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式塔心理学在我国设计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龙女 王巍衡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6,161,共14页
目的全面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在我国设计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及全局特征。方法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应用格式塔心理学进行设计学研究的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来源,采用科学文献计量学方法,综合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 目的全面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在我国设计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及全局特征。方法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应用格式塔心理学进行设计学研究的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来源,采用科学文献计量学方法,综合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软件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结论检索范围内文献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近年来出现较大波动,并呈现下降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主要聚集在几大方面,即视觉传达设计、交互与用户体验设计、景观与空间设计、基础理论和方法。视觉传达设计依然是该领域未来研究趋势的核心,同时更加强调对人的感知与情感体验的重视,以及对环境可持续性和资源有效利用的关注。高校为我国设计学领域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应用主体,机构间合作不足,高产作者少且未形成群体是现阶段研究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设计 文献计量 CITESPACE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工业产品渐消面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理 刘畅 +1 位作者 康俊峰 肖亚平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6-49,共4页
目的探索渐消面在工业产品造型上的可行性,分析渐消面的构建及其作为特征面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的设计法则。方法以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原型论的理解,指出用户视觉感知过程中工业产品造型特征与用户直觉活动的关系,结合汽... 目的探索渐消面在工业产品造型上的可行性,分析渐消面的构建及其作为特征面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的设计法则。方法以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原型论的理解,指出用户视觉感知过程中工业产品造型特征与用户直觉活动的关系,结合汽车造型设计中渐消面应用现状的分析,对渐消面在工业产品造型上的应用可行性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渐消面的设计法则。结论基于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渐消面是用户所认可的一种特征面造型方法,总结了工业产品渐消面特征设计方法,得出了渐消面造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为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消面 格式塔心理学 汽车造型设计 工业产品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原理在扁平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3
作者 杨梅 李航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75,共4页
目的扁平化设计是当前移动端与PC端UI的主流视觉风格与设计理念。在保证设计风格的同时,扁平化设计更加强调用户使用产品的交互性与易用性。本文结合用户对图形视知觉的感知规律,探索格式塔心理学中的视知觉原理在扁平化设计中的应用。... 目的扁平化设计是当前移动端与PC端UI的主流视觉风格与设计理念。在保证设计风格的同时,扁平化设计更加强调用户使用产品的交互性与易用性。本文结合用户对图形视知觉的感知规律,探索格式塔心理学中的视知觉原理在扁平化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人感知心理的分析以及人对物象的视知觉感知规律,指出在视知觉过程中的扁平化设计风格与用户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结合扁平化设计风格的案例及图表分析,探究扁平化设计风格与用户心理的格式塔对应规律。结论基于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原理,验证扁平化设计风格是符合用户心理的设计风格,得出扁平化设计风格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为产品界面设计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视知觉原理 扁平化设计 用户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式塔心理学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汝军 杨凯凌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51-154,共4页
以城市家具设计人本、高技、仿生的发展趋势为背景,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原则、简洁原则、图底关系原理以及"整体论"学说、"力"感因素、异质同构原理,从人与家具、环境的角度,论述了格式塔心理学在城市家具设计... 以城市家具设计人本、高技、仿生的发展趋势为背景,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原则、简洁原则、图底关系原理以及"整体论"学说、"力"感因素、异质同构原理,从人与家具、环境的角度,论述了格式塔心理学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强调人的参与体验,使设计作品与使用者在心理空间和生理角度上"完形"共生,创作出现代、时尚的城市家具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城市家具设计 图底关系 异质同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和Euler spiral的轮廓修复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桂梅 刘丕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534-2537,2560,共5页
