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AMF对镉污染条件下水稻抗逆性及根际固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 1
-
-
作者
王立
安广楠
马放
吴洁婷
张雪
王敏
-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82-1889,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041)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1003)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2014TS05)
-
文摘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重金属Cd胁迫条件下水稻生长及生理过程的影响,选用两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 corrhizal fungi,AMF):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GI),接种在不同Cd浓度(0、0.5、1、2、5 mg·kg-1)的污染土壤中,研究两种菌剂对水稻株高、光合作用、抗逆生理过程以及Cd在植株地上及根系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AMF菌剂的接种显著减轻了Cd胁迫对水稻生长的抑制程度,GM组与GI组水稻株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3.8%和10.3%,且菌剂处理有助于缓解Cd胁迫对水稻光合作用的抑制。在5 mg·kg-1Cd胁迫下,水稻叶片中MDA(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Pro(脯氨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两种菌剂处理下水稻对Cd的富集系数与转运系数均低于对照,表明AMF处理有助于缓解Cd对地上部分的毒害,并且促进了水稻对Cd的根际固定化过程,抑制了Cd向地上部分转移的趋势。
-
关键词
摩西球囊霉
根内球囊霉
水稻
镉胁迫
根际固定化
-
Keywords
Glomus mosseae
Glomus intraradices
rice
cadmium stress
rhizospheric immobilization
-
分类号
X503.2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BC-AMF联合对水稻根际Cd固定的趋向调控机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赵廷
杨基先
汤丁丁
薛强
刘东斌
王立
-
机构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0154)。
-
文摘
为探究外源添加物如何影响水稻根际微环境,进而对水稻Cd积累过程产生影响,采用生物炭(BC)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作为非生物与生物制剂的代表,联合添加修饰水稻根际环境应对土壤Cd污染。结果表明:生物炭和AMF的添加均促使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提高,且对土壤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以及土壤碳、氮固定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缓解了Cd胁迫对土壤脲酶的活性抑制作用,使土壤DTPA-Cd占比从58.95%提高到64.42%;Cd胁迫影响了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而生物炭和AMF的添加促使土壤中变形菌门的丰度由29.7%恢复到33.1%;土壤Cd质量分数为1 mg/kg时,BC+AMF处理组较CK处理组Bacillus群落丰度提高88.5%;在5 mg/kg土壤Cd胁迫下,生物炭和AMF的联合施加使水稻根系Cd积累量占比由CK处理组的60.4%提高到联合处理组的77.1%,而籽实Cd积累量占比由4.4%降低到1.6%;生物炭和AMF的施加可通过提高水稻根际土壤的营养条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促进Cd在水稻根系的固定,减少了向地上部籽实的迁移。这一结果为联合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的改善提供了理论支持。
-
关键词
重金属
根际固定
丛枝菌根真菌
秸秆生物炭
水稻
-
Keywords
heavy metal
rhizosphere immobilization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straw biochar
rice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