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模拟弱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的格子气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阎广武 胡守信 施卫平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给出压缩因子的形式.通过引入鬼场,消除压缩因子,得到了平衡态分布函数的一般表达式及可压缩的等温的Navier-Stokes方程,同时给出了自映射条件所要求的平衡态分布函数的范围.
关键词 可压缩流动 N-S方程 压缩因子 格子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子气模型的宿舍火灾人群疏散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伟力 赵林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9-172,共4页
为在宿舍发生火灾时给疏散人员提供最优的人群疏散方案,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将疏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学生发现火灾离开宿舍向走廊疏散,再由走廊向两端的出口疏散。综合考虑社会力因素,将优势方向权重算法与偏向随机行走格子气模型结合... 为在宿舍发生火灾时给疏散人员提供最优的人群疏散方案,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将疏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学生发现火灾离开宿舍向走廊疏散,再由走廊向两端的出口疏散。综合考虑社会力因素,将优势方向权重算法与偏向随机行走格子气模型结合建模,对宿舍不同人数进行模拟,并通过Anylogic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格子气模型和优势方向权重算法能够真实模拟宿舍火灾疏散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人群疏散 格子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离散格子气模型及其在自然场景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皮学贤 李思昆 宋君强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6年第10期57-60,共4页
自然气象场景的模拟与大气流体运动模拟密切相关。三维的离散格子气模型需要采用复杂的FCHC网格方能满足流体运动模拟的对称性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翻转概率的离散格子气模型,在正交三维网格上实现了流体运动的模拟,在满足对称性要... 自然气象场景的模拟与大气流体运动模拟密切相关。三维的离散格子气模型需要采用复杂的FCHC网格方能满足流体运动模拟的对称性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翻转概率的离散格子气模型,在正交三维网格上实现了流体运动的模拟,在满足对称性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离散格子气模型的快速模拟。本文利用该模型实现了云景仿真的模拟。实验证明,这种模型对于流体模拟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气模型 自然场景模拟 流体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景场模型和格子气模型的人员疏散仿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玉霞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32-1235,共4页
介绍背景场模型和格子气模型的原理,采用格子气模型和背景场模型对障碍物双出口房间内的行人疏散过程进行模拟。以背景场模型中的概率确定行人运动的主方向,以格子气模型中的局部运动规则描述行人的具体运动规则,联合全局影响和局部规则... 介绍背景场模型和格子气模型的原理,采用格子气模型和背景场模型对障碍物双出口房间内的行人疏散过程进行模拟。以背景场模型中的概率确定行人运动的主方向,以格子气模型中的局部运动规则描述行人的具体运动规则,联合全局影响和局部规则,设置不同出口位置的三个场景分析出口位置对人员疏散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疏散 数值模拟 格子气模型 背景场模型 障碍物 疏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子气模型的北京地铁站内人流移动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宗直 路堃 +1 位作者 陈涛 姚娟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1-35,共5页
为研究因超出原有设计人流量阈值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参数的模块化格子气模型。对北京地铁惠新西街南口站约4 000 m^2的面积进行建模,对比了实地拍摄视频数据的情况与模拟仿真结果,确保了较好的精度。通过输入闸机口... 为研究因超出原有设计人流量阈值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参数的模块化格子气模型。对北京地铁惠新西街南口站约4 000 m^2的面积进行建模,对比了实地拍摄视频数据的情况与模拟仿真结果,确保了较好的精度。通过输入闸机口和列车进入站台的人流信息,给出短时间站内人流的移动及分布情况。发现了惠新西街南口站设计上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对类似站台的设计及模型应用的建议。结果表明:十号线与五号线之间换乘通道通行能力较低,换乘通道口存在拥堵,具有安全隐患。拓宽换乘通道2 m能够使车站通行能力大大提高,基本满足目前该站在工作日下班高峰期的换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行人流 格子气模型 北京地铁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控制人行横道格子气行人仿真模型 被引量:8
6
作者 马新露 孙惠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5,共7页
以格子气模型为基础,既考虑对向行人的干扰因素,同时考虑了本向行人由于速度差异造成的影响,改进了格子气模型,结合信号控制有倒计时人行横道行人过街特性,提出了新的行人过街格子气仿真模型,并将其编成仿真软件.用该软件对不同快中慢... 以格子气模型为基础,既考虑对向行人的干扰因素,同时考虑了本向行人由于速度差异造成的影响,改进了格子气模型,结合信号控制有倒计时人行横道行人过街特性,提出了新的行人过街格子气仿真模型,并将其编成仿真软件.用该软件对不同快中慢行人比、不同对向行人比、不同规格人行横道的行人过街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慢的行人会增加行人总体延误,并且行人到达率越大,速度慢的行人影响越大;行人到达率较小时,对向行人比差距越大延误越小,当行人到达率超过一定值时,对向行人比差距越大延误反而越大;人行横道宽度越宽,行人延误越小,人行横道越长,行人延误增加越明显.在其他因素相同时,改变行人相位时间,在一定范围内随时间的增加,延误降低明显,此后增加行人相位时间对降低延误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行人流仿真 格子气模型 信号控制 行人过街 行人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概率型模型测量格子气的粘性系数
7
作者 刘志 胡守信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09-113,共5页
在Boltzmann假设下,提出一种概率型格子气模型,并通过对平面Poseuille流的模拟,用数值方式“测量”了格子气体的粘性系数。数值结果同理论上得到的解析粘性系数进行了定量比较,得到了非常符合的结果。
关键词 概率型格子气模型 Boltzmann假设 粘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备格子气自动机Look-UPTable的状态 被引量:1
8
作者 阎广武 胡守信 施卫平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1-33,共3页
给出了完备格子气模型的Look-UpTable的状态解的存在条件,并给出特定情况下的状态个数.