现有的轮廓修复方法假设已知遮挡发生的位置,且未考虑人类认知特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结构较完整的轮廓修复方法。算法首先检测T型节点确定遮挡发生的位置;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法则提出组合约束条件,据此将T型节点进行组合。对平... 现有的轮廓修复方法假设已知遮挡发生的位置,且未考虑人类认知特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结构较完整的轮廓修复方法。算法首先检测T型节点确定遮挡发生的位置;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法则提出组合约束条件,据此将T型节点进行组合。对平滑轮廓遮挡,基于Euler spiral,并以曲率变化最小作为能量最小化准则,修复局部缺失的轮廓;对角点轮廓遮挡,利用过角点的两条曲线的可见部分构造两条Euler spiral,根据Eulerspiral的扩展性对构造的两条Euler spiral进行延拓并求交,从而修复角点遮挡轮廓。方法能自动确定遮挡发生的位置,能够对T型节点进行正确组合,使轮廓修复更符合人类视觉感知;对角点轮廓遮挡采用Euler spiral的扩展性进行修复,能克服角点轮廓修复仅适合于修复轮廓为直线或圆弧的规则物体。应用模拟图像和真实图像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修复 EULER SPIRAL 格式塔心理学 角点轮廓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格式塔心理学源流考 被引量:6
6
作者 郭本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102,共6页
从格拉茨学派与柏林学派之间的异质性张力的视角,考察了意大利格式塔心理学的引进、发展和现状。意大利格式塔心理学正是在这种异质性的张力中,经过了三代心理学家的努力,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传统。学术界对格式塔心理学的传统的... 从格拉茨学派与柏林学派之间的异质性张力的视角,考察了意大利格式塔心理学的引进、发展和现状。意大利格式塔心理学正是在这种异质性的张力中,经过了三代心理学家的努力,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传统。学术界对格式塔心理学的传统的狭隘看法亟待纠正。面对全球化思潮的冲击,意大利心理学家在自己的学术积淀上进行独立的研究,这对我们极具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意大利 格拉茨学派 柏林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得“意”忘“形”——新中式装饰风格的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袁剑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7-190,193,共4页
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视角,可以对新中式风格的设计表现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新中式风格源起和发展以及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主要理论的探寻,以整体论、心—物场论、异质同构、视觉组织律等格式塔核心理论为依据,深入分析新中式风格的意境... 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视角,可以对新中式风格的设计表现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新中式风格源起和发展以及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主要理论的探寻,以整体论、心—物场论、异质同构、视觉组织律等格式塔核心理论为依据,深入分析新中式风格的意境营造及传达、评判尺度的把握,进而可提出多维视野下的新中式风格设计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异质同构 知觉完形 新中式 设计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式塔心理学与拓扑心理学视域下的莎诗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徐畔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0-134,共5页
意象是连接情感与思维的桥梁。实践证明,从格式塔心理学以及它的一个分支——拓扑心理学视角入手,利用心理空间隐喻的特点,阐释莎诗心理隐喻空间的构建及其多维性,解析读者鉴赏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时被赋予的美学享受与审美体验,是一个有... 意象是连接情感与思维的桥梁。实践证明,从格式塔心理学以及它的一个分支——拓扑心理学视角入手,利用心理空间隐喻的特点,阐释莎诗心理隐喻空间的构建及其多维性,解析读者鉴赏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时被赋予的美学享受与审美体验,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格式塔心理学 拓扑心理学 心理隐喻空间 多维性 审美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式塔心理学在公共空间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萧嘉欣 罗名君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2年第6期106-107,共2页
本文阐述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公共空间家具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背景,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底关系原理、"整体论"学说和场的理论,并从心理、生理、文化、社会和意识形态多角度对产品进行考虑,通过人、物、环境三者... 本文阐述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公共空间家具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背景,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底关系原理、"整体论"学说和场的理论,并从心理、生理、文化、社会和意识形态多角度对产品进行考虑,通过人、物、环境三者的关系探讨格式塔心理学在公共空间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家具设计 格式塔心理学 场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式塔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龙英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1-222,共2页
