,继发脑心综合征可能性越大;改良Fisher分级越高,继发脑心综合征可能性也越大。改良Fisher分级及GCS评分能及时早期预判脑心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Fisher分级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心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立体定向治疗 被引量:31
20
作者 马长城 王振宇 +2 位作者 谢京城 刘彬 陈晓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5-526,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 ,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寻找合适、安全的治疗途径。方法利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年龄>75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例,其中血肿量20~30 ml 5例,30~60 ml 16例。结果所有患者血肿均得到了...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 ,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寻找合适、安全的治疗途径。方法利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年龄>75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例,其中血肿量20~30 ml 5例,30~60 ml 16例。结果所有患者血肿均得到了有效清除,术后第1、3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升高。术后除1例少量再出血,2例肺炎、1例一过性肾功能障碍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2 d。术后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者7例,中度残疾12例,重度残疾2例,无死亡。结论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引流微创、安全、有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血肿 穿刺术 格拉斯哥昏迷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