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下渗问题的格子玻尔兹曼模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东辉 芮孝芳 +1 位作者 马哲树 孔祥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1-676,共6页
将一种新的格子玻尔兹曼模型(简称LB模型)应用于土壤水流下渗过程的探讨.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多尺度化方案基础上,给出了Richards下渗方程的LB模型所对应的宏观量和平衡态分布函数形式.通过对扩散方程和线性Richards方程的分析,LB模型的... 将一种新的格子玻尔兹曼模型(简称LB模型)应用于土壤水流下渗过程的探讨.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多尺度化方案基础上,给出了Richards下渗方程的LB模型所对应的宏观量和平衡态分布函数形式.通过对扩散方程和线性Richards方程的分析,LB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分析解相吻合,并详细探讨了弛豫系数、网格步长和时间步长等参数对计算误差的影响.与Philips解的比较表明,该LB模型可成功应用于非线性Richards下渗方程的求解,并在计算稳定性和处理非线性等方面展现出很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玻尔兹曼模型 土壤下渗 理查兹方程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腔内EG/H_2O-ZnO纳米流体自然对流特性模拟研究
2
作者 蔡承文 张小朋 《节能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纳米流体具有良好导热性能,可被用来作为传热工质,提高传热系统工作效率。本文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对乙二醇/水基ZnO纳米流体自然对流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对比了不同温度分布函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可以看出,在高瑞利数下,采用D2G9T9... 纳米流体具有良好导热性能,可被用来作为传热工质,提高传热系统工作效率。本文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对乙二醇/水基ZnO纳米流体自然对流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对比了不同温度分布函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可以看出,在高瑞利数下,采用D2G9T9模型计算方腔内流场的矢量图中出现了更为明显的漩涡。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可以看出,采用D2G9T9模型得到的结果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自然对流 格子玻尔兹曼模型 瑞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颅脑MR影像的LBM三维非刚体配准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翔 同鸣 曹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5-131,共7页
为了提高三维医学影像的配准性能,利用两幅影像的灰度差生成驱动体素点形变的外力,通过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模拟外力控制下的体素点形变轨迹,将三维医学影像配准过程转换为粘滞流体的流动过程,提出了一种颅脑核磁共振影像的LBM三维非... 为了提高三维医学影像的配准性能,利用两幅影像的灰度差生成驱动体素点形变的外力,通过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模拟外力控制下的体素点形变轨迹,将三维医学影像配准过程转换为粘滞流体的流动过程,提出了一种颅脑核磁共振影像的LBM三维非刚体配准新方法.文中建立了三维处理的含外力项可压缩的LBM方程,并定义了边界条件和微分同胚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同类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玻尔兹曼模型 医学影像 非刚体配准 粘滞流体 微分同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微裂缝网络定量表征及其对多孔介质渗流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滔 李骞 +4 位作者 胡勇 彭先 冯曦 朱占美 赵梓寒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8-378,共11页
基于对储集层岩石微裂缝和基质孔隙特征的认识,采用数值算法构建裂缝性多孔介质和裂缝-孔隙性多孔介质模型,引入裂缝网络连通系数和走向因子定量表征微裂缝网络连通性和走向,以揭示微裂缝网络对岩石渗透率的影响机理。采用多弛豫时间格... 基于对储集层岩石微裂缝和基质孔隙特征的认识,采用数值算法构建裂缝性多孔介质和裂缝-孔隙性多孔介质模型,引入裂缝网络连通系数和走向因子定量表征微裂缝网络连通性和走向,以揭示微裂缝网络对岩石渗透率的影响机理。采用多弛豫时间格子-玻尔兹曼模型模拟流体渗流,研究裂缝开度、裂缝网络走向和裂缝网络连通性对多孔介质渗流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裂缝网络走向因子越大,裂缝性多孔介质迂曲度越小,渗透率越大;裂缝网络连通系数越大,裂缝-孔隙性多孔介质渗透率越大,越易出现优势通道效应,且裂缝网络连通性对裂缝-孔隙性多孔介质渗流能力的影响大于裂缝开度和裂缝网络走向;裂缝性多孔介质的迂曲度与裂缝网络走向因子呈多项式关系式,裂缝-孔隙性多孔介质的渗透率与裂缝网络连通系数满足指数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裂缝 裂缝网络连通性 裂缝网络走向 格子-玻尔兹曼模型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