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东北海域假长缝拟对虾种群分布格局强度 被引量:1
1
作者 蔡建堤 徐春燕 +5 位作者 叶孙忠 庄之栋 马超 刘勇 陈梅芳 沈长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790-5797,共8页
以负二项参数、Mrisita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指数和扩散系数为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指标,分析了闽东北海域假长缝拟对虾(Parapenaeus fissuroides Crosnier)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探讨了种群分布格局强度生态学意义及其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假... 以负二项参数、Mrisita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指数和扩散系数为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指标,分析了闽东北海域假长缝拟对虾(Parapenaeus fissuroides Crosnier)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探讨了种群分布格局强度生态学意义及其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假长缝拟对虾种群聚集强度和聚块性夏季最强,其余依次为秋季、春季和冬季,平均拥挤度夏季最大,其次是秋季、冬季,春季最小,扩散程度春季最大,其次是冬季、秋季,夏季最小。负二项参数和Mrisita指数表征种群聚集强度,聚块指数体现种群斑块的组成形式,个体平均拥挤度指数反映平均个体实际的拥挤程度,扩散系数反映种群扩散程度。饵料浮游动物是影响假长缝拟对虾种群聚集强度的主要因子,种内竞争是影响假长缝拟对虾种群扩散程度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长缝拟对虾 闽东北海域 格局强度 聚集强度 聚块性 平均拥挤度 扩散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物格局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21
2
作者 许清涛 黄宁 +1 位作者 巴雷 王德利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7-12,共6页
通过人工草地上的放牧试验,研究了奶牛放牧对草地植物黑麦草、鸡脚草和白三叶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强度和规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放牧条件下草地植物总是倾向于集聚分布,而且放牧强度对植物集聚程度的作用存在差异;(2)总体上... 通过人工草地上的放牧试验,研究了奶牛放牧对草地植物黑麦草、鸡脚草和白三叶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强度和规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放牧条件下草地植物总是倾向于集聚分布,而且放牧强度对植物集聚程度的作用存在差异;(2)总体上,植物平均拥挤的大小顺序为黑麦草>鸡脚草>白三叶,集聚参数的顺序与其相同,聚块指数则相反,占据优势的黑麦草更多地受到相邻的鸡脚草与白三叶的作用,体现了较高的拥挤效应,且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拥挤效应呈现加强的趋势;(3)家畜对植物格局规模影响明显,高放牧强度下黑麦草始终保持稳定的格局规模;轻度放牧强度下白三叶的格局规模变化很大,区组规模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放牧强度 植物格局 格局强度 格局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不同灌溉模式绿洲外围半固定白刺群落格局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慧卿 赵秀莲 +3 位作者 张景波 李慧勇 江泽平 张洪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2,共5页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灌区和井灌区绿洲外围天然半固定白刺群落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VerHoef等1989年修正的多规模排序法,Dale等提出的格局强度、格局一致性指标以及Noy Meir等移动的样方加权平均值,对比分析了两个群落的植被格局特点...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灌区和井灌区绿洲外围天然半固定白刺群落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VerHoef等1989年修正的多规模排序法,Dale等提出的格局强度、格局一致性指标以及Noy Meir等移动的样方加权平均值,对比分析了两个群落的植被格局特点,包括格局规模、不同格局规模上植物种的组合、植被沿样带的变化,格局强度以及格局的一致性。结果表明:两个半固定白刺群落格局都是白刺单种群控制的灌木格局。相同的植物种在不同的格局规模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种间联结关系会不一样。与井灌区绿洲外围半固定白刺群落相比,黄灌区绿洲外围的半固定白刺群落平均格局规模数较多,格局规模相对较大,相应的格局强度较低,格局一致性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 群落 多规模排序 格局强度 格局一致性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磨盘沟桫椤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信息维数 被引量:10
4
作者 石胜友 成明昊 郭启高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179-1183,共5页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信息维数探讨了涪陵磨盘沟桫椤种群分布格局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桫椤种群的分布格局具有分形特征,信息维数适用于涪陵磨盘沟桫椤种群分布格局分形特征的定量描述。6个不同植物群落中桫椤种群的信息维数大小依次为桫椤...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信息维数探讨了涪陵磨盘沟桫椤种群分布格局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桫椤种群的分布格局具有分形特征,信息维数适用于涪陵磨盘沟桫椤种群分布格局分形特征的定量描述。6个不同植物群落中桫椤种群的信息维数大小依次为桫椤+毛叶木姜子(1.584)>桫椤+血桐-火炭木(0.947)>桫椤+盐肤木-腹水草(0.828)>桫椤+黄牛奶树(0.779)>桫椤+黄杞-南川楼梯草(0.635)>桫椤+白栎+异叶榕(0.535),这种差异反映了桫椤在各群落中更新状况的差异。集群型的信息维数比随机型的高,信息维数揭示了桫椤种群格局强度的尺度变化程度和表征了种群个体分布的非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 信息维数 种群格局 格局强度 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梯度对天山北坡天然草地鸭茅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鲜花 朱进忠 李海琪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51-2558,共8页
