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遂川县桑青枯病调查报告
- 1
-
-
作者
何念杰
王卫芳
游春平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植保系
-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6期143-143,共1页
-
文摘
1994年4月下旬遂川县丝绸公司送来桑病标本,经诊断为桑青枯病。我们于5月中旬赴遂川县,由该县丝绸公司技术员陪同至新江乡实地调查。经调查全乡已近27 hm^2桑园杂交桑发生青枯病,以横石、黄狮两村发生严重。不少桑园全园已不见桑条,只留残蔸湮埋在草丛内。拔起残蔸可见根部皮层腐烂脱落,剖视木质部已变褐或变黑;有的病株春桑枯死后,新抽出的枝条,也陆续萎蔫,无叶可采。两村重病桑园已达7 hm^2,目前病情还在扩展中。
-
关键词
桑青枯病
杂交桑
新江乡
丝绸公司
桑苗
根部皮层
植桑养蚕
桑条
横石
无叶
-
分类号
S888.71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油茶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二)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周国英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林业与生态》
2023年第2期37-38,共2页
-
文摘
油茶根腐病诊断特征:根腐病主要为害油茶一年生苗木和幼林,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先侵染苗木根颈部,患部组织初期褐色,后长出白色绵毛状物(菌索),受害苗木根部腐烂叶片凋落后死亡。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苗根周围形成大量白色的丝状膜层,所以也称白绢病或霉根病。后期,丝状膜层会从白色变成黄褐色,即病原菌的菌核。苗木被害后,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以致生长不良,叶片逐渐变黄凋萎,最后全株直立枯死。病苗容易拔起,其根部皮层腐烂,表面有白色绢状菌丝层及小菌核产生。
-
关键词
根部皮层
绿色防控技术
菌丝层
根颈部
诊断特征
白绢病
苗根
菌索
-
分类号
S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辣椒白绢病的发生与防治
- 3
-
-
作者
何朝霞
-
机构
峡江县农牧渔业局
-
出处
《生物灾害科学》
1989年第2期15-16,共2页
-
文摘
辣椒白绢病Sceerotium rolfsii Sacc危害近土表茎基和根部的皮层,使茎基和根部皮层腐烂,甚至全株死亡,初次侵染源主要来自残留于土壤和病残体中的菌核与菌丝体。该病过去常在辣椒生育后期偶尔发生,对产量影响较小。近年来病情发展快,特别是蔬菜区,发病早危害重。
-
关键词
辣椒白绢病
根部皮层
生育后期
病残体
侵染源
磷钾
蔬菜区
辣椒产量
防病效果
氮钾
-
分类号
S4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镇安山区发生桑树细菌性青枯病
- 4
-
-
作者
陆金凤
-
机构
镇安县蚕桑站
-
出处
《北方蚕业》
1992年第1期27-27,共1页
-
文摘
桑树细菌性青枯病又名“枯萎病”,俗名“瘟桑”,近年来在镇安山区已有发生。这种病害在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使成片桑树枯死,叶不能用,给蚕桑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一、病状:1989年7月在县蚕桑站桑园,发现一株幼令桑的枝条上,部分叶片生长异常,叶尖、叶缘失水,然后变褐、
-
关键词
细菌性青枯病
枯萎病
蚕桑站
发病中心
叶缘
桑苗
寄主植物
根部皮层
病株残体
蚕桑生产
-
分类号
S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苗木根腐病和茎腐病的识别及其防治
- 5
-
-
作者
诸瑞龙
曹晓平
-
机构
上饶地区林科所
-
出处
《生物灾害科学》
1992年第2期36-,21,共2页
-
文摘
根病对苗木威胁严重,特别是根腐病,茎腐病常常在一些地区泛滥成灾。由于根腐病,茎腐病的症状比较相似,所以有时识别和诊断这两种病比较困难。现将两种根部病害的病原及症状特点和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以供诊断防治时参考。
-
关键词
根腐
茎腐病
根部病害
根部皮层
根茎部
疫霉菌
根病
防治方法
根颈部
皮层腐烂
-
分类号
S4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