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被引量:36
1
作者 申建波 张福锁 毛达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2-240,共9页
本文综述了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碳素循环的研究动态。着重讨论了碳在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分配和去向 ,分析了根际沉积及其影响因素与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碳素平衡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根际微生态系统 碳循环 沉积 碳周转 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结构和耕作对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3
2
作者 郑毅 张福锁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3-197,共5页
从土壤结构和土壤耕作与根区的环境条件关系、土壤结构、根际微生物和分泌物的关系、土壤结构和耕作对根系生长的关系几个方面讨论了土壤结构和耕作对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与持续农业的关系。
关键词 土壤结构 根际微生态系统 土壤耕作 持续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微生态系统有机碳动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金研铭 徐小锋 徐惠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1-656,共6页
碳素是生命有机体的关键组成成分,根际微生态系统是物质循环的核心区域。论述了根际微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及其发展历程,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根际微生态系统及其各部分有机碳动态研究现状,根际微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碳素是生命有机体的关键组成成分,根际微生态系统是物质循环的核心区域。论述了根际微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及其发展历程,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根际微生态系统及其各部分有机碳动态研究现状,根际微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态系统 有机碳 碳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小叶章根际微生态系统土壤碳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继光 孙慧 +4 位作者 唐政 李慧 李忠芳 胡宁 娄翼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23-327,共5页
根际微生态系统包括土壤、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三大部分,它是联接大气、水体、土体、生物体碳流通的中间环节,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部分。揭示小叶章根际微生态系统碳的时空动态对于研究小叶章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碳素是生... 根际微生态系统包括土壤、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三大部分,它是联接大气、水体、土体、生物体碳流通的中间环节,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部分。揭示小叶章根际微生态系统碳的时空动态对于研究小叶章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碳素是生命有机体的关键组成成分,根际微生态系统是物质循环的核心区域。论述了根际微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及其中间环节,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部分。研究了国内外近年来根际微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SOC)空间分布特征。分别描述了柱状实验和小室实验各类土壤的SOC含量。柱状实验和小室实验的结果显示了较好的一致性;在整个生长季节内,根层根际土和根层根表土SOC含量最高,表层根际土和下层根际土SOC含量相对较高,表层非根际土和下层非根际土SOC含量最低;且保持稳定。并且描述了柱状实验和小室实验各类土壤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MBC的空间分布同样也包括为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垂直分布表现为MBC浓度的差异和微生物活性的差异,主要原因为根系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同生长特性导致不同的根系沉积,进而引起的微生物活性差异;水平分布主要由土壤微生物自身水平移动或在其它介质作用下的水平迁移所导致MBC在水平方向上浓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小叶章 根际微生态系统 土壤有机碳 空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添加对羊草-土壤-根际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郑斯元 王英逵 +2 位作者 刘鞠善 李杰 王德利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6-156,共11页
以松嫩草地的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对添加N和P条件下羊草-土壤-根际微生物系统中不同元素及其化学计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实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在分别添加N和P及N和P共同添加(N+P)的条件下,羊草(叶根)、土... 以松嫩草地的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对添加N和P条件下羊草-土壤-根际微生物系统中不同元素及其化学计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实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在分别添加N和P及N和P共同添加(N+P)的条件下,羊草(叶根)、土壤以及根际微生物的C,N,P含量及比值均产生了不同的变化,N添加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N含量,P和N+P的添加增加了土壤P含量;N添加增加了叶C和根N含量并降低了叶P含量,P添加降低了叶N含量,增加了叶、根P含量,N+P添加增加了叶C和P含量以及根N含量;N和P及N+P添加降低了根际微生物C和N含量,而N+P添加增加了微生物P含量.(2)羊草生长受到N和P的共同限制,其中N限制更强.N添加虽能缓解N限制产生的影响,但会将植物生长所受的限制进一步转变为P限制;而P添加则会加剧草地受N限制的程度,破坏植物C,N,P化学计量的平衡.(3)N和P添加可导致根际微生物的C限制,减少了根际微生物的生物量,从而使根际微生物在与植物的养分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4)N和P添加条件下的根际微生态系统中,与植物根相比,土壤和根际微生物均与植物叶的化学计量关系更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和P添加 羊草 根际微生态系统 生态化学计量学 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根际研究展望
6
作者 王继峰 于洪涛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年第5期82-82,共1页
一、作物根际研究现状1.1根际微生态及其基本属性根际是指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的微界面,其范围通常只有几个μm到几个mm。根际环境深受根系及其所关联的微生物活动的影响,因此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等与非根际土壤存在很大的差异。植物... 一、作物根际研究现状1.1根际微生态及其基本属性根际是指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的微界面,其范围通常只有几个μm到几个mm。根际环境深受根系及其所关联的微生物活动的影响,因此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等与非根际土壤存在很大的差异。植物、土壤、微生物及其环境因子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了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复杂整体一根际微生态系统。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包括:(1)特异性;(2)由植物、土壤、微生物及其环境条件等多种成分组成,并且具有整体的功能性;(3)系统内部各成分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4)有序性和层次性;(5)空间区域性;(6)动态性。特异性体现在植物的主导方面,具有生命活力的植物通过系统的生理代谢作用产生了根际相应,同时也决定了根际生态系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根际微生态系统 土壤 生物活动 植物 展望 环境 成分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系分泌物与蔬菜用地土壤的改良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明珠 《蔬菜》 2008年第8期32-33,共2页
根系分泌物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系向生长基质中释放的各类物质,包括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质、根细胞脱落物及其分解产物、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黏胶物质、气体、质子和养分离子等。根系分泌物是保持根际微生态系统活力的关键因... 根系分泌物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系向生长基质中释放的各类物质,包括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质、根细胞脱落物及其分解产物、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黏胶物质、气体、质子和养分离子等。根系分泌物是保持根际微生态系统活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物质迁移和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系分泌物可改变根际物理、化学及生物学陛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分泌物 植物 根际微生态系统 低相对分子质量 高相对分子质量 改良 土壤 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西洋参忌地形成机制 被引量:17
8
作者 赵曰丰 《特产研究》 2001年第1期40-45,共6页
关键词 人参 西洋参 老参地 形成机制 生态环境破坏 土壤病害 根际微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63课题“离子束\植被与新材料集成固沙技术”通过鉴定
9
《新疆农垦科技》 2005年第6期60-60,共1页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的863课题“离子束植被改良与新材料联用固沙技术”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专家组由来自内蒙古的中国农科院草原所的治沙专家、863专题专家组成员等组成。鉴定意见认为:项目研究生物群相容性及...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的863课题“离子束植被改良与新材料联用固沙技术”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专家组由来自内蒙古的中国农科院草原所的治沙专家、863专题专家组成员等组成。鉴定意见认为:项目研究生物群相容性及与环境的互作关系,通过改善固沙植物根际微生态系统,结合吸水树脂、稀土等新材料的应用,形成了植物、微生物和离子束改良相结合的综合集成固沙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沙植物 通过鉴定 综合集成 新材料 离子束 技术 植被 课题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根际微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