本文首先对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当前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具体说明,然后据此提出相关的教学改进策略。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主要涉及"整体性"、"异质同构"以及"完形压强"这三个方面。... 本文首先对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当前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具体说明,然后据此提出相关的教学改进策略。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主要涉及"整体性"、"异质同构"以及"完形压强"这三个方面。当前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的现状主要包括三点:教学模块设置单一,教学内容不够系统;教学方式因袭守旧,教学质量不太乐观;师生缺乏应有沟通,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格式塔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学不妨这样展开:整体连贯,系统讲解;调动兴趣,引发共鸣;巧设问题,循循善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高校 茶文化英语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珊·朗格“艺术作为一种表现性形式”的格式塔心理学阐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包玉姣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0,共4页
苏珊·朗格在其《艺术问题》一书中,始终强调艺术是一种表现性的形式,艺术是人类的内在生活客观化、对象化,并用"艺术抽象"、"逻辑类似"等概念解释对于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中情感与形式相互转化的具体过程这一... 苏珊·朗格在其《艺术问题》一书中,始终强调艺术是一种表现性的形式,艺术是人类的内在生活客观化、对象化,并用"艺术抽象"、"逻辑类似"等概念解释对于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中情感与形式相互转化的具体过程这一艺术哲学中的难题,这为她的艺术理论体系逻辑上的自足画上了圆满的句点。可是,朗格并没有详细论述其"艺术抽象"、"艺术知觉"产生的心理机制,不免会让人产生类似"为何这样的情感会抽象成这样的形式""为何人们在欣赏艺术品时,艺术知觉会自然地使人们经验到某种情感体验"等一些关于艺术形式之表现性产生缘由的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形式 艺术抽象 格式塔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式塔心理学下山水诗英译本的美学价值研究
12
作者 顾翔 杨璐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5X期53-54,共2页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本文从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压强"出发,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家威特海默的"心物同型论",在从"心物场"和"同型论"为格式塔的总纲派生出的...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本文从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压强"出发,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家威特海默的"心物同型论",在从"心物场"和"同型论"为格式塔的总纲派生出的若干原则下对山水诗英译的美学价值进行研究,旨于为山水诗英译提供一个文化"场",较好地使山水诗的英译达到应有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心物同型论 山水诗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空间结构——荷兰陶艺家Netty的创作与格式塔心理学
13
作者 罗时武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1-42,45,共3页
荷兰著名陶艺家Netty的作品创作与展示,形成了虚拟与现实的空间结构。其创作和展示思路契合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作品与作品之间“视觉力”、“平衡”、“不动之动”等形成的张力,是作品与展示形成空间结构与表现力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艺术 空间结构 格式塔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理论谈幻灯投影画面设计
14
作者 张立新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4-47,共4页
格式塔心理学是在二十世纪初形成的一个心理学流派。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类的学习,根本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的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作有组织的反应过程。格式塔是德文的"Gestalt"音译,意思是形式或图形。格式塔心理学虽说只... 格式塔心理学是在二十世纪初形成的一个心理学流派。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类的学习,根本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的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作有组织的反应过程。格式塔是德文的"Gestalt"音译,意思是形式或图形。格式塔心理学虽说只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流派,并且具有一定的唯心色彩,但它对人视知觉的研究有突出的贡献,它的视知觉理论对设计幻灯投影的画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知觉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 幻灯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黑泽明电影《罗生门》——基于格式塔心理学 被引量:4
15
作者 卢晓玲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3期53-53,58,共2页