关键词 格子自动机 完备格子气模型 状态解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框架亚格子掺气模型的明渠自掺气均匀流数值模拟
9
作者 董宗师 蔡芳 李勇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6-150,共5页
为探究掺气模型模拟明渠自掺气水流的可靠性,采用亚格子掺气模型、变密度模型和漂移流模型相结合的混合框架亚格子掺气模型对3种典型坡度下的明渠自掺气均匀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所用模型可较好地计算两相流的速度分布,在缓... 为探究掺气模型模拟明渠自掺气水流的可靠性,采用亚格子掺气模型、变密度模型和漂移流模型相结合的混合框架亚格子掺气模型对3种典型坡度下的明渠自掺气均匀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所用模型可较好地计算两相流的速度分布,在缓坡下难以捕捉掺气浓度高于0.3的区域,导致计算得到的断面平均掺气浓度较低;而在中坡和陡坡下所用模型的扩散性高于实际,进而会得到高于实际的断面平均浓度;中坡和陡坡情况下计算的气泡绝对大小和在断面上的分布规律较为合理,但缓坡情况下的气泡直径分布规律性较差。总体来看,该模型应用于中坡和陡坡明渠的掺气计算可靠性较高,但仍需一定的参数校验。而对于缓坡明渠的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则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 混合框架 格子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FHP模型模拟Schlgl模型
10
作者 秦荣山 孔令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2年第4期53-55,共3页
用FHP格气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Schlgl模型,数据模拟显示了明显的多定态现象。
关键词 Schlgl模型 格子气模型 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及应用”专栏简介
11
作者 《空气动力学学报》编辑部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2,共1页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格子气模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LBM具有物理背景清晰、边界容易处理、程序易于实施、并行性能良好、易处理复杂现象、模型鲁棒性高等特点,因而在流体科学...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格子气模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LBM具有物理背景清晰、边界容易处理、程序易于实施、并行性能良好、易处理复杂现象、模型鲁棒性高等特点,因而在流体科学与工程应用领域迅速发展,已成为复杂流体系统模拟研究的重要手段,在传热传质、多相流、多孔介质流、生物渗流、气动噪声、流体不稳定性和化学反应流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工程应用领域 格子气模型 物理背景 系统模拟 复杂流体 并行性能 化学反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型出口人员疏散的堵塞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涛 宋卫国 +1 位作者 范维澄 陆守香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第4期56-60,共5页
在开放边界条件下 ,采用无后退有偏随机走动者格子气模型对十字路口的行人疏散动力学进行了计算和模拟。结果显示 ,当纬向边界行人密度保持恒定时 ,经向和纬向通道行人堵塞现象的出现取决于不同的经向边界行人密度 ;当纬向通道宽度保持... 在开放边界条件下 ,采用无后退有偏随机走动者格子气模型对十字路口的行人疏散动力学进行了计算和模拟。结果显示 ,当纬向边界行人密度保持恒定时 ,经向和纬向通道行人堵塞现象的出现取决于不同的经向边界行人密度 ;当纬向通道宽度保持不变时 ,发生堵塞的临界边界行人密度取决于不同的经向通道宽度 ,纬向和经向的行人堵塞动力学演变具有不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疏散 格子气模型 堵塞 相变 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站Y型通道内行人汇集流交通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邱果 宋瑞 +1 位作者 何世伟 邹彦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26-1531,共6页
为探索地铁站汇集通道内行人流密度的变化特征,建立改进偏随机步行者格子气模型来模拟开放边界条件下高峰期Y型通道内行人流汇集过程,模型由正方形与三角形格子组成,并利用QT编程仿真以任意角度相交的通道内的行人流.通过分析分支通道... 为探索地铁站汇集通道内行人流密度的变化特征,建立改进偏随机步行者格子气模型来模拟开放边界条件下高峰期Y型通道内行人流汇集过程,模型由正方形与三角形格子组成,并利用QT编程仿真以任意角度相交的通道内的行人流.通过分析分支通道与汇集通道内行人流密度的相变规律特征,得到密度变化相图.研究证明汇集通道内行人流密度随分支通道宽度及偏移角度的变化关系,并结合理论推导证明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发现:对于分支通道宽度相同的Y型通道,当分支通道行人流密度分别为0.4和0.3时,汇集通道内行人流发生拥挤过度,此时汇集处行人流密度约为0.5;但当分支通道宽度不同时,Y型通道汇集处发生拥挤的临界密度随分支通道宽度比值增大而减小,且随偏移角度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通道 行人汇集流 相变规律 格子气模型 模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护栏对行人交通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克钊 蔡美静 +1 位作者 许志鹏 邝华 《广西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368-372,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博弈行为、中心分隔护栏的长度和位置布局对行人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考虑行人运动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引入博弈和学习策略,用以刻画行人在面对位置冲突时所采取的决策行为,分别建立相应的单向和相向行人流格子气模... 