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晚稻根际土壤特性对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傅志强
朱华武
+1 位作者
陈灿
黄璜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0,共6页
为进一步揭示水稻根际土壤特性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机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晚稻不同品种的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并对CH4和N2O排放通量与水稻根际土壤特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CH4、N2O季平均排放...
为进一步揭示水稻根际土壤特性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机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晚稻不同品种的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并对CH4和N2O排放通量与水稻根际土壤特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CH4、N2O季平均排放通量间存在差异,变化范围分别为9.27~14.57 mg/(m2.h)、7.16~15.28μg/(m2.h);CH4排放通量与5 cm处土壤E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N2O排放通量与5 cm处土壤Eh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CH4排放通量与0~7、7~13、13~20处土壤溶液中CH4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N2O排放通量与7~13 cm处N2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CH4、N2O排放通量与0~7、7~13、13~20 cm处土壤溶液pH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CH4排放通量与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N2O与电导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因此,水稻根际土壤Eh、pH、电导率以及CH4浓度是影响CH4排放的重要因素,根际土壤pH与N2O排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CH4
N2O
排放通量
根际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糯高粱与大豆间作模式下不同带宽配置对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思宇
汪灿
+5 位作者
彭方丽
周棱波
张国兵
高杰
赵强
邵明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90-1897,共8页
【目的】研究糯高粱与大豆间作模式不同带宽配置下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变化,为糯高粱的优质高产及可持续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于2021年和2022年开展田间试验,以单作糯高粱为对照(CK),研究(2行)糯高粱...
【目的】研究糯高粱与大豆间作模式不同带宽配置下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变化,为糯高粱的优质高产及可持续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于2021年和2022年开展田间试验,以单作糯高粱为对照(CK),研究(2行)糯高粱与(1行)大豆间作模式下4种带宽配置(T1,带宽120 cm,糯高粱窄行行距40 cm、宽行行距80 cm,糯高粱与大豆间距40 cm;T2,带宽130 cm,糯高粱窄行行距50 cm、宽行行距80 cm,糯高粱与大豆间距40 cm;T3,带宽140 cm,糯高粱窄行行距40 cm、宽行行距100 cm,糯高粱与大豆间距50 cm;T4,带宽150 cm,糯高粱窄行行距50 cm、宽行行距100 cm,糯高粱与大豆间距50 cm)对糯高粱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糯高粱间作大豆不同带宽配置处理对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不同带宽配置处理下糯高粱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及产量均显著高于单作糯高粱处理,且均以T3表现最好。在2021年和2022年,T3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69.85和61.12 g/kg、0.84和1.08 g/kg、0.39和0.51 g/kg、44.61和46.92 g/kg、344.58和266.63 mg/kg、25.79和26.16 mg/kg、16.32和23.60 mg/kg,其2年均值较CK分别增加18.47%、13.36%、26.00%、12.18%、60.85%、43.47%和49.24%;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207.94和180.27 U/g、53.43和70.90 U/g、150.09和208.64 U/g、0.43和0.40 U/g、48.06和51.38 U/g,其2年均值较CK分别增加49.37%、45.61%、76.10%、55.81%和18.89%;产量分别为6199.18和6467.28 kg/hm^(2),其2年均值较CK增加22.68%。【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糯高粱间作大豆的适宜带宽配置为带宽140 cm,糯高粱窄行行距40 cm、宽行行距100 cm,糯高粱与大豆间距5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大豆
间作
带宽配置
根际土壤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稻根际土壤特性对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傅志强
朱华武
陈灿
黄璜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多熟制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0,共6页
基金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No.2011BAD16B01)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No.2008BAD95B02)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09JJ5011)
文摘
为进一步揭示水稻根际土壤特性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机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晚稻不同品种的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并对CH4和N2O排放通量与水稻根际土壤特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CH4、N2O季平均排放通量间存在差异,变化范围分别为9.27~14.57 mg/(m2.h)、7.16~15.28μg/(m2.h);CH4排放通量与5 cm处土壤E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N2O排放通量与5 cm处土壤Eh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CH4排放通量与0~7、7~13、13~20处土壤溶液中CH4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N2O排放通量与7~13 cm处N2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CH4、N2O排放通量与0~7、7~13、13~20 cm处土壤溶液pH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CH4排放通量与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N2O与电导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因此,水稻根际土壤Eh、pH、电导率以及CH4浓度是影响CH4排放的重要因素,根际土壤pH与N2O排放密切相关。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CH4
N2O
排放通量
根际土壤特性
Keywords
Rice; Cultivar; CH4; N2O; Emission flux; Rhizospheric soil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X503.2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糯高粱与大豆间作模式下不同带宽配置对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思宇
汪灿
彭方丽
周棱波
张国兵
高杰
赵强
邵明波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90-1897,共8页
基金
贵州省基础研究(自然科学)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3)一般17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6⁃14.5⁃B26)
+1 种基金
贵州省特色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黔财农(2018)81号]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黔科中引地(2022)4045]。
文摘
【目的】研究糯高粱与大豆间作模式不同带宽配置下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变化,为糯高粱的优质高产及可持续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于2021年和2022年开展田间试验,以单作糯高粱为对照(CK),研究(2行)糯高粱与(1行)大豆间作模式下4种带宽配置(T1,带宽120 cm,糯高粱窄行行距40 cm、宽行行距80 cm,糯高粱与大豆间距40 cm;T2,带宽130 cm,糯高粱窄行行距50 cm、宽行行距80 cm,糯高粱与大豆间距40 cm;T3,带宽140 cm,糯高粱窄行行距40 cm、宽行行距100 cm,糯高粱与大豆间距50 cm;T4,带宽150 cm,糯高粱窄行行距50 cm、宽行行距100 cm,糯高粱与大豆间距50 cm)对糯高粱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糯高粱间作大豆不同带宽配置处理对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不同带宽配置处理下糯高粱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及产量均显著高于单作糯高粱处理,且均以T3表现最好。在2021年和2022年,T3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69.85和61.12 g/kg、0.84和1.08 g/kg、0.39和0.51 g/kg、44.61和46.92 g/kg、344.58和266.63 mg/kg、25.79和26.16 mg/kg、16.32和23.60 mg/kg,其2年均值较CK分别增加18.47%、13.36%、26.00%、12.18%、60.85%、43.47%和49.24%;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207.94和180.27 U/g、53.43和70.90 U/g、150.09和208.64 U/g、0.43和0.40 U/g、48.06和51.38 U/g,其2年均值较CK分别增加49.37%、45.61%、76.10%、55.81%和18.89%;产量分别为6199.18和6467.28 kg/hm^(2),其2年均值较CK增加22.68%。【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糯高粱间作大豆的适宜带宽配置为带宽140 cm,糯高粱窄行行距40 cm、宽行行距100 cm,糯高粱与大豆间距50 cm。
关键词
糯高粱
大豆
间作
带宽配置
根际土壤特性
产量
Keywords
Waxy sorghum
Soybean
Intercropping
Bandwidth configurations
Rhizosphere soil characteristics
Yield
分类号
S51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晚稻根际土壤特性对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傅志强
朱华武
陈灿
黄璜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糯高粱与大豆间作模式下不同带宽配置对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陈思宇
汪灿
彭方丽
周棱波
张国兵
高杰
赵强
邵明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