黑泽明的《罗生门》为日本电影登上世界影坛和进入国际市场,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它是日本电影史上非常值得纪念的作品。基于格式塔心理学,运用格式塔理论的简化原则、表现性、形基原理、异质同构原理、整体性以及阿恩海姆的"知觉概... 黑泽明的《罗生门》为日本电影登上世界影坛和进入国际市场,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它是日本电影史上非常值得纪念的作品。基于格式塔心理学,运用格式塔理论的简化原则、表现性、形基原理、异质同构原理、整体性以及阿恩海姆的"知觉概念"和"局部幻象论",可以探析《罗生门》的构成以及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阿恩海姆 《罗生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电影色彩运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艺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109,共3页
一、电影中的色彩世界 大千世界色彩纷杂,色彩属于我们感知里非常敏感的焦点。在自然界,色彩能够分成彩色及黑白两类。自19世纪末诞生了电影艺术开始,人们就渴望借助色彩、光影的变化来刻画五彩缤纷、富于变化的大千世界,从而走进某一... 一、电影中的色彩世界 大千世界色彩纷杂,色彩属于我们感知里非常敏感的焦点。在自然界,色彩能够分成彩色及黑白两类。自19世纪末诞生了电影艺术开始,人们就渴望借助色彩、光影的变化来刻画五彩缤纷、富于变化的大千世界,从而走进某一时空交错的三维色彩空间,呈现除了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诗歌之外的“第七种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空间 格式塔心理学 色彩世界 时空交错 色彩运用 心理 视觉感知 完形心理学 运动感 爱因汉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格式塔心理学透视姜文电影的审美呈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展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3期6-7,10,共3页
格式塔心理学从心理学原理来对观影者的感知心理和审美体验进行解读,突破了以往电影审美重要素轻整体、重形象轻心理的研究思路,开拓了电影美学分析的视野。姜文的四部电影作品风格各异,却都是格式塔心理学运用的典范之作,为观者带来独... 格式塔心理学从心理学原理来对观影者的感知心理和审美体验进行解读,突破了以往电影审美重要素轻整体、重形象轻心理的研究思路,开拓了电影美学分析的视野。姜文的四部电影作品风格各异,却都是格式塔心理学运用的典范之作,为观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姜文电影 审美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式塔心理学视角下的文人园林审美解读——以网师园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砚梅 官悦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年第1期81-86,共6页
文人园林的审美是古典园林研究的重要问题。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们强调对文人园林的诗性感悟和外形模仿,缺乏对园林审美本质的追问。本文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整体论和同型论的观点,从园林主题、造园手法和园林题咏方面分析文人园林网师... 文人园林的审美是古典园林研究的重要问题。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们强调对文人园林的诗性感悟和外形模仿,缺乏对园林审美本质的追问。本文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整体论和同型论的观点,从园林主题、造园手法和园林题咏方面分析文人园林网师园的审美特点,认为园的主题的确立与消隐是审美心物场逐渐转变的外在表现;造园手法是知觉组织原则的综合应用;园林题咏唤起了"心"与"物"的同型,营造了丰富的景观意象,促使着审美经验的完形。研究认为,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有助于理解文人园林意境的生成,但在分析个人和群体的审美知觉差异方面较为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园林 审美 格式塔心理学 整体论 同型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觉符号“开眼”认知度测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维 王韩晗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8-264,272,共8页
目的通过定量的实验研究,分析设计的直觉性,解答“什么样的图形更能吸引人的注意”的问题。方法采用心理学经典的点探测范式进行实验设计,测量视觉符号的“开眼”认知度。结果虽然得出的数据曲线随图形的形状变化略有不同,但总体来看图... 目的通过定量的实验研究,分析设计的直觉性,解答“什么样的图形更能吸引人的注意”的问题。方法采用心理学经典的点探测范式进行实验设计,测量视觉符号的“开眼”认知度。结果虽然得出的数据曲线随图形的形状变化略有不同,但总体来看图形缺失1/3时反应时间最短。结论基本图形缺失1/3时,图形认知度最高、识别最迅速,不同图形间的差异较小,判断较稳定,吸引人注意的同时又不会对完全形态产生困惑,能够对视觉符号设计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符号 开眼论 格式塔心理学 点探测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江南传统园林建筑不完全形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柯蔚 洪泉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3期50-55,共6页
我国传统园林建筑存在“不完全形”现象,即以“完形”建筑为基础进行加工而形成的“不完整的”建筑形态。基于格式塔心理学中“心物场”基本原理(方法),探讨了传统园林建筑“不完全形”的生成机制(目的)。结果表明:传统园林建筑中的“... 我国传统园林建筑存在“不完全形”现象,即以“完形”建筑为基础进行加工而形成的“不完整的”建筑形态。基于格式塔心理学中“心物场”基本原理(方法),探讨了传统园林建筑“不完全形”的生成机制(目的)。结果表明:传统园林建筑中的“格式塔”具备两种属性——整体性和变调性。通过分析社会环境因素、客观场地条件以及主观思想因素3个方面,对传统园林建筑“不完全形”生成原因进行了解读。以江南传统园林建筑为例,将传统园林建筑“不完全形”的运用场景总结为:物理场中的空间塑造、心理场中的意象创造、心物场中整体形态生成。结果认为,江南传统园林建筑不完全形营造应遵循:形立于意、因地制宜、巧而得体,以期为当代园林建筑营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江南园林 园林建筑 不完全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