采用邻接格子样方法,利用方差/均值比率、负二项参数(K)、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m*/m)和Cassie指标(CA)等对天山北坡东段与西段不同海拔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种群进行了空间分布类型、格局强度及格局规模分析。结果表明,分布类型... 采用邻接格子样方法,利用方差/均值比率、负二项参数(K)、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m*/m)和Cassie指标(CA)等对天山北坡东段与西段不同海拔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种群进行了空间分布类型、格局强度及格局规模分析。结果表明,分布类型上,鸭茅种群在东段与西段山地不同海拔地段呈聚集分布,均不服从随机分布;格局强度上,东段山地,鸭茅种群的分布格局强度为中度聚集,而在西段山地,除海拔2 000m处为中度聚集外,在海拔1 800和2 200m处鸭茅种群聚集强度均为强聚集;格局规模上,不同区域鸭茅种群的均方区组曲线均有1~2个明显的峰值,聚块最小面积0.2m^2,最大6.4m^2,不同海拔地段上,鸭茅种群在区组4、区组8、区组32和区组64上均有明显的峰值;鸭茅种群有随密度增大,平均拥挤度呈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茅 分布类型 格局强度 格局规模 种群 天山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信息维数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性苑 李旭光 +2 位作者 李东平 周江菊 刘伦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660-10661,共2页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信息维数探讨了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秃杉种群的格局具有分形特征。5个样地的秃杉种群的信息维数大小依次为:Q5(1.428 0)>Q4(1.002 7)>Q3(0.828 3)>Q2(0.772 5)>Q1(0.715 9),这种...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信息维数探讨了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秃杉种群的格局具有分形特征。5个样地的秃杉种群的信息维数大小依次为:Q5(1.428 0)>Q4(1.002 7)>Q3(0.828 3)>Q2(0.772 5)>Q1(0.715 9),这种差异反映了秃杉种群在各群落中更新状况的差异。信息维数揭示了秃杉种群格局强度的尺度变化程度和种群个体分布的非均匀性,适用于秃杉种群分布格局分形特征的定量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信息维数 种群格局 格局强度 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北海域中华管鞭虾种群聚集特性 被引量:7
7
作者 蔡建堤 徐春燕 +4 位作者 马超 刘勇 庄之栋 陈洁 沈长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44-1850,共7页
以负二项参数、平均拥挤度和聚块指数为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指标,分析了闽东北海域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种群聚集特性,探讨了种群聚集特性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中华管鞭虾种群聚集强度较强,个体平均拥挤度较高,种群主要集... 以负二项参数、平均拥挤度和聚块指数为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指标,分析了闽东北海域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种群聚集特性,探讨了种群聚集特性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中华管鞭虾种群聚集强度较强,个体平均拥挤度较高,种群主要集中于少数团聚的斑块,不同季节种群聚集特性差异显著,春季,种群聚集强度较强,个体平均拥挤度最低,种群主要由单一团聚的斑块组成;夏季,种群聚集强度较弱,个体平均拥挤度高,种群主要由4个斑块组成;秋季,种群聚集强度最弱,个体平均拥挤度较低,种群主要由7个斑块组成;冬季,种群聚集强度最强,个体平均拥挤度最高,种群主要由单一团聚的大斑块组成。随着个体生长速度的增大,种群呈现扩散的趋势,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和底层水温是影响种群聚集强度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管鞭虾 闽东北海域 聚集特性 种群分布格局 格局强度 负二项参数 平均拥挤度 聚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板格的许用应力折减系数研究
8
作者 曲雪 邹路遥 +1 位作者 朱青淳 王福花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0,共4页
共同规范通过控制板格中心塑性变形,建立了AC-S和AC-SD工况的失效衡准,给出了考虑总纵应力影响的板格局部强度校核公式。但规范背景文件没有提供校核公式中许用应力折减系数的推导过程,分析对象仅限于油船和散货船的典型板架结构,对其... 共同规范通过控制板格中心塑性变形,建立了AC-S和AC-SD工况的失效衡准,给出了考虑总纵应力影响的板格局部强度校核公式。但规范背景文件没有提供校核公式中许用应力折减系数的推导过程,分析对象仅限于油船和散货船的典型板架结构,对其他船型适用性有待探讨。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计算板格中心在总纵面内应力和侧向压力联合作用下的塑性变形,分析了折减系数的拟合方法,拟合得到的折减曲线与共同规范校核公式的折减曲线对比验证,变化趋势吻合良好。再考虑基本尺寸和材料的差异性,针对舰船上典型高强度、小间距的薄板结构形式进行了总纵应力折减方法研究,可以为舰船纵骨架式的板格局部强度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校核 格局强度 总纵应力 许用应力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