【目的】研究不同博弈行为、中心分隔护栏的长度和位置布局对行人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考虑行人运动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引入博弈和学习策略,用以刻画行人在面对位置冲突时所采取的决策行为,分别建立相应的单向和相向行人流格子气模型。【结果】在单向行人流中,中心护栏长度对行人流无影响;而在相向行人流中,中心护栏的长度和位置布局对行人运动效率具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在单向行人流的通道中设置中心护栏不会影响行人流的宏观特性,也不会提高行人的整体运动效率;而在相向行人流的通道中,设置中心护栏可以提高行人运动效率,且设置有空隙的两个中心护栏比设置无空隙的单一中心护栏更能提高行人的整体移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流 中心护栏 格子气模型 博弈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的集团行为对通道交通的影响
15
作者 宁宏新 施映 +1 位作者 章一才 薛郁 《广西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333-339,共7页
【目的】研究在行人通道中,行人结队行走对交通拥堵的影响,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方法】基于偏向随机行走格子气模型,提出行人通道中行人结队行走的偏向随机行走格子气模型。结队人群在通道中的行走规则与单个人行走时一样,行进的方向... 【目的】研究在行人通道中,行人结队行走对交通拥堵的影响,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方法】基于偏向随机行走格子气模型,提出行人通道中行人结队行走的偏向随机行走格子气模型。结队人群在通道中的行走规则与单个人行走时一样,行进的方向是一致的,行进过程中不能后退。每个集团的人群由n1×n2个人组成,占据n1×n2个格点。考虑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行走的4种人群。【结果】在行人交通流中出现从自由相到堵塞相的相变现象,且相变的临界密度与行人集团的尺度有很大的关系。【结论】相变的临界密度取决于行人集团的尺度,行人集团的尺度和迁移系数影响阻塞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交通流 格子气模型 结队 迁移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意识效应的人群应急疏散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覃剑 陈善珍 +1 位作者 白克钊 孔令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2,共6页
从行为建模思想出发,在Tajima格子气模型基础上,考虑不同空间环境下行人的潜意识行为,建立了具有潜意识效应的人群应急疏散格子气模型,用以刻画行人疏散过程中的偏向选择及决策行为。数值模拟研究了大厅内人群疏散的动力学行为,并探讨... 从行为建模思想出发,在Tajima格子气模型基础上,考虑不同空间环境下行人的潜意识行为,建立了具有潜意识效应的人群应急疏散格子气模型,用以刻画行人疏散过程中的偏向选择及决策行为。数值模拟研究了大厅内人群疏散的动力学行为,并探讨了潜意识行为作用空间大小、潜意识行为偏向强度、出口宽度、系统大小及人员密度等因素对人群疏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拓展的格子气模型能够真实地再现疏散过程中出现的"成拱"现象;潜意识行为能够有效地提高人群的疏散效率;饱和流量和疏散时间对出口宽度具有确定的标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流 疏散动力学 潜意识效应 格子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声发动机的优化计算设计
17
作者 韦克 刘旭 陈宇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把改进的12-Bit格子气模型用于复杂边界的热声发动机的模拟研究,成功模拟了带共振腔的驻波管中热声振荡演化过程。对热声板叠的长度、热声板叠在共振管中的位置以及共振腔的几何大小对热声振荡振幅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显示,... 把改进的12-Bit格子气模型用于复杂边界的热声发动机的模拟研究,成功模拟了带共振腔的驻波管中热声振荡演化过程。对热声板叠的长度、热声板叠在共振管中的位置以及共振腔的几何大小对热声振荡振幅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当共振腔与细管的宽度比为2.2,板叠位置相对于细管长为0.34时,驻波管中热声振荡振幅达到最大。共振腔尺寸的研究,对于热声发动机性能的的优化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声发动机 格子方法 12-Bit格子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111)电极表面溴离子吸附诱导的表面应力的理论研究
18
作者 谢蓉 杨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74-79,共6页
以Br-为例,应用格子气模型,建立了阴离子吸附层对Au(111)电极表面应力贡献的统计热力学理论,计算了吸附层Br-间的相互作用能及表面应力的贡献。计算结果表明,总的表面应力是压缩性的;在高覆盖度区域,表面应力与覆盖度近似呈直线关系;在... 以Br-为例,应用格子气模型,建立了阴离子吸附层对Au(111)电极表面应力贡献的统计热力学理论,计算了吸附层Br-间的相互作用能及表面应力的贡献。计算结果表明,总的表面应力是压缩性的;在高覆盖度区域,表面应力与覆盖度近似呈直线关系;在表面吸附层应力的多种物理起源中,通过底物的分子间作用力有着决定性的贡献,揭示了分子的吸附能间接地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应力 分子间作用力 阴离子吸附 格子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